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探索的时间还给小朋友

2015-02-26江苏省昆山市张浦中心幼儿园周晓晖

新教育 2015年18期
关键词:张宁铲子沙子

□江苏省昆山市张浦中心幼儿园 周晓晖

把探索的时间还给小朋友

□江苏省昆山市张浦中心幼儿园 周晓晖

对于一名新踏上工作岗位的幼儿教师来说,如何组织好小朋友们的游戏,让小朋友在游戏中体现自主性是比较困难的。这需要我们不断尝试,从每次的情况中反思并不断积累经验,最后在一次次的反思修改中得出最好的组织方法和最有效的组织形式,最终才会感悟到:要把探索的时间还给小朋友。

游戏组织 自主探索 主导者身份

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幼儿园新教师来说,往往会出现理论与实际脱节的情况——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幼儿园教学中去,却发现不像想象中来的那么顺利和完美。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也不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他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特点。这也就注定我们的教学不能只依靠理论,而应理论联系实践,努力积累实践经验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本学期,我在组织小朋友们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了实践经验和反思对我们教学的重要性。

1.一开始我在组织小朋友进行游戏时,一是怕小朋友不会玩,二是怕自己不能很好地把握整个游戏,不能使小朋友们达到本次活动目标,所以我采用了手把手的方式,一步一步地带着小朋友们进行游戏。如本周我们开设新的区域游戏:医院。这个活动是我们班小朋友们进入中班后新开设的游戏。我并不知道他们的游戏水平,怕他们不会玩,所以我便在游戏之前先让小朋友们看有关医院的图片,让小朋友们知道医院是什么地方、是怎样的,并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产生共鸣。接着我又怕他们不会开展医院游戏情境,于是我便和小朋友们一起讨论医院里有谁,谁会去医院,去医院里干什么等,让小朋友们知道怎样来开展医院游戏。小朋友们都表现出很强的兴趣,跃跃欲试。

在我分配好游戏角色后,小朋友们就开始游戏。我理所当然要重点观察:童思耕当挂号处人员,李雅文当医生,李小雨当护士。游戏开始,娃娃家里的妈妈带着娃娃来看病了。他们先来到挂号处说了一声“看病”,李雅文听到了就赶在童思耕之前说话:“娃娃怎么啦?”我见了就告诉他们医生要在病人挂号之后才能看病,不能抢。这时就见到李雅文一声不吭地坐回椅子上了。好不容易轮到她给娃娃看病时,她就一下忘了之前的郁闷再次问道:“娃娃怎么啦?”娃娃家妈妈说:“发烧了!”“那就给他打一针吧!”这时我又对李雅文说:“是不是要给娃娃量量体温,看看是不是真的在发烧呀!”听了我的话,她便找出了体温计给娃娃量体温。整个活动几乎都是在我的安排中进行的。小朋友们只是照着我的想法进行游戏,他们在整个游戏中表现出的积极性不是很高,而且整个活动中都体现不出他们对游戏的自主性探索,只是机械地进行。虽然我是为了让小朋友们能更好地进行游戏,但很明显,我用错了方法,我变成了这个游戏的主导者,而不是一个引导者、观察者。

后来我进行了反思:其实在整个游戏中,小朋友们开展的内容出现问题时我只要给他们一点点的语言提示或直接参于游戏,我以病人的身份来引导小朋友们开展正确的、内容丰富的医院游戏,效果可能会更好。所以在下一次活动中,我便采取了这个方法。

2.到了再次开展“医院游戏”时,我便放弃了主导者的身份,变成了一名病人参与到游戏中。我先拿着病历卡到挂号处挂号,让挂号处人员知道怎样帮病人挂号。然后我便到医生孟蕊那里看病,医生问我:“哪里不舒服?”我说:“头疼,咳嗽……”孟蕊给我量体温后说:“发烧了!那就打一针吧!”为了发展游戏内容我便说:“我不想打针,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呀?”她看了看桌子上的材料,想了想说:“那就配点药吃吧!”“好的。”就这样我看到孟蕊高兴地去配药了。

在本次活动中,我亲自投身于游戏中,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小朋友们更好地开展和丰富游戏内容。小朋友们在“为老师看病”的过程中在老师的引导下了解了怎样可以让游戏变得更好玩,在自己的思考下也发现要为病人看好病不一定是打针也可以用吃药等方法。活动过后我进行了反思:本次活动我采取的方法比起第一次用的方法更好更有效。虽然还是引导小朋友们在我“铺设的轨道”上正确地游戏,但是我这一次给了小朋友们自己去想去发现的机会,并且,我这次不是把答案、要求直接告诉小朋友,而是让他们自己去找出答案,所以本次活动,小朋友的参与度明显比之前的高,玩得也更开心。

在这次的基础上,我想:若尝试放手让小朋友们自己去玩、去探索、去发现,这样会不会有更好的活动效果?所以我为小朋友们提供更丰富的材料后,慢慢开始尝试放手,给小朋友们更多的机会和时间自己去想、去看、去发现。最后我在另一个游戏中做到了——

3.玩沙子是我们班小朋友们非常喜欢参与的活动。今天早上朱张宁很早就来到学校。他妈妈和我们说:“今天他第一个起床,起来之后就催促我快点,要来不及了,问他也说不清楚原因,所以我就想上来看个究竟。”我们听了之后也在纳闷。就在我们谈话的时候朱张宁就迫不及待地加入了玩沙子游戏中,还不时发出哈哈哈的笑声。这下我们都恍然大悟,原来他这么早来学校就是想要早点去玩沙子!

只见他来到玩沙区迫不及待地拿着铲子,一铲子一铲子地往漏斗中加沙子。看着漏斗中的沙子慢慢地一点点漏到瓶子里,他呵呵呵地笑了起来。这下就把在旁边玩的戴靖峰吸引过来了。两个人一起你一铲子我一铲子给漏斗加沙子,玩得不亦乐乎。可过了没多久他们就觉得没意思了,在沙堆里划来划去不知道干什么。

这时朱张宁看到玩沙区的墙壁上的图片中小朋友拿着喷水壶,往沙子里加水,然后再玩湿了的沙子。他看了看我们的玩沙区中有两个小罐子,灵机一动,就悄悄地和戴靖峰说:“我们也给沙子浇水来试试吧!”被他这么一说,戴靖峰兴趣也来了,凑近仔细地看着墙上的图,高兴地附和。于是他们两个拿了一个罐子到卫生间里去装水,然后把罐子里的水都倒到沙子里,他们惊奇地发现沙子的颜色变了。朱张宁开心地跑来把我拉到玩沙区:“周老师,您快看沙子变颜色了!”“是的是的,我们把水倒进去之后沙子就变颜色了!”其他班上的小朋友听见了也都好奇地围了上来。就这样我们把沙堆团团围住。马文轩忍不住用手去捏了捏这湿了的沙子,大声地说:“这个沙子结成块块了!”就这样其他小朋友也都用手或用其他材料去玩了玩这湿了的沙子。又有一个小朋友说:“沙子变重了!”“对的对的,用吸管吹不起来了!”“这真好玩!”“这沙子都粘在手上了,真脏!”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把自己发现的情况说出来,希望得到我的肯定。我给予了他们发现的肯定。这下他们对沙子的探索表现出更强的兴趣来了。到最后活动结束时他们都表现出恋恋不舍。

通过本次活动的观察发现,对孩子们的教育不能只是单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应该像这样,在一天的每时每刻中抓住机会,任何一件事都有教育价值。只要教师为小朋友们提供好充足的材料、自主活动的机会和时间,小朋友们自己也会进行探索发现。但教师不能放任小朋友们自由但无目的地进行探索观察,这样是没意义的。所以在小朋友活动时,教师也要参与其中,但不是主导者,而是活动的观察者、引导者——放手让小朋友自己去动手发现,但又及时地对小朋友们的发现加以肯定,让他们更乐意地进一步探索下去。正如这次在整个玩沙子的发现探索活动中,我一直都只是小朋友们的聆听者、肯定者,听着小朋友自己通过探索从而发现的现象,并对他们发现的现象加以大大的肯定。就这样,普普通通的玩沙子游戏活动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在这一学期的尝试和摸索中我发现:老师们要相信小朋友的能力:只要你给他们准备好了丰富的材料,大胆地放手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玩,你一定会发现他们玩得相当精彩!所以,请老师们不要剥夺小朋友们自己探索、思考、发现的机会,把探索的时间还给小朋友!

猜你喜欢

张宁铲子沙子
Go to School 上学
乐普 《欣忭》
Umbrella Day伞日
There
一粒沙子的历史
沙子为什么会"唱歌"?
嘴前长铲子的象
绝望的沙子
一粒沙子
七把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