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体育院校运动康复专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5-02-26曾正中重庆文理学院体育学院重庆永川40216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6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医学院校康复

曾正中(重庆文理学院体育学院 重庆永川 402160)



我国体育院校运动康复专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曾正中
(重庆文理学院体育学院重庆永川402160)

摘 要:社会对康复人才的需求使得运动康复专业在高校得到快速发展,该文分析目前运动康复专业在体育院校的现状,指出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定的对策,以促进该专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体育院校运动康复现状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体力活动明显减少,由此引起一系列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常见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1],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已不仅仅停留在治疗层面,对健康水平及生活生存质量的要求使得运动康复作为一种理想的康复治疗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运动康复发展背景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从1.78亿增加到2.21亿,2020年将达到2.43亿[2],老年人康复服务的未来需求将非常大。按照一些权威观点,我国康复治疗师至少缺口较大,而每年院校招生总数较少,人才培养规模无法满足市场对康复治疗人才的需求[3]。

2 我国高校运动康复专业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首都体育学院首先提出创办提出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20世纪就90年代初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建设正式建立,2004 年经教育部首审批“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为在少数高校试点的目录外专业,至2015年止,全国已有40所高校开设有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见表1)

3 体育院校运动康复专业存在问题

3.1培养目标不清晰

体育院校运动康复专业学生多呈发散式的培养,虽然表面上看来就业渠道很多,但实际情况却并不令人满意,跟体育教育关系较为密切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或健身教练,工作性质还较不成熟或者工作不稳定,且并不适合大多数运动康复专业学生;营养师、按摩师,体育院校学生基本不能发挥在校期间所学的体育技能特长;队医,需要较强医学理论及实践基础,在受到医学院校同专业毕业生竞争的同时,面临巨大冲击[4]。此外,体育院校该专业学位授予情况也存在差异,有些体育院校该专业授予理学学士,另一些院校则授予教育学学士。

3.2教学资源不足

(1)体育院校在培养运动康复人才过程中往往缺少专业实验、实训及实习场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学生的培养。(2)运动康复专业需要综合性人才,既要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实践经历,并具备一定水平能力,又要具备医学方面的诸多知识,同时需要符合高校要求的硕士或者博士,这样的人才少之又少。(3)运动康复专业的教材应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目前尚没有相对固定的针对体育院校运动康复专业的核心教材,对学生及专业的发展不利。(4)体育院校运动康复课程设置中,基础理论课程过大,而实践课程课时量不够,这导致学生在最后的实践环节中往往需要学习太多相关知识而耽误了实践[5]。

3.3毕业瓶颈问题

虽然近几年运动康复专业在诸多体育院校或者综合性院校体育系陆续开办,从大的趋势上看社会对运动康复人才需求量也较大,国家对此也积极的鼓励其发展,但体育院校运动康复毕业生却还是遇到许多问题[6],如学位问题,即使取得该专业的理学学位,获得一定的从业资格,但面对医学学位的毕业生时,许多康复机构会选择后者,这里面有很多因素,如:医学院校运动康复专业学生在临床操作方面要强于体育院校学生;医学院校学生在学习体系较为成熟的医学院校内学习,对康复医学的理解更为深刻,为以后从事该方面工作打下来了比较好的基础;目前我国的康复机构还主要以医院为依托等等。

4 对策

4.1明确培养目标及方向

体育院校运动康复专业的发展应做到有的放矢,培养学生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明确学生就业去向的前提下发展学生的康复治疗技能,并结合学院自身特点开展教学,因此,校企合作模式是体育院校运动康复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让学生在学校学习培养,毕业后直接从事企业单位的相关康复工作,而企业单位也可随时与学校讨论,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培养模式。

表1 运动康复专业开设高校名单

4.2优化课程结构,规范教材建设

课程设置要以培养目标为前提,体育院校运动康复专业应培养具备一定医学康复理论基础的动手能力强的操作性人才,应加医学理论基础及实践操作的课时量,有针对性的增加专业必修课的课程数,同时,可借鉴国内外具有多年办学经验的医学院校康复专业的办学模式,编写符合自身特点的实用性较强的运动康复专业核心教材。

4.3发展实验、实训、实践场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体育学院应多与临近的医院、卫生、康复机构合作,因地制宜的解决学生实习场所,同时,也可以在条件比较成熟的时候成立自己院校相附属的康复中心,促进院系运动康复专业的持续健康的发展。师资方面,体育学院除可引进一些优秀的康复专业人才之外,也可通过外聘的形式聘请一些临床经验丰富的医院专家参与教学,同时更应该考虑的是自身培养医学与体育领域相结合的优秀教师,逐步建设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

5 结语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康复的需求越来越大,运动康复作为理想的康复手段为社会所关注,体育院校开展运动康复专业符合社会需求,但我们更应该正视发展过程中的不足,有针对性的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与院系发展相适宜的对策,解决问题,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运动康复人才。

参考文献

[1]钱宇平.流行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Z].2011-04-28.

[3]卓大宏.关于我国康复治疗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6):406.

[4]陈伟峰.对我国高等院校康复医学相关专业教育现状的思考[J].中国康复,2007,22(2):19-22.

[5]雷桂成.体育院校运动康复方向本科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1):103-105.

[6]胡忠亚.对我国康复专业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2):165-166.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6.210

中图分类号:R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9(b)-0210-02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医学院校康复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云南省某医学院校学生健康素养调查与分析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云南省医学院校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微格教学法在体育院校速度滑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