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网络热词“女汉子”的语义转变及其社会意义

2015-02-26李贞晓卢志鸿

语文学刊 2015年25期
关键词:女汉子汉子

○李贞晓 卢志鸿

(北京邮电大学 人文学院,北京 100876)

随着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大量的新词语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中网络热词以其能够简明扼要地传递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而成为人们社会交往中最为活跃的语汇。2014 年5 月29 日,由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的《2013 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国教育新闻网,2014)中,“女汉子”荣登“十大新词语”之列。从2013 年下半年直至2015 年中旬,“女汉子”一词已经从一个新奇的网络热词逐渐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日常话语,其高频的使用率已摆脱了“昙花一现”的流行现象,而成为一个趋于稳定的活跃词汇。

一、“女汉子”一词的横空出世与流行

(一)“女汉子”一词风靡网络

“女汉子”最初是由模特兼主持人李艾2013 年4 月的微博“女汉子的自我修养”这一话题引起的,之后便屡现报端。最初,网络上常见到以“女汉子”负面形象的资讯,多将一些女人的粗俗行为与“女汉子”挂钩。比如:“女汉子”为报复负心男,抡砖砸车①;“女汉子”徒手折断小区门栏,强行进入②;网友表示,现在有些“女汉子”生活粗糙得不行,很难让人接受③……。与“女汉子”相关的资讯中越来越多地融入了“剽悍”、“豪爽”的性格特质,使其色彩不再单一,也有了褒义的层面。比如,2013 年10 月,某企业推广公司的相机,指其功能强大像个“女汉子”④;2014 年2 月,网络游戏以“精致女汉子,魔兽世界新女兽人模型放出”为题宣传其游戏⑤。以“女汉子”为正面形象的媒体报道也逐渐增多,例如,2013年10 月29 日在南宁晚报刊登的“女汉子来袭,看官请小心”概括了娱乐圈中“女汉子”的特征:不再小鸟依人、不再弱不禁风、不再柔声细语,她们享受个性独立带来的自由与快乐,是美艳与霸气兼备的素质⑥;再比如,某电视台一个真人秀节目中,一个五岁的小女孩被冠以“女汉子”,多半是因为她不依赖长辈,独立完成任务,网友直呼喜欢这个又萌又“女汉子”的小女孩⑦。2014 年3 月8 日,《十堰晚报》上一篇以“三八妇女节,夸夸我们身边的‘女汉子’”为题的文章书写了八位来自不同岗位却表现坚强、无畏的平凡“女汉子”⑧。201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小品《喜乐街》用戏谑调侃的形式展现了“女神”和“女汉子”的不同形象,引起新一轮热议。2015 年3 月8 日,《中国日报网》报道了两会上的“女汉子”,有的女记者跪在地上采访,还有女记者席地写稿9,等等。“女汉子”作为网络新词语,其生命力不可小觑,“女汉子”一次的产生和变异是社会发展进程的实时投射。

(二)“女汉子”一词的流行动态

高频性是网络热词的显著特征之一。截止投稿日,作者在新浪微博上搜索“女汉子”一词,显示相关结果约为161,304,396 条,约是作者于2014 年2 月底搜索数据(42,240,235 条)的4 倍,可见其频度之高。下图是“女汉子”的百度指数,变化曲线表示“女汉子”的搜索指数,从中可以看出,“女汉子”一词的传播和使用已趋于稳定。

图1 2013 年1 月至2015 年7 月“女汉子”的搜索指数趋势图

在“中国知网”(http://epub. cnki. net/)上查阅所有以“女汉子”为主题的文献(截止2015 年7 月15 日),我们可以看出,“女汉子”一词的使用几乎渗透到所有学科领域,其中在人文社科类文献中居多(见表1)。

表1 以“女汉子”为主题的文献分学科统计

表2 以“女汉子”为主题的文献/期刊文章/报纸文章统计

二、“女汉子”语义特征的动态变化

(一)“女汉子”一词的语义动态变化

从2013 年下半年至2015 年,“女汉子”一词的语义在人们广泛地使用与传播过程中不断发生着变化。根据百度百科定义,2013 年的解释为“女汉子”指“外表是女的但是性格‘纯爷们’的姑娘”。随后,“女汉子”的释义更加明确、具体、完整。2014 年初,“女汉子”指“一般行为和性格向男性靠拢的一类女性。形容女性可能言行粗鲁,个性豪爽、不拘小节、独立、不怕吃苦、脾气暴躁,不太注重个人形象,缺少女人味等大众认为女性不应拥有的特质,是一个有褒有贬的网络语言”。并指出之前为“男人婆”,其反义词为“男妹子”。甚至有人把“女汉子”归为男人和女人之外,世界上存在的第三种人。2015 年初,百度百科对“女汉子”定义为“内心强大、个性坚强的一类女性。形容女性可能言行大咧、个性豪爽、不拘小节、独立、不怕吃苦、自力更生、不爱依赖别人、不喜欢求助,不太注重别人眼中的形象”。2015 年4 月,百度百科对“女汉子”的定义发生了显著变化,增加了“长相靓丽”、“不太注重别人感受”,并指出“女汉子”是褒义词。5 月初,对“女汉子”的释义更近一步,“本来是一个对女性的差别用语,如今越来越趋于中性化,是一个褒义词”。参考以上释义,本文对“女汉子”做出以下概括:“女汉子”是形容女性穿着随性,举止自然,个性豪爽,她们独立自觉,不爱依赖别人,独当一面,不轻易认输,不太注重别人眼中的形象。

(二)社会方言视角下的“女汉子”释义

网络流行语当属社会方言的范畴。[1]26[2]7“汉子”起初常见于对北方少数民族男子的称呼,羌族汉子、康巴汉子、蒙古汉子,后来延伸到北方汉子。可见,“汉子”本该专属男性,常与北方男子高大威猛的外形和强悍担当的性格特征相关联。如今网民冠以“女”字为伴,使“汉子”再也不是“男子汉”的代名词,使女性也可兼具“男子汉”的特性,体现了双性的气质。

从社会方言的视角来看,与“女汉子”相关联的词莫过于流行于上个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的“女强人”。“女强人”一词一般被理解为经济独立、思想成熟、行动果断,一举一动都透着男人味的女性。[3]39根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女强人”原指女强盗,现在指富有事业心且精明能干的妇女。[4]显然,“女强人”一般多指在职场上打拼且事业成功的女性。从社交网络到大众媒体,人们不难发现,“女汉子”常被用来形容上至古稀老人,下至幼小女童,涵盖了大、中、小在校女学生、职场各类女性,以及家庭主妇等不同社会身份的女性。显然,如今的“女汉子”一词在所指的对象范畴上要远比“女强人”更宽泛,使用面更广,渗透力更强。

微博、微信的广泛应用和普及大大拓宽了人们对网络热词的接触和了解的途径,同时加速了人们对网络热词的使用频率。根据模因理论,“女汉子”属于新词新义,该词经过新宿主“同化——保持——表达——传播”进行快速地复制和广泛地传播。语言的根本性是交际性[2]77,“女汉子”在交际和传播过程中,受到社会环境和使用该词的团体或者个人的影响,该词的语义发生了渐变,由最初的贬义大于褒义,逐渐转变为一个有褒有贬的词语,如今是一个褒义大于贬义的词语,更加肯定了“女汉子”人性的正面特质。从“女汉子”一词的语义变化我们可以看出,在很大程度上,人们对“女汉子”的理解最初完全依赖于网络媒体的导向,经过语义的积累和个人的理解和领悟,人们选择比较理性地看待该词语与其背后折射出来的社会现象。值得注意的是,从认知的层面上,对于这一新女性的标签,人们的关注点也发生了变化,从女性的外表和行为特征逐步转移到了女性的性格和品质特征。

三、“女汉子”流行的社会意义

“女汉子”不仅是一个网络词语,更是一种女性符号。研究者相继对“女汉子”一词及其社会现象展开了多角度的研究。学者探究“女汉子”反映出的青年女性的角色认同以及大众心态的嬗变。[5]77-81[6]11-15李闻思指出“女汉子”是明贬暗褒,“女汉子”不是独立存在的,是相对于男性他者化的概念产物。[7]24-28王伟纵观女性发展的历史进程,分析“女汉子”为代表的文化形象折射的负责的权利关系与多变的身份认同。[8]117-122刘昕亭从女性主义理论角度分析了当今“女汉子”反映的社会性别现象,“女汉子”称呼的进步性彰显了巴特勒女性主义理论面临的挑战。[9]杨嫚强调“女汉子”不是一个既有的、完整的概念,它是一种社会实践形式,是话语活动的实践结果。[10]146

网络词语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使用和流行反映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社会的变化。有网友表示,要像女人一样生活,像汉子一样干活;“女汉子”不在于她的外表,而是她的内心;她们不喜欢被怜惜,更愿意给身边的人带来阳光和快乐。更有网友总结出female(女人)= fe(铁)+ male(男人)。如今,社会上依然存在隐形的不平等现象,女性不得不以“汉子”形象活跃在各行各业,为了取得与男性同等的成就,获得同等的认可程度,女性往往需要突破职场性别桎梏,努力摆脱对男性的依附,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女汉子”的流行真实反映出了社会个体和群体的声音,一方面,既是女性对自身的调侃,又是对社会性别成见的现象的嘲讽,而另一方面,却反映出女性自觉自强、主动适应社会的一种社会趋向。

“女汉子”的盛行也折射出社会的进步。语义上,“女汉子”的内部组合存在着性别色彩的对立与矛盾。“男主外、女主内”、女性弱柳扶风等传统观念依然植根于许多男性和女性的意识里,“女汉子”一词打破了对传统的纯粹男性和纯粹女性的观念,动摇了人们对女性弱不禁风的传统看法。如今,开放的时代给予了女性越来越宽松的社会环境,更多的女性走出家庭。参加工作的女性由于与社会的接触增多,她们不仅有与男性并驾齐驱的经济实力,其精神面貌也更加阳光、健康。女性敢于展现自己的个性,敢于倾听自己内心的感受,以及重视自身价值的实现。

与“女汉子”一道,其它像“御姐”、“萝莉”、“软妹子”、“女神”这类词汇也在网络上被广泛用来形容不同类型的女性。很大程度上,这些词语的流行反映出当今社会人们对女性多元类别的认可。尽管当今男权话语仍然是社会的主流,凭借着女性称谓语的多样化依然撼动不了男性话语权的地位,但是,这些多元化的称谓映射出人们的审美多元化和包容性,体现了社会文明与进步。

“女汉子”一词由于其平民化、形象化的特征被广泛传播,其出现和盛行是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网络媒体对“女汉子”的释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显著变化,根据该词的语义和色彩的变化,可以推测出人们对“女汉子”的认可度大有提升,性别意义逐步弱化,对“女汉子”的关注重心由“女汉子”的外表、行为特征转移到对“女汉子”的性格和品质特征。

“女汉子”折射出当下人们的社会心理,既隐含着女性的自嘲、调侃,又暗含男性的讥讽,同时也是人们对性别成见造成的社会现象的一种概括。另一方面,“女汉子”的流行折射出,在多元化的时代,女性敢于追求个性自由,主动适应社会,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趋势。

【注释】

①http://www.hbtv.com.cn/tv/2013/0924/537631.shtml

②http://www. china. com. cn/v/news/2014 - 02/24/content_31578893.htm

③http://news. cnwest. com/content/2014 - 04/23/content _11045299.htm

④http://digi.163.com/13/1016/04/9B9GMV07001624J3.html

⑤http://digi.163.com/14/0221/05/9LJ6TB1900162DSP.html

⑥http://www. nnwb. com/html/2013 - 10/29/content_48929.html

⑦http://baby.39.net/bbs/thread-4084754 -1 -1.html

⑧ http://zhuanti. 10yan. com/zt/other/sdcms/html/2014nian38zhuanti/zxxw/5958_1.html

⑨http://www. chinadaily. com. cn/interface/toutiao/1138561/2015 -3 -11/cd_19751117.html

[1]张薇,王红旗.网络语言是一种社会方言[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9).

[2]施春宏.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J].语言文字应用,2010(3).

[3]丁湘.“女强人”现状之探析[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3(4).

[4]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5]王丽会,蒲清平,朱丽萍.当代青年社会心态的嬗变——解读2010 ~2013 年网络流行语[J]. 中国青年研究,2014(9).

[6]孙艳艳.“女汉子”的符号意义解析——当代青年女性的角色认同与社会基础[J].中国青年研究,2014(7).

[7]李闻思.作为表象的女汉子——从雅典电影与女性的关系看“女汉子”[J].中国图书评论,2013(12).

[8]王伟.“女汉子”:多义的构建[J]. 当代青年研究,2014(6).

[9]刘昕亭.“女汉子”与女性主义的理论危机[J]. 中国图书评论,2013(12).

[10]杨嫚.大众媒体与女性双性气质构建:以“女汉子”话语为例[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

猜你喜欢

女汉子汉子
一看就会,女汉子必备
品蟹 “女汉子”
当“女汉子”遇到“老汉子”
“女汉子”贾玲 掘金喜剧市场
百岁“女汉子”成就一个家
女汉子的搞笑版春天
女汉子真可乐
让你HOLD不住的女汉子!
笑到你喷了又喷的女汉子
笑喷你的那些可爱女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