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教材特点 提高识字效率
2015-02-26孟丽
孟丽
(江苏滨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育才小学 江苏滨海 224500)
如何把握教材特点 提高识字效率
孟丽
(江苏滨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育才小学 江苏滨海 224500)
众所周知,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教学的一个重点。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影响到读和写,特别是阅读能力的强弱。可长期以来,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一直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我们要利用教室后面的黑板报开办"字谜栏"、"对子栏"及"谚语栏"等,经常把"经典的字谜"、"传世的绝对"和"民间谚语"等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既识了字,又受到了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熏陶。利用"语文园地"充满鼓励和尊重的"我会认、我会写……还有别具一格,能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识字方法和识字成果的展示台等,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教材优势,使识字教学的效率得到最大的提高。
识字 阅读 写作 特点 词组 高效率 展示 开创
众所周知,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教学的一个重点。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影响到读和写,特别是阅读能力的强弱。可长期以来,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一直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这里,我根据苏教版实验教材的特点,就如何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效率谈—些看法。
一、激发兴趣 提高识字效率
1.抓住编排特点,激发识字兴趣。苏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在识字课的编排上有着独具匠心的特点。每单元安排独立的识字课,并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第一单元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这些表现春天优美景色的成语或词组,构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的画卷,而且文字合辙押韵,读来朗朗上口,学生学来兴趣盎然。再如第二组是“三字经”识字,第三组是“对子”识字,第四组是“知识性的儿歌”识字,另外还有字谜识字、量词识字、谚语识字等。其中,“三字经”、“对子”、“字谜”、“谚语”等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灿烂的奇葩,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抓住教材这些特点,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识字兴趣,就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效率。教学中方法很多,如利用教室后面的黑板报开办“字谜栏”、“对子栏”及“谚语栏”等,经常把“经典的字谜”、“传世的绝对”和“民间谚语”等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既识了字,又受到了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熏陶。
另外,教材还具有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课堂中多采用图文结合、读演结合、识字与生活结合等方法进行教学,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识字效率。例如,教“识字6”“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时,不光让学生看,还可以引导学生画一画;教“识字4”“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时,也可以安排学生戴头饰分别演一演“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和蜘蛛”等小动物。这样,始终让学生的兴奋点保持在、定高度,就可以达到高效率识字的目地。
2.把握呈现方式,再激识字兴趣。新教材非常注重呈现方式的改变,增强了教材的亲和力,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极大地激发了兴趣,提高了识字效率,如出现在“语文园地”充满鼓励和尊重的“我会认、我会写……还有别具一格,能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识字方法和识字成果的展示台等,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教材优势,使识字教学的效率得到最大的提高。
二、学会方法 提高识字效率
实验教材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整个教材致力于学生识字方法的掌握,如每组的“语文园地”中都设了一个“我的发现”,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发现字、词、句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如教“语文园地——”,就可以让学生懂得并掌握“加偏旁”和“换偏旁”这两种识字方法。再如“园地二”是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识字,“园地五”是反义词识字,“园地六”是通过加一笔、减一笔的趣味识字等等。我们帮助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就等于给了学生识字的最具威力的武器,在以后的识字过程中,学生们就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字,从而使识字的效率大大提高。
三、课外延伸 提高识字效率
生活是学生识字的广阔天地,家庭、街道、商店、村庄、田野都是学生识字的好环境。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有很多的触角伸向生活。如“我走在大街上,特别注意街道两边的招牌。这样也能认很多字呢!”“我在看电视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字,让我读给大家听”等。根据这个特点,可以采用一系列的方法教学生识字。如可以带领学生参观附近的工厂,公园,展览馆等,学生一边游玩,一边参观,一边识字,识得兴高采烈。再如布置学生收集商标,关心广告、宣传标语、车站牌、店铺招牌,还可以鼓励学生集“水浒卡”、“三国卡”等,学生根据这些来识字,识得兴趣盎然。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报纸或看电视电影,学生既开阔了视野,又从中学到了汉字,大大地提高了识字量,真是一举数得。具体的方法很多,如大街上有各种各样的招牌,但由于水平参差不齐,很多招牌书写很不规范,错字相当多,我让学生在生活中注意收集自己发现的错字,在“展示台”中展示,学生不光认了字,还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效果很好。另外,我还指导学生把课外认识的字制成识字卡片。通过做识字卡片,可以巩固和认识更多的生字。通过交流识字卡片,可以认识别人认识的字,并交流识字经验。实践证明,识字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四、启发思维 在活动中创新识字
猜谜,编儿歌等形式都是儿童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形式。我们可以利用儿童的这个特点,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把生字编成谜语、顺口溜、儿歌或故事的形式,来学习和巩固生字。这种方法不单纯的是一个识字教学,同时也是启发学生思考,进行思维训练的一种很好的形式。
我在日常的教学中经常有意识的采用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
下面列举一些由小朋友创作的小作品:
谜语:学生在识记“蚂”时,学生编:一条虫和一匹马是好朋友,虫在左来马在右;“宁”:小丁头戴一顶帽;“告”:一口咬掉牛尾巴。顺口溜:区别“渴”与“喝”时:口渴要找水,喝水要用嘴。记“柴”时:此木可烧柴柴柴。
故事:识记“曲”时,编故事:从前,有一户人家修了两层楼,楼上楼下共有六间房,房顶上还有两个烟囱在中央。主人天天在家里饮酒作曲。“苦”:古时候有一种草,长得很美,一个嘴馋的人摘下来一尝,马上吐掉,原来这种草很苦。
这样的识字教学给学生很大的空间,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发挥,识记生字不再是死记硬背,埋头苦抄,而是快乐的活动。
五、合理划分小组,促进学生高效互助合作学习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式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而这种方式的有效进行离不开“小组讨论”,但并不是任何几个学生随便组成一组就能达到预期识字的效果。
要想让学生让学生“互助合作”学习,合理划分小组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合理的划分小组呢?本人应该从学生因先天遗传的智商差异、性格差异、知识基础差异,以及造成他们对同一个问题的接受程度的差异等多方面去考虑。每个学习小组的学习水平(如智商高低、学习成绩优差、学习能力高低、性格差异等)应保持相对的均衡,也就是说每个小组都有一定数量的学优生与学困生,内向和外向,男女生数量相对平衡。
这样建组的好处是每个小组都能讨论起来,小组里学生间能相互帮助和深入交往,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更有利于小组之间在同等条件下展开公平竞争和相互帮助,以增强合作探究识字方法的有效性。这样不同的小组之间、组组之间的交流。
总之,只要我们紧紧把握教材特点,不断探索科学的识字教学方法,我们就一定能完成《课标》限定的识字量,开创识字教学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