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培训模式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讨

2015-02-27宋文平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2期
关键词:资格证书生源技能

宋文平

(长沙南方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0)

基于培训模式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讨

宋文平

(长沙南方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0)

近些年高职院校很多专业面临生源萎缩,招生难的尴尬状态。而一些培训部门却因其人才培养方式的优势混得风生水起,为了提高高职专业的生源与教学质量,基于培训模式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势在必行。

培训模式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 改革

一、高职院校招生现状

1.生源严重不足

随着全国各地实施普职招生比例相当的政策及参加高考人数的逐年下降,高职院校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源萎缩现象,据调查,2011年全省高职院校学生到校率仅保持在70%左右,有7所高职院校到校率不到40%。2012年,生源处于继续下滑态势,2014年到达了“谷底”,预计到2019年才能恢复到常有状态。

2.生源质量下降

随着生源的减少,学校招不满名额,只得一再降低录取分数线,2011年至2014年,湖南高职专科投档线文科与理科在200左右徘徊,已经滑到“底线”。而招进来的学生部分因基础太差,学习不主动,缺乏刻苦钻研精神,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与就业率。

3.培训机构抢走生源

目前,社会上存在各行各业的培训机构,如北大青鸟、牛耳培训、新华电脑培训学院、三木培训等,有相当一部分开设的课程内容与高职院校相同,面向生源也与高职院校相同,导致高职生源流失不少。

二、高职院校与培训机构的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1.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

由于高职院校许多专业现有的教学计划倾向于全方位的培养,基础课过多占据了学生的时间与精力,专业课设置少,课时限制过死,如课程体系必须包括基础能力课程,职业基础能力课程,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四大部分;总课时又限制在1400到1600之间,顶岗实习的800课时不一定能到位,三年时间真正学习专业课的时间只有600个课时左右,而培训机构以北大青鸟为例,3个月的技能课不下于500课时;一年的技能课有1000个课时左右;高职教学计划规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时比:文、经、管类为6:4,理工类为5:5,而培训机构没有限制,一切按课程所需来定,很多培训机构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课时比为1:3以上;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专业课少,实践少,影响了学生的技能能力及就业率。培训机构课程安排针对性强,技能课多,满足了企业的需求,让学生短期的学习后就能顺利就业。

2.教师的比较

高职院校教师多来自本科院校,真正来自企业一线的很少,企业技术骨干由于待遇问题都不愿来高职院校任职,所以学生很难学到真正服务市场的岗位技能。培训班则不同,它自身的特色让它聘请教师灵活方便,往往只设一两个市场上热门专业,高薪聘请请几个企业经验丰富的教师,便可满足学生的技能教学,没有工资级别确定、人事谈判、领导批准、签订合约等冗余操作。

3.职业资格证书的比较

高职院校学生所考的职业资格证书都是初级证书,拿到这个证书只能证明跨进了行业门槛,对就业并无大的帮助。而培训班所有课程都是为考取中高级职业资格证而设置的,虽然难度大,但含金量高,持有此类证书相当于有5—10年企业工作经验的中高级工程师,学生学完就能顺利拿证并找到高薪工作,所以虽然学费高、学得很辛苦,但很多学生乐意学。

4.教学模式的比较

现在的高职教学模式虽然有了许多革新,如项目教学模式、云平台教学模式、微课教学模式等,但因条件限制,只有少数专业的学生才能享受这种待遇,大部分专业的教学模式还是沿袭一间教室、一个老师的传统教学模式;培训机构则不同,教学模式不拘一格、灵活多变,如:一校多点连锁式培训、“一对一”的专项辅导、到学生家辅导、导师辅导制等,并且承诺包学会,学不会免费再学,招来了大量有需求的学员。

5.实训的比较

高职教学的重点在于技能掌握,但由于条件限制,只有少量学生有到企业参与实训的机会;培训机构一般侧重于专业课的培训.倾向于技能的培养,到企业实训机会较大。

6.学习周期的比较

高职的学习周期一般为三年,可在培训机构里只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很好的掌握一门技能。

7.就业率的比较

如今企业看重的是职场经验和专业技能的体现,培训机构因其独特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特点,大部分学员结业后都能找到较理想的工作。而高职学生毕业后还要继续深造,才有底气找工作。

三、基于培训模式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专业设置的改革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压缩或去除招生难、市场不欢迎的专业,重点设置实用、热门的特色专业,让学校有自由灵活更改专业的权限,为培养企行业所需的高端技能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服务。

2.教学计划的改革

教学计划的改革要减少行政的干预,按照市场需求与企行业一线岗位需求来设置课程,所设置的课程要为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服务。削减理论课与基础课的课时,增加职业技能、实训课时数。

3.实践的改革

实践是高职教学的重中之重,学校应设法满足实践的需求,首先学校要舍得投资实验设备,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实践条件。其次,课堂上教师应采取项目教学法,教授的内容就是实训内容,把课堂变为实践的基地。最后学校要多和企、行业沟通,尽量让每个学生参与企行业对口专业的实训。

4.教学模式的改革

针对高职院校良莠不齐的生源,要一改以教师、教材为中心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可实行导师辅导、“一对一”专项辅导、远程辅导、QQ辅导等教学模式,改变、提高差生,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5.职业资格证书的改革

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将现在的初级职业资格证书改革为中级职业资格证书,虽然难度增加,但学生能学到更多技能知识,走出校门即可受企业欢迎,快速就业。

6.教师的改革

高职教师一定要亲自从事过企行业一线岗位工作技能,一定要到校外去承接项目,只有自己动手做过项目的老师才会真正运用项目教学,才能教会学生技能操作,让学生学到实用的知识。学校要鼓励教师、给予教师做项目的机会。

四、总结

目前虽然高职院校生源陷入低谷,但企业行业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需求量大,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只要不停的改革创新,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学有所得,高职教育就能好好的发展下去。培训机构的培养模式有许多优点值得高职院校借鉴、学习,我们应该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高职的人才培养模式,让高职教育体系立于不败之地。

[1]段小莉.湖南省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及生源预测.《职业2011年20期

[2]洪健.特色办学是社会培训机构的发展之路.《湖南工人报》(2011年06月22日07版)

宋文平(1975—),女,汉族,湖南长沙市人,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长沙南方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网站建设

猜你喜欢

资格证书生源技能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对完善查验员资格管理机制的思考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图表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
画唇技能轻松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包的应用研究——以安防技术应用二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