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以及对策
2015-02-26方菊星
方菊星
(武鸣县灵马镇方和小学 广西南宁 530000)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以及对策
方菊星
(武鸣县灵马镇方和小学 广西南宁 530000)
在教育环境不断发展变化下,对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管理工作中存在许多不足。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对所带班级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的管理教育,因此分析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在新课程理念的推动下,以小学班主任在学生管理工作地位为出发点,简要阐述了小学班主任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探索班级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小学班主任 管理工作 问题 对策
在学生整个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中,班主任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班主任的管理直接影响着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因此,在我国课程改革中不仅要重视在教学方面新课程理念的实施,还应该重视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建设以及新课程理念下对班主任的新要求。小学班主任应当对目前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着清醒的认识,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切实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一、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地位
在学生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是带领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发展的领导者,是教育学生成为有素质、有修养、有文化、有思想的教育者。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班集体是基层单位,班主任作为这个基层单位的管理者和组织者,需要其带领学生开展活动进行交流沟通,通过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工作,使班级形成良好的纪律、学习氛围,从而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全方面的发展,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参加工作奠定基础。同时,班主任还是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的协调者。班主任作为三方面的协调者,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协调好学生与家长,学生与各科教师,学生与外界因素等各方面之间关系,这样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相当大的帮助。班主任应从新的角度去看待班级管理工作,并强调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在一起,从而得到各方面教育力量的支持,以此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思想不正确
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导致许多班主任在教育中只重视升学率,而忽视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根本无法承受社会竞争的压力,也无法适应现代的社会。在教育中,学生往往把学习知识作为重要的学习目标,重智轻德,而班主任则将分数作为学生的评价标准,许多老实听话的学生被认为是好学生,导致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思想守旧,缺乏创兴思维,视野狭隘,根本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教育方法不恰当
在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许多班主任都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直把学生作为被管理者,由班主任进行教育,学生只能服从和执行。在这样的管理工作下,只会限制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参与意识,无法让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亲近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这样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在学习时,只注重自我的学习,缺乏和同学之间的配合学习,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不利于学生全方面的提高。在应试教育下,许多小学班主任对学生采取的都是统一管理,统一考试,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能力,不同的记忆能力。因此,班主任采取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学生是不够公平的,会容易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同时,也阻碍了学生个性创新能力的发展。目前新的课程理念是将德智体美综合素质作为培养学生的重中之重,可是这样新的课程理念是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的。小学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还是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忽视新教学手段运用于工作中。
三、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有效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全方面的、科学的班级管理思想
为了保证小学班主任的工作能有效地开展,因此,班主任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全方面的、科学的班级管理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特别需要先进科学的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班主任要正确清醒的认识到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管理思想,并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改革班级管理思想,从而帮助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班主任应在现代的教育管理的思想下,结合小学班级的实际学情,总结出适用于班级管理的思想,从而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全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学生。
(二)明确集体奋斗的目标
为班集体确立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还能激烈学生奋发向上。为了能在各方面取得年级上的优秀班集体,这样的目标会让学生自我督促,与此同时可以鼓励学生超越自我,帮助学生发挥潜能。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和意识,从而适应以后更进一步的学习
(三)建立班级自责化制度
在班级管理的工作中,班主任应通过竞选班干部的方式,选出比较优秀的学生协助班级管理工作。班级管理工作是琐碎的,繁重的,要想把学生管理好,就需要班干部的协助。班干部的工作直接影响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因此,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选择出有能力的有责任的班干部是十分必要的。班主任应对学生各方面情况进行了解,实行竞争的方式选取班干部,从而实现班级管理自责化。班级进行分区管理后,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各方面的情况,这样既可以帮助班级管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觉性。
(四)发挥各科教师的作用
班主任在管理学生时,应该教育学生尊重各科教师,并与各科教师加强交流与沟通。这样可以帮助各科教师教学过程中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充满信心的去学习。在学生和科任教师产生冲突时,班主任应及时的出面解决,化除学生与科任教师之间的矛盾,帮助学生学习和科任教师教学。同时,在班集体的活动中多多向学生宣传各位科任教师的优秀之处,提高科任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班主任是整个班级的核心,不仅是学生的核心也是各科科任教师的核心,因此,班主任应充分发挥核心的作用,调动各科教师的授课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效保证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
结束语:
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诸多问题影响了学生全方面的发展,阻碍了学生能力的提高。因此,应该高度重视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从各方面出发去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德智美体综合发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1]肖盼.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误区及纠偏[D].曲阜师范大学,2014.
[2]林洪.一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活动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3]李云洁.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4,(34).
[4]付慧芳.小学班主任胜任力现状调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