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法律电影对比分析
2015-02-27周丽娅
周丽娅
(河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新乡453007)
一、引言
法律电影是通过讲述司法案例来展现法律程序和制度、塑造法律从业人形象、普及法律知识,进而反映一个国家法治建设状况,传播法律文化的电影。
法律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媒体,其本身能够传播法律知识。观众通过电影在感知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表层现象的同时,也解读信仰、价值观、道德标准等深层文化内涵。法律电影在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反映社会现实,引起人们对于法律问题的兴趣和思考。
法律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对法治进程也有积极作用。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条文,它最终要应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约束社会生活。法学家努力以纸面上的有限条文简化社会生活,但现实本身是复杂的。作为大众文化的法律电影生长于现实土壤,能够反映社会大众对法律的认识,往往表达普通人的法律理想和忧思,而这些理想和忧思正是法治化进程最需要关注的问题。在美国,正是由于法律电影的广泛影响,一些权利得以实现,一些正义得以伸张。优秀的法律电影为普通人的权益发声、代言,甚至影响法律的制定。
可以说,法律电影为我们提供了看待法律的一种新视角,通过法律电影,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更加有吸引力和更加大众化、真实化的法律世界。
美国的电影产业自诞生之日起便处于世界电影发展的前端,且成长迅速,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其中法律电影凭借其激烈的人物冲突、精彩的法庭抗辩和引人入胜的悬念推理长盛不衰。我国法律电影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且发展动力不强,各题材类型间发展不平衡,同发达国家,尤其是电影产业和法治化程度都高度发达的美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笔者在对中美法律电影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产业规模、题材类型、发展趋势等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中国和美国法律电影的发展特点,并对成因做简要分析,以期吸取美国法律电影的经验教训,为中国法律电影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中美法律电影产业规模对比
美国法律电影产业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从数量上看,美国涉法题材的影片数量极多,很重要的原因是美国法律电影的起步早且持续发展。1930-1950年是美国法律电影的兴起时期,一大批法律题材电影开始涌现,法律电影产业走上了蓬勃发展之路。1960-1970年,受美国电影产业低潮的影响,美国法律电影数量急剧减少,但这一时期却佳作频出,对后世影响深远。1990年,美国本土兴起了独立电影运动,对当时脱离现实、类型化严重的好莱坞形成了冲击,最终迫使好莱坞再次进行革新,这一时期也形成了美国法律电影发展的高潮。目前,美国法律电影产业进入了稳定的成熟期,增速逐渐放缓。笔者初步统计,美国法律电影发展至今总数应在百部左右。
我国第一部法律题材的影片可追溯至1926年的黑白无声电影《肉券》,第二部法律题材的影片《十五贯》(1956年)却与之相隔了整整30年,第三部法律题材的影片《胭脂》的上映时间已经到了1980年。以上三部影片均为古装题材,反映的是传统司法制度,不能反映我国当时的法治建设状况,也没有传播法律知识,因此上述三部影片只是在客观上成了我国法律电影发展的先导。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开始了法治建设的重塑,电影人受到感召,1980年之后我国法律电影正式走上创建之路。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确立依法治国的方略,党和政府对普法宣传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此后一大批塑造法律从业人员形象的影片被搬上银幕,颂扬主人公的大公无私、履职尽责,歌颂传统道德,传达公平正义的精神力量[1],同时电影人也没有放弃对现实主义题材的关注,我国法律电影真正开始发展。
到目前为止,中国法律电影共有28部,但在我国电影产业中只占极小的比重,总体数量仍然远逊于美国。虽然数量并不能绝对代表电影产业的发展情况,但数量过少说明电影人对法律题材的关注度不足,没有能够充分利用法律题材进行电影创作,自然也不能实现法律电影对社会可能的应用价值,如反映社会现实、揭露罪恶现象、普及法律理念、弘扬公平正义等。且许多早期法律电影并不受到影迷的关注和追捧,社会影响力小。虽然现实主义题材影片《秋菊打官司》(1992年)、《被告山杠爷》(1994年)、《马背上的法庭》(2006年)在社会及学界引起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和讨论,但这不能代表中国法律电影发展的整体状况。可以说,中国法律电影尚未形成规模,发展空间巨大。
事实上,中国法律电影的发展还未真正走入商业化阶段。近期的《全民目击》因其跌宕起伏的情节发展吸引了大批影迷,收获高额票房,可见法律电影的市场潜力巨大。电影人如能对法律题材多加关注,法律电影产业会很快迈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这就要求中国法律电影人要主动形成在法律领域寻找核心主题的自觉,关注中国法治进程,将更多司法实例搬上银幕,利用电影这一现代化手段记录中国法治进程的点点滴滴。可以说,中国法律电影事业任重道远。
三、中美法律电影题材类型对比
美国法律电影的题材类型十分丰富,涉及面极广,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关注不同的法律部门。法律电影大多选取展现紧张刺激的刑事案例,但《克莱默夫妇》(1979年)却将家庭纠纷展现得真实、感人,《好人寥寥》(1992年)着眼于军事法律,同样经典。
其次,能够严谨地展现司法程序。如《十二怒汉》(1957年)以其非凡的人物设置和语言推理真实再现美国独特的陪审团制度,展现了美国以公民法治观念为基础保障正义实现的司法过程。除了经典的抗辩式诉讼制度、陪审团制度以外,其他刑事司法中的经典原则也经常被搬上银幕。如《双重危险》(1999年)反映的是美国司法中的禁止双重危险原则,《失控的陪审团》(2003年)则暗示了陪审团被暗箱操作的可能性。但无论经过怎样的艺术加工,美国法律电影都不会违背司法制度本身。这主要是由于民众法治观念强,对法律电影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使得电影要正确、客观地反映法律制度。
再次,塑造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同时注重对其价值内涵的思考。电影离不开人物形象,法律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往往脱胎于现实,因而要求人物设置更加真实,同时角色本身会牵涉更多的个人情感、社会正义和职业道德。美国法律电影的人物形象大多真实立体,如《杀死一只知更鸟》(1962年)中的英雄律师形象直到今天还被影评人奉为经典。但电影并不会单独塑造人物,它往往伴随着一定的思考。如《青年林肯》(1939年)在展现律师时代的青年林肯形象的同时提出了“法律应由谁制定和掌管”这样的深刻问题;《林肯律师》(2012年)则思考律师的职业道德同公民良知、社会普遍正义之间的冲突问题。
最后,多层面反映社会问题,既关注人权保障、侵权损害赔偿,也展现政治制度,强调民主精神。可以说,美国法律电影的题材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做到这一点离不开其较为宽松的电影审查制度。电影在反映社会问题时往往能够对法治化进程有所裨益。如《永不妥协》(2000年)再现了美国历史上赔偿金额最高的一起环境诉讼案例,它推动了美国公益诉讼的相关立法实践。
我国法律电影自1980年至今已走过35年的发展之路,目前已有法庭影片、现实法律题材影片、塑造典型的主旋律影片、法治教育影片、中美文化冲突影片、军事审判影片等6种题材,题材类型逐渐丰富。然而各题材类型的发展极不平衡,存在较大问题。
首先,主旋律影片占比重过大却缺乏市场。现有影片中半数为重点反映司法执法人员优秀品格的主旋律影片。这类影片往往情节起伏小,以反映道德情操为主,展现法律知识为辅,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具备法律电影应有的反映国家法治状况、传播法律知识的作用。而这部分电影恰恰是在电影市场化的过程中最不为影迷所接受的一种题材。而且这一题材下的影片往往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对影迷而言,可谓“一叶知秋”,看了一部电影就再无观看其他影片的欲望。
其次,不能严谨地反映法律程序。如《全民目击》虽然情节跌宕起伏,然而若以法律电影的标准评判却存在许多问题,该片也因法律漏洞过多、过于明显广受法律人诟病。
最后,优秀题材亟待发掘。现实主义题材影片契合我国实际,反映法治化进程中乡土遭遇到的矛盾冲突,是我国法律电影成功的典范。然而在2006年《马背上的法庭》之后却再不见相关题材的作品。另外,美国的法庭影片发展比较蓬勃,而我国的法庭影片却乏善可陈。
总体来说,相比美国法律电影,中国法律电影在题材选取上视角狭窄,多重复和借鉴,缺乏创新与突破。电影对社会现实关注不够,对司法程序的展现过于粗略,对关键问题的思考明显不足。这提示电影人应当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挖掘更多的题材,在注重真实严谨的基础上反映法律文化,在反映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塑造人物,只有这样才能打动人心,使大众喜爱,法律电影也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中美法律电影的发展趋势
从历史上看,我国电影产业本身基础薄弱,国家法治化建设一波三折,因此我国法律电影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真正起步。由于发展时间短,在经历了艰难的创建时期之后,法律电影目前仍处于发展时期。
而美国法律电影由于其国家的工业化模式、超强的经济和政治实力,自20世纪30年代兴起之后很快便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经典之作层出不穷。之后经历过低谷时期,也达到过高潮阶段,目前正处于低速稳定增长阶段。
随着我国电影产业和法治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法律电影数量不断增多,题材不断丰富,虽然仍处于一种局部活跃、整体疲软的状态,但总体呈现螺旋式上升的态势。美国法律电影虽然起步阶段发展迅猛,但由于其资本主义社会本身具有周期性经济衰退的特征,其电影产业波动较大,法律电影也受此影响。且美国为判例法国家,法治化进程中没有重大事件作为强大的推动力,因此美国法律电影总体呈现曲线式发展的态势。
考察历史规律,结合美国电影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的高速发展及本世纪初经历的经济危机,我们看到,美国电影产业在进入新世纪之后再次陷入类型化模式,片面追求技术和视觉效果,真正反映现实和表达人文关怀的影片数量减少,整体呈现出了增长速度放缓的趋势,因此笔者认为美国法律电影目前处于低潮期,需要一定时间和一个契机来恢复元气。
反观中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发展时期。一方面,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将“依法治国”作为全会主题进行讨论,并作出一系列决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化建设;另一方面,法治化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众已经感受到法律的无处不在。从历史上看,中国法律电影的发展始终与国家的法治化进程息息相关,即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历史性事件往往能够促进、推动法律电影的发展进步,这一点与我国电影产业鲜明的政治特质和受党和政府主导等特点有关。此外,我国电影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因而笔者相信,在政策和社会大环境的推动下,我国法律电影必将进入一个新的蓬勃发展时期。
五、美国法律电影对中国法律电影发展的启示
我们看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前,《亲爱的》上映,恰逢《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修改“收买拐卖妇女儿童罪”的量刑标准。对该罪加重处罚,有舆论认为是本片直接促成的。虽然电影推动修法在我国还是个梦想,但至少它从侧面反映了同类现实题材影片的价值和影响力。
我国法律电影此时已经有了蓬勃发展的契机,因而法律电影人必须把握这一历史机遇,谋求发展,同时社会应予以支持,助力法律电影产业。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化进程的推进,各项电影审查制度随之改善,我国法律电影必将迎来发展高潮,法律电影的发展也定会对我国社会法治观念产生深远影响。
(一)中国法律电影自身应深化改革、谋求突破
首先,要积极在国家法治化进程中挖掘题材。
美国法律电影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度极高,电影人通过艺术转化将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题材搬上了银幕。在这个过程中,法律电影无形中充当了国家法治化建设的宣传工具,使更多的人了解到法律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经由电影人的思考和加工,呈现出的作品往往能够影响观众的认识,引起社会大众的思考。当前,我国正处于迈向现代法治社会的重要发展期,中国法律电影要想取得成就,就不能脱离这个主题,就必须直面这样一个大时代的变迁[2]。我们期待法律电影人创造出更多的秋菊、老冯和许大同,把这个国家在时代转型中点点滴滴的跋涉与思考搬上银幕。
其次,要立足现实来塑造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
法律电影反映的故事情节都离社会生活很近,人物就是身边的你我他。如果一味追求主旋律,追求典型人物的刻画,就失去了法律电影最宝贵的财富,即现实题材。其实许多现实法律题材比虚构的故事更具有传奇性。在许多案件中,当事人的命运牵动人心,悬念十足。毫不夸张地说,正处于社会变革、法治化进程关键期的中国,为制作这类影片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因此,法律电影人应充分利用现实题材的优势,挖掘更多时代大背景下的小人物,塑造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我们期待法律电影人不辜负司法现实提供的丰厚馈赠,让法律电影在我国的大银幕上绽放异彩。
最后,要以严谨缜密的态度把握电影内容,以传播、普及法律文化。
电影在其广泛放映的过程中,能够传播某种文化。法律电影作为一个特殊的电影门类,必须严谨缜密,否则会造成不良影响。当然,它作为一种艺术需要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再加工,但绝不应在基本的法律程序和法律制度上犯错误。
(二)我国社会大环境应对法律电影的发展予以支持
一方面,中国法律影片的不发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律文化的存在状况不良,因此要求完善国家法治化建设,树立普遍的社会法治观念以推动法律电影的发展。另一方面,电影审查制度应当进行改革,以给予法律电影更多发展空间。美国早已确立电影分级制度,取代了电影审查制度,不再限制电影的上映。而在我国,电影仍然被看作一种意识形态的载体[3],需要接受政治和道德审查。这种电影审查制度的存在,使中国法律影片过多地强调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塑造。我国法律电影并非缺乏真正引人入胜的法律故事,“那些可以拍成影片的丰富的社会资源显然被闲置了。曾经长春电影制片厂要拍摄《追捕“二王”》就被叫停,因为有关部门认为该案件并不是一个成功案例”[4]。但美国法律电影《杀死一只知更鸟》也并非一个成功案例,反映了美国当时的司法制度中严重的种族歧视,但这并不妨碍人们为其中的正义感所震撼,反而在20世纪60年代上映时有助于当时高涨的民权运动。
事实上,对电影的审查采用统一标准,本身就限制了法律电影发展多种类型的可能性。因而应推动电影审查制度改革,给予电影人更多的创作空间和自由。《十二公民》(2015年)去年在罗马电影节斩获最高奖项,据说年内能够在国内上映,但至今还未见电影排期。我们期待着能够在国内银幕上看到国内法律电影人的新思考。
[1]程华.新世纪中国法制题材电影概观[J].电影文学,2013(8):14-15.
[2]车浩.中国法律电影的十年反思[N].人民法院报,2008-01-05(8).
[3]唐峰.对比中国与美国的电影审查制度[J].电影文学,2010(2):15-17.
[4]张建伟.法律电影题材大观[J].法制资讯,2014(5):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