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美术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

2015-02-26陈芬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8期
关键词:生活化美术生活

陈芬

(福州第四十中学 福建福州 350000)

初中美术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

陈芬

(福州第四十中学 福建福州 350000)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不断的加深,对学生的培养更加要求全面性,初中美术由于在中考升学考试中不加入总分的计算,所以一直没有收到重视。然而在培养学生美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更是我国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科目。因此教师如何将初中美术课程设置的目的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一直是业内人士所关注的。初中美术教学生活化是美术教学改革的方向,本文将针对美术教学生活化进行浅要分析,并且针对出现的问题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初中美术 教学 生活化 策略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如何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美术教学效率是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因此美术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人士的关注。美术教学生活化使课堂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从而引起学生注意,产生兴趣。“生活化”的理念使课堂内容更加贴近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热情,在自己的身边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使学习与生活相互融合。在另一方面,将美术教学生活化也是不仅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一种追求,更加是美术教育体制搞个的一种必然趋势。

一、将初中美术生活化的原因

在当前的初中美术教育中存在很大的问题,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并不参加升学考试的总分计算,因此学生往往不重视,或者是一些学生对美术课不感兴趣,认为自己画出来的东西总是很糟糕。在教学层面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美术教学脱离了生活。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往往只注重画工技术的传授,却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将生活与美术教学相联系的重要性。相比于艺术气息的培养,在实际中老师更加注重学生因参加竞赛而给自己带来的荣誉与教学业绩,有些教师为了学生可以在大型比赛中获奖而迫使学生参加一些技能训练。另一方面,家长望子成龙的思想长时间积累会使孩子由对美术的兴趣而演变为一种负担,从而更加厌学。在我国,美术的教育过于重视技能的培养而与生活相脱节,缺乏了综合性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受损。

二、初中美术教学生活化的好处

1.有利于学生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在美术教学中注重美术与生活的联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还有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从而对生活产生积极影响,对未来更加充满希望。在美术方面无论是教育还是学习,都必须将生活与学习作为落脚点,美术教学生活化可以让学生对课堂更加亲切,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学习,与此同时学生的潜力与个性也可以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与表现,从而做到学有所用。

2.促进学生发现生活与艺术的美

艺术源于生活,世界上从来不缺少美的东西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应该将美术与生活科学的结合起来,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感受到生活中的艺术美,也使课堂更加活跃,填充更多的新元素。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利用多媒体对一些自然风光进行展示,并且进行生动的描述与讲解,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还可以鼓励学生去实地游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有所突破,除了对美术内容进行讲解之外,教师也可以抽出时间给学生介绍与美术相关的其他内容,例如:建筑学艺术、民俗风情、民间装饰等,从而扩展了学生对美术的认知空间,在大层面上,也会增强学生对自然的认知感以及对人情风俗的认同感。

三、初中美术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1.合理运用多媒体优势丰富课堂内容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仅靠口头传授与记笔记的传统教学方式早已经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积极利用现代化手段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多媒体教学打破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与传统的口头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可以向学生更加生动的展示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信息,是我国当前一种普遍的教学手段。例如:在一些探索的课程中,如果只依靠课本上面的文字与老师的口头讲解,会使原本内容丰富的课程变的无聊,也没有达到教学目标中探索的目的。然而借助于多媒体资源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影像,使学生对美术课堂更加感兴趣。总之网络中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也使学生对美术更加感兴趣。

2.进行与生活有关的主体活动

教师可以利用初中美术教学都有一个明确主体的特点,将这些主体与生活进行科学、合理的紧密结合,从而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与生活的热爱。例如: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可以进行以母亲节为主题的服饰设计比赛,从而表达出自己对母亲的爱。对于参加活动的学生本身而言,通过一次主题活动不仅学到了更多的美术知识,而且也提升了自己对美的欣赏与设计能力,同时增进了与母亲之间的感情,懂得如何感恩,关爱身边的人,感受生活中的美。在一些与自然有关的主体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对自然更加热爱,增强对自然保护的责任感;在一些公益为主体的活动中,可以增强学生的同情心,增加他们的爱心,使学生更加真爱生命。总之进行以生活为主题的活动可以有效促进美术教学与生活的结合。

3.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一直是教育所强调的,将美术知识应用于生活是美术教学的发展目标,也是美术教育一直所追求的。从课堂过度到生活需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生在不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中提升生活品味、逐渐扩展眼界,发现生活中的美。例如:房间的布置,布置者通过自身的审美感受将所学知识与技术相结合,对房间进行合理的装点、设计。在生活中不断发现美的事物,提升自己对美的欣赏能力。

结语: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学生发展对教师教育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初中美术教育生活化是新课标教育改革中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美术教学生活化要求教师将生活元素与美术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使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众多文化课学习之中感受到美术课程所带的轻松。针对初中美术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在教学方面教师应该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课堂内容;多开展一些与生活相关的主题活动,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增强;引导学生多发现生活中的美,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1]仲泉,美术教学改革体会点滴谈,新课程(上),2012,

[2]李焱,中学美术新课标的特点分析,中国校外教育,2011,

[3]孙继学,多媒体技术手段介入美术教学的优势[N],学苑新报,2009,

猜你喜欢

生活化美术生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