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有效融合的路径——基于共生视域的分析
2015-02-27宋人杰
宋人杰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公共体育教学部,河南 新郑451150)
2006年,我国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培养目标,第一次将素质教育的要求写入了法律,使素质教育从一般的政策指导转变为统一的法律规定,自此,素质教育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之后我国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从中小学到高校的课程改革都紧密围绕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来进行。在教育改革过程中人们发现,素质教育至上的观念实际上具有相当强的片面性。于是,研究者对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这两种教育模式的本质、内涵及优劣性进行了综合比较,他们认为,研究两种教育模式的区别与联系,对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1]。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本质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升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其所关注的是受教育者的知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行为素质、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等,其根本任务是通过教育、培养受教育者,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个体。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具有广泛性、开放性等特点,它面向全体学生,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应试教育强调以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以课程内容为基础,以客观考试为主要途径来评判学习质量和选拔学生。相对于素质教育而言,应试教育有着明显的缺陷,比如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着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的问题,以及不能有效激发全部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通过对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本质进行分析可知,素质教育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应试教育更加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智力的发展。但是,两种教育模式也存在一致性,即它们都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为根本目的[2]。
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基本特点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更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模式,其特点可以概括为广泛性、可持续发展性、开放性以及教育效果评价的不确定性。
素质教育的广泛性主要体现为,接受教育的对象具有广泛性。从狭义上讲,素质教育的对象是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各个阶段的学生个体;从广义上讲,素质教育的对象除了接受教育的学生之外,还包括教师、家长,以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
素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性主要体现为,由于学生的身体、心理等在不断发生变化,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应该有所不同。例如,小学阶段的教育目标应当确定为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大学阶段的教育目标应当确定为让学生适应社会、实现自我。因此,素质教育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可持续发展性是素质教育的显著特点。
素质教育的开放性主要体现为,素质教育的实施环境应当是一个开放的动态平衡的环境。由于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除了课堂之外,家庭、社会等也都应当是素质教育实施的平台。就素质教育的实施而言,家庭是基础,社会是依托,学校是关键,开放的教育环境是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保障。
教育效果评价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为,由于学生个体具有差异性,他们的智力、体力、心理状况、社会适应性等各种素质都不相同,教育效果的评价标准就不可能是清晰明确的。例如,对于学生而言,学会和会学是两种不同的学习境界,然而在判断学生究竟是“学会了”还是“会学了”的时候,素质教育采用的定性评价方法显然存在瑕疵。另外,素质教育实施的效果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一个在农村环境中被认为各方面都表现得非常优秀的农村学生,如果和城市里的学生进行比较,就有可能表现相对一般,甚至在某些方面表现相对落后。正是因为素质教育实施效果的评价具有不确定性,我国的素质教育一直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个别地方对于素质教育的抵制也与此有关[3]。
与素质教育相比,应试教育具有统一性、片面性、易控性和教育效果评价的客观性。
应试教育的统一性主要体现为,应试教育具有行政统一性。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各学校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组织教学,采用统一的教材,采用统一的课程评价体系。应试教育的统一性使其有着明显的优势,在管理过程中可以因此节省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有利于人们对教学质量进行定量评价。
应试教育的片面性主要体现为,应试教育关注的是学生个体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智力的发展,而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关注相对不足。与素质教育相比,应试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应试教育的易控性主要体现为,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学校教学管理部门都能够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有效进行管理。由于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采用的教学大纲及教材具有一致性,教学效果就具有了很强的可比性,而对于学生的管理和考核也就相对容易了,由此便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应试教育效果评价的客观性主要体现为,应试教育效果的评价主要是以考试的形式来进行的。虽然这种评价方式一直被一些人所诟病,但它也有着独特的优势。这种评价方式有着较强的客观性和说服力,它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比较小,具有较强的公平性,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三、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有效融合的途径
科学的教育理念是两种教育模式实现有效融合的基础。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都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实施的,没有脱离社会需求而独立存在的教育模式。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都有着鲜明的特点,也都有着一定的优势和劣势,只有科学地认识这两种教育模式,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扬长避短,把两种教育模式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教育体制改革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实现有效融合的关键。当前,我国的义务教育存在着“素质教育形式化、应试教育结果化”的问题。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实行素质教育一般被理解为加强课堂的开放性、互动性,进一步完善学校的硬件设施(比如,多买一些电脑,多买一些图书),而在对学校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时,各方看重的还是升学排名和考试排名。因此,当前我国所实施的素质教育实际上是应试教育模式之中的素质教育。要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就要大胆改革现有体制机制,在督促各基层学校严格执行教育教学指导纲要的基础上大胆放权,让学校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只有在教材的选定、教学内容的选择、课程的设置,以及课程考核标准的制定等方面给学校一定的自主权,才能够建立形式多样的教学体系,才能够进一步激发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够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4]。
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实现有效融合的依据。任何一种教育模式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人们的评价,评价指标的设计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的开展,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至关重要。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一定要根据素质教育实施的要求及各地区的教育发展形势来制定,在制定过程中要合理确定定性考核部分与定量考核部分的比重。只有这样,才能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实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有机融合,即既能够有效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又能够发挥应试教育的优势。
教师素质的提升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实现有效融合的前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职业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增强学习意识,主动提升自身素质。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在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而教师应当认真研究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本质及内涵,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自觉采用合理的手段来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能够正确地评价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优劣得失,这有助于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从而更好地发挥两种教育模式的优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5]。
四、结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教育被普遍认为是一种能够改变个人命运的社会资源,社会对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任何一种教育模式都存在着优势和不足,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难点亟待突破。促进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有效融合是当下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只有立足于当下,充分调动政府、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教育改革工作。
[1]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1-12-29(1).
[2]佚名.请教钟启泉:何时宣布新课改失败?[EB/OL].(2010-05-24)[2015-02-02].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43c77d0100jkyw.html.
[3]杨润勇.素质教育政策运行过程中的评估问题分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6(7):11-13.
[4]“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课题组.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J].教育研究,2006(2):3-10.
[5]叶澜.清思 反思 再思:关于“素质教育是什么”的再认识[J].人民教育,2007(2):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