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儿童选择性信任的社会性线索研究新进展
2015-02-26李佳阳董圣鸿
王 燕,程 艳,李佳阳,董圣鸿
(1.江西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中心,南昌 330022;2.上饶师范学院小教分院,上饶 334000;
3.恒青程英文教育中心,长沙 410600;4.江西省心理与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南昌 330022)
影响儿童选择性信任的社会性线索研究新进展
王燕1,程艳2,4,李佳阳3,董圣鸿4
(1.江西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中心,南昌 330022;2.上饶师范学院小教分院,上饶 334000;
3.恒青程英文教育中心,长沙 410600;4.江西省心理与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南昌 330022)
摘要:选择性信任是指儿童根据不同线索对信息提供者的可信度进行判断,从而有选择性地相信其所提供的信息。研究影响儿童选择性信任的因素对于儿童社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表明,这些因素可分为认识性线索和社会性线索两类,近些年的研究重在社会性线索。为探讨社会性线索对儿童选择性信任的影响,研究者对选择性信任研究的基本范式作了补充和改进,本研究概括为两类:一类是用其他任务替代物品命名任务,另一类是在熟悉阶段增加信息提供者对寻找者行为结果的反馈环节。采用这些变式,近年来学者们对信息提供者的意图、可信度特质、亲社会特质和群体认同等社会性线索对儿童选择性信任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未来关于儿童选择性信任的研究可从探寻新的研究范式或改善现有研究范式、“知”“行”分离机制、群体认同与信息正确性的影响、意图与可信度特质的关系,以及选择性信任对儿童社会化进程的影响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选择性信任;社会性线索;研究范式
1引言
信任作为人际交往过程中交往双方存在的一种互相支持的行为和信念(Ben-Ner & Halldorsson,2010)有利于个体的自我保护与种族延续(Axelrod & Hamilton,1981),一直受到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各个领域的关注。在心理学领域内侧重考察人际信任,认为信任是特定情境下,个体基于特定预期所产生的心理状态和相应的行为表现,这种预期可能是对于事件发生概率的预期(Deutsch,1958)、对于他人承诺可靠性的预期(Rotter,1967)或者对于他人意图和行为的积极预期(Rousseau,Sitkin,Burt,& Camerer,1998)等等。
2004年,Clement,Koenig和Harris以3~4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开启了儿童选择性信任的研究。选择性信任是指儿童根据不同线索对信息提供者的可信度进行判断,从而有选择性地相信其所提供的信息。它是儿童社会交往的认知基础(Koenig & Harris,2005),对儿童社会化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王颖,2012)。选择性信任的研究主要考察个体面对自身不具备充分信息进行选择时对他人及他人所提供信息的一种选择性偏好(车翰博,2014)。研究的一般过程为,研究者们先让儿童观察信息提供者在某些任务中的行为表现,让儿童据此判断其可信度的高低,然后观察儿童自己完成任务时会征求并采纳哪位信息提供者的建议。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儿童的选择性信任进行研究。第一,多大年龄的儿童开始表现出选择性信任。大量研究表明4岁儿童对之前一贯提供正确信息的人或正确性更高的人表现出更多的信任(Clement,Koenig,& Harris,2004;Koenig & Harris,2005;Pasquini,Corriveau,Koenig,& Harris,2007;王颖,2012)。另一些研究发现3岁儿童已经能表现出选择信任(Koenig & Harris,2005;Birch,Vauthier,& Bloom,2008;张兰萍,周晖,2009)。第二,信息提供者的哪些特征会影响儿童选择性信任的行为表现。研究者们发现所提供信息的正确性(Clement et al.,2004;Koenig & Harris,2005;Pasquini et al.,2007;王颖,2012)以及信息提供者的知识状态(Koenig & Harris,2005)、熟悉性(Corriveau & Harris,2009a,2009b)、口音(Kinzler,Corriveau,& Harris,2011;Corriveau,Kinzler,& Harris,2013)、外貌吸引力(Bascandziev & Harris,2013)等因素都会对儿童的选择性信任产生影响。张耀华和朱莉琪(2014)对这些因素进行了概括,将其划分为认识性线索与社会性线索两类,其中提供信息的正确性、知识的专业性和知识来源属于认识性线索,熟悉性、习俗性和道德效价(包括可信度特质与意图)属于社会性线索。
相对于早期研究,近期研究发现信息提供者的意图、可信度特质、亲社会特质与群体认同等社会性线索也会影响儿童的选择性信任。对此进行研究,研究者们在传统研究的基本范式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变式。本文对该研究基本范式及其变式进行了概括,同时对影响儿童选择性信任的社会性线索有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开展儿童选择性信任研究的潜在研究方向。
2社会性线索影响儿童选择性信任研究范式的变化
一般而言,儿童的选择性信任主要采用“熟悉(familiarization)-测试(test)”范式(Clement et al.,2004),但在考察社会性线索对儿童选择性信任的影响研究中,研究者对这一基本范式作了一些补充或改进。
2.1儿童选择性信任研究的基本范式:“熟悉-测试”范式
“熟悉-测试”范式又叫做“前测-后测”范式,是选择性信任研究的基本范式。该范式包括熟悉阶段(familiarization phase)和测试阶段(test phase)两个部分。在熟悉阶段,先向儿童介绍两名信息提供者(可以是真实的成人,也可以用玩偶代替),信息提供者与儿童面对面而坐。接着依次向儿童呈现3个熟悉的物品,两名信息提供者分别对每个物品进行命名,一个信息提供者给出的命名与实际相符,另一个信息提供者给出的命名与实际不符。在随后的测试阶段,依次给儿童呈现3个新异的物品,考察儿童会向哪一个信息提供者询问物品的名称。无论儿童问谁,两个信息提供者分别给新异物品不同的命名,然后采用迫选方式考察儿童会采纳谁的命名。
根据研究过程中涉及几个信息提供者及其所提供信息的特点,张耀华和朱莉琪(2014)将研究的基本范式划分为冲突信息源范式与单一信息源范式,前者指涉及两个提供相冲突、不一致信息的信息提供者的研究范式,后者指只涉及一个提供信息的信息提供者的研究范式。
2.2儿童选择性信任研究范式的变式
研究者根据自己所感兴趣的社会性线索的特点在“熟悉-测试”范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变式,这些变式也包括熟悉阶段和测试阶段,只是在熟悉阶段或测试阶段设计了新的任务,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熟悉阶段用其他任务替代物品命名任务,例如用新异的日常行为、特质词标记与典型行为描述相结合、相关的情景故事替代物品命名任务;另一类是在熟悉阶段增加了提示者对寻找者行为结果的反馈环节。
2.2.1用其他任务替代物品命名任务
(1)新异的日常行为
由于正确的物品命名往往也是符合惯例的(conventional),因此很难区分究竟是信息的正确性还是其符合惯例性影响了儿童的选择性信任判断。Scofield,Gilpin,Pierucci和Morgan(2013)采用新异的日常行为来研究信息的正确性与惯例性对儿童选择性信任的影响。这项研究中的信息提供者在熟悉阶段不再是对熟悉物品进行命名,而是呈现一些行为,例如同样是“开瓶盖”这一行为,其中一个信息提供者用手拧瓶盖却没打开,另一个信息提供者用脖子拧瓶盖却打开了。测试阶段儿童需完成行为模仿任务,观察儿童更愿意模仿哪一个信息提供者的行为。
采用这种任务需要儿童根据观察到的行为概括出信息提供者的特点,虽然有利于调动儿童参与的主动性,但是由于儿童的抽象概括水平较低,可能导致对变量的控制存在一定的难度。
(2)特质词标记与典型行为描述相结合
对一个人的认识不仅可以通过观察其行为表现直接认识,也可以通过他人对其的评价间接认识。学前儿童不仅已经能领悟到某个人具有某种特质(Heyman & Gelman,2000),而且还能运用他人的特质信息来预测其行为(Liu,Gelman,& Wellman,2007)。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焦点主要围绕信息提供者的可信度特质与亲社会特质对儿童选择性信任的影响展开研究。
研究者在研究可信度特质对儿童选择性信任的影响时,首先在熟悉阶段直接采用带有不同效价的特质词标记两个信息提供者,然后使用故事描述与之相对应的典型行为,故事用flash动画或视频辅助呈现,使得儿童熟悉并认识每一个信息提供者的特质和典型行为。然后在测试阶段让儿童完成物品寻找任务,一个信息提供者告诉儿童所需寻找的东西在A处中,而另一个信息提供者告诉儿童所需寻找的物品在B处中,考察儿童会采纳哪一个信息提供者的建议。
然而,在两个信息提供者之间进行迫选导致儿童选择的正确率与随机水平存在差异可能是由于儿童对“好”的信息提供者的信任,也可能是对“坏”的信息提供者的不信任导致的,可是某些儿童可能并不信任二者中的任一方,但由于是迫选任务而不得不进行选择,使得实验结果的效度降低。车翰博(2014)在研究信息提供者的亲社会特质对儿童选择性信任的影响时对测试阶段的物品寻找任务进行了改进,这项研究的实验设计与以往的实验设计有两处不同:第一,这项研究中只有一个盒子,而以往的研究中有两个盒子;第二,这项研究中的盒子里的东西是三种物品中的一种,儿童需要回答是哪一种,而以往的研究中只有一种物品,儿童需要回答所需寻找的物品在哪一个盒子里。测试阶段的具体过程如下:首先向儿童介绍三种物品,并告诉儿童盒子里的东西是其中的一种,接着两个信息提供者先分别探头看盒子里是什么,然后再告诉儿童里面是什么东西,他们所提供的信息是三种物品中的一种,但两个信息提供者所提供的信息是不同的。最后向儿童呈现之前提到的三种物品的图片并询问儿童认为盒子里是什么,记录儿童的反应。因此,因变量包括三种:信任率、误信率与独立率,其中信任率是指采纳亲社会特质信息提供者的比例,误信率是指采纳不具有亲社会特质信息提供者的比例,独立率是指选择信息提供者未指示的比例。这样的改进将独立选择的儿童分离出来,使得实验结果更加敏感。
这种方法需要儿童对信息提供者的特质有统一的理解,虽然特质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但是随后呈现相应的典型行为有利于儿童直观地理解特质的意义,这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新异的日常行为法的不足。
(3)情景故事
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创编相应的情景故事,在熟悉阶段用图片与口头描述相结合的方式给儿童讲解故事情节,使得儿童对故事中的信息提供者的特点形成清晰的认识,然后在测试阶段考察儿童在选择性信任任务中的表现。
杨娜(2014)采用情景故事探讨了领域(道德、习俗)与规则(遵守、违反)对儿童选择性信任的影响。该研究包括四种实验情境,分别为遵守道德规则-违反道德规则、遵守习俗规则-违反习俗规则、遵守道德规则-遵守习俗规则、违反道德规则-违反习俗规则。每种情境包含三个故事,分别为两位行为者连续表现出三种行为,以遵守道德规则-违反道德规则为例,其中遵守道德规则的行为者总是表现出遵守道德规则的行为(例如扶起摔倒的小朋友、帮助同伴把积木搭好、在分糖果时给自己和其他同伴分得一样多),而违反道德规则的行为者总是表现出违反道德规则的行为(例如嘲笑摔倒的小朋友、推倒同伴搭好的积木、把所有的糖果都分给自己)。所有的情景故事都伴随相应的图片呈现,听完所有的情景故事后,回答关于哪一个行为者更好的效价判断问题,最后完成选择性信任任务。与以往的任务不同,该研究中的选择性信任任务是关于社会性知识的认知任务,例如先给儿童呈现一个带有两个不同颜色按钮的箱子,并告诉儿童其中一个按钮可以按,另一个按钮不能按,记录儿童会向谁询问哪一个按钮能按。无论他们选择谁,之后两个行为者分别给出相冲突的信息,最后考察儿童会采纳谁的意见。结果发现儿童的选择性信任存在积极效价偏向,无论是在道德领域还是在习俗领域,儿童都更相信遵守规则的人。同时还发现儿童的选择性信任存在领域差异,在遵守规则情境中儿童更相信遵守道德规则的人;在违反规则情境中则更相信违反习俗规则的人。
学前儿童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情景故事不仅有利于激发儿童的兴趣,而且有利于他们理解和记住实验处理的情节。
2.2.2增加提示者反馈环节
Vanderbilt,Liu和Heyman(2011)、Liu,Vanderbilt和Heyman(2013)采用物品寻找任务研究信息提供者的意图对儿童选择性信任的影响。在这两项研究中的熟悉阶段先让儿童观察提示者(即物品命名任务中的信息提供者)依次与三个寻找者完成物品寻找任务,寻找者根据提示者的提示打开相应的盒子,要么找到所需寻找的物品,要么没找到所需寻找的物品,此时提示者表现出微笑或皱眉。儿童根据提示者在寻找者是否找到物品时的情感反应来推断提示者的意图。在测试阶段轮到儿童寻找物品,观察儿童是否会打开这个提示者所提示的盒子。
采用这种方法有利于对意图这一变量加以控制,但由于儿童可能无法理解提示者的行为与情感反应之间的关系,而且情感反应可能对意图产生干扰,导致关于意图对儿童选择性信任的影响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
3影响儿童选择性信任的社会性线索
国内外学者对影响儿童选择性信任的因素开展了大量研究,张耀华和朱莉琪(2014)将这些因素划分为认识性线索与社会性线索两类。儿童在判断信息提供者是否值得信任时不仅会考虑反映信息提供者是否有能力提供正确信息的认识性线索,同时也会考虑体现信息提供者是否有意愿提供正确信息的社会性线索。早期,关于影响儿童选择性信任的社会性线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提供者的熟悉性(Corriveau & Harris,2009a,2009b)、信息提供者的口音(Kinzler et al.,2011;Corriveau et al.,2013)、信息的习俗性(或惯例性)(Scofield et al.,2013)以及旁观者的非言语线索(Fusaro & Harris,2008,2013;王颖,2012;曹梦露,龚文进,汤永隆,2012),袁鸣、邓铸和季培(2013)及张耀华和朱莉琪(2014)对该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概括,因此不再累述。近些年来,研究者围绕信息提供者的意图、可信度特质、亲社会特质以及群体认同开展了大量研究,拓宽了儿童选择性信任研究的领域。
3.1意图
儿童在进行选择性性信任判断时不仅受信息提供者的行为结果的影响,也会受其行为意图的影响。
Vanderbilt等人2011年的一项研究中,首先让儿童在熟悉阶段观看一个提示者依次帮助另外两个寻找者寻找藏在盒子里的贴纸(sticker)的视频,提示者或是一个帮助者(helper)(当两个寻找者找到贴纸时露出微笑),或是一个欺骗者(tricker)(当两个寻找者没找到贴纸时露出微笑)。然后考察儿童在测试阶段是否打开提示者指示的盒子。结果发现3岁儿童表现为轻信偏差:既相信帮助者的建议,也相信欺骗者的建议;4岁儿童虽然能区分提示者的意图,但是只是更怀疑欺骗者,却没有更信任帮助者,对不同意图的提示者的信任不存在差异,尚未表现出选择性信任;直到5岁才开始表现出选择性信任。
Liu等(2013)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提示意图与提示结果相冲突的两种实验情境。该研究发现5~6岁儿童在选择该信任谁时既考虑提示者的意图也考虑提示结果,而且结果对儿童的影响更大。
马夏霞(2013,实验1)研究了提示者类型(帮助者、欺骗者)与事实信念(知情、不知情)对3~5岁儿童怀疑能力发展的影响。在知情情境中使用的是玻璃门的蓝色盒子,玻璃门是透明的,提示者可以看到哪一个盒子里有玩具。而在不知情情境中使用的是木门的红色盒子,提示者看不到哪一个盒子里有玩具。与前两项研究一样,帮助者在寻找者找到玩具时露出微笑,欺骗者在寻找者没找到玩具时露出微笑。结果发现,无论提示者是否知情,只有5岁儿童对欺骗者的怀疑高于随机水平,虽然如此,他们的表现仍未达到天花板效应。
Mascaro和Sperber(2009,实验3)直接告诉儿童提示者的意图(例如,青蛙玩偶不想让你找到糖果),结果发现5岁儿童虽然能正确回答控制性问题,但是直到6岁,儿童才能根据玩偶的意图指导自己的行为,决定不相信玩偶。
上述研究表明,意图对5岁(Vanderbilt et al.,2011;Liu et al.,2013;马夏霞,2013)和6岁((Mascaro & Sperber,2009)儿童的选择性信任产生了影响,但是对4岁儿童没有产生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虽然4岁儿童对不同意图提示者的信任判断不存在差异,可是他们已经能做出正确的意图判断。
3.2可信度特质
信息提供者是否值得信任往往取决于其是否具有某类重要特质。Mayer等将能力、友善和正直等这些与可信度密切相关的特质称为可信度特质。目前研究者大多采用特质词标记与典型行为描述相结合法研究可信度特质对儿童选择性信任的影响。
Mascaro和Sperber(2009,实验1)发现3岁儿童已经更倾向信任善意(kind)的人而非恶意(mean)的人。Doebel和Koenig(2013)在实验中增加了中性条件,其中一个信息提供者做出中性的行为(与同伴各自玩自己的玩具),另一个信息提供者或做出善意的行为(与同伴分享玩具),或做出恶意的行为(自己独自继续玩玩具),结果发现儿童在辨别谁更友善时存在负性偏好(negativity bias),即从恶意-中性情境中识别出更友善的行为比从友善-中性情境中识别出更友善的行为表现得更好。但是,儿童在选择性信任任务中的表现不存在这种偏好,对两种情境中更友善的人的信任水平都不存在差异。
李庆功、徐芬和周小梅(2012a)的研究发现能力、友好和诚实都会影响儿童的信任判断,当降低认知负荷(先完成好坏评价任务,再完成信任判断任务)时,3岁儿童也像4岁儿童一样,已经能区分能干与不能干、诚实与不诚实、友好与不友好的人的可信度,而且更信任具有积极效价的人。不仅如此,他们(李庆功,徐芬,周小梅,2012b;Li,Heyman,Xu,& Lee,2014)进一步研究发现3~4岁儿童的信任判断受到老师评价偏向的影响,其信任选择与老师评价偏向一致,5岁儿童的信任判断则不受老师评价偏向的影响。
以上研究中的信息提供者只涉及某一个特质,信息提供者之间的差异在于在同一个特质不同维度上的差异(例如,一个信息提供者是诚实的,另一个是不诚实的)。周海丽和周晖(2014)进一步考察了同时具备能力与善良这两种可信度特质的影响。该研究先向儿童介绍两个信息提供者,或是善良但不能干的人或是能干但不善良的人,其中善良但不能干的信息提供者被描述成常常关心他人、愿意帮助他人但做数学题又慢又不准,而能干但不善良的人被描述成能又快又好地做出数学题但不关心他人、不愿帮助他人。然后完成能力情景与善意情景的选择性信任任务,其中能力情景任务是指会向谁请教数学难题,善意情景任务是指会向谁借彩色画笔。以儿童在不同情景中的信任选择(在与能力有关的情境中选择能干但不善良的人的比例,在与善意有关的情境中选择善良但不能干的人的比例)为因变量。结果发现儿童从4岁开始就能区分善意情景中善良-不能干与能干-不善良的人,更相信善良-不能干的人,但是直到6岁,儿童才能区分能力情景中善良-不能干与能干-不善良的人,更相信能干-不善良的人。这表明儿童在善意情景中的信任判断能力优于在能力情景中的信任判断能力,且匹配可信度特质与情境做出合理信任判断的能力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
上述研究表明,能力、友善和诚实等可信度特质都会影响儿童的选择性信任判断,在信任判断时,3~4岁儿童主要依据特质效价而5岁儿童主要依据特质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能匹配可信度特质与任务情境从而做出合理的信任判断。
3.3亲社会特质
亲社会特质泛指一切具有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与意愿的特质(车翰博,2014)。以往研究中儿童的亲社会特质主要有爱助人、合作、讲公德、分享和安慰五种,其中爱助人、爱分享、懂安慰这三个特质既具有道德属性又具有友善属性,爱合作特质只具有友善属性却不具有道德属性,讲公德特质只具备道德属性却不具有友善属性。
国内外研究者已经证实儿童能根据友善这一可信度特质进行选择性信任判断。为了研究究竟是亲社会属性、道德属性还是友善属性影响儿童的选择性信任判断,车翰博(2014)采用特质词标记与典型行为描述相结合法研究了爱助人、爱合作和讲公德这三种亲社会特质对儿童选择性信任的影响,结果发现4岁儿童只对爱助人与爱合作特质的信息提供者表现出更多选择性信任,而5岁儿童对讲公德特质的信息提供者也表现出选择性信任。
该研究结果表明,年龄越小的儿童在进行信任判断时是基于特质的友善属性而不是道德属性进行的,道德属性的影响直到5岁才开始发挥作用。
3.4群体认同
我国是一个强调集体主义文化的国家,人们更倾向于将自己视为集体或群体的一部分(Jetten,Postmes,& McAuliVe,2002),社会心理学家将个人对某个特定群体的认同称为群体认同。儿童是否已经产生群体认同感从而更偏好群组内成员呢?
Schug,Shusterman,Barth和Patalano(2013)对此进行了研究,他们让一组儿童穿上有风筝图案的衣服,而另外一组儿童则穿上有气球图案的衣服,通过这种方式将儿童人为地划分为不同的群组。该研究是群组(组内、组外)与行为类型(公平行为、吝啬行为)的被试间设计,其中组内成员是指与儿童穿相同图案衣服的玩偶,组外成员是指与儿童穿不同图案衣服的玩偶;公平行为是指视频中的玩偶表现出更多的公平行为,在6次分糖果任务中有5次将一半糖果分给同伴,而吝啬行为是指视频中的玩偶表现出更多的吝啬行为,在6次分糖果任务中5次都只分给玩偶两颗糖果(一共有12颗糖果)。根据需要只研究了组内公平-组外吝啬与组外公平-组内吝啬这两种实验情境。每种实验情境中的儿童都需要观看6组视频,每组包括2段视频,共12段视频。以组内公平-组外吝啬组为例,在儿童观看的视频中,组内成员表现出更多的公平行为,组外成员则表现出更多的吝啬行为,然后比较观看视频前后儿童对两个玩偶的态度变化。研究结果发现当组内外成员都表现公平行为时,儿童对组外公平成员与组内公平成员的喜爱得分都变化不大;然而,当组内外成员都表现出吝啬行为时,儿童对组外吝啬成员的喜爱得分显著下降,但是对组内吝啬成员的喜爱得分变化却不大。这表明儿童对他人的评价存在群组内偏好(in-group bias)。
为探究这种偏好是否会影响儿童的选择性信任判断,MacDonalda,Schug,Chase和Barth(2013)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实验1中让两个信息提供者与儿童都穿蓝色衣服,因此他们与儿童属于同一个群组,但是两名信息提供者的命名正确率不同。研究结果发现儿童更信任正确率更高的信息提供者,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实验2中两名信息提供者中的一名与儿童都穿蓝色的衣服(即为群组内成员),另一名穿其他颜色的衣服(即为群组外成员),与实验1一样,两名信息提供者的命名正确率不同,但是群组内信息提供者的正确率更低,而群组外信息提供者的正确率更高,结果发现虽然4岁儿童能正确区分哪一个信息提供者的可信度更高,但是对两个信息提供者的偏好不存在差异。实验3与实验2的不同之处在于群组内信息提供者的正确率高,而群组外信息提供者的正确率低,结果发现儿童更信任可信度更高的信息提供者。
结合以上两项研究可知,儿童不仅已经对群组内成员产生群体认同,表现为更偏好群组内成员,而且他们在进行信任判断会考虑群组成员的身份,对群组内成员的偏好会减弱正确性对儿童选择性信任的影响。
4展望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对儿童选择性信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然而,现阶段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关于儿童的选择性信任问题在以下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
第一,需要探寻新的研究范式或改善现有研究范式。一方面,在研究意图对儿童选择性信任的影响时,儿童对提示者意图的理解主要通过提示者在寻找者是否找到物品时的情感反应(微笑或皱眉)(Vanderbilt et al.,2011;Liu et al.,2013;马夏霞,2013)来进行推测,这就导致提示者的情感反应与意图本身的影响无法分离,情感反应可能会干扰儿童的信任判断。与此同时,有些儿童可能是为了让提示者高兴(如微笑)而选择其所给提示,并不是意图的影响。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应改善现有研究范式,例如可先让儿童看到提示者将待寻找的物品放于某处,然后通过观察提示者是否让寻找者到该处寻找来直接判断提示者的意图,从而排除情感反应对意图影响的干扰。另一方面,在寻找物品任务中,提示者往往通过用手指向某处来提示儿童所寻找物品的具体位置。“用手指向”作为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提示方式,可能导致年幼儿童因较难拒绝这种习俗性的提示方式而更倾向于采纳提示者的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考察不同提示方式的影响,例如言语提示(直接告诉儿童在哪个盒子里)、标识提示(在欲提示的盒子上放一个球)。
第二,以往研究表明虽然4岁儿童已经能意识到提示者的意图,但是在行为上并未表现出选择性信任,存在“知”、“行”分离现象(Vanderbilt et al.,2011;马夏霞,2013)。目前对“知”、“行”分离现象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第一种观点认为儿童对他人的评价存在积极偏好(positive bias)。Vanderbilt 等(2011)认为这是因为年幼儿童拥有一个缺省假设(default assumption),即成人都是诚实、具有亲社会动机的。Heyman,Sritanyaratana和Vanderbilt(2013)发现儿童对人际互动中的他人存有一种交流意图假设(communicative intent hypothesis),即只要他人会主动与其交流便值得信任,即使当他人所给的信息具有明显错误时,儿童仍然选择相信他。第二种观点认为由于儿童的执行功能发展得尚不完善,所以即使儿童已经能正确进行意图判断,但是仍然不能运用这个认识指导自己的行为。Liu等人(2007)发现儿童虽然能根据他人以往的行为推断他人的特质,或者能根据所给的特质描述预测他人将来的行为,但是还不能通过整合从行为到特质及从特质到行为这两个过程,因而不能进行从以往的行为表现预测将来的行为的推理。因此,今后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知”、“行”分离现象背后的原因。
第三,以往在研究可信度特质对儿童选择信任的影响时,信息提供者的行为也存在恶意与善意之分,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也体现了意图这一因素的影响。因此,意图和可信度特质这两种影响因素是否属于同一层次目前还不清晰,这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探究。
第四,群体认同对儿童选择性信任影响的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目前的研究结果仅表明群组内偏好会减弱信息正确性对儿童选择性信任的影响,而该偏好究竟是增加了儿童对群组内成员的信任程度,还是降低了其对群组外成员的信任程度,抑或是兼而有之则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究。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借鉴Pasquini等人(2007)的实验设计,通过控制群组内成员与群组外成员对物品命名的相对正确率来进一步研究正确性与群体认同是如何影响儿童选择性信任判断的。
第五,应进行长期追踪研究,考虑选择性信任任务对儿童社会化进程的影响,研究在选择性信任任务中表现出不同信任倾向或表现出不同行为特点的儿童,其社会化进程上存在什么样的差异。
参考文献
曹梦露,龚文进,汤永隆.(2012).旁观者非言语线索对幼儿选择性信任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613-615.
车翰博.(2014).基于亲社会特质的4~5岁幼儿选择性信任判断的发展特点.硕士学位论文.辽宁师范大学.
李庆功,徐芬,周小梅.(2012a).3~4岁儿童基于可信度特质的信任判断:特质间差异和年龄特点.心理发展与教育,(04),345-352.
李庆功,徐芬,周小梅.(2012b).3~5岁儿童基于能力特质进行信任判断的策略及其发展.心理发展与教育,(02),140-144.
马夏霞.(2013).学前儿童怀疑能力发展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
王颖.(2012).3~5岁幼儿选择性信任能力的发展机制.硕士学位论文.沈阳师范大学.
杨娜.(2014).4~6岁儿童在道德和习俗领域的选择性信任的发展.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
袁鸣,邓铸,季培.(2013).儿童社会认识论:儿童对信息提供者的选择性信任.心理科学进展,21(03),480-486.
张兰萍,周晖.(2009).幼儿基于信息判断的选择性信任的发展——其持续性及与人际信任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03),9-14.
张耀华,朱莉琪.(2014).认识性信任:学龄前儿童的选择性学习.心理科学进展,22(01),86-96.
周海丽,周晖.(2014).4~7岁儿童基于不同可信度特质和情景的信任判断.心理发展与教育,(06),570-576.
Axelrod,R.,& Hamilton,W.D.(1981).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Science,211,1390-1396.
Bascandziev,I.,& Harris,P.L.(2014).In beauty we trust:Children prefer information from more attractive informants.BritishJournalofDevelopmentalPsychology,32(1),94-99.
Ben-Ner,A.,& Halldorsson,F.(2010).Trusting and trustworthiness:What are they,how to measure them,and what affects them.JournalofEconomicPsychology,1,64-79.
Birch,S.,Vauthier,S.A.,& Bloom,P.(2008).Three-and four-year-olds spontaneously use others’ past performance to guide their learning.Cognition,107(3),1018-1034.
Clement,F.,Koenig,M.,& Harris,P.(2004).The ontogenesis of trust.Mind&Language,19(4),360-379.
Corriveau,K.H.,& Harris,P.L.(2009a).Choosing your informant:weighing familiarity and recent accuracy.DevelopmentalScience,12(3),426-437.
Corriveau,K.H.,& Harris,P.L.(2009b).Young Children’s trust in their mother’s claims:Longitudinal links with attachment security in infancy.ChildDevelopment,80(3),750-761.
Corriveau,K.H.,& Kinzler,K.D.(2013).Accuracy trumps accent in children’s endorsement of object labels.DevelopmentalPsychology,49(3),470-479.
Deutsch,M.(1958).Trust and suspicion.JournalofConflictResolution,2,265-279.
Doebel,S.,& Koenig,M.A.(2013).Children’s use of moral behavior in selective trust:Discrimination versus learning.DevelopmentalPsychology,49(3),462-469.
Fusaro,M.,& Harris,P.L.(2008).Children assess informant reliability using by standers’ non-verbal cues.DevelopmentalScience,11(5),771-777.
Fusaro,M.,& Harris,P.L.(2013).Dax gets the hod:Toddlers detect and use social cues to evaluate Testimony.DevelopmentalPsychology,49(3),514-522.
Heyman,G.D.,& Gelman,S.A.(2000).Preschool children’s use of novel predicates to make inductive inferences about people.CognitiveDevelopment,15(3),263-280.
Heyman,G.D.,Sritanyaratana,L.,& Vanderbilt,K.E.(2013).Young children’s trust in overtly misleading.CognitiveScience,37,646-667.
Jetten,J.,Postmes,T.,& McAuliVe,B.J.(2002).We’re all individuals:Group norms of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levels of identification,and identity threat.EuropeanJournalofSocialPsychology,32,189-207.
Kinzler,K.D.,Corriveau,K.H.,& Harris,P.L.(2011).Children’s selective trust in native-accented speakers.DevelopmentalScience,14(1),106-111.
Koenig,M.A.,& Harris,P.L.(2005).Preschoolers mistrust ignorant and inaccurate speakers.ChildDevelopment,76(6),1261-1277.
Liu,D.,Gelman,S.A.,& Wellman,H.M.(2007).Components of young children’s trait understanding:Behavior to trait inferences and trait to behavior predictions.ChildDevelopment,78(5),1543-1558.
Liu,D.,Vanderbilt,K.E.,& Heyman,G.D.(2013).Selective trust:Children’s use of intention and outcome of past testimony.DevelopmentalPsychology,49(3),439-445.
Li,Q-G.,Heyman,G.D.,Xu,F.,& Lee,K.(2014).Young children’s use of honesty as a basis for selective trust.JournalofExperimentalChildPsychology,117,59-72.
Mascaro,O.,& Sperber,D.(2009).The moral,epistemic,and mindreading components of children’s vigilance towards deception.Cognition,112,367-380.
MacDonalda,K.,Schug,M.,Chase,E.,& Barth,H.(2013).My people,right or wrong Minimal group membership disrupts preschoolers’ selective trust.CognitiveDevelopment,28,247-259.
Pasquini,E.S.,Corriveau,K.H.,Koenig,M.,& Harris,P.L.(2007).Preschoolers monitor the relative accuracy of informants.DevelopmentalPsychology,43(5),1216-1226.
Rotter,J.B.(1967).A new scal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interpersonal trust.JournalofPersonality,35,651-665.
Rousseau,D.M.,Sitkin,S.B.,Burt,R.S.,& Camerer,C.F.(1998).Not so different after all:A cross-discipline view of trust.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23,393-404.
Schug,M.G.,Shusterman,A.,Barth,H.,& Patalano,A.L.(2013).Minimal-group membership influences children’s responses to novel experience with group members.DevelopmentalScience,16(1),47-55.
Scofield,J.,Gilpin,A.T.,Pierucci,J.,& Morgan,R.(2013).Matters of accuracy and conventionality:Prior accuracy guides children’s evaluations of others’ actions.DevelopmentalPsycholgoy,49(3),432-438.
Vanderbilt,K.E.,Liu,D.,& Heyman,G.D.(2011).The development of distrust.ChildDevelopment,82(5),1372-1380.
Research Advances in the Effect of Social Clues on Children’s Selective Trust
Wang Yan1,Cheng Yan2,4,Li Jiayang3,Dong Shenghong4
(1.Research Center of Preschool Education,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 330022;
2.Primary Education Teachers Branch of Shangrao Normal University,Shangrao 334000;
3.EverGreen Academy,Changsha 410600;4.Jiangxi Key Laboratory of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Nanchang 330022)
Abstract:Selective trust refers that children use multiple clues to infer one informant’s reliability and then determine whether to trust the informant’s past testimony or not.Many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to explore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children’s selective trusts,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se factors can be classified as cognitive clues and social ones.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he social clues on children’s selective trust,researchers made some supplements and improvements on the basic researching paradigms which included two main types as:a)the objects naming task was replaced by other tasks;b)feedback of informant was added in the familiarization phase.In the last few years,the effects of social clues such as informant’s intention,trustworthiness,pro-social trait and group identity on the children’s selective trust were explored under these modified paradigms.The future study could explore new research paradigm or improve the existing research paradigm,probe in the mechanism of the separation between cognition and behavior,the impact of group identity and information accuracy,and the influence of selective trust on children’s socialization process.
Key words:selective trust;social clues;research paradigm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15)06-052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