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如何营造发展发散性学习环境

2015-02-26陈茂德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8期
关键词:氯化氢营造高中化学

陈茂德

(马山县马山中学 广西南宁 530000)

浅谈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如何营造发展发散性学习环境

陈茂德

(马山县马山中学 广西南宁 530000)

随着教育体制教学方法逐步改革,课堂除了教给学生书本知识以外,还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锻炼培养。而发散性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思维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学习环境打破了常规教学方式对学生思维的束缚,解放了学生思维的枷锁。但是如何在课堂中营造发展发散性学习环境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却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结合多方事例,通过化学课堂逐一分析营造发展学习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营造发展发散性学习环境。

高中化学 学习环境 发散性

一、营造发展发散性学习环境对于高中化学的意义

(一)发散性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掌握化学规律

高中化学,虽然只是化学的初级阶段,但也不乏一些艰涩的知识点。实际上化学是有规律可循的一门学科。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学生对于元素周期表很头疼,上百种元素,有的元素甚至名字都不认识,但元素周期表都是按照外层电子数分族排列的,学生记忆时可以一个族一个族的记下来,这样相对而言就会简单许多。同时,还可以采取谐音法,用谐音将元素周期表转化成有趣的语言,这样记起来就简单多了。这些方法就是发散性学习环境的一个具体表现。发散性学习环境促使教师和学生摒弃传统思维方式,创新教学方式,这对于学习化学有重大帮助。比如学习烷烯炔的时候,烷烯炔之间相比少了两个氢原子。但如果是烷这一类,逐渐增加一个碳原子呢?就会逐步变成甲烷、乙烷、丁烷等等以此类推。这也是发散性学习环境的一种体现,不拘泥于单调的讲解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会使学生更加容易掌握化学知识学懂化学。

(二)发散性学习环境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发散性学习环境并不只是适用于化学,各类学科都适用。发散性学习环境是教师实现创新教育的重要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思维将无限延伸发散,而不是局限于教师的思维。发散性学习环境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也很重要。比如,学习石墨与金刚石的时候,石墨与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构成,唯一的区别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一样,但正是这唯一的差别,导致了石墨与金刚石的性质天差地别。石墨极软、易导电,而金刚石极硬、完全绝缘。通过这样的发散性学习环境,多比较多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让其从这小小的区别中领悟知识的精髓。只有通过发散性学习环境,培养出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思考的习惯,才能使其对学习充满信心。

二、如何营造高中化学课堂的发散性学习环境

(一)精心准备教学计划营造发散性学习环境

有问题才会有思考,因为每个人都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关键在于能不能解决和如何解决。在化学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应事先准备好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或者质疑性的问题,构想好教学情境。在正式教学时,要通过事先准备好的问题给学生打造发散性学习环境,让学生自由思考认真分析得出结论,再通过比较不同学生的答案,拿出最优解决方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举个例子,在常温状态下,有一模一样的两瓶水,其中一瓶是蒸馏水,另一瓶是饱和盐水,请问如何区分?这是一个很开放的问题,区别方法也比较多,作为教师,此时就应该鼓励学生自由想象,不要只拘泥于化学,只要能够区分出结果,什么方法都可以。对于这个问题,从生活常识来讲,把两瓶水分别喝一点,就能通过味觉直接鉴别出来。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盐水和蒸馏水密度不一样,可以通过称重的方式来进行区别。从化学角度来说,盐水里有钠原子,而蒸馏水里没有钠原子。像这样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来解决问题,不拘泥于化学一种形式,就是发散性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对其他方面的知识加以理解和记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发散性的学习环境中自由成长。

(二)通过化学实验营造发展发散性学习环境

化学教学里有众多实验,实验是化学学习过程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因此,高中化学课堂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营造发展发散性学习环境。例如盐酸,大家都知道是氯化氢的水溶液,那么氯化氢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得到呢?通过书本中的化学式,学生可以很容易得出以下几种结论,一是利用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得到氯化氢,二是把氯化钠加入硫酸中加热生成氯化氢气体,三是把氯化钠加入浓硝酸中加热生成氯化氢气体。把这几种方法进行一番对比,就可以直观发现,第一种是常规合理并且是工业生产氯化氢的方法,第二和第三种是不合理或者在一定特别条件下才合理的方法。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利用化学实验室里现有的资源,实际动手检验自己所提方法是否可行。通过这样的对比与实践,创造出一个发散性的学习环境,这样的环境有利于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学习当中。通过这样的学习环境,把一个知识点完完全全地印在了学生脑海之中,这样的记忆是长久且不易遗忘的。

(三)通过推理和逆向引导营造发散性学习环境

高中化学考试有这样的题目,通过给定条件,推理出所有空白处的化学物质或化学元素。推理就是根据已有条件,推导出一个或多个结果的一种思维方式,具体可以分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即是从特殊到一般,从特殊的现象或反应归纳出这一类现象或反应的原理及条件。而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通过对一般类现象或反应的了解,来证明特殊个体的一种形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逆向引导来营造发散性学习环境。比如前边区分盐水和蒸馏水的例子,教师可以逆向引导,限定一种方法,让学生思考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区分哪些性质相近的化学物质。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逆向引导,从事物的反面或从结果出发,去追本溯源,追求知识的根源。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利于学生打破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全新思维方式。推理和逆向引导这两种方法,对于营造发散性学习环境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可以把发散性学习环境从形式上升到思维高度,还可以给学生带来学习化学的兴趣与快乐。

结束语:

在课堂之中营造发展发散性学习环境是很必要的,这不仅是教学模式的转变,更是激发学生思维模式转变的关键。教师不仅要理解营造发展发散性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重大意义,更要从根源上入手,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精心设计课堂内容和教学方式,为营造发展发散性学习环境不懈努力。

[1]陈夙翔.高中化学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才智,2008,05

[2]祁伟斌.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化学思想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0,02

[3]毛根发.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思考[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04

猜你喜欢

氯化氢营造高中化学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干燥氯化氢含水量的控制与研究
污染源及环境空气中氯化氢含量的测定方法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HgCl2和PdCl2催化乙炔与氯化氢反应机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