如何做一位合格的家长
2015-02-27郭桂香
郭桂香
(二龙乡中学 吉林洮南 137100)
如何做一位合格的家长
郭桂香
(二龙乡中学 吉林洮南 137100)
家庭教育 表率作用 学习氛围 严格要求
孩子的成长、学习已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重视,每位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品学兼优,早日出人头地。虽然学校是孩子受教育、学知识的主要场所,但家庭教育绝不能忽视,因为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孩子成长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而且这种影响是长久的。
多数家长都在努力赚钱为孩子提供丰厚的物质保障,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保证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有很多家长为孩子找“名师”、让孩子进“好班”,课后还要给孩子报各种特长班、辅导班,设法为孩子创造优越的学习条件。家长们到一起谈论的中心话题也都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升学考试情况,其中有很多家长在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不爱学习、成绩不理想,因此而苦恼。
我认为,作为父母不能只用学习成绩作为衡量自己孩子好坏的标准,应根据孩子的个性差异和综合素质全方位进行评价,不能随便否定自己的孩子,这样,容易使孩子失去自信。再说,孩子某方面做得不好,可能与家长的教育和影响有直接关系,父母只为孩子提供经济保障是不够的,还需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孩子出生以后,首先接触的就是父母,其最初形成的习惯几乎
都是以模仿家长而来的。常有人说:“从孩子的身上可以看到父母的影子”,这足以说明父母的言行举止,性格爱好,学识品德等对孩子的影响尤为重要。家长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好的榜样,这种榜样是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的,是在家长无意识的情况下对孩子造成影响的。如果家长处处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子女的表率,这不仅可以提高和树立家长在心中的威信,而且可以使家长把握住教育子女的主动权。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事事起模范带头作用,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要做到;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做一名好学生,父母首先要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做出一番成绩来,要求孩子和同学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家长首先要邻里、同事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不斤斤计较,如果家长能始终如一地这样严以律己,就会给孩子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赢得孩子的信赖和尊敬。
当然,家长也都是凡人,也会有不好的行为或语言,因此,作为家长要善于总结和反思,进而刻意改变自己一些不太好的习惯,给孩子树立正面的影响。记得在儿子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我在家中跟邻居们玩了一次麻将,儿子看见后很得意地说:“妈妈,今天我不用学习了吧?”我顿时感觉到自己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有多么重要,决定从此这类活动不再参与,并努力从各个方面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曾听过这样的说法:“三流的父母是保姆,二流的父母是教练,一流的父母是榜样”。这段话充分说明父母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身教胜于言教。想要孩子成为怎样的人,父母首先应该是那样的人。诚实的家长定能培养出诚实的孩子,满口脏话的家长,不可能培养出文明的孩子,自私自利的家长培养不出大公无私的孩子。真所谓:“父母好示范,孩子好习惯”。
二、既要关心爱护,又要严格要求。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被父母无微不至地关
爱着,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营养,它能使孩子得到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孩子得到爱的享受,但这种爱一定要适度要有原则,千万不要过分娇惯和溺爱,有些父母生怕孩子受一点委屈,真是“捧在手里怕吓着,含在嘴里怕化了”,孩子要星星,不敢给月亮,对孩子百依百顺,结果导致孩子刁蛮、任性、懒惰、自私,缺乏生存能力和抗挫能力,听不得批评和意见,这些孩子,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后果就会不堪设想,有时会有轻生的念头。
孩子的身体健康固然重要,但健全成熟的人格更重要。人的习惯大多在早期形成,家庭是个人最初的活动场所,所以,家庭教育非常关键。作为家长,要教育好孩子,其实不在于他们的学历有多高,知识有多丰富,只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在孩子的成长路上,帮他们纠偏,为他们指引正确的方向,这就需要家长采取策略去引导孩子,做好孩子的引路人。父母对孩子从小就要严格要求,教他们分清是非善恶标准,知道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不该做的,任凭怎么哭闹都不该顺从他们。家长要教育孩子从小学会孝敬父母、长辈,关心帮助他人,做到讲文明、懂礼貌,热爱劳动、讲究卫生,自尊自爱、自强自立,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能什么事都依赖父母,如果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表现,必须加以制止、加强教育,绝不姑息。熟话说:“惯子如杀子”、“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长要利用各种机会向孩子讲述做人的道理,是孩子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
三、在欣赏中让孩子找到自信。
有些家长平时眼睛老盯着孩子的缺点,整天唠唠叨叨批评个没完,或者总爱当着众人的面去数落孩子,这种做法及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还可能让孩子失去自信;还有的家长总爱拿自己的孩子跟其他优秀的孩子比,说:“你看XX孩子学习多好,再看看你每次考那点分,不知道上火”……,诸如此类的话,很容易破坏亲子关系,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和叛逆心理。如果父母能够细心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捕捉他的每一点进步,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就能给孩子带来愉快的心理感受,强化它正面的表现,为他增加自信,促使他努力做得更美。
例如,爱迪生小时候只上三个月学就被老师视为“低能儿”撵出学校,而他的母亲却没有放弃对他的教育,并发现他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这一特点,历尽艰辛培养他的创造力,为人类造就了一位伟大的发明家。
也许有很多孩子天生就是科学家,他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来到这个世界,使我们这些不懂孩子不懂教育的家长磨灭了孩子的天才,假如我们都像爱迪生的妈妈那样教育孩子,那我们的孩子未来会怎么样呢?
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首先表现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上,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相处,相互体谅,互相尊重;其次,表现在家长与子女的关系上,孩子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生活、学习,精神上没有压力,才可能健康成长。如果父母经常吵架,就会使孩子的心里惶恐不安,造成心理压力。如果家长要求孩子学习,自己却在看电视、玩游戏、打牌、大说大笑等等,孩子的学习精力就不能集中。作为家长,每天在家中闲暇时间,应多看看书、看看报或跟孩子一起研究、讨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经常这样,对孩子的学习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全面掌握孩子情况。
首先,家长应了解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其次,家长要经常与孩子沟通,了解其思想状况,并向孩子的同学、老师了解其在校的表现;再次,家长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注意维护老师的威信。总之,家长要和老师密切联系,共同解决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虚心听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并付诸行动。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父母的希望,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要培养孩子成才,学校和家庭都有重大责任,只有家长重视并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工作,才能将孩子培养成优秀人才。
参考书目:
《父母决定孩子成败》 《父母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