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类课堂“低头族”现象及转型发展研究
2015-02-27陈果
陈 果
(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影视类课堂“低头族”现象及转型发展研究
陈 果
(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摘 要:在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盛行的数字媒介时代,捧着手机的“低头族”无处不在,而这也成为大学课堂上日益明显的景象。全面改革“低头族”现象、强化培养应用型人才、深入推进影视类专业整体转型发展,既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低头族”;影视课堂;改革;转型发展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高覆盖率,手机俨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管在大街小巷,还是在餐厅或校园里,总能看到很多人在忙碌地划动自己的手机,玩游戏、网络聊天、看电影、浏览新闻等,这样的群体被称为“低头族”。影视类专业是近年来兴起的在美术、音乐类专业之外的又一大类高等艺术教育专业,它包括影视导演、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公共事业管理、播音主持、影视表演、摄像摄影等多种专业[1]。近年来,“低头族”现象频现影视类专业课堂,对大学的课堂教学和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课堂的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1 大学课堂“低头族”现象之源
造成课堂上学生低头玩手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大学的教育主体已步入“90后”时代,“90后”个性张扬,过分依赖网络信息,具有强烈的信息获取和展现自我的欲望,智能手机的便捷和校园无线网络的覆盖为其提供了便利和机会。另一方面,影视专业的学生相对来说活泼好动,更愿意动手实践,如上摄像课,他们就较为主动积极,而一回到专业理论课堂上,很多学生有一种实践大于理论的思想观念,误判了理论课程的实用价值,从而在课堂上玩手机寻找乐趣、打发时间。
从课程设置和课堂模式的角度来看,“低头族”现象的产生并不只是学习主体的责任。一方面,在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大班授课并不少见,尤其是公共选修课,在一二百人的阶梯教室内,只听教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学生却在台下昏昏欲睡,沉闷无趣的教学环境,自然也就没有较高的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影视是一门时效性特别强的艺术,而有些影视类课堂仍然延续着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枯燥乏味,无法满足年轻的大学生求新求异的需求,这也迫使大批的“低头族”和“睡觉族”频现课堂。
2 “低头族”现象对影视类专业课堂之害
“低头族”现象的滋生,使得原本充满活力、激情勃发的大学生一个个都低下了头,成为手机的“奴隶”,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完全被手机“绑架”,身体状况变差,学习成绩下降,渐渐冷落和疏远了亲友和老师,也严重影响了课堂效果。
2.1 对学生自身的影响
课堂上“低头族”的频现,首先致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低落。经常低头玩手机会造成眼疲劳、颈椎脊椎损伤等疾病,导致学生学习情绪不高、注意力不集中等。在影视课堂上往往表现为自卑、焦虑甚至厌学。消极的学习情绪阻碍了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其学习能力的培养。其次,手机的搜索功能在带来大量信息的同时,也造成了学生的思想日益懒惰,不愿主动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过度依赖网络和智能设备获取信息,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第一反应就是去找“度娘”。在影视理论课堂中,更需要学生对自己观看的电影或节目有画面感,跟随老师讲解内容开动脑筋,主动思考。而如今“低头族”的产生,使得大学生严重缺乏积极思考和探索的精神,撰写论文、回答问题等任何事情都依靠网络来解决,影响了他们的思维演绎能力、深层思考问题能力和独立处事能力。
2.2 对教师的影响
教师和学生间是一种互为依存的、双向性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影响也是相互的。教师的授课内容、授课风格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反之,学生的言行、态度也将会给老师带来影响。毫无疑问,“低头族”的滋生严重打击了教师讲课的积极性。由于很多学生具有强烈的“手机依赖症”,在课堂上多数时间也沉浸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不能自拔,注意力不集中、缺乏积极主动性。面对老师的提问,学生们往往以沉默代替,老师在讲堂上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亦乐乎,刷微博、上朋友圈、微信聊天等,不愿跟老师和同学间进行互动交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教师—学生”的单向性传播,在导致课堂效果大大折扣的同时,也使得师生之间进入到了彼得斯所说的“人类交流困境”。
2.3 对课堂效果的影响
课堂交流的热烈、有效与否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随着学生间和师生间的交流日渐减少,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逐渐消退。人际交流是在双方自我内向交流预设框架的基础上实现的,自我交流中自我认知的失真,让人际交流产生第一道交流障碍,以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产品为代表的“线上”交流则让这种障碍愈发明显。更为严重的是,“线上”交流的频繁化让面对面的“线下”人际交流成为奢望[2]。在现代传播媒介技术的冲击下,学生们更加沉溺于虚拟社区,对虚拟交流日益迷恋,对直面交流日益厌倦,常此以往,师生之间的交流从有到无,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近到远,师生之间的关系走向了淡漠无趣的困境,课堂效果可想而知。这正如法兰克福学派的洛文塔尔所言:真正的交流需要心心相印,需要分享内心的经验。交流被非人性化的原因,是受到现代文化中的媒介的蚕食——先是
报纸的蚕食,接着是广播和电视的蚕食[3]。
3 影视类专业课堂教学转型发展之路
3.1 教师:引入生态教学课堂模式
在以往的教学中,专业教师往往以“教师主导”为主要方式,缺乏实践操作。在转型发展中,应将“教师主导”调整为“教师辅助”,积极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激发创新性思维。所谓“生态课堂”,简言之有以下几个方面:从个人独立学习的方式转变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的角色从灌输者转变为设计者和促进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一个具有创造性的学习者。如笔者在《广播电视文艺学》课程的教学中,设计了一个“学生讲课,师生评议”环节,课程讲到某一个专题时(如电视综艺节目),将学生们分成不同小组,让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课下搜集自己喜欢熟悉的某一综艺节目,在上课时采用PPT、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同学讲解,其他同学可针对讲解内容进行提问,随后老师再进行点评,对学生分析中欠缺的观点进行补充,引导学生从专业角度对此综艺进行全方位深入评析。
3.2 课堂:利用新媒体增强师生交流
积极的情感体验往往是由具体的情景所决定的,生动良好的教学情景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感召力、感染力。
社交网络不仅是学生间联络感情的工具,也可变成教师向学生提供咨询、增强与学生沟通平台。教师可针对教课班级建立微信群、QQ群等,通过社交网络将课堂课件、学术前沿以及教学想法分享给学生。针对当今影视方面的热点、难点进行持续追踪,与学生一起探讨、评论。教师也可以与学生互粉互加好友,通过微博、朋友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动态,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和教育,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又加深了彼此间的交流。如南阳师范学院《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课程教师,充分利用微信平台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创办“期末微电影创作新媒体评鉴会”,将学生拍摄的微电影上传到微信朋友圈中,邀请专业评委和大众爱好者对喜欢的作品进行点赞打分,最终汇总大众评审和专业评委的分数,得出每部作品的最终成绩。
3.3 学生:培育以能力为重的“通识+分类”应用性人才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影视专业课堂上“低头族”现象,就亟需加强学生自身的教育和自我控制力,实现专业转型,培养应用型人才。一方面,通过理论学习,使学生奠定扎实的影视理论基础,并将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策划编辑操作能力,不断积累、沉淀采写编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以专业建设为立足点和突破口,加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强化校内实践实训教学,如与电视台、电台或传媒公司建立实习基地,密切与生源所在地新闻媒体的关联度,弥补课堂理论学习的不足,提升培养人才的质量,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影视事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此外,开展专业技能大赛、毕业汇报演出、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等,让学生在比赛和活动中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
[1]彭霞玲,霍晋峰.影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文化素质教育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10).
[2]谢婷.传播学视域下“低头族”的交流困境与出路[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4,(1).
[3]J·D·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M].何道宽,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