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问题带动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
——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2015-02-27孙英霞宗春汁
孙英霞 宗春汁
(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实验中学 吉林白山 134500)
让问题带动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
——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孙英霞 宗春汁
(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实验中学 吉林白山 134500)
数学课堂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主渠道,可是由于现在的学生多数都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就更别提进行思维训练了。看着学生课堂上呆滞的目光和毫无反应的表情,使我们觉得无论对知识的讲解有多精彩多具体,效果都不是很理想,这样的课堂无疑是低效的,尤其七年级的教学更要面对全体学生。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激活学生的思维,向45分钟要质量,打造一个高效的课堂,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本学期采取了以课堂上教师“问题的设计”为突破口和切入点,让问题来带动学生的思维。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坚持“问题设计”低入原则:即要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靠近。面对学生现在的思维状况,绝不要急于求成,而要慢慢加温。先让学生能“够得着”,来增强自信心,再“跳一跳够得着”,来激发内动力。所以设置的问题要在接近或略高于学生现在思维发展水平上进行,来凸显认知矛盾,加强问题的启发性与挑战性,让学生有种“欲进不能欲罢不甘”的感觉,使大部分学生在思维之后都有不同的收获。例如在讲授“多边形外角和”一节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1)如何求多边形的内角和?(2)多边形的内角和与边数有关系吗?(3)多边形的外角和呢?和边数有关系吗?。这样在第一和第二个问题低入的基础上进入第三个问题的探究和实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反应,学习稍差点的学生会拿着量角器量一量来获得结论,而学习优秀的学生会从特殊到一般的从理论上加以证明。但不管怎样学生们都知道了外角和是360度,只不过获得结论的方法和认识问题的深浅不同而已。
第二让学生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思维往往是从动手开始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们手指尖上。"这充分阐明了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必要性,动手操作也是新课程大力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眼、耳、嘴、手、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使问题在活动中各个击破,这种方法针对那些不爱学习思维懒惰的学生比较有效,而且尤其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中,常安排一些折一折、量一量、拼一拼等活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镶嵌”一节中,让学生把准备好的正多边形分别以不同类型进行镶嵌,再进行组合镶嵌,也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有的学生知道了哪些图形可以自行进行镶嵌,哪些不能镶嵌,那些图形可以组合镶嵌。还有的学生不仅知道了以上知识,而且还找到了镶嵌的条件和规律等。这些结果都使教师设置的问题不攻自破,达到了教学效果。
第三要让学生主动思维,还可以把问题融入到一些有意思的小情境中:把知识寓教于乐中,让学生在玩笑中获得知识和启示。如在学习“统计与调查”一节中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时,为了使学生轻松而又扎实的理解二者的含义和用处,可以给学生出示一则笑话:一天,爸爸叫儿子去买一盒火柴,临出门前,爸爸嘱咐儿子要买能划燃的火柴。儿子拿着钱出门了,过了好一会儿,儿子才回到家。“火柴能划燃吗?”爸爸问,“都能划燃”“你这么肯定?”儿子递过一盒划过的火柴,兴奋地说:“我每根都试过啦。”再如“要品尝一锅汤的味道,该咋办?”等等这些浅显易懂的生活常识,不仅把所有学生的眼球都吸引过来了,也使教师课堂上的问题迎刃而解。
第四教师提问的表情、语气、语调对学生的主动思维也是一种影响:当教师用恰当的表情来帮助教学,用亲切和蔼的语言来组织教学,不但能起到出神入化的作用而且还能增进师生感情,教师学生在课堂中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与接受的关系,同时也是一种情感传递的过程,尤其在新课改中这一点得到了充分认体现。学生每天要上七八节课,对连续重复的40分钟总觉得枯燥无味,而且连续高强的脑力劳动,也使学生的大脑很难始终保持兴奋状态,这时老师可以利用口头语言灵活性强的特点,在恰当时机和内容,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打破课堂沉闷,活跃气氛,起到调节学生情绪的作用。学生在宽松氛围中更有利于主动积极的思维,加上教师激励性的语言和赏识的目光,这样教师的提问就和学生的思维容易接轨,问题设计也就体现了应有的价值,会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经过一学期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着实令一部分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表现的积极主动,尤其表现在一些中等学生身上,使课堂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实践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漏洞和不足,表现在:(1)在思维训练上,不能使一些差生学习热情保持更长久些,只是有些课堂使他们表现很好。(2)在关注全面性上教师尚缺少一份应有的耐心,而是偏于追求教学进度的平衡。针对以上各种情况,在今后教学中还应继续深入学习能够提升课堂效率的理论,并进行大胆实践;要把问题设计的思路考虑的更周到细致,使之更具有操作性,并把这种做法长期进行下去;同时要善于总结经验与不足,不断的完善自我和发展自我。使课堂教学真正的高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