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用户思维 打造流量经济——“互联网+”时代的电视节目创新浅析
2015-02-26危光灯泉州广播电视台福建泉州362000
危光灯(泉州广播电视台,福建 泉州. 362000)
树立用户思维 打造流量经济
——“互联网+”时代的电视节目创新浅析
危光灯
(泉州广播电视台,福建 泉州. 362000)
摘 要:“互联网+”时代对电视节目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在面临诸多竞争的情况下,电视节目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树立用户意识,打造节目粉丝,并借此挖掘特色的流量经济,是今后电视节目创新的一个方向。
关键词:“互联网+”;收视率;用户思维;流量经济;信用背书
“互联网+”概念是目前中国最热门的话题,它几乎席卷了各行各业,对众多传统行业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在这一波浪潮中,电视媒体同样也未能独善其身。那么“互联网+”的电视节目,究竟应该如何突破创新呢?
笔者认为,电视节目的创新,首先要研究整个传播环境的变化。目前“互联网+”对电视节目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接收方式的改变。传统的电视接收方式基本上都是单向的、线性的传播,而目前互动电视,相当多还是停留在互动点播层次上。而在“互联网+”时代,人们面临的是多屏时代,电视、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众多屏幕,而且相比电视,其他屏幕的互动方式更多,微信、微博、论坛等各种形式的真实、持久的互动,吸引了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目光。
二是接收习惯的改变。以往人们看电视,基本是守在电视机旁。但是如今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电脑让很多人离开了电视机,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兴起,随时随地点击自己想看的内容的这种接受方式,更显示出了它们的强大竞争力。
三是接收内容的改变。目前电视媒体主要的优势节目体现在新闻、热播电视剧和部分娱乐节目。对于地方台来说,除了本地新闻尚有竞争力之外,其他的因为财力、环境等各种因素都不甚出彩。而在互联网领域,我们就会发现目前互联网可提供的东西实在太丰富多彩了,各种娱乐、搞笑节目、电视剧、自制剧、个人频道等等不断涌现,尤其是做电视所不能做、不愿做的市场,抢走了很多原本属于电视的观众。
四是营收方式的改变。传统的电视媒体主要靠广告收入,而如今这块却是江河日下。与此同时,“互联网+”企业分流了众多广告。其中百度2014年总营收为人民币490.52亿元,比2013年增长53.6%,成为中国最大的广告媒体。而视频网站的兴起,更是从电视媒体里的饭碗里抢食。以合一集团为例,其2014财年全年净营收为人民币4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33%,增幅远超传统媒体,一旦它们完成圈地,彻底占领市场之后,电视该何去何从呢?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局面,电视媒体应该怎么办呢?电视节目应该如何创新,如何切实有效地抓住观众,如何把观众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可以着手:
第一,充分发挥自身大数据优势。正如《大数据时代》一书所讲,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探索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解决方案,是中国产业升级、效率提高的重要手段。那么对于电视行业而言,数字电视终端服务器是电视媒体手中的一大利器,里面的一个个家庭收视信息就是电视的核心大数据。
我们应该摈弃传统的收视率考核方式,再怎么设计问卷与调查方式,都不如大数据来得科学与全面。通过设计相关的软件或程序,运行在数字电视的终端服务器里面,这样我们就可以统计出某个时段某个频道某个栏目有多少人看,地区分布在哪里,根据小区的价位与定位,又大概可以得知是什么样的人群在收看电视,等等一系列的大数据将为媒体、广告商提供翔实而准确的依据,以后不管是旧栏目的改版、新栏目的开设、广告的精准投入等方面都有充分的依据。夸张地说,大数据将为电视行业带来全新的变化。
第二,树立用户思维而不是受众思维。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用户思维。同样电视节目今后创新的来源和最终目的也是用户。小米模式就是最典型的互联网思维,以手机发烧友为目标的小米,就是紧紧抓住这些用户的需求,以最快、最简单、最具性价比的方式推出用户所需要产品,实现企业与用户的双赢。这恰恰是目前电视行业最为薄弱的环节。如何把受众、观众切切实实转变为用户,而不仅仅停留在听、看的阶段,这是今后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因此,电视节目的创新,首先要通过大数据,研究节目的用户群体,以及他们的收视习惯、消费习惯、偏好等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创新节目,这是节目成功与否的基础。其次不仅要找准目标用户,还要抓得住他们,抓得住的才是真的用户,才是有效的、有质量的用户。要把他们培养成节目的粉丝,粉丝数量越多,节目影响力也越大,各种营销也轻而易举,就像《非诚勿扰》《谈股论金》等栏目,都是把粉丝群充分培养、调动起来,形成了良性互动。有了互动,这些用户才能创造更多、更好的价值。可见,这将是今后一个节目最终的竞争力和市场价值的集中体现。
第三,应用“互联网+”时代的互动利器。在多屏时代,电视媒体不应把自己局限在电视屏幕中,要充分利用其他屏幕的优势,特别是利用自媒体、新媒体的优势,扬长避短。首先,要充分发挥官方微博、微信等互动手段,及时发布相关的节目信息、动态,保持适度的曝光,在节目制作前期就要注意调动粉丝的热情与参与度,不能等节目推出了才来造势。其次,包装、打造电视栏目本身的明星。例如,把栏目主持人打造成栏目的另一个品牌,这样就不会因为嘉宾的离去而丧失影响力,这对一档栏目也至关重要。就像当时《中国好声音》的主持人华少的超快语速播报事件,当他以每分钟400字的速度播报广告时,瞬间爆红,很多人在模仿他的超快语速,不少公司还顺带营销了一把。于是主持人知名度更高了,节目更火了,这实际上有利于栏目的进一步推广和营销。如果能够持续跟进,并通过其个人的微博、微信等来适当推广节目,也有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为交流互动多了,用户群体的凝聚力、向心力也增强了,用户的广度、黏度都得到拓展,此时电视节目就可以充分利用、挖掘用户的需求与消费潜力,引导用户的实际消费行为,这将对整个节目生态圈的打造意义非凡。
第四,流量经济产生效益。目前电视行业广告投放的关键指标—收视率,其实也是流量经济的一种,只是它是一种粗放型的流量经济。而现在的广告都讲究精准定位与精准投放,实际上要求的是一种集约型的、精准型的流量经济,这是今后的大势所趋。举例说,就像淘宝、京东的服务器一样,有多少的注册用户,有多少的访问人数与次数,有多少的实际购买行为,产生了多大的消费额,这就是它们的流量经济,这也未尝不能成为电视节目的核心竞争力。
电视节目的流量经济,大概有三种方式。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数字电视服务器了解到实时收视数据,反馈给客户。其次,通过节目播出期间的微博、微信互动情况,实时监测广告客户的官网、微店等销售数据,形成即时广告成效。再次,可以与其他平台合作产生流量经济。就像央视的系列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很多观众都是边看节目边在网上、边在手机上下单,产生了巨大的效益。淘宝网数据显示,第一季播出期间,2012年5月14日至5月18日,淘宝零食特产类产品搜索次数高达471万次,环比增长16.3%;共有584万人上淘宝找过零食特产,2005万人浏览过相关美食页面,成交729多万件。其中,最受欢迎的云南诺顿火腿,5天内成交量增长了17倍。吸取了第一季的经验,《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就与天猫开展合作,天猫食品成为其独家合作平台,同步首发每期节目中的食材和美食菜谱,成效同样斐然,其中以阿迪力·买买提的新疆切糕店为例,其每天的营业额翻到十倍,达到3万元左右。受益的不仅仅是电商企业,纪录片制作方表示,为了营造持续的关注度,第二季开始纪录片从日播改为周播之后,仅纪录片本身的广告就多卖了1.7亿元。由此可见,走精准的流量之路,打造特色的流量经济,这有望成为新时期电视节目甚至是电视媒体的营收之路。
第五,挖掘电视媒体信用背书的潜能。虽然“互联网+”时代新鲜事物层出不穷,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但是如何获得消费者的信任,这对很多企业来说都是很大的一个难题。而在这方面,电视媒体具有天然的信用特征,其权威性、准确性毋庸置疑。因此,强化、再强化该信用背书,将是未来电视媒体与他人竞争的一大法宝。在电视媒体信用背书的情况下,消费者也更容易相信电视节目,因而更容易促进其转化为实际的购买行为,提升流量,并产生最终的消费行为,最后达到电视节目和广告客户的双赢。
还记得当时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尤其是各大门户网站的崛起,让很多业内人士惊呼,传统媒体要被互联网取代了,可是十多年下来,这个预见并未成为现实。但是当“互联网+”概念兴起的时候,狼真的来了。就像一个网络段子一样,互联网+批发市场=阿里巴巴,互联网+商场=天猫,互联网+旅行社=携程,互联网+餐厅=美团一样,“互联网+”对传统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所以我们必须得做好准备,既充分挖掘电视自身的潜能,也要运用“互联网+”的手段,不断尝试、不断创新、不断突破,这样才有可能赢得这一波“互联网+”的时代大变革。
参考文献:
[1]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英),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黎万强.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M].中信出版社,2014.
[3]阿里研究院.互联网+从IT到DT[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4]淘宝网[DB/OL].
[5]新浪网[DB/OL].
中图分类号:GG222222..33.....
文献标志码:AA.......
文章编号:11667744--88888833(22001155)1166--0011000111---00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