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信息技术的"教"与"学"
2015-02-27李新军
李新军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教育招生考试中心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200)
谈中学信息技术的"教"与"学"
李新军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教育招生考试中心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200)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引进教学中,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给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带来新的质疑和思考,基于信息技术学科的教育理论、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方式已成为我们研究的焦点和课题。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教育教学理论,并从个人教学实践出发,多角度、多方面阐述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与学的新举措、新思路,为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素材。
中学信息技术 教与学 现代教育技术
一、前言
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学生所真正需要的并不在知识本身,而是自己寻找知识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新时代的一种全新的教育观。江总书记也指出:“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更是任重道远,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如何选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应当如何探索自己未来教育发展的机制和模式都是我们值得深思的。本人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仅就信息技术课程中教与学举措来谈谈本人主张和看法。
二、信息技术学科中“教与学”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延伸,它表现出对象与需要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之所以对于一个对象发生兴趣,是由于它能满足我们的需要。”拉扎勒斯(A.L.Lazarus)等人的研究表明,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从而取得优秀的学业成绩。兴趣对智力起着促进作用,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兴趣使个体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起来,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皮亚杰十分重视兴趣对智力的作用,他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所有这些理论都不难看出,培养学生的兴趣在调动个体认知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计算机的特点,学生容易对计算机学科产生兴趣的萌芽,教师不妨以此为起点,加以引导、扶植、培养,使之成为学生真正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讲授电脑动画《Flash形变的介绍》一课时,我用动画的形变效果演示在一个月中月亮圆缺的形状交替变化,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完如何设置形变动画后,学生迫不及待地跃跃欲试,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空间。有的学生做出了喜怒哀乐四种表情交替变化,有的学生做出时钟的周转变化。课堂气氛活跃一改以往那种被动沉闷的局面。
(二)营造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教与学双边活动,只有建立平等、友好、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情感交融的良好气氛,才能使学生敢于创新。
1.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讲授画图时,在讲解完所有工具的使用后,我每节课都给学生布置绘画的主题任务,如《美丽的二中我生长的乐园》《迷宫》《瞧,我们一家人》,并把学生制作的画图成果用Flash制作成动画展示给学生。这一举措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肯定了他们辛勤创作的成果,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创新是主体性的最高体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就要随时随地地激发学生的灵感,不拘泥一种表现成果。初三教材PHOTOSHOP《童趣──滤镜的使用》一课中,我们的做法就是让学生大胆实践,不要求使用固定的一种滤镜或几种滤镜来完成作品主题,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想像空间,制作出多种多样表达童趣的图片。
3.给学生留出一个想像的空间。在讲授画图程序中“直线和曲线”相关知识点后,让学生完成《迷宫》主题作品。学生设计了各式各样的迷宫图案,如:“虎口脱险”“帮妞妞回家”等,蜿蜒的通道真让人得费一番思维才能从出口顺利走出来。这一教学方法的实践既巩固了他们对绘画工具的运用,又提高他们的审美感和创造想像力,久而久之养成了一种敢于创新的精神,受益终生。
4.互动性活动。互动性活动在具体的教学中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丰富他们的认知,以利于学习的广泛迁移,信息技术教育也要注意此种方法。
(三)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
为走出传统教学中“重求同,忽视求异,重集中思维训练,忽视发散思维训练”的泥滩,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砸碎应试教育的模式和框架,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来引导学生的思考信息朝多种方向扩散。在进行创新设疑启思的同时,不仅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思维,而且还要培养他们的收敛思维。收敛思维是在解题时,尽可能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众多的方法进行比较,从中确定出最佳方案。例如在讲授EXCEL《图表的插入》一课中,我给三个活动小组三道题,让学生根据“气温变化表”“收视率调查表”做出相应的图表,学生做出的结果不尽相同。最后,我进行评讲,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该图表更适合这种数据形式,先发散后集中。综合运用“分析法”、“演示法”、“发现法”、“实验法”,使学生在应用计算机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相关知识,又亲身体验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品尝到了探索、发现、创造成成功的喜悦。
(四)钻研教材,开发教材
双主教学模式理论指出,“教材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教材是教学内容设计的依据,那么教师在遵循依材施教同时,还要注意分析探究教材中“活的灵魂”。《键盘》这节课是初中一年级的课程,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初步学习过,按照教材内容讲授内容难免让学生觉得很枯燥。因此,我故意设置了游戏环节,抓住调动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着眼点,让学生进行打字游戏竞赛,学生兴趣高昂,对于键盘指法的训练更加熟练和巩固。以学生兴趣为切入点,开发教材、完善教材内容也是我们信息教师必做的一项任务。
总之,信息技术教育既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又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从事信息教育的老师应该从自身做起,更新教育观念,研究教育教学的新思路、新举措,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使信息技术学科健康地向前发展。
[1]摘自教育部基础教育司1999年11月26日下发的《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
[2]皮亚杰:《儿童的心理发展》(傅统先译).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3]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
[4]张武升.《关于教学模式的探讨》.1988.10
[5]马宁,余胜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教育技术通讯》
[6]祝智庭主编.《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