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建设环境下建筑类高职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5-02-26张盼第
张盼第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 河南郑州 450064)
中原经济区建设环境下建筑类高职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张盼第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 河南郑州 450064)
本文以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作为研究背景,河南建筑类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中原经济区建设对建筑类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为河南省建筑类高职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帮助。
中原经济区建设 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 原因分析 就业对策
2011年,“中原经济区”建设作为国家战略被正式提出后,河南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便处在一个及其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中原经济区的建立将转变河南原有的发展方式,河南的协调发展就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是建设中原经济区最宝贵的人力资源。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必然带动房地产业及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势必会需要大量的建筑类人才,这对于河南建筑类高职毕业生来说是很好的就业机会。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环境下建筑类高职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专业需求不平衡
现如今,社会需求总量增加并不明显、专业需求也不平衡,在这种情况下,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学校的特色专业、王牌专业以及传统优势专业需求量大,供不应求,而新专业的需求则相对较少。
2.人才与实践脱节
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扩招,学校在校生规模急剧增加,然而教学基础设施、实验设备、师资力量等方面投入不足,建筑类高职专业在教学管理、实习实训环节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存在一定的偏离,与市场需求脱轨,导致毕业生动手能力差。
3.区域就业机遇差异大
近年来,建筑类高职院校招生形势良好,毕业生就业率高,然而在招生就业势态较好的背后毕业生区域就业机遇差异大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问题在于尽管省会等一些重要城市的建筑类专业需求量接近饱和,但毕业生还是会把其作为首选之地汇聚与此。许多地级市建筑高技能人才紧缺,只有少数生源地毕业生回去发展,导致人才紧缺的现象无法得到相应的改善。
4.毕业生就业稳定性差
毕业生在毕业后的半年内辞职率比较高,原因主要是薪资待遇低,个人发展空间不够充分。由于建筑类高职毕业生毕业后,也有的刚开始从实习期绝大多数就职于民营建筑类相关企业,然而这些企业虽然与毕业生签订了就业协议,但是他们会根据工程项目量和工程期限来相应的增减人员,一旦工程项目完成或减少就会裁减人员,毕业生的工作稳定性得不到保障。或毕业生到企业单位后,由于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方式不适应或因自身才华得不到赏识,个人发展空间不够等原因自行辞职,另找新的就业单位。
二、问题的原因分析
1.人才需求不均衡,技能型人才匮乏
从建筑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上来看,培养目标和方案,本来应该符合当前市场的需求,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职业的更新加快了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速度,近年的热门专业,三年后就有可能成为滞销专业。许多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只考虑眼前短期的市场需求,缺乏长远考虑。有些院校为了专业求全,跟风设置所谓的热门专业,不久发现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已经就业困难。
2.建筑类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2.1 院校扩招。大学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相当严峻。尤其是一部分知名度不高的高职专科院校,为了扩大招生规模,不断增加招生专业,根本不具备建筑类专业招生条件的也大量招收建筑类的新生。建筑类高职毕业生本身的就业形势还是相当好的,由于扩招导致毕业生供大于求,导致部分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就使剩余的毕业生滞留在社会无法就业,造成人才浪费。
2.2 就业渠道不通畅。双向选择机制还不够完善,导致用人单位难以招聘到理想的毕业生,于是只好提高招聘门槛。专科生可以做的工作,要求招聘本科生,本科生可以胜任的工作要求招聘研究生,从而导致高职专科生就业比较困难,同时造成了高学历人才的浪费。
2.3 就业观念陈旧。有些用人单位对“高职”概念不清楚,认为“高职”就是职业高中。我国普遍存在看重高层次高学历人才,轻视低中层次低学历人才的传统观念。对高职生不屑一顾,总认为高职生比普通高校毕业生能力差,素质差,导致一批批技能型的高职毕业生就业难。
三、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建筑类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1.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主导作用。政府职能部门建立政府主导的新型就业管理机制,积极营造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政策环境,出台具体的就业政策,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主导作用。鼓励国有建筑企业有计划地招聘大学生就业,拓展企业就业岗位,鼓励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出台相应的政策,针对毕业生提供便捷的创业服务。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2.企业应该科学规范管理企业。建立和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积极主动缴纳社会保险,重视关键岗位员工的培训。建立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以岗位重要性程度来衡量分配。建立长期的激励机制。
3.学校应该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充实人员设置,完善硬件设施,拓展机构职能。同时还要对就业工作进行充分研究,掌握就业工作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根据就业市场调研,从而制订完善合理的就业政策。要依据人才需求提出可行性的意见,合理调整学校专业结构,最终促使毕业生充分就业。引导学生转变择业观,开拓就业渠道,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自身素质,培养学生创业创新精神。增强校企合作机制,大力培养师资队伍。
4.毕业生应调整择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不断增强竞争意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了解社会需求,提高综合能力,熟练掌握基础知识,高职毕业生除了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具备熟练的操作能力,同时还应具有其它的技术能力,如流利的语言表达能力、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较好的写作能力等。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四、结语
目前河南建筑类高技能人才培养还不能满足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需要,仍需大力发展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建筑类高技能人才。通过研究分析,由于建筑行业发展迅速、社会需求量大、国家政策支持、学校专业设置合理等原因,使得建筑类高职毕业生不存在就业困难的现象。但是所学专业的不同、男女性别不同的毕业生在就业去向、就业单位和岗位以及专业对口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造成了专业结构需求不平衡、人才培养和实践脱节、区域就业差异大、毕业生就业稳定性较差等现象的出现,这就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因此,通过不断完善就业机制,改善就业环境,鼓励毕业生基层就业、自主创业,使河南建筑类高职毕业生都能顺利并充分就业。
[1]李辉.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河南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研究[J].《河南教育(中旬)》.2012(12)
[2]龙小平.浅谈建筑类高职毕业生就业[J].《期刊论文网络财富》.20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