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圣经读者和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对比研究圣经和合本译本和吕振中译本

2015-02-27何恬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2期
关键词:圣经归化译本

何恬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云南昆明 650000)

从圣经读者和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对比研究圣经和合本译本和吕振中译本

何恬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云南昆明 650000)

圣经译本对读者学习圣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实际上绝大部分的读者学习圣经都主要依靠圣经的译本。所以圣经译本的质量好坏和翻译风格直接影响了读者对圣经的理解和领悟。站在当今学习者的角度,圣经译文应该做到两点即首先,尽量多的使用归化策略翻译原文,因为宗教典籍本身就有一些难于理解的地方,所以译文应该尽量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表达习惯,其次译文结构清晰,表达简洁明快,使读者能一目了然。这样的译本才才更有利于读者学习圣经。圣经的两个汉语译本和合本和吕振中译本无论在译文质量还是译作风格上都各有所长。但站在读者的角度上,即论其谁更有利于学习者对圣经的学习和理解,笔者认为和合本圣经译本要更胜一筹。

和合本 吕振中译本 有利于读者学习理解

一、和合本与吕振中译本各自特点

1919年出版的和合本是圣经汉译史上的里程碑。该版本是由传教士和中国人历经27年完成的,这些传教士不仅能说普通话而且汉语功底也很深厚。该译本得到了许多大家如胡适,林语堂的钟爱,沈从文亦坦言到“喜欢那个接近口语的译文和部分充满抒情诗的篇章”(蒋骁华)1979年出版的新译本更是以“意义相符,效果相等”为原则,兼顾“听”和“读”两方面的需要,务求信徒们一看就能懂,一听就能明白。(谢天振)

1946年出版发行的《新译新约全书》译本是首个由中国人从希腊语和希伯来语直接译到汉语的译本。吕振中采用严格的直译方法,也反对因机械直译而导致的“洋化译本”(谢天振),但与和合本相比,吕振中虽然在忠实原文方面做得极好,却在通俗易懂,符合读者语言习惯方面有所欠缺。

什么样的圣经译本才更有利于读者学习圣经呢,笔者认为这样的译本必须做到两点,第一译文尽量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使译文符合读者的语言习惯,译文表达的风格更地道,译文尽量口语化和生活化。第二,整个译文要通俗易懂,少用晦涩难懂的词汇和字眼,译文的结构要清晰明了,译文叙述简单明快,不拖沓。本文以圣经中的马太福音章的第二节和第三节为例子,阐述和合本比吕振中译本更有利于读者学习和理解圣经。

二、归化使译文更通俗易懂

归化是以本土文化为出发点,以信息接收者为核心,强调译文的地道生动,使其更加符合译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表达习惯,使译文更加通顺流畅。像圣经一类的宗教典籍,本身就有一些日常生活中不常见,需要人不断领悟思考才能理解的东西,如果在翻译中使用太多外来词语,使译文风格太异域化,那就加大了对原文的理解难度。因此在翻译时应该多使用归化策略,译文中应该多些读者熟悉的语言和实物,才能便于读者去理解和学习,例如:’In Bethlehem in Judea”,they replied,“for this is what the prophet has written”中prophet的翻译,和合本译为“先知”,吕振中译为“神言人”,在汉语中显然“先知”一词已足以充分表达出预言家的效果,而“神言人”显得拖沓深奥,乍一看好像突出的是一个神,再看这个神神在语言上,把译文中的中文弄得复杂了,也显得不地道。“You brood of vipers!”和合本译为“毒蛇的孽种啊”,吕振中译为“毒蛇的种啊”“孽”字在中文中是贬义词,表达“不好,很坏”的效果,如“孽缘”,“孽畜”等,和合本中“孽种”和“毒蛇”的搭配显然比之译为“毒蛇的种”更传神。“When he had called together all the people’s priests and teachers of the law中“teachers of the law”和合本译为“文士”,吕振中译为“经学士”,吕振中的译法显然不易理解,“经学士”什么经?佛经?法经?道德经?,在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况下,和合本就直接译为“文士”,因为中国自古有文武之分,如文官与武官,文状元与武状元,一个“文字”就能让读者立刻明白这些人所从事的非武而是文。

三、简单清晰的句子结构和表达易于一目了然

光有归化的表达方法还不够,通顺的句子结构,简洁明快的表达是易于理解的基础,只有译文结构清晰明了,叙述简单自然,读者才能自然而然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理解学习译文的思路,反之如果译文拖拖踏踏,用词重复累赘,结构不清晰,表达复杂晦涩那么无异于给读者在理解上造成很大的障碍。与和合本译文比较,吕振中的译本显然有些过于直译,而使得译文句子结构臃肿,表达拖沓,不能一目了然,这就给读者在学习理解过程中造成困难。下面我们就来比较具体的例子。

例1 But after me will come one who is more powerful than I,whose sanals I am nor fit to carry

和合本译:但那在我后来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给他提鞋也不配

吕振中译:但在我以后来的那一位呢,比我有力量。他的鞋我配提的

例2 People went out to him from Jerusalem and all Judea and the whole region of the Jordan

和合本译:那时,耶路撒冷和犹太全地,并约旦河一带的人,都出去到约翰那里

吕振中译:那时耶路撒冷和全犹太,跟约旦河周围地区的人,连续地出去到约翰那里

显然在例1中两个译本都想到用“提鞋”这个地道的中文表达方法,做到了归化,但是和合本的句子读来比吕振中的更流畅,更一目了然。在例2中,和合本的译文简直明快,而吕振中的译文,特别是“连续地出去”这种译文,不仅没有表现原文中whole的韵味,而且译文读起来也生涩拗口,难于理解。

四、小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对比,我们能看出和合本译文在使用归化策略和使句子结构清晰了然,表达简洁明快方面都要略胜一筹。而吕振中采用所谓的“直译”策略则更大程度上的造成了语义模糊,表达生硬(肖才望,吕振中)笔者认为吕振中的译本更适合作为一种具有文学价值的译本欣赏,而不适用于读者对圣经的学习和理解。和合本译文则更浅白易明,符合今天中文的用法和表达习惯,这是一本能帮助读者直接进到上帝话语里的圣经译本,因此对于倾向学习理解的读者来说,和合本圣经译文是优先选择。

[1]蒋骁华《圣经》汉译及其对汉语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3):301-305

[2]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7):89

[3]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7):89

猜你喜欢

圣经归化译本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测大角归化法归化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归化(双语加油站)
《圣经》经文中国化
意见领袖们的“不老圣经”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归化,切勿只盯着一时之需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通玄记》的西夏译本
伦理视角下电影翻译的归化与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