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拓展与有效生成策略初探
2015-02-27吴安兴
吴安兴
(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塔耳中学 湖北武汉 430314)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拓展与有效生成策略初探
吴安兴
(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塔耳中学 湖北武汉 430314)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生成和拓展是有效课堂必不可少的内容和环节,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紧扣《语文课程标准》和课文中心进行拓展和生成,探寻有效拓展和有效生成的策略,是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关键所在。
有效拓展 有效生成 动态课堂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戏,高效而灵动的阅读课堂,应是预设与生成的完美统一,更是拓展与生成的完美结合。无论是文言文阅读教学,还是现代文阅读教学,其拓展的内容相当丰富,可生成的地方比比皆是,而有效的拓展就是为有效的生成服务的,为此我们应该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那么如何在不脱离文本中心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拓展和生成呢?笔者认为:
一、课堂动态生成是制约拓展的关键因素
阅读教学拓展除了受课程目标与课题类别的制约外,还受课堂动态生成的制约。因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对话的过程,具有极强的突发性和偶然性,再详细的备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的全部细节,教师不仅要在课前精心准备预设,更要及时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的对话质疑。
面对动态的课堂,拓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从问题的角度来看,可以由课内向课外开拓,由课堂教学所遭遇的实际问题而引发开去,探究课外学习资源,从课外学习资源中得到解决或再认;可以由书本知识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延伸,让书本知识在生活中获得新的生长点和生命;也可以从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拓展开来,上升到更高层面进行探讨等。二是从课题角度看,可以以当下发生的重要事件为背景和对象,把他们纳入课堂学习的视野,进行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例如2003年我国发生的非典事件与“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就可以引到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来。三是从学习情境看,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丰富联想而拓展语文学习资源。因此,拓展受课堂动态生成的制约,同时拓展又为鲜活灵动的课堂生成服务。
二、课堂动态生成的内容决定拓展的方向
“动态生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随机产生的,出乎意料的一些问题或场景,它带有偶然性和不确定因素”。课堂动态生成是无处不在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把握、怎样调控、怎样营设、怎样做到适时、适当高质高效。动态生成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首先,是认识的生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能照本宣科,而应提高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
语文课堂上的认识生成能使学生了解社会,明白道理,也能使学生感情得以升华,使他们明白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还存在着另一种人生,那就是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经常进行认识生成,能使学生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其次,是情感生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语文课堂应重视情感教育,它具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价值和人文功用。教学中,教师要储情于胸,以激情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进入文中情境,达到情景交融。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情境,营造气氛,设法扣住学生的心弦,感染启迪学生,使学生情感与教师进入“共振”的境界。
其三,是美学生成。《语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语文课要进行审美教育,美学的生成自然是不可缺少的。审美教育的方法从根本上说应是感性的、心灵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教育者要以情感人,点化学生,使之产生审美感悟与体验,从而达到陶冶其心灵的目的。如《白杨礼赞》先记叙白杨树的形美和神美,继而赞颂北方农民的人格美和精神美,认识了这些后,可引申为自然美(花草鸟兽)、人格美(不屈不挠、坚毅刚强)和社会美(奉献精神)。《白杨礼赞》又有艺术美,它以“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结构全篇,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如同主旋律一再奏响。这样的生成,学生就能体验美,感悟美。教师应该不断生成,促使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了解,充实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
三、课堂动态生成的途径决定着拓展的方法
生成的途径决定着拓展的方法,而生成的途径,有词语的引申、语句的借题发挥、事物的联想等。但这些生成,多为文章的枝叶部分,游离于文章的中心。那么紧扣文章的生成有哪些途径呢?
首先,是近似或相似的生成。近似或相似的生成,指的是在文章题材、内容、主题、结构等方面相类似的生成。如上《变色龙》这一课时,可生成出契诃夫的另外几篇小说《一个官的死》《胖子和瘦子》等。这几篇小说主题相似。讲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可以生成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这是体裁相近。讲《出师表》时,可以生成诸葛亮的《后出师表》。近似或相似的生成。
其次,是反向的生成。反向生成,就是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反其道而思之。由此生成出来观点、内容、材料等,往往出人意料。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线关系,《散步》一文生成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如《成功》,作者认为成功就是“天资+机遇+勤奋”。反过来说,失败就是无天资、无机遇、又不勤奋。经常进行反向生成,有利于锤炼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其三,是对比生成。对比生成就是用对比的方法,把两个相对或相反能事物以及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进行相互比较,从而产生强烈的效果。如上《苏州园林》时,可以生成出北方园林,像颐和园、圆明园等。对比南北园林的不同风格,就更能突出苏州园林的特点。讲《春》,以生成出夏的热烈、夏的奔放。《范进中举》和《孔乙己》一课,这两篇都是揭露科举制度的罪恶:一个考上了发疯,一个没考上,终生穷困潦倒,最后悲惨死去。对比讲解,使学生能深刻地认识到科举制度的罪恶。灵动的课堂生成途径决定着我们课堂教学中拓展的方法。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生成和拓展是有效课堂必不可少的内容和环节,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紧扣《语文课程标准》和课文中心进行拓展和生成,探寻有效拓展与有效生成的策略,是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关键所在。
[1]李碧武,阅读教学拓展的阈限及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9)
[2]李光列,谈谈课前预设与动态生成[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7)
[3]——[9]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