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在地性视角的类型化音乐电台发展
2015-02-26作者单位太原广播电视台
张 蕾(作者单位:太原广播电视台)
基于在地性视角的类型化音乐电台发展
张 蕾
(作者单位:太原广播电视台)
摘 要:在对类型化音乐电台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当前类型化音乐电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以促进类型化音乐电台发展为目的,基于在地性视角,分别从电台的本土化、地域性定位和地域间的联盟三个方面探讨了类型化音乐电台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类型化音乐电台;在地性;新媒体
与传统音乐电台相比,类型化音乐电台属于新型的传媒方式,其针对具体的地域以及特定的听众范围编排具有针对性的内容,形成具有专一风格特色的节目类型。在制作类型化电台的过程中,其不再以传统的节目为单位,而是以广播频率为基本单位,通过形成内在和外在的整体形象在听众心目中形成具体的定位,具有相对稳定的收听率。
1 类型化音乐电台的特点
从当前的媒体市场情况来看,类型化音乐电台是新媒体时代媒体细分和受众细分的最终结果。通过这种改革方式,使得原有的广播电台频率更加小型化、特征化和区域化。类型化音乐电台与专业化广播的区别在于其出发点是以地域性的听众为对象进行市场细分,而不是传统音乐电台以单一的听众人群为市场细分出发点。从这个角度来看,类型化音乐电台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传统音乐电台的经营理念,将听众的地域性需求作为首要原则,有效地弥补了传统节目与市场需求相互脱节的问题。与此同时,它不但是单纯地制作优秀的音乐,而且是通过具体的地域性特色节目将音乐呈现出来,将电台与听众的距离有效的拉近。
2 类型化音乐电台发展中的困难
从当前类型化音乐电台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存在这样两个方面的内容。
2.1 内容重复度较大,缺乏在地性
类型化音乐电台出现的初衷就是通过新意和特色吸引对应的听众,而这些听众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在地性)。但是,诸多广播电台在经营的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该问题,在进行类型化音乐电台的定位过程总存在着定位不明确的问题,只是采取播放当时最为流行、关注度最高的音乐来吸引听众。这种类型化音乐电台虽然能够在短期内获得部分听众,但是难以吸引长期稳定的听众。还有部分电台在节目制作过程中没有结合当地听众实际需求,单纯的过度借鉴部分音乐电台的成功经验,采取生搬硬套的方式制作节目,不但使得原有的节目品质下降,而且使得最终制作的节目不伦不类。
2.2 节目缺乏创新,难以吸引本地观众
因为类型化音乐电台理念进入我国的时间相对较短,诸多的节目在编排和完整性方面依然存在不足。导致很多电台并没有根据当地听众的实际需求推出具有新意的节目,而是单纯地依靠引进国外的节目或者运作方式来吸引听众,这不利于电台的持续长久发展。同时,这种情况也使得广播电台在节目改良和升级的过程中不能大胆突破,导致听众流失。
3 基于在地性视角的类型化音乐电台发展策略
3.1 重视引入外国经验,注重本土化处理
类型化音乐电台在给传统音乐电台提供发展方向的同时,也促进了传统音乐广播电台的改革。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考虑本地区的实际特点,从电台的在地性情况出发,在引进国外相关节目及其制作经验的同时,对其利用价值以及节目编排特点进行仔细推敲,然后针对区域听众的实际需要进行改良。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保证制作的节目能够长久地在本地受到欢迎,在融合本土文化的同时使得节目的认同感得到提升,有利于电台收听率的提升。
3.2 开展区域化市场调查,提高节目定位准确性
对本地区域进行市场调查,确定电台节目的定位类型和方向是避免类型化音乐电台节目同质化问题的有效方式。为了满足当地特定听众的音乐需求,电台工作人员应该在节目编制之前进行市场调查,通过分析数据准确定位频率类型。例如,结合调查结果,对音乐电台听众进行细分,对兴趣点、社会背景以及心理诉求等进行合理划分,并以此为依据对节目内容、播出时段进行合理确定。
3.2 面向市场,形成区域化盟化
通常,类型化音乐电台制作的节目一般采取板块化的呈现方式,部分节目资源存在着资源重叠的问题。因此,一定范围内的类型化音乐电台可以通过采取联盟化的方式,将不同电台的素材、音乐资源以及其他相关信息进行汇总,构建一个资源共享的数字化网络平台。利用该平台,各个电台通过贡献节目资源能够有效地避免资源浪费,减少获取资源和信息的成本。同时,各个类型化音乐电台还能够根据资源共性与所在区域的在地性结合起来,通过推陈出新的方式形成差异化、个性化的品牌节目。这种方式不但充分调动了各个电台的积极性,共同完成相关节目的制作,而且能够进行联网播出,在体现节目区域性特色的同时打破了地域限制,使得节目的听众范围扩大,节目的影响力提升。
参考文献:
[1]怀楠.网络时代下的类型化音乐电台的现状与未来发展[J].新媒体研究,2015(2).
作者简介:张蕾(1981-),女,山西太原人,大学本科,太原广播电视台助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