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恩兄弟版《大地惊雷》人物形象解析

2015-02-26马文猛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9期
关键词:玛蒂骑警西部片

马文猛

(作者单位:江苏开放大学)

科恩兄弟版《大地惊雷》人物形象解析

马文猛

(作者单位:江苏开放大学)

传统的美国西部片一直是关于美国历史和文化的标准神话。它总是在塑造枪法如神、例不虚发的英雄人物。而科恩兄弟的《大地惊雷》则秉承对西部片的解构精神,它塑造了一系列更接近真实的西部警长。

大地惊雷;职业警长;叙事动力

差不多和美国电影同时诞生的西部片随着百多年的美国电影历史潮起潮落,几经更迭,展现出多样的面貌。在大多数导演的手中,它一直是关于美国历史和文化的标准神话之一。而到了少数个性化导演手中,西部片则展现出别样的风采。在萨姆·佩金帕的《日落黄沙》中,西部荒野成为人类暴力本性的释放场所,昔日的英雄被一群杀人越货的强盗所取代。在凯文·科斯特纳的《与狼共舞》中,昔日作为野蛮生番的印第安人被塑造成一群与西部草原和谐相处的自然之子。秉承这种对西部片的反拨精神,科恩兄弟的《大地惊雷》虽翻拍自1969年的同名作品,但本片和老版的差别却相当明显。简言之,本片的题旨是对西部英雄牛仔的解构和重塑。

1 从神话英雄到职业警长

代言法律的主人公自然是一些除暴安良、枪法如神的西部牛仔或骑警。他们往往是一群被神话了的英雄,是高大完美的主人公。而到了科恩兄弟的《大地惊雷》中,西部英雄们则被还原为两个为赏金而追击罪犯的职业警长。

男主人公罗斯特·考波恩一上场,影片即开始了它对西部英雄的解构之旅。他只是西部小镇的一个普通片警。他的第一个镜头是在法庭上接受律师的盘问。原来他在履职过程中有些行为不当。通过这场戏,我们即获得这位警长的第一印象:身手不凡,但粗鲁莽撞。在律师狡黠的提问下,他屡屡败退。显然,他并非是在官场上如鱼得水的八面玲珑之徒。随后,我们跟着主人公的脚步,来到了他的家。从他住所的摆设,我们得以了解他的经济状况:穷困潦倒。从而为他接受小主人公的雇佣,设下了伏笔。可以说,罗斯特之所以接受14岁的玛蒂的雇佣,全在于他的经济状况。于是,他追击罪犯,就绝不是替天行道的侠义行为,而只是为了混口饭吃的生存之举。他在得到骑警拉博夫的消息后,更是跃跃欲试,原来德克萨斯州政府还有更多的赏金。

骑警拉博夫则沉默寡言,务实稳重,不似罗斯特的愤世嫉俗。但他之所以加入追击队伍,也并非替天行道的侠义古风使然,而是德克萨斯州的高额赏金驱使。他总是吹嘘自己的辉煌经历。但后来遭遇匪徒时的糟糕表现,则使我们大可怀疑他的辉煌过去。

几经周折,罗斯特、骑警拉博夫和玛蒂组成了追击匪徒的三人组合。但追击旅程并不顺当,他和拉博夫之间摩擦不断。他们之间不是讽刺挖苦,就是比赛射击面包。总之,他们经常在一些琐屑事情上互相较劲,最后不欢而散。他们的追击起先并不成功,并且还打草惊蛇,几尽失败。于是,他们之间的龃龉更深。埋怨、牢骚、失望的情绪笼罩着他们。在这里,我们见不到古典西部片里那种牛仔英雄之间的相濡以沫、惺惺相惜,有的只是两个现代牛仔之间的隔膜、冷漠,他们俩显然是现代人的隐喻和缩影,是现代西方人之间人际关系的写照。

2 叙事动力的转换

在古典西部片里,推动叙事进展的毫无疑问是那些枪法如神的牛仔或骑警。古典西部片的叙事流程通常是这样的:故事开始,西部小镇的人们过着宁静的生活。匪徒出现,人们的平静生活被打破。西部英雄挺身而出,和恶势力做斗争。冲突解决,故事结束。在故事推进中,西部英雄是起着主导作用的。正是他们直面故事中的危机,正是他们凭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一次次地解决危机,把宁静和幸福带给人们。

而在本片中,叙事的动力居然是14岁的小主人公玛蒂。本片是在成年玛蒂的画外音中开始,又以成年玛蒂的画外音结束的,于是整个故事的展开就表现为成年玛蒂对少女时代一段往事的回忆。本片故事基本上也以玛蒂的视角展开,我们只看到玛蒂所看到的,通过玛蒂的眼光进入西部那片蛮荒的土地,看到那些为了金钱而犯下不可饶恕之罪的匪徒们,看到那些为赏金而疲于奔命的警长们。少女玛蒂甫一登场,即显示了与其年龄并不匹配的成熟干练。她娴熟地与马场老板讨价还价,为其父亲追回情理之中的款项。为了省钱,她可以夜宿棺材铺。为了鼓动警长罗斯特为其追击罪犯,她费尽嘴皮子,请求、激将、利诱,各种花招使尽。追击过程危机四伏,她却坚持同行。警长们坚决反对,她用决心打动了罗斯特。于是,追击队伍形成,而她是实质上的推动者。两位警长之间并不友好合作,她夹在中间,不断化解矛盾,起到润滑剂的作用。由于两位警长缺乏合作,追击并不顺利,几近失败。两位警长都打起了退堂鼓,只有她坚持到底。此时,追击线索已断,并打草惊蛇,罪犯们躲到茫茫大西部的角落里去,实际上,故事到此是限于停滞状态了。后来,也是她发现罪犯,并勇敢地朝杀父仇人开枪,从而推动故事继续下去。

3 英雄的重塑

在完成对西部英雄的解构以及叙事动力的转换以后,科恩兄弟显然不准备继续忤逆观众们的期待视野。作为在美国好莱坞电影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对于西部片,科恩兄弟显然别有一番深情。在小女孩玛蒂被歹徒们掳走以后,那两位出尽洋相的警长立时重展昔日西部英雄的飒爽风姿。

罗斯特主动鸣枪,将敌情通报给拉博夫。这是他们第一次精诚合作。及时赶到的拉博夫于危急中救下玛蒂。罗斯特以一对四,策马提枪朝歹徒们冲去,解决了三个。他也受伤跌落马下。最后一名歹徒朝他走去。一直埋伏在远处的拉博夫开枪救下罗斯特。这是一段超过四百码的射击距离。拉博夫果然践履了他的口头禅:“不要轻视德克萨斯州骑警。”但是,玛蒂中了蛇毒。罗斯特不顾伤势,抱着玛蒂朝医院狂奔而去。此时,出现了本片最感人的段落。罗斯特为了尽快给玛蒂治疗,马不停蹄地赶路,把一匹小马累得倒地不起。为了解除小马的痛苦,他开枪结束了小马的生命。他抱起玛蒂继续狂奔而去,终于累得连他自己也跑不动了,但幸亏医院就在眼前。

虽然,从故事走向看,他们最终的英雄行为显得有点突兀。但如将此看成是一种普通人的英雄行为,就似乎可以理解了。在现实生活中,当同类遭逢不测时,我们心底不也会突然浮现出超出平时行为的英雄举动吗?所以,他们最终的转变并非是一条光明的尾巴。

就在结尾,科恩兄弟的笔锋陡然一转,又将我们带进冷峻的现实中。虽然玛蒂的命保住了,但她的手臂因此却不得不截肢。玛蒂并且终身未婚。罗斯特后来也并没有大富大贵,成了一个马戏表演者。拉博夫依然做他的德克萨斯州骑警。看到此,我们在故事最后被鼓动起来的心渐渐又平息下来。到此,我们恍然大悟:科恩兄弟给我们讲述的原来是几个普通人的英雄故事。他们在人生长河中也许始终默默无闻,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英雄业绩传世,但在某些时刻,他们也不乏英雄壮举。

马文猛(1978-),男,江苏淮安人,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影视人物形象设计。

猜你喜欢

玛蒂骑警西部片
高高的木箱
The Hundred Dresses (V) 一百条裙子(五)
The Hundred Dresses (VI) 一百条裙子(六)
加拿大皇家骑警音乐骑术表演礼仪
试论意大利西部片对好莱坞西部片的超越
——从莱昂内与《镖客三部曲》谈起
佩琪和玛蒂埃到波金斯山找到旺达了吗?
西部片里的那些事儿
西部片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