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心育、德育结合,推动学生健康成长

2015-02-27李永军

关键词:心育教学活动心理健康

李永军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太平店镇教育管理中心 甘肃白银 730700)

加强心育、德育结合,推动学生健康成长

李永军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太平店镇教育管理中心 甘肃白银 730700)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德育教育,逐渐受到了教育管理者的重视。在小学教育阶段,通过心理教育与德育的有效结合,去规范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促进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对于小学生未来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将心育与德育进行有效结合,会让心育与德育的教学效果明显化。本文以加强心育、德育结合,推动学生健康成长为题,分析心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阐述结合实施方法。

心育 德育 结合 关系 方法

前言:

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已经成为全面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改革不断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成果不断丰硕的今天,深入认识与讨论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开发有效的结合方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教育问题。在小学教育实践中,将心育与德育进行有机结合,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更有利于小学教育满足新课改的需求。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分析

1.心育与德育的区别

在小学教育体系中,心育与德育都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培养的教学活动。心育与德育在理念与教学重点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同,下面,我们就心育与德育的区别进行几点分析。

首先,从教育理念基础来讲。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伦理学、教育学是德育教育的基础。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以心理学、社会学以及行为科学等理论作为支撑的。其次,在教学重点方面。德育教育是从社会对个人的要求出发,通过教育去培养小学生的社会归属感与民族自豪感,帮助小学生解决正确人生观的问题。而心育则更加强调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满足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需求为目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完善。另外,从教育内容来讲,德育教育的内容一般包括爱国主义与法制观念等,时代性较强。而心育则是引导学生去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时代性不强。

2.心育与德育的联系、

虽然,心育与德育在诸多方面具有不同,但其联系也是十分密切的。

首先,心育与德育具有共同的教育目标。学生是德育与心育共同的服务对象,二者都利用情感与意识、行为与认知层次的教育去帮助学生解决其中的问题,促进学生成为一个乐观、向上、品德高尚的人才。其次,心育与德育所关注的问题是具有密切联系的。德育关注思想的问题,从本质上来讲也属于心理范畴,心理教育通过心理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点,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另外,心育与德育在部分内容上也具有共同之处。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德育,都要通过学科教学活动的渗透以及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实践,学校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及学校、家庭教育的结合来完成。最后,心育与德育都是遵循教学规律所开展的教学行为,对于学生的各项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的方法分析

加强心育与德育的结合方法多种多样,具体使用哪种方法,还是要从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出发进行选择。下面,笔者就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结合手段提出几点看法。

1.将心育与德育结合于学科教学活动中

心育与德育可以落实在每一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有效的方法对心育与德育进行有效结合。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内容,是心育与德育教学内容的结合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知识的同时,去反思自己的行为,思考为什么自己的品德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从而促进学生进而发展自己的心理倾向。要加强心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教师需要对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扩展。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树立起合作学习的意识,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也可以将正确的道德观点进行讲解,更能够发现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心理问题。每一个学科的教学内容中都具有心育与德育的教学资源,小学学科教师要加强对教学内容的开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去引导小学生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以及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2.加强心育与德育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对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及个人思想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将心育与德育进行结合,学校的管理者需要关注校园文化的作用。学校应当从小学生的个人心理发展需求入手,发现与总结小学阶段小学生们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性内容开展心理问题讨论活动。学校可以采取“大家想办法”的活动去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心理的疑惑,说出自己遇到的道德困惑,一起去解决。教师为学生制作相同的写字便签,让学生将自己的问题或者发现的问题写在纸下,不留姓名,写完放到一个共同的箱子中。在活动中,教师抽出纸条,读出问题,大家一起去解决。小学校园中多举办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小学生反思自己的问题,促进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解决。

3.将心育与德育结合于日常管理工作中

教师是学生的服务者,教学活动也是服务于学生的活动。小学教师可以从小学生的心理需要以及德育需求入手,了解小学生在心理健康发展以及思想观念建立方面存在的问题,将心育与德育结合于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首先,小学教师要尊重小学生的心理,满足小学生对于公平的渴望,在进行班干部的选择以及三好学生的评比时,要利用民主的方面让小学生参与其中。其次,教师要本着关爱学生的理念,坚持为学生服务,在生活、学习等多个方面为学生服务,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感受到学校与社会的温暖。

结语:

综上所述,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进行结合,是当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心理教育的重点是引导小学生建立全面的人格以及正确的人生观,而德育教育的目标在于引导小学生找到正确的社会道德标准,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存在一定的共通之处与不同点,小学教育工作者从教学实际出发,对心育与德育进行有效结合,是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实践。

[1].魏洪艳.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分析[J].考试周刊.2013(54)

[2].李慧珠.新德育课程所蕴含的教学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05 (02)

[3].安瑞霞.教师视野中的小学德育课程[J].教育科学研究.2005(03)

[4].杨勇;张诗亚.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J].课程.教材.教法.2006 (12)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的研究》(课题批号:GS[2014]GHBZ002)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心育教学活动心理健康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心理健康教育研培现状调查报告
——以简阳市为例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江苏省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
——积极心育奠定幸福人生
心育渗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诗意栖居”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