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电视大学语文教师终身学习制度的建立

2015-02-27赵振红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2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广播电视语文

赵振红

(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成人教育学校 河北唐山 063100)

广播电视大学语文教师终身学习制度的建立

赵振红

(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成人教育学校 河北唐山 063100)

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社会的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使得只在一个阶段接受教育便可满足以后生存需要的事实已经破产。终身学习已经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广播电视大学,作为社会有志青年参加学历进修的主要渠道,在综合性较强的语文学科领域和主体地位逐渐突显的学历进修教学中更为明显,这对广播电视大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终身学习。

新课程 高中语文教师 终身学习 人类文化

未来社会的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使得只在一个阶段接受教育便可满足以后生存需要的事实已经破产,终身学习已经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终身学习是指人的一生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活动来求得思想、意识和行为的变化,不断提高人的文化修养、社会经验和从业能力的过程。为此2003年教育部颁布实施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明确界定:“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可见,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对电大教师这一职业而言尤其如此,教书育人者比任何人都更需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的实践者和楷模。

作为电大语文教师,更应随时代的发展,把握、发掘学历进修语文课程的时代内涵,不断学习、充实自我,从而做好学员语文学习活动的启动者、引导者、合作者的工作。

一、在客观上,广播电视大学语文教师必须学习一切人类文化

也就是说,作为学历进修学校的语文教师应该把其一生的学习活动放在人类文化这一大的语境之中。《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做了重新的定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将语文定位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并不是从语言入手的。结合《新课标》上下文语境,应是从文化的意义上立论的:人创造了文化,人运用文化为自己的生存服务,因而,人类的一切文化成果,都成为人类继续生存发展的运用工具。同时,语文课程不是知识学习的课程,也不是关于某一具体的学科课程,而是文化学习的课程,所以说“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语文教师不光是简单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应该是人类各民族文化的传播者。语文教师不仅应学习既有的知识文化,还应不断掌握文化的发展动向或文化的新内涵。这就是一个终身的命题,也只有立身于文化的语境中,才能成为一名语文教师。

二、电大语文教师为适应角色的变化必须不断拓宽自己的专业发展空间

电大语文课程与传统课程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电大语文的学习将改变学员的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传统电大语文教师的单一性和平面性在新课程背景下已不适应了,应该重新定位教师的教育角色,要树立新型教师角色整合的新理念,实现其启动者、引导者、合作者、评价者等多元角色的有机整合。这就给我们带来了两个新的专业发展空间,即除以往教师专业发展在教学组织、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的选择和应用上的表现外,还必须以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教学评价方面具有专业能力。

而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教学评价是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的,是“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的关键。《新课标》规定:“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教师有必要积极而慎重地规划、开设选修课,用好用足本校本地区的课程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而电大的语文课程资源在每一区域不同时期有其特殊性,面对具有流动性的对象学生,电大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便成了一个永恒的课题。教师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是为了开发一系列的课程文本,我们更加注重的是参与过程本身,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课程与教学等方面的能力。

所以,教师既是继续教育语文课程的实施者,同时又是课程的研究者,作为广播电视大学的语文教师,要面对新课程,学员不断出现的新特点,担当其多元的角色,与时代要求同步,使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成为了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电大语文教师不断拓展、整合自己的学习领域

电大课程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式学习中,语文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不仅包括了知识和教材,而且包括了学习者占有、获取知识和接受文化的主体活动过程,包括了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探究式学习需要的是开放的、融入自然和社会的课堂,在这一课堂里,教师面对的不仅仅是依靠本门学科就能解答的问题,因此,对教师在知识方面的要求是多学科的。这就要求教师按照学生的实际需要,走下讲台,和学生一起求知,一起探索,一起研究,一起解决问题,要求教师提高自己,不断拓展、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四、电大课程目标所规定的能力发展要求需要教师具有博学、持久、选择的能力

电大语文教学的课程目标是“学员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这五维目标中,“积累?整合”遵循知识接受原则而发展心灵内化能力;“感受?鉴赏”遵循问题发现原则而发展审美体认能力;“思考?领悟”遵循自我反思原则而发展统合直观能力;“应用?拓展”遵循实践探索原则而发展实践操作能力;“发现?创新”遵循思想生成原则而发展创造探索能力。其中从所遵循的原则到发展的能力,都需要教师面对具体的个体学生而遵循相应的原则、发展同样的能力,同时,在这五维目标体系中,其所接受的原则体现为博学、持久、选择的知识接受原则,这就更直观明确地要求语文教师要具有博学、持久、选择的能力,才能引导组织学生博学、持久、选择地接受知识文化,才能适应新社会,促进学历教育的改革发展。

总之,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广播电视大学的语文教师,要不断发展自己。终身学习,是不断努力发展可以有效地推进语文教师发展进程的关键因素,也是语文教师获得具有较高效能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广播电视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浅析语文课程的运作及其运行机制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