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工具在党校宣传工作中的应用和影响
2015-02-26作者单位中共漯河市委党校
李 丹(作者单位:中共漯河市委党校)
新闻传播工具在党校宣传工作中的应用和影响
李 丹
(作者单位:中共漯河市委党校)
摘 要:新闻传播工具是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共经历4种方式,原始传播、手抄传播、印刷传播以及电子传播。在党校工作中,也是需要充分地运用宣传工具来做好宣传工作,贯彻好基本思想。本文主要探讨各种传播工具在党校宣传工作中的应用,传播工具包含早期的宣传工具及现代比较富含高新科技的新媒体传播工具,本文主要探讨新媒体传播工具的应用,同时分析这些新媒体传播工具对于党校宣传所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新闻传播;新媒体;党校宣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中把党校列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重要阵地之首,进一步强调了党校在宣传思想工作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因此,党校如何应用新闻传播工具,做好宣传工作,便成为党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加强党校的宣传工作,是党在新时期赋予各级党校的一个极其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本文在探讨了新媒体新闻传播工具在党校宣传工作中的应用的同时,也谈到了新闻传播工具对党校宣传工作的影响。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新闻传播工具的发展也走过了几个台阶,本文也会注意到这个问题所带来的影响。
1 概念解析
1.1 什么是新闻传播工具
新闻传播工具是信息传递的载体,运用文字、图像和声音等各种手段向公众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具体到党校工作中的新闻传播,就是要利用各种新闻传播工具,将党校的工作动态及对党中央思想的贯彻学习向公众进行发布。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闻传播工具不断更新换代,党校新闻媒体化是未来的一大趋势。
党校是教育党员和干部的学校,又是培养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学校。党校的宣传工作需要完成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宣传,在宣传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方面有其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1.2 新闻传播工具有哪些
早期党校所采用的宣传工具比较简单,如宣传栏、广播、电视和报纸杂志等。这些传播载体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不可忽视。但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给我们带来许多便利。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党校的宣传工作也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接纳新的传播工具来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以下是新媒体时代党校宣传工作可以使用到的新的传播载体,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传播速度更快,传播面更广。本文将更多地探讨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工具。
一是门户网站。门户网站指向某类综合性互联网信息资源并提供有关信息服务的应用系统。目前我国的四大门户网站为新浪、搜狐、网易、腾讯。门户网站可以分为搜索引擎式的、综合资讯式的、地方生活类门户、校园综合性门户,以及主要涉及某一种特定领域的门户。党校的宣传工作也可以结合门户网站的特点,建立一个专门性的门户网站,或者有更好的创新点,与已有的比较有知名度的大型门户网站合作,提供一些个性化的功能,将宣传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党校新闻和更新的内容,可以透过这样的门户网站,也可以提供一些功能性的链接,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
二是博客、微博。博客的正式名称为网络日志,是一种通常由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的文章的网站。许多博客专注在特定的课题上提供评论或新闻,一个典型的博客结合了文字、图像、其他博客或网站的链接及其他与主题相关的媒体,能够让读者以互动的方式留下意见。虽然博客更有一种个人化的性质,但博客本身也是一个综合性的公众平台,可以作为党校宣传的特色平台,给公众留下评论的空间。
2010年至今,中国互联网从博客时代正式进入了微博时代,传统门户网站一股脑儿投奔微博怀抱。微博已不仅仅是一种新兴媒体,它可以做成一个网游、邮箱、音乐、搜索、相册等产品线的整合平台,每个网站必须具备一些不可复制的或门槛较高的方法或技术,才能在即将到来的微博大浪中扬帆起航。如今网络上的各种知名博主发表的意见也对舆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有相关政府部门的各种官方微博,用以代表自身形象,发布新闻信息,答公众疑问,与公众互动。这也是党校宣传可以参考的一种新形式。
三是QQ、微信。现在QQ似乎成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传播工具,同事之间在线互传文件,即时通讯,发布通知,都可以用到QQ。以前的QQ更多的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联络工具,私人化应用比较明显。现在似乎也没有哪一种通讯软件能够取代它在工作通讯中的应用。QQ群的使用更是起到了发布通知的作用。同时,文字、图片和声音都可以在其中使用。因此,这也是党校宣传中可以多多利用的工具。
微信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新媒体。作为时下最热门的社交信息平台,也是移动端的一大入口,正在演变成为一大商业交易平台,其对营销行业带来的颠覆性变化开始显现。微信商城的开发也随之兴起,微信商城是基于微信而研发的一款社会化电子商务系统,消费者只要通过微信平台,就可以实现商品查询、选购、体验、互动、订购与支付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
四是手机二维码。手机二维码即二维码在手机上的应用。二维码是用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矩形方阵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新一代条码技术,由一个二维码矩阵图形和一个二维码号,以及下方的说明文字组成,具有信息量大、纠错能力强、识读速度快、全方位识读等特点。将手机需要访问、使用的信息编码到二维码中,利用手机的摄像头识读,达到读取信息的目的。
2 新媒体新闻传播工具在党校宣传工作中的应用
21世纪以来,互联网等富含高科技的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速度快、覆盖面广等特点快速占领了宣传领域的高地,甚至改变了旧的传播生态。新媒体多角度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新闻传播领域一时色彩斑斓。那么这些新媒体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在党校宣传工作中是怎么样应用的。
2.1 建立党校网站
在党校工作中,建立自己的宣传网站,宣传自己的工作信息及新闻动态。各个党校也都有自己的网站,如中共中央党校、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等。网站已经不算是个特别新的词语,可见网络的普及程度已经非常高了。近年来,各地党校为党的干部教育事业所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希望接下来,各地党校从自身实际出发,做好网站宣传建设工作,推进党校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2.2 建立QQ群等网上联络方式
近年来,QQ群等网上联络方式让党校工作更接近基层群众,例如,党员干部与群众的网上访谈交流,党校通过网络公布的近期工作动态及新闻信息,在网上开展业务指导。基层党校建设可以将这些作为党校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这些都是党校对外的宣传建设工作,在党校自身的发展中,网络也是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现在各地逐渐兴起的网上党校,通过网上视频、会议以及授课的形式,达到对各地党员干部培训教育的目的,节省了党员干部的宝贵工作时间,也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2.3 开通党校官方微博、微信
微博、微信作为个人信息平台已逐渐成为80、90后的年轻人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并且,微博微信中的信息和观点也深深地影响着这些年轻人。党校也可以开通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直击信息,参与报道,宣传工作,参与公众生活,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也具有短小精悍、传播有力的特点,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新载体和新平台,突破了传统党校工作“面对面”的时空限制,有效提高党员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增强党内教育宣传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样就与传统的党校工作方式形成互补,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为基础党校建设贡献一份力,提高基层党校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2.4 将党校宣传教育多角度融入网络和生活
新媒体创新了党校宣传教育工作发展的新路径,传播信息快捷、即时、覆盖面广的优势,可以将党校工作多角度融入社会公众的生活,切实增强党员群众思想意识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将动态的信息随时随地的传播给党员群众。
3 新媒体传播工具给党校宣传工作带来的影响
凡事都有两面性,关于新媒体传播工具给党校宣传工作带来的影响,既有良好的一面,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利的一面。新媒体背景下,我们要更好地趋利避害,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做好党校宣传工作,加强党校建设。
3.1 新媒体中,群众参与面广,传播速度加快
在网络发展的时代,网络的覆盖面很大,手机在公众中的使用比例逐年加大。群众通过移动终端,能够更多地参与到新媒体的传播中。网络时代信息的传播与接收量,正以我们不可想象的速度增长着。因此,新媒体的传播作用与传播速度,不可忽视。
3.2 新媒体让党校工作人员改变观念,适应时代潮流
党校宣传工作也需要理念创新,改进工作,观念进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不知新媒体,不懂新媒体,就不可能融入新媒体,更不会享受到新媒体给党校工作带来的便利,也不可能做好新媒体时代的思想舆论工作。基层党校也要积极地运用新媒体手段来丰富自己的工作形式,展示自己的工作内容。在硬件设施方面,及时更新电教设备,加强网站后台管理,扩充丰富电子图书资源,给党校工作人员在软件和硬件方面做足保障。这样在党校宣传工作中,新媒体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新媒体也可以融入党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如基层党校组织机构、规章制度、教学组织等工作内容中,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促进作用。
3.3 在新媒体传播中公众有了自己的言论平台
在新媒体传播中,公众有了自己的言论平台,可以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与党员干部进行网上访谈交流,畅谈活动心得,也让公众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党校工作建设,交流思想看法,讨论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内容;也可以促使公众对党校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党校工作的进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将更多的人联系在了一起,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3.4 接受网上宣传的同时,忽略了现实资源,造成浪费
新媒体对党校工作带来的不利方面也值得我们反思。例如,在党校教育工作中,举办的一些基层宣讲、展览展示等党员教育活动,也是花费了工作人员很大功夫,专门邀请专家学者来为党校工作人员做的培训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大家在现场充分感受,高效学习,借鉴宝贵精神积淀。然而,现实情况却是,有的人仍然只做“低头族”,上网自顾自地玩自己的手机,忽视在现实中接受教育培训的良好机会,实在是令人惋惜,更是浪费了这么好的学习资源。
在党校宣传工作中,这也是需要吸取教训的地方,新科技给我们带来了各种方便,但同时,我们也不能把放在手边的良好资源给丢掉了。可以在宣传教育活动中,增加趣味宣传、现场互动等有益有趣的方式,让参加培训以及参观展览展示等教学内容的学员们亲身参与,吸引学员的注意力,自觉主动地接受党校培训,最终加强培训和宣传效果。
参考文献:
[1]方兴东,刘双桂,姜旭平,等.博客与传统媒体的竞争、共生、问题和对策——以博客(blog)为代表的个人出版的传播学意义初[J].现代传播,2004(2).
[2]罗兰·德·沃尔克.网络新闻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竺培芬,李乔,赖茂生.网络传播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
[4]游雨欣.门户网站头条新闻分析[J].东南传播,2005(12).
[5]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李丹(1987-),女,回族,河南漯河人,学士,助教,中共漯河市委党校教师。研究方向:新闻类、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