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与普通本科联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琼台师专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为例
2015-02-26万力维龙文希冼若兴王冰冰
○万力维 龙文希 冼若兴 王冰冰
(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海南 海口 571127)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战略部署,遵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年)》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 ~2020)》,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较高学历层次的高技能型人才,搭建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自2010 年开始,相关省市着手探索各层次教育的贯通式培养模式。教育部副部长鲁昕2013 年12 月21 日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经验交流会”的讲话中也提到推动职业教育,系统构建从中职、高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才成长“立交桥”。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贯通机制基本成熟,但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的贯通就成为众多院校所关注的焦点,即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必须适应现代产业的需要”[1]。
海南省于2014 年启动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及招生试点项目工作。海南省教育厅实施了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协同育人试点的两类项目:一是高职与普通本科“3 +2”分段培养试点项目,二是高职与普通本科联合培养试点项目。联合培养项目是指高职院校与对口公办本科院校,面向高中毕业生,通过普通高考,以本科院校招生计划在本科第二批次联合招生,在高职院校试点培养本科层次高端技能人才。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海南师范大学两所院校抢抓机会、协同合作,以改革办学模式、培养更多的高学历小学教师为出发点,率先开启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联合培养模式。该项目充分发挥两校优势,不仅对培养海南省基础教育优秀本科师资,促进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其他高本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师范”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联合培养的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是在琼台师专中文系语文教育专业和小学教育(语文方向)的基础上,与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联合举办的新专业,专业性质为师范,学制为4 年,招生面向具有海南省高中学籍的毕业生,毕业合格获取海南师范大学的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2014 年招生共50 人,其中男生8 人,女生42 人。生源分布如下图:
市县(区)海口市三亚市琼海市万宁市东方市文昌市儋州市屯昌县澄迈县白沙县昌江县陵水县琼中县乐东县临高县洋浦区人数7 7 2 2 2 1 12 1 2 1 2 2 1 3 2 3
琼台师专与海南师范大学分别市主要培养基础教育中的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的师范院校。琼台师专中文系历年来狠抓教学基本功训练,具备培养语文学科基础知识扎实、课堂教学设计和操作能力较强的技能型小学语文教师的丰富经验;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则拥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更强的教学科研实力。按照本科小学教育人才的培养标准和要求,琼台师专中文系和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共同制定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一体化培养方案,确定学生在琼台师专和海南师范大学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培养教学基本功扎实的本科层次小学语文教师。两校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研讨合作机制,突出培养教师教育素质和能力,形成了“师范”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以“小学教师”为导向的培养规格模式
办学过程中,琼台师专注意到了与海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错位发展,同时结合自身小学教育的办学优势和经验,将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培养方向定位为小学教师,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主,以“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教学岗位为辅,兼顾其他学科的教学岗位。培养目标为“要培养能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及其他小学课程教学的合格教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一定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教育工作者。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扎实的专业基础,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先进的教育理念,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较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拓展潜力,乐教适教,适应基础教育要求的合格师资,同时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以“教师素养”为导向的培养过程模式
在课程体系设计中,依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本着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从“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三个维度上进行课程设置,突出培养小学教师素养。贴近职业要求,统整改造学科课程、社会课程与活动课程,融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以开放的课程视角,开发和建设适应职前教师素养发展的大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考虑文理兼通、文文相通、充分发挥两个学校的专业优势,联合制定教学计划,为未来教师的全面发展提供丰富的课程菜单。
在教学方法上,本着面向基础教育,面向小学语文教学兼顾其他学科教学的宗旨,依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根据岗位需求,重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教师技能的训练贯穿到整个学习过程,每个学期既有常规训练,又有教师技能专项达标训练。把教师基本功和教师素养的训练贯穿到大学全过程,学生全员参与。一年级重在普通话朗诵活动、三笔字的训练,二年级第一学期重在讲故事活动,第二学期重在演讲活动,三年级重在辩论及说课、评课、讲课活动。四年级重大项目研究和毕业论文的撰写指导。要求学生要考取“教师资格证书”、“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教师基本功合格证”“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等。多能是指,教师能力的方方面面,并鼓励学生一专多能,能兼顾其他学科的教学工作,并鼓励学生考其他职业技能证书。为创建良好的学风,每学期定期开展读书沙龙,读书汇报会的活动。读书沙龙有专家讲座,也有同学们的读书汇报,还有导师指导下的小组学习讨论和交流活动。开展方式既有讲座,也有小组讨论,还有班级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
(三)以“项目引领”为导向的课程实施模式
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工学结合、学做结合”原则,设计了“项目引领”为导向的课程实施模式。根据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特点,确定一定的“学习主题”,每个“学习主题”下面,设计一定的“学习模块”,每个“学习模块”下面,归纳数个“学习任务”,以工作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引领,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教育情意和教学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管理方式
1.专门配备较强的师资管理队伍。琼台师专高度重视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建设,经校党委会研究,人事处批文,专门组建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团队,由学术水平较高的教授任汉语言文学团队主任。中文系专门安排给本科班配备了富有经验的班主任。班主任老师在学生生活、学生纪律管理,学习引导、班级活动等方面做细致的管理工作,除此之外,还负责协调与海南师范大学的学籍管理、学生档案工作。
2.创新实施双导师制。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注重行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和教学质量监控,创新实行双导师制:一位是高校的导师,另一位是小学实践基地的导师。从大一入学开始配备大学导师,第二年配备小学实践指导教师。每位导师指导5 ~6 名学生。
琼台师专中文系遴选了9 位学识渊博、师德高尚、教学水平较高的教授和副教授(研究生以上学历)做高校导师,导师一个月至少两次定期与学生会面,不仅在思想上、心理上、生活上给予指导和引导,还通过导师扎实而有效的工作,帮助一年级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方法,了解、热爱本专业,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大学生活中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教师素养和教育教学的技能。而小学的导师主要指导教育实践,帮助学生树立热爱教师教育专业的情意,使学生熟悉了解小学教学的常规要求、岗位职责和岗位能力,以亲身经验指导学生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等。
三、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高本师资衔接并非一蹴而就。根据海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的现实因素,高本贯通培养中师资素质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一方面,高职院校中部分教师为原中等专业学校升格后转化而来,与普通本科教师标准的差距较为明显,难以承担本科层次教学;另一方面,本科高校的教师往往缺少高职专业的实践体验,缺少行业的一线经验,其传统的本科学科型教学理念难以适应强调职业性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因此,在联合办学之初,琼台师专中文系和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就师资问题对课程设置几次调整修订,在课程开设过程中也发现高本的师资衔接并非一蹴而就,还需要两方的教师不断调整角色,适应新的改革形势。
2.双导师制的落实还需要多方努力。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试行的双导师制深受学生的欢迎,但目前还停留在方案和初步实施阶段,双导师制的具体政策学校还没有落实,导致导师的工作情况良莠不齐。有的导师工作按照方案每星期定期开展;有的导师的活动次数偏少,与学生见面、指导学生活动的次数不够等。 应经两校共同商议将“双导师制”规范化制度化,细化双导师制的实施方案,激发导师工作的积极性,让学生受益,让教师有动力。同时,对小学教育一线的实践指导导师的管理更应形成长效机制,纳入学校常规教学活动,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1]刘志选. 现代职教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
[2]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编辑部.2014 年职业教育10 件大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
[3]张园,李玲. 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4).
[4]张成玉.基于现代职教体系下技能型人才成长“立交桥”的构建——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