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打开学生阅读的心门
——低年级绘本教学策略
2015-02-26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小学巩慧敏
□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小学 巩慧敏
绘本:打开学生阅读的心门
——低年级绘本教学策略
□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小学 巩慧敏
绘本阅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正逐渐走进小学校园,走近孩子。然而,绘本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一些问题。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绘本阅读教学呢?可采取以下策略:图文结合——提高儿童的观察力、预测猜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比较辨析——提升儿童的思维力、既画又话——挖掘学生的创造力。
图文结合 预测猜想 比较辨析 既画又话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阅读对儿童的成长有着多么深远的影响。在推动儿童阅读的过程中,近几年出现了一种新兴的图书类型——绘本,也叫图画书;起源于西方,是以凝练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画构成的儿童文学作品,图文并茂,画面优美,种类多样,非常适合低年级儿童阅读。它符合低年级儿童形象性思维的特点,用图画帮助他们将文字在脑中建构,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这类书在内容上也贴近儿童的世界,能发展儿童的情商和智商,更重要的是能丰富儿童的想象力,拓宽儿童的思维力,提升儿童对美的感受力。
绘本阅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正逐渐走进小学校园,走近孩子。然而,笔者调查发现,绘本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一些问题。如:(1)很多老师都将绘本阅读安排给家长,进行“亲子共读”,但是大部分家长都没有经过培训,不了解绘本的特点,也没有掌握绘本阅读的方法,往往进行“功利性阅读”,只重视故事情节,或者干脆把绘本当作识字的教材;(2)有些老师也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由于受传统阅读教学的影响,把绘本变成了分析理解的语文阅读教材,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使故事情节支离破碎,破坏了绘本的完整性。或者进行“测试式”阅读指导,每读完一本绘本,就要问“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让学生无从回答,久而久之,就打击了儿童阅读的兴趣。那么究竟如何有效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才能让绘本发挥真正的阅读价值呢?
一、图文结合——提高儿童的观察力
绘本,除了文字,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图画。绘本的图画不是文字的解释说明,而是有单独生命的,可以独立存在的。很多图画出自著名儿童画家之手,画面让人赏心悦目,不仅凝聚着画家们的智慧,其中也隐藏着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秘密。有的绘本全书只有图画,没有文字,却也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因此,在课堂上,除了引导学生感悟文字带来的快乐,也要引导学生进行读图方法的训练,让学生通过画面学会观察、想象、推理等,这样才能使学生根据自身的体验解读出不同的图意,充分享受读图的乐趣,在有趣的读图中学会阅读。
例如,《爷爷一定有办法》用重复而又富有节奏的语言讲述了一个祖孙之间的故事。故事由一块蓝布料开始,心灵手巧的爷爷给亚瑟做了一条小毯子。后来毯子变旧了,爷爷像变魔术似的,总是能将旧的东西重新改成新东西,不停地带给亚瑟和读者惊喜。最后纽扣丢了,故事似乎结束了。真的结束了吗?仔细观察图,细心的学生会有惊喜的发现,画面上除了约瑟一家,下面还画着小老鼠一家。事实上,在这个故事里有两条线索,一条明线,一条暗线,暗线就需要学生去仔细看图发现。图中还隐藏着一个故事,小老鼠一家和亚瑟正好相反,它们得到的布料越来越多,它们会用这些布料做什么呢?于是学生自己又发现了一个奇妙而又精彩的故事。可以想象,当学生发现了别人没有发现的“秘密”,心情是何等的兴奋与惊喜。
这就是画家的高明之处,好像在图画中藏了无数宝藏,等待着儿童用敏锐的眼睛去一一发现。当然,这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需要反复观察,多看几遍,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学生经常这样练习,观察力会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
二、预测猜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生命的丰盈离不开想象的参与,而想象力的发展则离不开阅读的滋养。低年级儿童正处于想象力培养的关键时期。绘本阅读是培养想象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因为每一本绘本离奇有趣的故事情节里,都融入了作者无穷的想象。每个故事都有令人出乎意料的情节,丰富的想象让读者惊讶、惊喜、惊叹。
例如,无字绘本《疯狂星期二》,全书没有文字,完全依靠图画来表现作者疯狂的想象。晚上八点多,一群青蛙满天飞,进行了一夜的狂欢。天亮后,它们返回池塘,恢复正常。而满街的荷叶却让警察和侦探百思不得其解。读到这里,每一个读过它的孩子跟大人都会忍俊不禁,这真是一个充满超级想象的世界。读完后,引导学生大胆猜想:下一个星期二,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动物们又会有什么疯狂的举动呢?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发散思维,让孩子们天马行空地进行想象,比赛谁想象的最离奇、最疯狂。这本绘本充满了戏剧的张力,带给孩子们快乐的同时,更多的是带来想象力的冲击。教师要善于利用绘本鲜艳明快的画面、妙趣横生的情节,为孩子播撒下弥足珍贵的想象力的种子。
三、比较辨析——提升儿童的思维力
有的人认为绘本很简单,没有多大的思维含量,仅适合低幼儿童阅读。其实不然,一本好的绘本,不同年龄的人,可以读出不同的感动。同一主题的绘本,表达的内容与方式也大相径庭,这就需要孩子们在读中去比较、去思考、去辨析其中的异同,从而获得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例如,《逃家小兔》和《亲爱的小鱼》都是关于爱的主题的。《逃家小兔》讲述的是一个温情故事:一只小兔子想要离开妈妈的怀抱,想方设法地离家出走,可是无论它变成什么,走到哪里,妈妈总能找到它,把它带回家。很多老师教这本绘本时,落脚点都是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母亲可以跟随孩子到天涯海角,永远守护着孩子。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妈妈是怎样爱你的?但是稍微大些的孩子看这本书时,会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小兔子为什么要离家出走呢?也许正是这浓浓的母爱束缚了它成长的自由,它想要更多独立的空间,这也正是“中国式”妈妈的问题所在。爱可以是跟随,是守护,但爱也可以是一种放手。《亲爱的小鱼》表达的就是这样一种大爱。一只小猫养着一条小鱼,它给予小鱼无微不至的关爱,但是当鱼缸盛不下长大的小鱼时,它将小鱼放归了大海。虽然它深爱着小鱼,但是它更愿意看到小鱼自由地离去。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爱它,就给它自由,让它离开后找到自己的幸福。
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把这两本绘本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这两本书中表达的爱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种?在比较辨析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四、既画又话——挖掘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就是创新的能力,是孩子学习的动力,也是孩子重要的潜能之一。从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极为重要。生动有趣的绘本在满足学生求新求知需求的过程中,也将引领学生走向未知世界进行深入地探讨,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例如,《苏菲生气了》是一本教孩子管理情绪的绘本,讲的是小女孩苏菲因为和姐姐抢玩具而被妈妈批评后,心理充满着委屈和愤怒。她通过乱踢、尖叫、咆哮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后来生气的苏菲跑了出去,爬到一棵大树上,看到了大自然的美景,心情逐渐平静下来。这个故事很贴近儿童生活,读完故事后,老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们曾经为什么而生气?生气后你是怎么做的呢?可以把当时的场景画下来,创编一个属于自己的绘本故事,名字就叫《我生气了》。只要你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孩子们就会表现出惊人的创造力。因为加入了自己的生活体验,同学们的表现内容各不相同,有的把怒气化为汗水,有的把愤怒消散在音乐中,有的找最好的朋友聊天,有的把委屈吐露给玩具熊……也许孩子们的画不够精美,稍显稚拙,但是每一幅作品都是极富个性的,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印证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创造的。”把画画与写话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更符合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和创造特点。
除了以上几点,教师还可以开展多种创意阅读活动,如绘本故事会、读写绘作品展,绘本表演等多种形式,用绘本敲开儿童阅读的大门,让孩子们在绘本的滋养下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