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课堂:让语言和思维和谐共生

2015-02-26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始丰街道中心小学章慧芬

新教育 2015年18期
关键词:共生词语课文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始丰街道中心小学 章慧芬

阅读课堂:让语言和思维和谐共生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始丰街道中心小学 章慧芬

语言和思维的统一是语文教学的内在规律。在语文教学中,把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使两者和谐共生,相得益彰,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的语文能力。

阅读课堂 语言和思维 和谐共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小学语文教学要遵循语言发展和思维发展的规律,建立一个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有机结合的训练体系”。语言和思维的统一是语文教学的内在规律。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通过发展学生的语言使他们获得思维的工具。阅读教学中,在语言训练的同时要注重思维训练,把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整合为一体,使两者和谐共生,相得益彰,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的语文能力。

一、开采“共生”的点

课文即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教学时要以它为本,紧扣教材,挖掘、开采语言文字训练和思维训练的好材料。

1.重点词语。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起着“牵一词而动全文”的作用。教师在教学时要抓住这些词语,启发学生挖掘、揣摩它在特定语境下的作用,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训练学生思维。如《鱼游到了纸上》一课中的“游”字,就可以作为训练点,切入训练。

2.关键句子。课文的关键句子,就是指那些最能表现人物品质的,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词句,有的含义深刻,有的潜台词很多,是很好的训练语言和思维的材料。如《金色的鱼钩》一文最后一句话:“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教学时可以由此切入研究,能统领全文内容,又富有深意,令人琢磨。

3.经典段落。课文中有些段落构段方式精妙,有些段落描写简略,是作者写作技巧的表现。教学时,可以进行仿写或补白的语言训练,来训练思维。如《青山处处埋忠骨》中“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这是课文的最后一句。那一晚,毛主席到底有着怎样的思想斗争,课文没有具体写,在这里可以结合前文,想象补白,写写毛主席的心理活动。这既是进行思维训练,也是进行语言训练,是一个很好的结合点。

4.人物形象。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写人的课文很多,也有许多人物形象深入人心。作者在刻画时,有的只有寥寥几笔,却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如《慈母情深》一文,寥寥数笔,描绘母亲劳作的形象。教学时,要抓住形象描写进一步强化,使学生感受语言的精妙,又训练思维的精确。

5.写作思路。作者的写作思路决定了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这也是语言和思维训练的切入点。如写景的文章,可以探索作者的写作思路。其中,《记金华双龙洞》、《七月天山》、《颐和园》等都是写景文章的典型结构,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完全文后,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指导学生迁移运用,训练思维。

6.课后习题。人教版语文教材的课后习题,许多就是一种学习语文的方法训练,既有语文思维训练,又有语言训练。如《生命生命》的课后题:“作者从三个事例中引出了对生命的思考。让我们联系生活实际,交流交流对课文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二、把握“共生”的度

解读文本时,开采挖掘这些训练点后,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握训练的度,才能更有效地落实教学任务。

1.符合学情定“度”。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进行思维训练,但是,训练达成的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符合学段的教学目标。不同年级的不同课文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的程度上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如“明亮”,低年级以词组搭配的发散性思维训练为主,中年级则要求围绕“明亮”说几句完整的话,而高年级就没有必要作这样的语言训练来培养思维能力了。

2.根据重点定“度”。语文课本中可以进行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的内容很多,只有抓住其重点部分的语言和思维的结合点,才是最有价值的。如《秋天的雨》一课,值得进行训练的点很多,有描写秋天色彩的,有描写秋天动物活动的。细读课文后,结合学段的训练要求,就会发现最值得进行训练的是描写秋天色彩的那段话。在这段话中,既有观察顺序的思维表现,又有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语言表现,并且整段话的研究习得,更是对习作中“写一段话,表现秋天特点”的方法的熟知。所以在教学中,可以把这段话作为本课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结合点的重点展开教学。

3.按照形式定“度”。教学中,要根据文本的语言形式确定训练方式,不仅要注意语言训练的形式,还要注意训练内容的深刻性,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如《学会看病》一文中的心理活动描写有着独特的写法。每一段描写一种心情,都有一个关键词,如“残忍、心软、担心、自责”;每一段话中,都有一些关联词,如“虽然……但……”、“假如”等,把心理活动刻画得细致入微。这种写作形式,可以让孩子们借鉴学习,设计一个话题——“儿子独自走出家门、去医院、在路上、到了医院、看病之后分别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请参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表现儿子独自看病的复杂内心”,在课内进行仿写训练。

三、训练“共生”的法

语言训练涉及的听说读写,从现象看,是凭借语言的一种交流,实际上语言是承载着思维的信息,是语言和思维在共同起着作用。

1.揣摩重点词语,培养思维的准确性。在语言训练中,要经常进行换词比较理解,创造让学生顿悟的情境,使学生不仅准确地理解词语,又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思维的准确性。如《花的勇气》中“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一句的“寂寞”一词,让学生换词比较,试试可以换成哪些词语,体会表达效果的不同,从而感受到作者用词的精妙——词语是有温度的,是有情感的,这“寂寞”是作者的体会,认为绿地没有花的陪伴是寂寞的,也表达了作者看不到“明媚的小花”那份失望的心情。

2.理解关键句子,培养思维的深刻性。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就是涉及思维深刻性培养的语言训练。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一句的理解,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上下文理解意思,而后拓展联系生活实际和个人经验谈体会,从而把这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助人、共享的个人品质融入生活中,使得生活更美好。同时,这种语言训练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了深刻地思考问题,表述自己见解的能力,掌握了思维和语言表达一体的学习方法。

3.依照课文内容,培养思维的敏捷性。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让学生谈感受,往往很多学生有所感,却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从思维层面讲,这是他们的思维缺少了论证和推理的过程,所以思维不够敏捷。这就需要我们在谈感受的语言训练过程中重视思维敏捷性的培养。

4.遵循写作思路,培养思维的条理性。语言表达的有序化从思维层面分析其实是思维的条理性的表现。因此,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很有必要,能帮助学生学会有条理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5.迁移读写方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这里的迁移可以是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的迁移,如略读课文的教学就是引导学生用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去学习略读课文,交流阅读感受——可以是关于内容的感受,还可以是关于表达形式和表达方法的感受。同样,写作方法也可以实行迁移练习。如学习了《人物描写一组》,在明确了描写人物的一些具体方法后,布置学生仿照课文写法,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神态等表现人物特点。方法的迁移其实更是思维方式的迁移,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在语文教学中,把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学生才能学会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学会以语言为工具进行表达,才能真正形成语言意义上的思维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共生词语课文
容易混淆的词语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找词语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背课文的小偷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背课文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