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视野下的小学生错别字研究

2015-02-27冯颖茜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2期
关键词:多动症定势错别字

冯颖茜

(四川省南充师范学校 四川南充 637130)

心理视野下的小学生错别字研究

冯颖茜

(四川省南充师范学校 四川南充 637130)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肩负着传承中国文化的使命,识字的快慢多少会直接影响儿童读写的能力,为此国家教育部把小学阶段定为学习汉字的重要时期之一。但小学儿童错别字却屡禁不止,本文将从儿童学字中的心理状态浅析错别字的产生及对策。

错别字 小学生 心理因素

一、小学生产生错别字的心理原因:

(一)、缺乏学习兴趣

现代中国家长以赢在起跑线上为由,让儿童在周末、假期参加2—3种教学活动,儿童的业余时间已经被各种各样兴趣班、私人家教所占领,连幼儿园也开始小学模式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社会对儿童教育非常重视,但大众对儿童发展规律的认知是有缺陷的,在儿童身心还未能承受如此大的压力下,揠苗助长势必会产生不良后果。某些家长认为提前让幼儿识字可以帮助他减轻上学后的压力,却忽略“无度”学习会造成儿童的厌烦,家长、教师过分紧张分数排名也会造成儿童的挫败与耻辱,如果长期得不到正确引导,会摧毁儿童的自信,极大的挫伤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在之后的学习中会因缺乏动力而趋向于选择没有挑战性的任务,或者在失败后一蹶不振,拒绝再次完成任务,这种恶性循环会持续到整个学生时期甚至成年。

(二)、大脑发育不成熟

1.多动症

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多动症已经越来越被国人熟知,患有多动症的儿童最大的特点是注意力长期不集中,其次才是好动不稳定,自由散漫,伴有认知障碍。多动症的人群以6-9岁儿童居多,因此一至三年级为多动症的高发期。近几年来,中国自然分娩的妇女不断减少,剖腹产率大大超出国外,这势必增加多动症儿童的比例。学习需要大量的练习和思考,当儿童无法安静下来时,是没有办法应对枯燥艰难的学习任务,一旦形成了学习障碍后就会持续下去。而大多数教师、家长对多动症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表面,错误理解多动症就是好动,孩子只要不特别好动,就与多动症无关。面对班上的某些差生,老师与家长未意识到注意力长期不集中是患有多动症的缘故,误认为是不认真学习,采用德育教育的方式,从行为、品行方面约束儿童,没有及时就医,自然收效甚微。

2.记忆

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认为记忆在智力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记忆,智力中的注意、观察、思维等活动将无法开展……记忆是对信息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记忆并非是一个消极接受信息而留下印记的过程,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受到个体条件的影响,在身心发展迅速的小学阶段,记忆的品质直接影响着汉字学习的效果。小学阶段的儿童记忆的特点是记忆快速,但不会及时复习,所以遗忘也快。

3、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指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程序、模式,因为它使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具有版刻化,所以也被称作“刻板印象”。思维定势对解决问题有积极的一面,思维定势能使人快速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扒、打、扔都有提手旁,字义都与动作有关,那么能推理出扫、扬也和动作有关。但同时“刻板印象”也有消极影响,某些小学生在面对错字时,会出现越纠越错的现象。

(三)、书写粗心大意不规范

《新课标》中对书写有明确的要求,例如1-2年级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3年级后不仅能使用硬笔还能使用毛笔。对于低年级学龄儿童而言,不断成熟的大脑生理基础已能使其适应认字活动,且识字快、识字多,但由于手及腕部小肌肉发育还不完善,由此决定了他们不能长时间灵活自如的从事写字这一技巧性强的精细劳作,写字时粗心大意随意增减笔画。

二、从心理的角度出发,针对小学生错别字的对策有:

(一)、培养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外两种。内部动机产生于活动本身,其内部的满足不需要外部的诱因来驱使行动,行为具有稳定性和主动性。比如儿童喜欢某科目会自动克服困难学习。外部动机是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满足,当外部诱因减退或消失时,行动效率降低甚至是消失,行为不稳定且具有被动性。比如儿童在奖励小红花时才认真听课。从效果上讲,内部动机比外部动机效果好得多,但从时间影响上讲,外部动机产生的时间早于内部动机。因此,低年级儿童新鲜感消失时,应促进儿童从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并及时给与肯定;中高年级时的儿童内外动机开始分化。教师的教学水平、教材的用、家庭教养方式等客观因素会刺激儿童的外部动机,而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与未完成时的不甘感则化为内部动机,成人的鼓励应偏向精神,但不可灌输假大空的口号,以免儿童反感。

(二)、利用思维定势

前文已分析过思维定势优劣,我们得知思维定势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的抓出新问题和旧问题之间的共同特点,推论解决类似的问题,省去许多摸索的步骤。汉字中百分之九十都是形近字,所以采用形近字换偏旁识字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此外,还应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比如集中识字法、分散识字法、字理识字法等,加大学生的视野,利用观察、联想、对比等思维方式从各层面学习汉字。

(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1.做好预习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预习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预习,能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创造学习的期待情境。预习并不是无的放矢,教师要引导学生尝试阅读课文推断生字的涵义;利用接近律、对比律、相似律、因果律等学习规律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认识汉字;遵循“不动笔不看书”的古训划好识字时的重点与难点,分配好学习精力。

2.掌握好复习的时间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原理可知,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学习后的20分钟后记忆的内容就剩下60%--52%。根据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最佳的复习时间有三个时间段:学完后的几分钟内,学完后48小时内,学完后一周左右。因此,课后5分钟内对习得的生字闪电式回忆,20分钟和48小时时再复习,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逐渐减少复习的次数,拉长间隔时间,连续三次便可记得牢固了。

3.复习方式多样化

学会将再认和回忆相结合,再认时用“看、听”,看时注意构字的细节,听时注意字音,回忆时用“写、默”,写时充分使用生字本、改错本、随堂练习本等练习基本笔画、笔顺、部件,默时联想字义和使用的语境。加强阅读训练,把生字带到实际的文章语境中记忆,不仅可以加深文字的书写记忆,还可以深刻了解汉字的意义和用法。

总之,消灭错别字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在尊重儿童身心发展方向和教学的规律的基础上,积极思考,才能真正杜绝错别字。

[1]昌学汤.错别字心理学论[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1997(01)

[2]林红.关于小学生错别字的心理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1991(04)

[3]陈美球.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记忆能力[J].教育评论.2000(01)

猜你喜欢

多动症定势错别字
试论中学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势与求异思维的关系
诗嘲错别字
文化定势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研究
错别字的自述
People with ADHD(多动症)have Different Brains
赶走“多动症”的小恐慌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
以处理“圆周运动问题”为例谈思维定势的形成与对策分析お
浅论数学学习中两种思维的关系
与多动症儿子一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