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课教学的导入设计

2015-02-27陈晓丹

关键词:英语教师教学

陈晓丹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6)

英语课教学的导入设计

陈晓丹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6)

英语有句谚语:“Well begun is half done”(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也有人比喻:“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唱歌定了基础。”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欲望,参与教学的程度与其学习的兴趣及教师的导入有很大的关系。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就能直接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课堂活动进行的也会顺利一些。因此,应运用多种导入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智慧,还能使其愉快而主动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为整节课作好开路先锋。因此,如何设计新颖、高效的课堂教学导入环节是深化课程改革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最能体现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教学技能的问题,关系教学效果的提高和英语教师的自身专业发展。[1]

一、教学导入的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是感情的体现,能促使动机的产生。兴趣是知识的“生长点”。学生学习有兴趣,就能全神贯注、积极思考。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所以,“善导”的教师,在教学开始时,就千方百计地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牛们一只有了学习动力,才能产生学习的自觉性,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2]

2.设置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对所学课题的关注

注意力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在英语课的开始,要给学生较强的、较新颖的刺激,帮助学生收敛课前活动的各种思想,在大脑皮层和有关神经中枢,形成对本课新内容的“兴奋中心”,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地集中并指向特定的教学任务和程序之中,为完成新的学习任务做好心理上的准备。[3]

3.为学生学习新的英语语言项目、新的词汇、新的阅读或听力内容作鼓动、引子和铺垫。使学生明确教学活动的目标和任务,活动的方向和方式,从而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期待。

4.在导人活动中,通过对学生反应的强化,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参与教学活动的需要。

二、教学导入的重要性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的导入是进入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它既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老师激发学生对新课的求知欲的关键阶段。成功的课堂导入所起的作用不仅仅是新旧课之间的承上启下,它的作用还体现在以下几点: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学习热情;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和生活知识的积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这一切都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实现由旧向新的自然过渡,从而有利于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每一位英语教师都应充分重视每堂课的导入环节,精心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部分。

三、教学导入的方式

1.介绍背景知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同国家,其语言特色、风土人情、文化背景各异。如英国和中国,英国的车辆在左边,中国的车辆行右边;英国人吃饭用刀叉,中国人吃饭用筷子;英国人名“重名轻姓”,名在前,姓在后,中国人“重姓轻名”,姓在前,名在后;英国地名写法从小到大,中国地名排列从大到小;英国的新娘喜欢白色的婚纱,中国的新娘喜欢穿红色的礼服;英国人见面时“握手”、“拥抱”和“亲吻”,而中国人见面时一句“你吃饭了吗?”等。因此,不同的文化习俗直接影响到语言的表达方式。语言受文化的影响,但又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之间进行思想交流的手段和工具。要学习这个国家的语言,首先要了解其语言的背景知识。我们学习英语,也就要熟悉英、,美等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制度、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即英语背景知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这种知识的学习是很必要的,而且学生也很有兴趣了解和认识。教育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背景知识的导入能为提高学习兴趣起到“催化剂”、“添加剂”的作用。如教Christmas Day一课的导入时,老师轻声地唱起一首歌:“Slient night,holly night”,唱后教师便问:“同学们,你们熟悉这首英文歌吗?”这是一首英美国家家喻户晓的“平安夜”歌。外国人过圣诞节正如我们中国人“过新年”。圣诞节那天,个个穿新装,家家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人们忙于各种活动,如装饰圣诞树,吃圣诞餐,派礼物,送贺卡等。最兴奋的还是小孩们,圣诞节前夜,他们把长袜子放在床尾,在睡梦中等待着圣诞老人骑着鹿从烟囱里进来,把礼物放在长袜子里……娓娓的语言,就像磁石吸铁一般,把学生们的注意力都吸引住了,同学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全神贯注欣赏着,好比喝了一杯甘甜的酒或茶,令人难以忘怀。

2.音乐渲染,创造情境导入

强军目标,是统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检验一切军事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服务打仗是国防动员存在的根本价值。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站在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高度经略国防动员,围绕充分发挥国防动员的基础支撑、蓄能储能和战略威慑功能,创造性研究和解决制约国防动员向应急力、战斗力转化的瓶颈问题,不断提高国防动员实战化水平。

歌曲不但是一种音乐形式,而且是一种很重要的教育方式。把英语歌曲与英语教学密切地结合起来,可以激发兴趣,陶冶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优美悦耳的音乐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更能为学生创设出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例如,在教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Unit5这课时,本单元的重要用法就是“现在进行时”的时态。我就选用了含有“现在进行时”时态的《Are you sleeping》这首歌曲。歌词简单,曲调激扬。学生们一听到这样简单的歌曲,自然而然地就跟着唱了起来。这既调节了气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对要上的新课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启下作用。[4]

3.图片视频,形象生动导入

这是许多教师经常使用的一种方式,它能使教学达到具体、形象和生动的效果,透过视觉、听觉的冲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直观教学手段有利于将学生的注意力按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转移。以《新目标英语》七年级Unit 10 Can you play the guitar?为例,我们可以这样来设计导入:以刚结束的北京奥运会为题材,挑选一些奥运明星的图片,像姚明、菲尔比斯、李小鹏、郭晶晶等等,然后讨论他们的特长,通过问What can he/she do?Oh,he can play basketball./He can swim.I can’t play basketball.Can you play basketball?等句子,借助明星的形象和特长呈现出主要的学习内容,即用Can表达能力和询问能力以及相应的回答,以轻松的形式来学习了语言点,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4.游戏导入法

教师在课前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组织生动有趣的游戏环节。让学生在教学游戏中体会英语的魅力,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教授数字时,我就让学生玩逢7或7的倍数拍桌子的游戏。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活了,后面的教学活动进行的相当顺利,教学效果也很不错。当然,游戏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设计游戏环节是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丰富教学情境又能让学生学到知识为目的的,不能单纯地为了游戏而游戏。因此,游戏要有一定知识性、趣味性和教育性。

5.实际生活导入法

实践出真知。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人、事、物总有一种亲切感,因而他们愿谈、乐谈,所以能够激活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首先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即与外语教学的目标挂钩,其次,活动涉及的内容要尽量与学生自身及周边的生活有关(何安平2003)。教师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实际导入新课绝对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学习《仁爱版英语》八年级(上)Unit2 Keeping Healthy时,学生刚过完中秋节不久,教师可以这样就生活实际设计如下的导入:Mid-autumn Festival is over.Did you enjoy yourself in the Mid-autumn Festival?Did you mother prepare mooncakes and delicious food for you?When you visited your relatives and friends,what did they usually do for you?进而讨论食物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一步步导入到Healthy Eating,再顺理成章地转到Keeping Healthy,实现了真实性和实用性的互相统一。

古语云:“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复习不仅能增强记忆,克服遗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对所学知识及时强化,加深理解,还能激发学生追求新知识的愿望和效果,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中学英语教材的编纂往往比较注重旧知识点的联系。知识点一般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上下连贯的规律。根据这种“承上启下”的特点,课堂亦可以通过“引旧入新”的方法进行引入。复习的方法很多,如巧妙设疑、布置复习练习、表演课文对话、背诵或复述课文等。这些方法可以单一使用,或几种混合使用。最常用的是“突出设疑”。设疑最容易激起人的探究反射,并引导人去努力解疑,是未知转为已知。宋代著名学者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所以有经验的教师是非常重视“设疑”这个方法。如教初三的第7课新课前,老师先以复述的形式复习第6课,内容是几个小组进行接力跑竞赛。在最后一圈时,几个组的同学都不肯认输,你追我赶,成绩不分上下。于是老师及时设疑:“Do you know at the end of the story who won?”这样便激起学生联想,急于知道故事结局,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欲望,正好达到教学导入的目的。

四、教学导入应遵循的原则

其实,在实际运用中,导入新课的方式还有很多,如,介绍式、时事导入法等等。各种导入的方式之间并不互相排斥,一堂课可以用两种或以上的方式,巧妙结合,灵活运用,为每一堂课拉开精彩的序幕,但同时也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导入应力求新颖原则

新颖独特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因此,教师应十分用心地去搜寻些富有时代性、趣味性的材料,并尽可能与学生的生活及认知水平相符合,让我们的学生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学习。

2.导入应注重贴近课文的原则

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环节,绝不是孤立存在的。导入必须为整堂课服务,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不可漫无边际、泛泛而谈,一定要将导入的方式、内容与所教课文有机结合在一起。

3.导入注重贴近学生生活原则

只有选取其生活实际中的某个层面、某个细节或他们所熟知的一些知识领域,而后借题发挥,联系到所要学的对话或课文。才能既被学生所接受、所喜欢又能顺利引入相关对话及课文的学习。

4.导入的设置自然恰当原则

每个人的心理认知过程都是有特定的规律的。对于新事物新观点的接受,要么通过由此及彼的比较,要么通过举一反三的联想,要么经过水到渠成的归纳。因此,导入环节的设置要注意与所讲知识的衔接,千万不可强拉硬扯的过渡。

新课标下的教材内容题材广泛,丰富多彩,对教师与学生的要求都有了相应的提高,为了让我们的学生更富有激情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每位教师都应精心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环节,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英语学习氛围。

五、总结

“导入”的重要性和方式的多样性我们都已经非常地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相当一些教师往往会忽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而未能及时根据学生的反应作出调控和改进。

总而言之,外语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习得过程,“导入”艺术的提升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的,它需要我们教师坚持不懈地努力改进,它没有固定的框框,它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用批判和审视的目光,多角度地去观察、去分析、去反省我们的“导入”是否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能否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我们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积累成功的教学经验,同时不断地查找失败的原因,不断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吸取经验教训,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让自己的教学技能日臻完善,使自己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又是教学环境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赋能者,那我们的英语课堂必定会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1月第4版

[3].刘润青,高等学校外语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技术创新改革及质量考核评估方案实务全书,中国教育出版社,2007

[4].邓立雪,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如何导入新课[J].硅谷,2009,(09).

猜你喜欢

英语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