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2015-02-27吕宏玲

关键词:学习动机语文教学

吕宏玲

(云南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 云南普洱 665000)

试论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吕宏玲

(云南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 云南普洱 665000)

职业中专语文教学的性质、特点和任务决定了它既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延续,又必须在此基础上实施新的更高层次的变革,有效地引导学生更加自主地进行探究性学习,促进中等专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又好又快地发展,以提高职业中专的语文教学的质量。为此,我们必须正视职业中专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实际,有的放矢的加以引导与实施,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学习动机 积极性 主动性 学习体验 提高 学习能力

一、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动机是能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而这种动力是由其学习目的决定的。在某种目的的支配下才能形成一定的学习动机,支配整个学习过程。因此,在中专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千方百计把学生这种学习动机激发起来,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效果。[1]

1.明确学习目的

目标不明,目的不清,难有学习动力。一旦目标清晰,目的明确,学习就有了动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语文作为一种重要的实际工具是自己将来就业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之一,使他们认识到中专生的学历尽管较低,就业形式比较严峻,但现在社会需求大量的有一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的技能人员。帮助学生牢固地树立起学历低就业不一定难,多掌握一门技能可多打开一扇成功之门的观念,从而让学生把语文学习当成自身的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2]

2.回归生活,拉近学习距离,点燃学习欲望

一段时间,很多人都在谈论于丹教授和她的《论语心得》。《论语》这本让很多人敬而远之的经书,在沉寂了几千年之后,突然在一夜之间被老百姓所接受,所传诵,这是为什么呢?笔者以为于丹教授的成功不是因为《论语》本身的魅力,而是她把原来高高在上的《论语》放回到了老百姓的生活,给原本深奥枯燥的经典赋予了生活的意义。现实中的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富有生活气息的一个个小故事,无疑使《论语》与老百姓紧密贴合在一起。这件事告诉我们:知识本身没有深浅之分,但教法却有好差之别。好的老师就是要让你的知识以恰当的方法做媒介,尽可能多地传授到学生那里。中职学生的基础差,特别对一些传统文化往往提不起兴趣,但作为教师我们有义务让学生了解它们,继承它们。我的做法是:深入浅出,拉近距离。我从一些简单的句子入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从中体会它富含的哲理。慢慢地由简到难。利用学生喜欢的故事形式让他们了解我们的传统节日和各地的风俗习惯。点滴渗透,润物无声,传统文化不再是高高在上,曲高和寡的天书,而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这种回归生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明白语文不仅能够记录自己,还能让我们阅读他人;不仅能让我们创造未来,更能让我们穿越历史。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的介绍更能让学生体会到语文无处不在的魅力。它不仅是文学,更是哲学,是人生。学生在享受文字的过程中变得成熟、深刻、快乐。我想如果语文能这样地被人们所理解,那也就实现了现在提倡的“大语文”的观点。这要比简单的认识几个字,会几个语法更能体会语文给我们的作用。[3]

二、开展活动体验,促进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1.影视欣赏,讨论探究

在开展影视欣赏活动。影视片是一种表现社会生活的艺术,它渗透着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评价,具有丰富的德育内涵。它通过表现美的心灵,美的行为、美的意境来感染人,使人们在欣赏评论影视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品质教育。作为大众化的影视艺术,它以其直观性和反映生活的真实性吸引着广大青少年朋友。正因为这样,语文教师应多开展一些影视欣赏活动。如学生观看了故事片《焦裕禄》,语文教师便可以及时抓住这个机会,在课外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各抒已见,最后认识到,当官要当清官,做人要做真人!这些有益的活动不仅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同时也提高了他们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

2.举办小型故事会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举办小型故事会,将读和说的能力培养与道德品质的形成相结合。语文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举办小型故事会可以引导学生多读、多说。要做到言之有物、会说,必须多读。开卷有益,只有多读,才能丰富自己,提高自己。我在讲授完“传记”这一单元后,试举办了一次“两分钟故事会”。这一单元的重点课文是《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教学目的之一是学习廉颇、蔺相如顾全大局、以国事为重的优良品质。针对这个目的,我设置了一个课外活动。让每个同学准备1~2个小故事。并对他们提出具体要求:第一,主题必须体现民族自豪感或自我奉献精神;第二,篇幅不能太长。在两分钟左右讲完;第三,情节要符合传记的特点;第四,采取抽签的方式,让每个人都有可能演讲。

3.角色表演,调动参与

根据中专生的特点,围绕教学目的,,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排短剧,进行角色表演,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中专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内容,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情景创设,简单易行,既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三、借助多媒体教学,增强文本学习的体验性

现代技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给语文教学帮了一个大忙,它寓教学于一定的形象思维和创设情景中,能够综合利用视、听觉,使学生有语言和音像的不断冲击下,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交替进行,从而在大脑皮层中产生较强的反射,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在语文教学中,利用诸如多媒体之类的教学手段进行情景创设,往往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优美的旋律、精美的画面,营造出了诗作的氛围,学生们沉浸其中,就能较快地克服学习障碍,轻松得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例如可以运用配乐朗诵体验情感,语意的表达加上旋律的伴奏,可凸现出一个立体的情感世界,学生沉醉在这样的情感世界,更容易体验出作者的丰富情感。如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时,组织学生听这首诗的配乐朗诵。当乐声响起,学生一面聆听着朗诵者之咏叹抒情,一面也随音乐诵读,感受着那美妙的乐曲,身心沉浸在琵琶声中,仿佛走到寻阳江头,在夜色中,迎着瑟瑟的秋风,看到茫茫江水、望着水中的寒月和岸边的枫叶衰草,品味着琵琶声中流露出的伤感,学生们在动听的音乐和朗诵中获得了情感的体验。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根据职专学生的特点,想办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并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整合,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引导学生增强学习体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与学习语文的能力,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1]江伟.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举措[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2]许青鹏《中职生学习倦怠状况分析》2006

[3]车军《关于中职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语文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