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经济新闻的传播研究——以《环球财经连线》为例
2015-02-26彭佳
彭 佳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媒体时代下经济新闻的传播研究——以《环球财经连线》为例
彭 佳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摘 要:经济新闻与人们日常生活发生着联系。随着中国加入WTO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加密切,经济新闻不仅越加成为人们了解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也是提高经济关注度与传播的重要载体。本文以《环球财经连线》为研究对象,从“内容为王”的数字化传播、、国际视野的“亲民化”报道、多媒联动四个方面,分析该新闻节目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之处,使经济新闻更具时代活力与专业特色,为其他专业新闻的与时俱进的发展提供参考思路。
关键词:新闻传播;经济新闻;新媒体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指出:“人类经历了农业化浪潮和工业化浪潮后,第三次浪潮,信息化浪潮到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也于90年代初提出知识经济的概念,指出“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随着全球化的加深,中国加入WTO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经济新闻传播事业也有了显著发展。经济新闻,不仅越加成为人们了解经济发展的窗口,也是提升经济关注与传播的有力载体。
“经济新闻”概念中的“经济”一词,指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即生产关系及与此相连的社会生产全过程,如经济关系、经济工作(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经济生活等[1]。经济新闻就是报道人类社会最新的经济关系、经济活动和最新经济现象的新闻,以报道经济关系、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为主。经济新闻与我们每天的生活发生着联系。因此,推动经济新闻的发展,对满足人们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提高国民经济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1 《环球财经连线》的概况
2003年10月20日,CCTV-2经济频道开播,立足中国经济、关注全球经济的发展,以提供切实的财经信息为准则。
2009年8月24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正式更名为“财经频道”,重点推出财经新闻节目《环球财经连线》(Global Connection)。并在频道更名3个月后,即11月24日起推出24小时广播电台。与经济频道时期的栏目布局相比,财经频道主要是内容的深度挖掘,及栏目形式的多样性。改版后的财经频道,以制作专业的财经信息为核心,选定午间和傍晚时段播出,达到“全球视野、全球市场、全球资源、全球智慧”,重点打造“速度、深度、粘度”有质量的财经新闻节目。从频道改版之日起,发挥经济新闻引领者的品牌化趋势。
2 新媒体语境下的经济新闻——《以环球财经连线》为例
2.1 “内容为王”的数字化传播
21世纪初,弗卢在《新媒介导论》中指出:“新媒介技术演进的结果导致了全球化。通过电子传播技术,世界上不同地方人们之间的距离被大大缩短。”
《环球财经连线》(Global Connection),顾名思义,“连线”,意为全球多点连线,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实时报道。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呼应节目“环球”的主题,增强“财经连线”的地区集合化密度。
以双屏式画面,将两地的新闻主播和邀请的专业财经评论员连线,展现无空间感的实时报道,面对面式的“关联性在场”,加强了连线两地的可视化互动,拉近了时空的距离感,切实传递出新媒体运用下环球财经“连线”的实质性效果。
运用数字化传播,以“内容为王”重点建设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多层次利用。既将内容的采集、制作、发布、改进到更细致,也使经济新闻从可读可观、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到多维的数字化生产,相互促进,整合内容资源。市场经济条件下,塑造经济新闻质量化传播,在传播过程实现内容的再生产和优质创新。
2.2 “专业化”的受众细分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日益广泛且专业。电视作为信息化传播重要的大众传媒,与受众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
央视财经频道按一个季度,调查了解收视市场下百姓的观看走向和需求。《环球财经连线》将受众的收看需求置于更加专业化和细分化的位置,“财经政策的窗口、投资理财的指南、经济生活的帮手”,改善新闻报道更适应受众。针对细分的受众,编排新闻内容,包括投资与理财、海内外金融动态、日常经济活动等覆盖性报道,并与路透社、《金融时报》《经济观察报》等建立内容链接,满足不同受众对经济信息的需求。
同时,每周六、周日晚间财经频道播放《环球财经连线》的特别企划节目《领
导者》,以领导者的经历作为动态经济的一个缩影,介绍国内外与经济相关的社会精英、创业者和经济生活中的励志人物,分享他们的经济故事与财经理念,拉近与观众的心理距离,由“他们”延伸到日常的经济活动与百姓生活。
2.3 国际视野的“亲民化”报道
“放眼全球,选取有国际影响的中国新闻,有中国关注的国际新闻;给国内新闻一个国际视角,给国际新闻一个国内落点。”旨在提高专业化报道的基础上,走亲民路线,以通俗易懂的日常语言报道经济新闻,彰显节目的亲民化走向。
以“接地气”的主持风格说明每期内容提要,在经济名词较多的新闻中,例如道琼斯、个税改革、纳斯达克指数等,主持人以打比方或类比阐释术语;播放经济现象的画面时,主持人会适当做经济知识延伸,例如,以“加薪”为主题的一期节目,主持人与财经评论员、经济学家进行现场讨论,扩展了与加薪相关,如跳槽、升职、加薪等建议性内容。例如“智能贴纸,让皮肤变触屏”“零重力玻璃杯,太空饮水不犯难”等,多以易于理解的类比或比喻报道科技。
将理财、投资、消费方面的经济活动,以财经资讯滚动播放,以简短的语言表达经济现象,避免因晦涩的经济术语造成误解、难懂;将有价值的新闻以日常口语化叙述,例如“成本上升,中国制造如何突围”“聚焦两会”的报道,从进出口贸易、“草根”创业热度、技术开发等与百姓相关的活动入手,以小见大,展现经济变换,既易于理解,又提高了关注度,不是将“经济”束之高阁。
国际新闻方面,以东方视角报道国际新闻,例如“中韩自贸协定完成谈判,双方产业优势互补”“中欧班列,联通欧亚新通道”“2015年开启太空探索黄金时代”等展现国际动态。另一方面,以人情味的报道增强情感,例如“巴格达卖茶人,笑对人生”“匈牙利馆藏千年佛像,内藏打坐和尚”等,以细微化及生活化的处理,增添了国际人道主义的关注。
2.4 多媒联动
以互联网思维进行多媒介联动。在媒介丰富理论基础上发展的“渠道扩展理论”认为,“个人经验会影响他们对某种媒介渠道的感知,与媒介丰富理论对媒介丰富度如何影响人们的选择选择和使用不同”[2]。
新媒体的数字化推动了媒体设备的智能化,从而使传播平台更贴近化,应用设备也更人性化。以主流的社交媒体,作为打造多元化传播的突破口。由于网络平台的传播速度较快,形式不受限制,使经济新闻以“碎片化”的方式传播给大众,也符合快节奏的社会特点。大众用细碎时间阅览经济新闻,以娱乐化方式达到心理贴近,提高关注经济的意识。“碎片化”形式,有助于在思想意识的培养,增强人们对经济的运用。
运用一维到多维的媒介联动,以电视、视频网站、宣传广告等传播渠道重复宣传经济活动,例如CCTV-5官网和中国网络电视台实行“多屏”独家赛事直播;因时差的国外赛事,搜狐视频链接有资源的视频网站,实行联动播放。以互联网作为推广经济新闻的主要平台,财经频道建立了《环球财经连线》的官网,开设节目讨论区,线上和线下新闻的重复播放。实行跨时区的节目更新,既让经济新闻的更新更为及时,加大了传播力度;也使传播面更广,去程序化地让大众看到经济新闻,提高新闻的阅读率和使用率。
同时,推出《环球财经连线》的纸媒版——《财经周刊》及电子版,将传统媒介与新媒介平台融合,以周刊形式,巩固传统媒体的辐射率,提高新闻内容的使用率与价值再挖掘,打造具有品牌竞争力的财经新闻。
3 结语
《环球财经连线》,既是专业类新闻发展的一大创新,也为其他专业新闻的创新提供了一定的现实思路。坚持“内容为王”的基础策略上,开拓传统媒体的发展空间。充分运用新媒体优势,延伸新媒体与传播的相互作用,树立具有外部多元、内部专业的经营特色。提升媒介资源的综合升级,在塑造节目品牌的驱动力下,扩大新闻传播力和节目影响力。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新闻报道也是与时俱进的。新媒体环境下的经济新闻,应更具时代活力与专业特色。通过经济新闻这个窗口,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经济与新闻,给予百姓实实在在的经济类知识普及,使经济新闻不仅是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渠道,也是塑造经济发展环境的组成部分,让更多的人关注经济新闻,积极推进经济建设,从而为更好地推动中国经济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程道才.专业新闻写作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72.
[2]吴小坤,吴信训.美国新媒体产业[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2:9.
[3]严三力,包鹏程,王虎.经济新闻写作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永,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77.
[5]孙凤毅.与中国经济一同成长——中国电视经济节目30年[J].当代电视,2008,(8).
[6]康彬.新媒体时代的受众研究——由麦奎尔的《受众分析》谈起[J].新闻知识,2011,(1).
[7]吕正标,王嘉.电视新闻节目理念、形态与实务[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