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以辅导员教师模式的培养为例

2015-02-27刘玉莲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2期
关键词:双师型双师教师队伍

刘玉莲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以辅导员教师模式的培养为例

刘玉莲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辅导员教师队伍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特有模式,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产物。加强和改进辅导员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我国教育面向现代化、与时俱进的要求,是高等教育改革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加强辅导员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中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和长期不变的课题。对民本高校教师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大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民办高校 "双师型"教师 辅导员

前言

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开展应用研究,“双师型”的师资队伍都是做好工作的必要条件。

另外,促进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通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系列工作,可以引导教师走出校门,更加有效地参与到地方经济和企业发展中去,对于促进教师个人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辅导员在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中的重要作用

1.辅导员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性因素

辅导员是学生日常教育中的关键,也是大学生接触最为密切,时间最为长久的教师,大学生从入学之日起,便会面临人际关系、学习成绩、生活环境以及就业选择等多方面的问题,由于民办高校大学生较之其他重点大学生素质能力偏低,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的思想、心理发展尚处于一个相对不成熟的状态,他们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尚不完全,所以更加需要辅导员的帮助。利用辅导员工作与学生日常接触的优势,拓展其工作职能,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同时辅导员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高校教师教育发展中一个重要因素。

2.辅导员教师教育是民办高校教师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前教育已经从以知识为中心转为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教育的目标也由重视知识与技能发展为重视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辅导员教师的素质教育目标主要是思想的教育,重在维护大学生的思想积极、健康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由于大学生心理障碍而引多起违法、自杀等事件,所以民办高校更应该重视辅导员教师素质的培养。面对这样的现状,通过维护辅导员教师队伍的素质而缓解和消除大学生内心的不健康因素是重要的手段,也是形式所需。民办高校的辅导员承担着管理和服务育人的重任,由于他们与学生日常相处的时间较多,所以应该有效利用这一特点,积极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二、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辅导员要具备“双师型”教师素质,民办高校要加强“双师型”辅导员素质的培养

1.加强辅导员教师师德建设

组织开展各类学习和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民办高校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学生观。要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坚持以人为本,热爱学生,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热爱专业、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提高技能,严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坚持身教重于言教,争做学生就业和创业的良师益友。

2辅导员是管理型教师,加强辅导员日常管理能力

首先,辅导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如何让学生敞开心灵主动沟通,首先应该尽量了解每一个学生,定期和学生进行谈话交流,掌握每个学生的特征特性、了解其家庭、学生、生活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是良好沟通的前提。其次,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机构,并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样既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能使自己更好的融入学生,为学生树立积极的形象,起到榜样的作用。另外,要及时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学生的困难所在,为大家解决难题,争取集体利益。

辅导员工作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要在冗长杂散的工作中善于进行分析、整合、分解、分类,变繁琐为条理,变复杂为综合。从而进行逐项突破,变杂乱无章为合理有序,提高日常工作效率。

3.培养辅导员“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技能。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辅导员登上讲台,目前,高等院校很多共同课有辅导员担任,如思想政治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艺术修养课等,由于辅导员不受专业的限制,他们中来自于各个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因此他们的知识结构更加的多样化,也决定了他们具备多方技能,能够承担不同形式的课程,这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民办高校更要加强辅导员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要等同任课教师一样受到专业方面的重视,定期参加一些专业课程的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讲课能力。

4.加强辅导员教师队伍的培训机制,培养辅导员教师的实践能力是辅导员教师建设中另一项重要内容。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通过多方筹集资金,保证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经费使用。以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选送广大教师包括辅导员教师外出培训,拓宽高层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渠道,努力形成一支适应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开展校本培训,定时制订校内培训计划,围绕学校实际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培养辅导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训指导能力,提高教师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水平。同时,提高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结合学校专业设置的实际,定期选派一些优秀的青年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训或者参与挂职实践,了解企业的实际需要,或邀请企业到学院,加强校企合作,保证能够面向企业培养一批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

三、结语

总之,民办高校更要满足学校师资队伍调整和优化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多途径、多形式地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师教育的需要,全方位地促进每一位教师尤其是辅导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成长,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高质量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更好的服务于学校和学生,努力培养一批适应形势发展和社会需要的人才。

[1]孙恒.教学型高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1(5).

[2]崔玉祥,袁云沛.产学研合作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黑龙江教育[J].黑龙江教育,2011

[3]许长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究[J].武夷学院学报,2010(6).

[4]吴忠权.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模式构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10).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YN2015-47

猜你喜欢

双师型双师教师队伍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