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才教育的普及与教育理想的实现

2015-02-27许小丰

关键词:凯勒幻象英才

许小丰

(首都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北京 100048)

英才教育的普及与教育理想的实现

许小丰

(首都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北京 100048)

英才教育自古以来被视为是对具有杰出才华的儿童的教育,那么英才教育可以被普及吗?在这里笔者从另一个角度重新界定英才和英才教育。英才是学生的潜在,教师的期望;英才教育就是实现学生的潜在优势和教师理想的教育。这种教育既不是指导教育的具体方法,也不是完全不可实现的虚妄和幻想,而是一种平等、乐观的教育态度。

英才教育 教育理想 乌托邦

英才,一般指才华杰出的人。在我国古代,“英才”出自汉孔融《荐祢衡疏》:“淑质贞亮,英才卓砾。”唐李白《赠何判官昌浩》诗:“夫子今管乐,英才冠三军。”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英才教育,即对这些具有杰出才华的儿童的教育。但是从哲学意义上讲,“英才教育”只是形式,其实质是切实的“英才”和切实的“教”、“育”。那么如何确保所教之才是“英才”呢?判断的标准是什么?谁来判断?教育英才的方式又是否妥当?英才是否真的只是少数的幸运儿的专利呢?世俗眼光中的普通人与英才无缘吗?关于英才的判断标准,目前,我国的英才鉴别标准相对单一,且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英才鉴别更多的是依靠学习成绩或某一方面竞赛成绩等判定。对英才的教育也仅限于以提高其成绩,读好的学校为目的。英才永远是少数人,被大多数“普通人”仰望。

在笔者看来,我们完全可以换一个思路来看待英才。大部分父母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有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潜质,在他们看来,自己的孩子就是或者将来一定会是某方面的英才。虽然父母的眼光带有很严重的情感色彩,但是作为教育者,我们可以尝试像父母看待孩子一样,去看待学习者。“英才”的说法究其实质不过是社会给予那些偶然被发现具有某种天赋的儿童的标签,这就意味着英才必须是少数人。难道多数人都没有成为英才的可能吗?我们不知道。我们能够确定的是,应材施教是没错的,鼓励和支持是没有错的。多数人都有自己的偏好,或者一些有待被开发的未知潜力,如果每个人都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力,那么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呢?什么样的教育会达到这样的效果呢?我们不能否认海伦?凯勒是英才,她从一个看不到也听不到小女孩变成世界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她的老师安妮?沙利文。她发现了海伦?凯勒敏锐细腻的感受力,利用这个优点教她用双手去感受这个世界,使她最终成为我们心中的一个不朽的丰碑。如果没有安妮?沙利文老师,海伦?凯勒会是什么样呢?如果安妮?沙利文老师认为小凯勒的将来是没有希望的,她会付出极大地耐心和努力去教一个没有希望的孩子吗?笔者在此所谈英才教育的普及,不是认为所有的孩子都可以成为海伦?凯勒,而是从另外一个层面:一般意义上英才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已经被认为是英才的儿童,而本文试图阐释的是,我们可以把受教育对象看做潜在的英才,我们的教育是培养英才的教育。这样的英才教育完全致力于应材施教,具有多维度评价标准,面对的是几乎所有的孩子,这样的英才教育让孩子看到自己有多棒。让所有的人成为最好的自己,这难道不是教育的目的吗?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什么是教师应有的教育理想?理想的教育又是什么呢?尼采曾经说到:每一个体、群体和民族都需要虔诚依恋一些未经反思的信仰,以作为保护性、遮蔽性的云层。只有在这种幻象式的云层之下,个体和群体才能生存,才有创造力。这种幻象式的云层就是理想。没有幻象作为引导,教育会走向哪里,又从哪里获得灵感和创造力呢?作为一名教师,除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外,我们还应该具备对教育事业的专业情感;除了保证丰衣足食外,我们还会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这种追求对应到学生个体,必然是以适当的方式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潜能,使其成就最好的自己。这就是教师的理想。让鸟儿飞翔,让鱼儿徜徉,把乐谱交给音乐家,把操场留给运动健将。让每一种才华都能得到适当的引导和教育,而不是试图把教育做成流水线的工厂,这是理想的教育,也应该成为教师的理想。它表现出对人的终极关怀,表现为价值引导,表现为精神寄托,表现为善的追求,表现为学生的现在与将来的幸福。

在这个理想的指引下,每个孩子都成为教师眼里潜在的科学家、工程师、音乐家、运动员,而不是,实验班和普通版,第一名和第二名。分数和排名是为了检验学习情况,而不是用它来把学生分成一二三等,况且分数只测验了一个方面,何来整体优秀与否的判断?这种偏激和独断的评价方式对学业成绩好的孩子是一种鼓励,而对成绩差的孩子来说却是一种打击,甚至是灾难。理想的教育是公平的,也许我们无法保证所有孩子都能得到同样的物质条件,但是作为老师,我们起码要保证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和态度是公平的。把每个孩子当做英才,不是一种虚妄,而是一种态度。每一个孩子都是英才的种子,基因各异长相不同,需要不同的温度、湿度、光照,生长速度有急有缓,果实有大有小。最后都长成了自己应有的样子。“应有的样子”是指根据孩子的先天素质、性格、兴趣爱好、自愿的努力程度等综合因素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样子,而不是社会需要的样子,也不是家长需要的样子,教师的工作就是要保证这些幼苗健康、自由的成长。当他们成长为应有的样子,那么,我们就可以说那就是英才,我们的教育理想实现了。告诉孩子:你是英才,不仅仅是因为罗森塔尔效应对孩子的心理暗示效果,更是出自教师的专业情谊,出自教师对教育理想实现的信念。

尽管脱离现实社会的影响而追求教育和受教育者的独立是一种不可能的教育建构,是一个教育的桃花源,正如柏拉图的理想国或者卢梭的爱弥儿。但是,这样的教育理想和幻象却在现代教育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没有这些幻象,就没有现代教育的后来发展。也许我们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充分挖掘每一个孩子的天赋,也无法称之为英才,但我们的教育仍是英才教育,因为那是我们的理想,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不懈的动力,我们心向往之并无限趋近它。它是教育的希望所在,是教育追寻的目标所在,是教育不断发展的动力所在。

[1]黄启兵.教育理想:必要的乌托邦与危险的乌托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5-8

[2]彭正梅.高贵的幻象:教育理想的历史考察 [J].全球教育展望,2009,7

[3]翟金静.国际英才教育的现状及对我国英才教育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9

猜你喜欢

凯勒幻象英才
诚聘英才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李彩云 汤丽 作品:城市幻象
特别篇:幻象前线(下)
特别篇:幻象前线(上)
招揽英才
招揽英才
漂浮之物(2)
爱之声
意识形态和海伦.凯勒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