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材施教人性管理

2015-02-27庞兆文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2期
关键词:班集体因材施教后进生

庞兆文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南大门小学 重庆 400803)

因材施教人性管理

庞兆文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南大门小学 重庆 400803)

一个班级中的学生,不管是在智商或做事能力以及行为习惯上的表现都是参差不齐的。如何管理好一个班级,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发展。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心中要有"为了一切的学生"的目标,而不是只关注其中的一部分,厚此薄彼。老师在管理班级时,要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心理特点人性化管理他们:对后进生要宽爱、优等生要严爱、中等生要博爱。从而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树立起生活的自信,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

因材施教 优等生 后进生 中等生

从事教育工作近二十年来,特别是作为一个班主任老师,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班级管理的重要性。一个有序的集体,团结的集体,奋进的集体的培养,都倾注了班主任老师的心血和汗水。但是,要管理好一个班级仅仅是付出心血还不一定能达到好的效果,它需要一定的技巧。通过多年的经验,我认为“因材施教”是管理好班级的有效方法。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一个班集体不可能全部是好学生,也不可能全部是差生,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他们,我的做法是:

一、宽爱后进生

后进生,常常是很多人歧视的对象。老师叹气,同学又瞧不起,甚至连有些家长自己也摇头。由于学习成绩差,他们处处低人一等,被置于班级的“阴暗角落”。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无论孩子多么差,他也一定拥有自己的特长。也许我们无法帮助一个孩子提高成绩。但是,我们可以设法帮助一个孩子克服他自己的缺点,帮助他树立人生的自信,让他尽可能的多学一点,少浪费一点时间。其实,每一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是一个广阔的世界,每位后进生都有很多可爱的长处。他们每天上学,即使什么都听不懂,却能坚持在椅子上一天天的坐着,那是需要何等的毅力!他们参加考试屡考屡败,那是何等顽强的抗挫折的能力!见到老师和同学,还憨憨的笑,这是何等开阔的胸怀!他们如此劳累,如此艰难,却很少有人同情、理解,还常常受到批评、指责。每当看到这类孩子天天背着书包和其他孩子一起上学的时候,我的内心总会升腾起一种感动,我暗暗地告诫自己一定要真心尊重他们,使他们摆脱自卑感,增强自信心,一定要在他们身上找到闪光点,以点燃他心中奋斗之火。使他们感到“我还行”、“我还有希望”。对他们多一点耐心、爱心以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我们班的周建(化名)同学就是一位后进生,每次考试只能考几分,但他能遵守校规校纪,热爱劳动,热心为班集体服务。针对这一情况,我每天在作业上给他降低难度:别人做阅读、作文,他抄词语;别的同学听写,他抄写。这样降低难度后,使他感觉到完成作业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还让他参与班级的管理,因为他劳动积极肯干,于是让他担任班上的劳动委员,每天他尽职尽责地组织同学扫除,放学后关灯、关门。每当看到他那忙碌的身影,我想此时他一定能感受到这个班集体是多么需要他,从而树立起生活的自信。

二、严爱优等生

优等生谁都爱他们。他们是家里的小皇帝,老师的宠儿,同学们崇拜的对象。也正因为如此,优等生的缺点往往容易被忽视、掩盖;被原谅、袒护。也许大家都有过这样的感受,你所钟爱的优等生大多数出了学校就不愿认你这个老师了,殊不知,这就是我们宠坏的呀!小的缺点也会造成大的隐患。对这类学生,我从不特别宠他们,更不迁就他们,时时提醒他们做学问得先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热情的人,向上的人。优等生不单纯是学业要优,更重要的是人品要优,心胸要广,心理要健康。我们班上的翁鑫(化名)同学,在成绩上可是一个名符其实的优等生,语、数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但有一次,大队委在我班检查红领巾的佩戴情况时,发现他没有戴,我们班的分数因此而扣掉一分。课后他遭到了同学们的指责,可是他却满不在乎的说:“让他扣吧,我无所谓。”得知这一情况后,我在班上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当时,只见他坐在位置上一副很不服气的样子。见此情景,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先问清楚他没戴红领巾的原因,并表示对此很理解,同时也对他学习及其他方面的优点给予肯定。最后严肃地告诉他不管是谁影响集体的荣誉都是不对的,知错就改才是好孩子……经过一番交谈后,他终于意识到:维护集体的荣誉是我们每个同学应尽的职责,还让他知道不管是谁,犯了错误都应该受到批评,正所谓“皇帝犯法与庶民同罪”。经过这件事后,他再也没有忘记戴红领巾,对待老师和同学的批评也乐于接受。这件事对其他优等生也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通过这件事,也让我明白:优秀生就像美丽的花朵,过分的呵护反而容易滋生缺点,这些缺点就像暗藏的小刺在一天天的生长,总有一天会伤及别人,伤及自己。所以,作为班主任老师,我会常常让他们经受一点“风吹雨打”,为他们“修枝整叶”,有意识地为他们拔掉身上的“小刺”,使他们变得更坚强,更宽容,更完美,成为真正的品学兼优的孩子。

三、博爱中等生

中等生往往是一个班里最容易忽视的集体,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他们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也不像后进生那样容易自暴自弃。他们是班集体的镜子,是班级的中间力量,他们希望老师重视他们,但又害怕抛头露面。正因为这样,他们在班集体中成了“沉默的羔羊”。这样一群人中,有的也许只要我们稍加点拨就能赶上优等生成为未来的精英人才;也许就抱着反正老师不管我,破罐子破摔,向差生靠拢,说不定还会引起老师的注意。而我们大多数老师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抓两头,带中间”,“忙两头,丢中间”的局面,使这部分学生产生失落感。长期缺乏老师应有的关心、帮助教育和培养,在集体生活也缺乏唱主角的机会,形成了精神欲求不足的心理。例如:我们班上的伍颖(化名)同学,她成绩一般,能按时完成作业,在校守纪律。这样的学生如果你不刻意去接近她,也许她一个星期都不和你说一句话,并非是她不渴望老师的关心,她内心也想得到老师的关爱、夸奖。对这样的学生,我会有意识的找机会和他们说话,课堂上多向他们提问,上学、放学路上主动了解他们生活的近况,季节变换了,提醒他们注意增减衣物。让他们随时随地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也许老师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诚恳的交谈,就会让这一类孩子觉得在老师的心目中他是特殊的、有地位的,老师是关注他的,喜欢他的,从而增强自信心。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的,杂乱的。它需要我们每一教育工作者付出爱心,它需要老师有恒心和责任心。我想只要努力去探索,就一定找到因材施教的好办法,这样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也不再是一件难事。

猜你喜欢

班集体因材施教后进生
后进生转化工作策略谈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我爱我的班集体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传承中国女排精神:加强大学生班集体建设
立足班集体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