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
2015-02-26覃世恩
覃世恩
(马山县林圩镇片联初中 广西南宁 530000)
浅析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
覃世恩
(马山县林圩镇片联初中 广西南宁 530000)
教育改革深化发展的今天,初中政治课堂面临着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改变原有的错误教学观念的问题。本文从分析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并分别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三个方面讨论了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质量。
初中 政治课堂 教学质量
作为一门以思想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正确人生滚、世界观、价值观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初中政治学科以期与实时紧密接轨的时效性和内容的丰富性、思想性引起了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由于初中阶段政治课的课时较少,部分学校、教师和学生对这门课程不够重视,导致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始终无法令人满意。所以,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就成了学校和老师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转变教学观念
想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质量,必须从革新教学观念做起。一些中学过分重视学生的中考分数和学校的升学率,为提高学生成绩,将数学、英语、语文等几门在考试中所占比重较大的课程列为教学重点,通过延长课时的方式来增加学生花在主科上的时间。与之相对的,是学校对地理、政治等辅修课程课时的大量压缩,在一些中学,政治课被压缩到了每周一节,甚至被直接取消。此外,一些中学缺乏专业的政治授课团队,很多老师都是临时代课,而非专业政治教师。校方对政治课的忽视态度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政治无用”的错误思想,进而导致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大大下降。这种课时上的压缩限制了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和理解,也降低了课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进而导致课堂教学质量的整体下降。
要从观念上改变政治学科的边缘地位,学校和相关教师就必须给予政治课充分的重视,并通过聘用教学经验丰富的政治教师来提高授课质量。改革错误观念,充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中学开展政治课程改革的第一步,也是思想转变上的最重要一步。课堂上,教师必须时刻保持充足的热情和认真的工作态度,以此来实践课堂教学必须遵守的相关准则,从而给学生做出表率。与此同时,学校和政治专业的相关教师还应及时更新陈旧的教学思想,努力把握社会政治的发展脉搏,以实现教学内容与实际情况的紧密结合,并确保教学思想的先进性。
二、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授课方式相对单调也是初中政治教学中十分常见的问题。照本宣科式的教学让老师成了知识的搬运者,与此同时,枯燥的听课方式也使学生很难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始终保持集中的注意力,进而导致教学质量与课堂效率的下降。
通过创建多种教学情境,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政治老师能让原本沉闷枯燥的课本内容变得生动多彩起来。多媒体教学法就是当下较为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它的特点在于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通过大屏幕播放课件、图片、视频的方式使学生直观地看到所学内容,进而加深他们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举例来说,在学习世贸组织的相关内容时,政治老师可以通过在大屏幕上播放中国入世成功的相关视频片段,帮助学生回忆那段经历。同时,通过对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生的变化,以及学生身边发生的变化来了解这一举动所带来的机遇和风险。
提问式教学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带着问题去完成本堂课的教学任务,进而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适当的提问也能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泼,并增多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及进度。
简单来说,教学方式的丰富和改变是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的方式来实现初中政治课教学质量提高的。在产生学习兴趣的情况下,学生将更加主动自觉的学习知识,这使得他们的学习效率显著提高,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上升。
三、完善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环节
提高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质量,不能仅依靠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努力,还必须通过强化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环节,使政治学习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体系来实现。
预习环节为课堂教学打好了基础,也是初步了解和确保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环节。良好的预习习惯能让教学变得更加简单轻松,也能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政治课堂的魅力。对这门理论色彩较强,与实际结合较为紧密的学科而言,适当的预习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相关概念名词的含义,也能让他们将这些概念与新闻、报纸上的内容结合在一起,进而开展更为深入的分析和思考。良好的预习习惯能让学习变得更加简单,也能使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师应教给学生最科学、正确的预习方式,并帮助他们养成主动学习、自觉预习的好习惯,以此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同样的,课后复习和评价环节的开展也对政治课堂的教学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应尽量做到数量始终、难度适当、与所学内容结合紧密、不出现超纲题目,尽量实现作业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合理。完成作业的过程是学生课后复习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对所学知识进行二次加工处理,并结合生活实际及社会新闻进行拓展分析,从而实现对所学内容的举一反三。同时,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实践类的作业,让学生有机会深入到生活中进行调查,以此实现所学理论的具体应用,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简单来说,在课后复习环节应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养成主动学习和深入思考的习惯,同时也必须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尽量让复习环节变得有趣充实起来,避免因复习内容多余枯燥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
高效的预习和复习环节能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加深对知识的把握,从而实现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政治学习体系的完善也促进了学生政治思维的养成,使他们能更加准确的把握社会新闻中所蕴含的政治元素,并对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别。
四、积极开展时政教育
政治课上所学的内容与初中生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学生不仅能在课本上接触到政治知识,也能从生活中感受到这些知识带给我们的影响。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能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进而实现政治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时事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等时政新闻,引导学生关注政治、了解政治。这种教学方式能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让他们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政治事件,并用最为正确科学的手段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让政治学习变得更具实用性,并实现生活实践对理论学习的反向促进作用。
[1]王秋华.激发兴趣——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有效性策略探索[J].教育界,2013(20):15—16.
[2]刘红.关于初中政治课堂有效性的提升措施探究[J].商,2013(15).
[3]江万生.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改革与开放,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