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必须以情为先
2015-02-27本刊编辑部
教育资讯
语文教学必须以情为先
“情”是文学创作的根本,语文教材中的选文也都是以情为根,以言为苗,因而语文教学必须以情为先.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教材为依托,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帮助他们体会语文魅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他们在与文章作者感情产生共鸣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情感.在语文课堂实施情感教学,教师要将自身情感融入文本情感,引导学生体味文本情感,组织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情感体验,以情育人.
语文教师是语文教学的组织者,对学生情感有引领感染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语文教材是文本作者传播情感的载体,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教师不能抛开教材,简单地向学生讲授课文中的思想感情,更不能由着学生胡乱揣测文义.教师必须先认真研读教材,仔细挖掘教材的内容,准确把握作品中所渗透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激发自身的情感,方能点燃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情与文章的情融为一体,并产生自己的情感,使学生与作者、作品休戚与共.这样,语文教学就会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育情境界.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情感教学的重要手段.新颖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热情,进而引导他们走进文本,陶冶情操.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课前教师可采用情境导入、感情渲染、气氛烘托等方法扣住学生的心弦.课堂上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讲故事、谈奇闻、说异事、读美文、诵诗篇等方式活跃课堂,以此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歌曲、绘画、书法、多媒体课件等都可以灵活地引入课堂,这些形式不但有利于激发、生成学生内心的情感,还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和作者的情感.这种情感教学使教师能够生动形象地阐释出文本的情感和思想,使学生置身于优美的课文情境中,培育出美好的情感,把学习语文的兴趣变为爱好,进一步发展成志趣.
教学语言是情感教学的桥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最起码要生动形象,具有激发力和感染力.从外在形式上看,教师的语言要有轻重缓急的节奏,抑扬顿挫的语调,富于变化的语气.从内容上看,教师的语言要科学严密,通俗易懂,简单精炼,不能有过多的废话、套话.教师还可以配合适当的体态语言,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结合为一体,促进学生与文本交流和作者对话.
在语文课堂中,唯有情感碰撞,方有心灵对话,方有师生共品美文的愉悦.在我看来,只有富于情感的语文课堂,才是能焕发出生命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
---摘自温景莉《语文教学必须以情为先》,中国教育报,2014-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