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几点思考
2015-02-27黄银生
黄银生
(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白银 730900)
对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几点思考
黄银生
(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白银 730900)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需要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参与、服务。学校职业指导机构应详细制订各阶段学生的职业指导方案,对各阶段学生的职业指导内容各有侧重,全方位开展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稳定率。
职业教育 就业率 指导
职业指导是帮助个人成功获取职业并取得职业成功的各种措施的总称。对职业指导及其教育问题的思考与研究在国外有些国家已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而在我国,职业指导及其教育还是一个令人陌生的新问题。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学校教育与就业之间、学生学习与职业选择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而进行的教育体制改革打破了传统的统包统分的就业格局,唤起了学生参与职业选择和社会生活的主体意识,然而,由于缺乏系统的职业知识教育和指导,不少学生在个人择业与岗位择人的互动过程中无所适从,职业定向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如何使学生面向社会,在激烈的竞争中作出自己合理的职业选择?这就要求职业工作者、被工作者对相关职业工作要素的认识做出理智的职业选择。职业学生的队伍中大部分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较差,由于他们长期不受教师的重视,得不到关心,个别人还形成了一定的心理障碍。当前全社会正大力倡导发展职业教育事业,积极进行职业课程改革,以就业为导向、培训以能力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关注个体差异、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挖掘、开发他们的潜力,坚定不移地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形成“服务企业和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努力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技术人才。
职业指导的产生与发展是建立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基础上的。从生产力的发展到产业结构的变化,从社会劳动体制结构到管理部门的职能更新,从企业用人到学校教育各个方面都必须具备与之相应的条件和配套体系。经济体制转轨所带动的全面的社会变革对职业指导提出了要求并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工业化进程日渐加快,社会的产业结构正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即劳动力人口正在从第一、二产业向三、四产业转变,服务业和信息业的兴起,引起了社会就业结构的变化,从而导致职业结构的变化,客观上出现了对职业指导的要求。
在我国,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在一些中学、大学开始尝试进行职业指导方面的工作,在对大、中学生职业指导的现状调查中,大多数教师认为目前的职业指导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总体上讲,学校教育在这一方面的主要问题有:
1.学校教育与职业定向脱节,缺乏行之有效的职业观念的教育。学校教育与生产实践、劳动就业相脱离的现象仍然存在。只管学生培养,不管市场需求,只管毕业,不管学生去向的学校还很普遍。在普通中学,毕业生除了少数能升入高一级学校外,大量的毕业生没有任何专业知识,劳动技能和就业准备。在高校,虽然成立了人才市场,就业咨询指导、职业介绍等机构,但由于缺乏系统的、一体化的职业知识教育和正确的指导工作,学生缺乏关于社会分工及社会职业方面的知识,职业意识仍很淡薄,职业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2.学生获取职业信息的渠道不畅通。据统计结果显示,42.5%的学生将宣传媒介作为他们获取职业信息的主要渠道,家庭成员的影响、学校的职业指导分另列为获取职业信息渠道的第二、三位。这说明,当前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还没有完全到位,学校教育在帮助学生获取职业信息、形成正确的择业观方面的主渠道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3.在已开展职业指导的学校中,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十分有限,由于缺乏专职指导人员和系统的职业指导课程,职业指导工作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如,大多数学生对职业指导缺乏正确的认识,有的误认为中学的职业指导只是用来帮助那些要上职业学校的学生选择学校和填报志愿服务的,因而职业指导对那些准备上普通学校的学生没有吸引力。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基本上并在学生处和人事部门,它们在为大学生获得社会职业需求信息,沟通学校与人才市场联系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在机构设置、专职人员配备、各种心理测量及信息反馈的手段方面还很欠缺。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学生在职业定位过程中,更多地是受到社会宣传媒介对于某些行业的舆论引导,盲目地崇尚和向往一些"实惠"而"热门"的职业或专业,如合资企业、金融管理、律师、医生、商业服务等,并把它们作为自己的职业理想或选择目标,不能恰当的处理个人理想、特长与社会需要的关系。这是现在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
加快专职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搞好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条件。从工业发达国家的职业指导实践来看,从事职业指导与培训工作的人员,大都接受过广泛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知识的培训,并且是在比较成熟的理论指导下开展工作的。如特性与因素匹配理论、人格与生涯匹配理论、发展理论、计算机系统指导理论、行为理论等,在这些理论影响下形成的各具特色的职业指导模式对于我们正在启步的职业指导工作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目前我国各学校缺乏专职的职业指导教师,有关工作人员对职业指导的理论和实践还缺乏比较系统的了解,缺乏有效的评价学生心理特点的方法,难以成为学生职业教育的主要指导者。因此,要提高职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必须大大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职业指导,有利于同学们养成正确的职业观,纠正择业偏向,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观对一个人的职业选择和就业后的工作态度起决定性的作用.。金钱价值取向的人容易不切实际地追求高薪、热门职业,地位价值取向的人会过多地关注职业的社会评价等。通过职业指导,可以帮助我们客观地认识职业的本质,正确地分析各种职业现象,从而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职业定位。
职业指导课还应遵循四大原则
1.实用性原则。课程内容的实用,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和兴趣点。主要是指适合学生需要,满足学生要求,解决学生实际等。做到既有理论的分析,又有思想的教育;既有实验操作,又有现实例证。课程体系要避免面面俱到,无所不包,也要避免只注重某几个问题,或某一阶段的指导内容。要注意充分发挥职业指导课程独特的教育作用。
2.针对性原则。课程内容的针对性,是实用性的进一步深化。它是专指职校学生这一层,针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理想、做人、创业、求职和就业等问题,并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
3.阶段性原则。内容体系的阶段性、层次性,是逐步完成职业指导目标与任务的客观要求。这主要是指课程如何设置,具体指在每个年级实施的主要内容、完成的主要任务、解决的主要问题。要求根据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进程,不同时期的需要和困惑,分别进行指导,不能笼统集中在某一阶段完成指导内容。
4.系统性原则。内容体系的系统性,是学生得到全面指导的重要保证。它主要指职业指导课程的完整、有序,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它不仅要求每个年级的指导内容要科学合理、自成一体,而且要求各年级指导内容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
一、职业指导课的具体目标与任务
1.根据问卷调查统计的分析情况,对学生进行学校、专业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职校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和基本要求,了解所学专业在社会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认识本专业相对应的职业群及相关职业群的素质要求,从而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端正学习态度,巩固专业思想,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综合职业素质。
2.以调查、测试及在生活中发现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个人的兴趣、能力、性格等,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增强其主动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选择今后升学和就业的大方向,主动发展自己。
3.对学生进行礼仪、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对学生进行创业指导,使学生明确创业的意义,了解创业基本素质要求,培养创业能力,掌握创业方法和途径,在步入社会后真正成为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业绩的一代新人。
4.培养学生毕业时能根据社会需要与个体特点,正确选择职业的能力。在国家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掌握求职就业的方法和技巧,学会推销自己,最终实现就业。
5.及时向毕业生提供人才需求信息,开展职业咨询、心理辅导,并向社会推荐学生就业。同时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他们就业情况和职业适应情况,从而适时、适度地调整学校课程设置和学科内容,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效益的目的。
在职业指导课程构建过程中,需在不同阶段,以不同的课程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落实和实现以上目标与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