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设置巧妙问题提高幼儿园绘本的阅读质量
2015-02-26杨文娟
杨文娟
(红溪实验幼儿园 江苏常州 213017)
如何通过设置巧妙问题提高幼儿园绘本的阅读质量
杨文娟
(红溪实验幼儿园 江苏常州 213017)
儿童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儿童的教育工作意义重大,当前幼儿园一般采用绘本教学模式,儿童通过绘本阅读可以充分接触到各种新鲜的知识,感受语言文字和图画的美,进而激发了儿童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能力。但是目前我国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怎样巧设提问优化幼儿园绘本阅读质量是广大幼儿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提问 幼儿园绘本阅读 阅读质量
前言:
目前我国幼儿园一般采用绘本阅读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绘本阅读教学,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培养儿童对美的认知,培养其创造力的发展。绘本阅读作为幼儿认知启蒙,想象力启蒙以及沟通分析能力启蒙的重要教学载体,对儿童的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分析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提问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一)封闭性提问多于启发性提问
幼儿教师在绘本阅读教学中为了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往往会提出一些类似“好不好”、“对不对”、“开心不开心”这样的封闭性问题,相对来说,很少启发性得提出“大家学到什么”这样的问题。封闭性问题只有“是、否”两种结果,儿童在回答时只用思考这两种情况就可以,大大限制了儿童思维的扩展,而教师也忽略了对儿童启发性问题的提出。
(二)平行性提问多于层次性提问
所谓平行性提问是指在同一层面上提出的问题,而层次性问题是指从多层次角度提出的问题[3]。对于幼儿绘本阅读教学,有的阅读篇目中的逻辑关系和思想情感是需要教师一步步引导儿童来逐渐理解的,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层次性提问。而有的阅读篇目中不存在逻辑关系,教师就可以直接用平行性提问。但是往往教师在绘本阅读中只会采用平行性提问。
(三)教师单一性的回应方式
儿童在回答完教师的提问时,大部分幼儿教师仅仅是附和,重复幼儿答案进行回应或者仅仅是给予“很好”、“对”这样的肯定回应。对于儿童错误的回答或者是不完整的回答往往视而不见。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进一步提问,才能使儿童正确理解绘本中思想情感。
二、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原则
在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中,幼儿教师的有效提问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原则[3]。
(一)灵活性
在实际的幼儿绘本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根据当时教学活动现状进行灵活性的提问。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调整,对教学课堂上的关键环节全面掌握。可以对已经预设好的问题灵活改变。对于学生已经明白的问题就可以进行更深一层问题的探讨。总之,教师要做到灵活的提问,进而保证提问的有效性。
(二)适度性
儿童是绘本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扶持者和引导者。教师在提问环节中,不能因为提问而提问,应该赋予“提问”实际的意义。幼儿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绘本教学活动,依据绘本阅读教材内容,依据儿童在阅读中实际存在的困惑来设置适宜的问题。
三、探析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中巧设提问的方法
在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活动中,提高幼儿绘本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怎样提问。“巧设问题”的核心是教师能够根据绘本教学目标将重点难点知识进行分解进而有效的提出问题。教师怎样巧设提问优化幼儿园绘本阅读课堂效率可以从几下几方面来说:
(一)依据关键信息提问
教师在幼儿绘本阅读教学中提出的问题不能太过宽泛,应该具有针对性,让儿童知道从哪个方面去思考问题。教师的巧设提问应该抓住关键信息提问,例如在绘本课程《母鸡罗思散步》中,教师要抓住狐狸和青蛙这两个关键信息这样提问“大家想想狐狸会遇到什么困难”或者是“大家觉得狐狸最后能抓到母鸡罗思吗”,而不是“画面上都有什么动物”这样完全脱离主题的问题。
(二)依据对比画面提问
教师应该结合幼儿观察能力相对较低的特点,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细节,观察人物的动作和表情。通过画面对比的方式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再进行提问[2]。例如在绘本课程《国王生病》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对比画面上不同人出行方式,进而提出问题:“国王和大臣运动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画面对比观察发现,国王出行都是坐轿子,大臣步行累的满头大汗,进而发现国王坐轿子根本没有在运动,因而病也没有好。这样比较鲜明的画面对比提问,可以有效提高绘本阅读课堂教学效率。
(三)梳理线索提问
教师在绘本阅读中应该尽量引导学生梳理线索进而提问[1]。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喜欢的绘本角色或者是绘本中场景进行线索的梳理。例如在绘本课程《袜子》中,教师可以首先提问“大家最喜欢绘本的哪一页”,孩子们反映最喜欢第四页。这样教师可以根据第四页中绘本内容的结果进行线索梳理的提问,如“叔叔在院子中最先晒了什么颜色的袜子,然后晒了哪种颜色最后晒了哪种颜色,文章最后谁的到来导致袜子变成了什么”。这种梳理绘本线索的提问,可以有效帮助儿童理解绘本内容,感知文本中的情感状态,从而大大提高幼儿绘本阅读质量。
(四)延伸联想提问
在幼儿绘本阅读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延伸联想的思考。例如在绘本课程《天气》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画面中人物的穿着打扮以及出行活动,再提出具有延伸性的问题,如“大家还能想到关于天气的什么词汇”,促使学生发散思维,进而深刻认识各种天气现象。还可以在班级开展延伸拓展活动,给学生们展示各种天气现象的相关图片,然后提问学生“同学们看看,下雨天我们该穿什么衣服,下雪天我们又穿什么衣服”,这样可以使儿童在思维延伸发散中深刻理解绘本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在幼儿园绘本阅读中,教师要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以及实际的教学活动,根据灵活、适度的提问原则,对学生进行有效提问,充分引导学生,激发儿童阅读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能力。
[1]金东辉.试论大班幼儿绘本阅读活动中的有效提问[J].家教世界,2013,5(24):135-137.
[2]姚雪姣.儿童绘本教学现状研究 [J].杭州师范大学,2011,4(01):061-063.
[3]杨明媚.幼儿园图画书阅读教学中教师教学行为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2013,6(01):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