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深度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2015-02-26周秀红作者单位眉山市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
周秀红(作者单位:眉山市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
推动深度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周秀红
(作者单位:眉山市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
摘 要:新媒体的发展,给传统主流媒体带来压力和竞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是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新型;主流媒体;媒体融合;思考
移动互联浪潮的风起云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传统主流媒体带来更大的压力和考验。笔者以眉山市广播电视台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和做法,谈谈对市级广播电视媒体推动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思考与建议。
1 眉山市广播电视台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与做法
根据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按照省市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专项方案,眉山市广播电视台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推动广播、电视、报纸三大传统媒体形态与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具体做法如下:
1.1 以理念创新引领融合发展
一是先后邀请了四川大学、四川省广电网络公司、腾讯大成网和部分新媒体技术公司的学者、专家来台举办专题讲座,让广大干部职工了解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新闻传播业整体格局和舆论生态的影响;看到传统媒体和新技术、新传播形态“联姻”后在提升媒体传播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等方面的巨大作用;看清我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正呈现出加速融合发展的大方向、新局面。二是组织专题调研和学习考察,学习无锡、成都、德阳、绵阳等地区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先进经验。三是制定本单位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以全力推进融合发展。
1.2 以机制创新驱动融合发展
一是顺应媒体融合发展的需要,设置新媒体中心,建立绩效考核体系。二是建立《新媒体新闻首发制度》,基本实现重大消息先简报再详报、先新媒体再传统媒体的报道机制,实现了重要新闻即时采集、即时发布,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多平台互动。三是组建通讯员队伍。把各区县广播电视台的骨干记者发展成为新媒体中心的通讯员,还在活跃用户、本土网络意见领袖中发展 “市民记者”,及时 “爆料”。
1.3 以内容创新支撑融合发展
首先是大力推进内容载体创新,发展新应用新业态。网站建设上,建立眉山广播电视台官网;在移动新媒体建设上,登记注册移动客户端“智慧眉山”,并于去年底上线运行;为拓宽社会化传播渠道,我台发展了媒体法人微博和微信公众账号,还建立了“眉山综合广播”等微信、微博。这些新应用、新业态与广播、电视、广播电视报等传统媒体一起,初步构架起眉山市广播电视台媒体融合发展的多终端产品矩阵。
其次,是推进内容服务的创新。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音、视频节目资源优势和采编优势,把传统媒体的优质内容在新媒体上广泛传播。截至9月底,“智慧眉山”合计上传视频新闻3300余条,上传视频专题210余条,采写各种图片文字新闻、专题4280余条。并向腾讯大成网、眉山市政府门户网站传送了600多条传递眉山正能量的新闻、信息。同时,还采集编辑了大量的政务资讯、服务资讯,链接了许多便民服务端口,尽力满足用户对生活、商业、娱乐等各方面资讯的需求。
第三是内容表达形式的创新。主要生产精准短小、鲜活快捷、吸引力强、形式多样的各类信息,综合运用多媒体表现形式,在各类终端上发布推送。
1.4 以丰富活动拓展融合发展。
坚持以丰富多样的媒体活动,加大新媒体的推广,保持用户的活跃,培育客户的忠诚。2015年1—9月,先后策划开展了“萌娃拜年”、“智慧眉山夜跑团”、“眉山市首届少儿书画大赛”、“千人公益徒步”等系列活动,通过活动带动用户发展,通过活动激发用户参与,通过活动让用户感受体验,通过活动让用户分享传播,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推广效果。目前,手机客户端“智慧眉山”用户总量已突破16000人,成为本土最有影响力的手机APP。眉山广播电视台官网每天独立IP访问量达到3000多个,页面访问量上万次,其中来自眉山市以外的点击占3成以上。微信微博的粉丝也在不断增加。
2 对融媒体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从眉山市广播电视台推进媒体融合的实践和做法来看,面对移动互联浪潮的风起云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既让市级传统媒体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也获得了可以脱胎换骨的机遇。
2.1媒体融合发展是适应移动互联技术的要求
当下,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在改变生活、改变传播形态、改变舆论生态。目前,广播电视的受众正在流失,收听率、收视率逐步走低,市场份额不断萎缩。面对汹涌来袭的移动互联浪潮,传统媒体要守住阵地、留住受众,必须在新闻理念、生产方式、传播渠道和模式等方面进行更新升级。
2.2 媒体融合发展是新的舆论生态下引领舆论的要求
在新的移动互联时代,新技术的支撑助力,使得信息、资讯的传播已不再仅仅依靠传统的载体和介质,于是,一批承载和传播信息的新型媒介应运而生,且因其发布的便捷自在、传播的快速及时、内容的多元复合而广受追捧。在传统理念指导下的传统媒体,采集加工程式化、表达方式模式化,加之时效滞后和接收不便,慢慢地自然被受众漠视甚至抛弃。因此,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进程中,要加速推进手段创新、内容创新、传播模式创新,以牢牢占领舆论高地,赢得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3 市级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及建议
3.1 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平台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以眉山市广播电视台正在建设的“智慧眉山”融媒体平台为例,总体建设规划是:以“智慧眉山”为切入点,建设以立体传媒为主导,广播、电视、广电报、手机、PC终端等媒体融合发展、媒介形态完备的全媒体集群,发挥专业采编优势和信息资源优势,开发具有眉山地方特色的“三微一端”新媒体产品,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的主体作用。项目预计总投资2600万元(这其中包括2016年建成全媒体基础平台,预计投资500万元;2017年建成包括全媒体采访系统、全媒体编辑系统、全媒体调度中心在内的全媒体生产平台,需要投资1000万元;2018年建成全媒体服务平台,需要投资300万元;2019年建成全媒体数据平台,需要投资400万元;2020年建成全媒体播控安全平台,需要投资400万元),这笔资金,对一个市级台来说,是巨大的,也是欠缺的。
3.2 传统媒体发展后劲不足。受多方因素影响,眼下的地方传统媒体,大都处于求生存的状态,缺乏发展资金积累。今年1-9月,眉山市广播电视台产业总收入较去年同期下滑了24.98%,而且,这些收入主要是用来维持日常工作的开展和保障员工的工资。因此,要投资进行媒体融合发展,仅靠台自身的力量是非常困难的,需要党委政府的资金支持与政策扶持。
3.3 人才缺乏。眉山市广播电视台新媒体采编人员大多是做传统媒体宣传工作的,很多时候只是在当传统媒体信息的“搬运工”,不能把广电优质的传媒资源变为吸引用户的内容产品,缺乏兼具传统媒体素养和互联网思维的新媒体采编人才;而在职人员170人中,广电工程技术、互联网软件相关专业人才仅有4人,且都没有专职从事新媒体技术研究的经验和经历,其主要工作是负责传统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和机器设备的日常维护;此外,现行绩效考核分配制度,不能有效激发人才作用的发挥,市级广播电视媒体的编外聘用人员占很大部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行了以“同工同酬”为目标的绩效考核分配办法,但是,在用人、薪酬等管理方面仍然存在有能力的人不能解决身份问题、聘用人员的薪酬待遇无法实行“多劳多得”等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员工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建议落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的配套政策,进一步推动广播电视台“三项制度”改革,激发员工活力,打破“大锅饭”,建立符合媒体融合发展要求的特殊人才管理办法,真正形成“人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报酬能多能少”的竞争激励机制,确保引进、留住、用好新型、高端的新媒体采编人才、技术人才和营销人才,以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来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步伐,从而促进广电事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3.4 内容功能单薄。由于新媒体投入小、人手少,很多新媒体只是传统媒体内容的第二个发布平台,基本以照搬传统媒体内容为主,且内容以单一的新闻资讯为主,服务功能、娱乐功能和互动性严重缺失。建议除时政新闻外,其余的节目和稿件都适应融媒体发展的需要,鼓励各地将新媒体平台打造成新语境下的新闻发布中心、官民互动的电子政务大厅、快捷高效的民生服务中心、丰富多彩的生活娱乐平台。
3.4.1 新语境下的新闻发布中心:在新媒体发布传播新闻,必须遵循新媒体的传播特质,而不能简单地将原本发布在传统媒体上的内容复制到新媒体。在新媒体上的新闻,要做到巧讲“官话”,多讲“民声”。巧讲“官话”,就是要在新媒体语境下,摒弃“新闻八股”,运用网络语言,以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以平实受听的语气语态,向民众讲述传达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民声”凸显“人心”,新媒体就是民众宣泄情绪心理的地方,是淋漓表达民意诉求的地方。习总书记说,“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要做新媒体,就不能对此视而不见。而应该更多地关注民声、用心倾听民声、积极回应民声、善于引导民声。
3.4.2 官民互动的电子政务大厅:各级党委政府和宣传部门应鼓励、支持新闻单位在新媒体平台上开设电子政务大厅,通过技术链接汇聚所有行政单位的信息公开和网络问政平台,同时建立健全收集、分类、交办、督查、反馈的电子政务链条和长效机制,实现移动互联时代为民众提供网络一站式政务服务,不断提升政务效能。
3.4.3 快捷高效的民生服务中心:有关部门应要求、支持、鼓励将各地行政服务大厅的服务功能移植到新媒体平台,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各类商务信息,同时发展便民服务功能,比如交通出行、买票购物、预约挂号、充值转账、违章查询等等,让市民足不出户,掏出手机,动动手指,分分钟搞定生活中的诸多大小事。
3.4.4 丰富多彩的生活娱乐平台:在新媒体平台上实现电视频道的在线直播、广播频率的在线收听、影视剧在线点播、各类视频节目的随时收看、回看。
4 结语
传播新闻资讯,引导社会舆论,是新闻单位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首要任务,但服务性、交互性、娱乐性是新媒体的显著特征,在移动互联新技术支撑下,传统媒体要在为市民提供丰富的新闻资讯的同时,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更有趣的内容。这也是推进信息化、发展智慧城市的题中之义。因此,融合新媒体,不能简单地把新媒体做成传统媒体新闻资讯发布平台,而是要不断推进信息技术的深度拓展和集成应用,做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