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干旱区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和对玛纳斯县农户的调研实证

2015-02-25石晓平杨俊孝

关键词:农地流转结构方程模型影响因素

王 岩,石晓平,杨俊孝

(1.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2.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新疆干旱区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和对玛纳斯县农户的调研实证

王岩1,石晓平1,杨俊孝2

(1.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2.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摘要: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旨在探讨对新疆干旱区农户农地流转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及其影响强度,并利用对新疆玛纳斯县369户农户调研的实证数据分析理论的科学性.研究结果表明:农户资源禀赋特征、劳动力转移特征、农户家庭经营特征、农地流转组织约束特征及农户家庭基本特征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诠释上述五方面特征的可观测变量中,户主年龄、有无流转中介组织、农户类型、经营地块总数、经营土地质量状况、非农业劳动力年人均收入、对种植业经营风险认知程度、家庭外出务工劳动力人数、务工地点、户主受教育年限等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得到研究结论: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实现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和合理转移;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尤其是水库等灌溉配套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强对种植业经营风险的防范及着力培育形式多样的农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等举措可以有效推进农地合理有序流转的进程.

关键词:新疆干旱区;农户;农地流转;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0BJY06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重点项目(XJEDU2011I26)

一、问题的提出

农地流转是与农业现代化、要素市场化水平相适应的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农业生产要素的重组过程.土地适度规模流转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我国正处于农业转型期,农户农地经营自主决策对劳动力、资金和技术等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以及农业现代化进程发挥着重大影响.在尊重和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前提下,发挥政策对农户农地流转决策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

学者普遍认为,当前我国农地流转率总体水平仍较低,大量文献在对不同区域农户调查基础上,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运用定量和定性结合方法主要分析了农地产权、农户特征、区域特征、农业劳动力转移、农地交易成本和流转信息等因素对农户参与农地流转行为产生的影响,但观点上颇有争议.不少学者认为农地产权不明晰、不稳定导致行为主体缺乏农地流转动力[1G3].农地本身的自然属性[4]和就业保障的功能属性导致土地交易成本过高,制约了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发生[5G7].更多的学者则通过大量农户特征因素分析,认为农户人口规模、文化素质、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及非农收入、人均耕地等因素也影响其农地流转行为[8G10].从农地市场体系问题的分析认为,农地流转缺乏有效信息传递机制[11]、竞争不足[12G15]等也是农地市场发育缓慢的重要原因.许多学者[16G19]认为农地要素利用比较效率是农地流转的深层次原因,甚至是根本原因.

农户农地流转行为表现主要来自于农户内部差异性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外部自然、经济环境对农地流转有重要影响.新疆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又属于典型的内陆干旱气候,光热土资源丰

富[20],但耕地的有效灌溉比重偏低,农业发展水平总体不高.农户分散化、土地细碎化制约着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阻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在对农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的大量实证研究中,已有文献主要基于logistic和probit模型统计分析,鉴于部分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应纳入潜变量,不容易直接观测到,但可以用一些外显指标进行间接测量,Logistic及Probit模型不能妥善处理此类潜变量,而结构方程模型(SEM)能同时处理潜变量和其指标值.本文在已有相关文献研究基础上,结合处于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上玛纳斯县369户农户入户调查的认知,在归纳样本农户概况及农户农地流转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作出较为科学的评价,为政府合理引导农地有效流转的政策导向提供参考.

二、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区域概况

玛纳斯县位于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属于典型的干旱绿洲灌溉农业区,是新疆农业大县和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主要农作物节水灌溉技术覆盖率达到53%,全县综合机械化作业率达83%以上,具有良好的农业发展基础和条件.近二十多年来农民人均收入是新疆最高的县(市)之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相对较为活跃,被确定为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县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

玛纳斯县2008年各乡镇相继建立了农地流转服务大厅,发布农地流转信息,指导农户签订各类流转合同.2010年全县农村耕地流转面积达1.14万hm2,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17.5%,5817户农户转出承包耕地,占全县农户数的22.2%,已建成了万亩机采棉生产基地和万亩机采番茄生产基地.选取玛纳斯县研究,可以反映农地流转在西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机理和问题,对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二)数据来源

2013年8月针对新疆玛纳斯县以种植业为主的乡镇,结合当地农民收入水平高低、水土条件优劣、地理位置远近,选取了该县乐土驿、包家店、兰州湾、北五岔、凉州户五个乡镇,每个乡镇各选取4~5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随机选取10~20户被调查农户,共入户填写调查问卷400份,其中有效问卷369份.涉及总人口1359人,农户平均规模为3.7人.在369户农户中,总劳动力为835 人,涉及外出务工劳动力337人,外出务工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为40.4%.调查农户经营农地总面积达1473.1 hm2,户均经营农地面积为4.0 hm2,见表1.

表1 样本农户概况

在被调查的369户中,户主年龄、受教育年限、经营农地规模、经营土地质量状况等要素分布情况反映了当地农户基本特征(详见表2).近五年来,369户农户有265户次先后转入过土地,发生转入行为792次,有87户次转出过土地,发生转出行为191次.可见玛纳斯县农地流转面广、频率高,且具有明显加快的趋势,所选样本具有较强代表性.

表2 样本农户基本情况

从家庭收入结构来看,被调查农户中,农业收

入仍然是农户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户主作为家庭的主要决策者,在家庭中居于重要地位,户主平均年龄为44.8岁,从表2可以看出,户主年龄集中在35~55岁这个区间,所占比例为71%,且文化程度偏低,基本处在小学和初中水平,这样的农户达到了76.2%.

从农户经营农地的规模分析,户均经营农地达4.0 hm2,少部分种田能手和大户实现了适度规模经营.经营规模在2 hm2以下的农户为107 户,所占比重为29.0%,经营规模在8 hm2以上的仅有53户,占14.3%.

(三)农户农地流转基本特征

在被调查的369户中,涉及农地转入的215 户,涉及转入面积682.1 hm2,分别占被调查农户数和被调查农户耕地面积的58.3%和46.3%;涉及农地转出的83户,转出面积120.2 hm2.分别占调查农户数和被调查农户耕地面积的22.5%和8.2%.

1.流转方式以村内转包为主.在215户转入户中,以转包方式转入的有189户,占87.9%,在83户转出户中,以转包方式转出的有52户,占62.7%,而且不论转入或转出,亲属间相互流转的情况较为普遍.

2.流转期限短.在215户转入户中,转入期限1年的107户,涉及转入面积381.1 hm2,分别占转入户、转入面积的49.8%和55.9%;在83户转出户中,转出期限为1年的53户,转出面积达67.2 hm2,分别占转出户数、转出面积的63.9%和56%.可见,农地流转期限以短期为主.具体统计数据见表3.

表3 农地流转期限

3.经营规模及地块变化较为明显.就被调查的215户转入户看,农户转入前后户均经营农地面积、户均地块数和块均面积均有一定增大,尤其是户均土地经营面积规模扩大了1.60倍,见表4.

表4 农地转入前后经营规模对比分析表

4.流转租金较低.从农地转出地租收益看,每公顷农地转出价格在3000元以下的为6户, 3000~4500元之间的34户,4500~6000元之间的21户,大于6000元的22户,农地转出平均价格5212.5元/hm2.

从农地转入租金看,每公顷农地转入租金在3000元以下的63户,3000~4500元之间的93 户,4500~6000元之间的40户,大于6000元的19户.可见,每公顷农地转入租金主要在4500元以下,超过4500元的较少.

三、分析框架与模型构建

在归纳新疆玛纳斯县样本农户概况及农户农地流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本文分析的框架和假说,并建立农户农地流转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说进行验证.

(一)分析框架

农地流转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作用关系.由于农户自身特征及其所经营土地资源禀赋等特征不尽相同,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也会产生不同影响.选取农户家庭基本特征、农户资源禀赋特征、农户家庭经营特征、劳动力转移特征及农地流转组织约束特征等五方面的内容来反映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并假设这五方面都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具有正向显著影响.

1.农户家庭基本特征.农户家庭基本特征主要通过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年限及农户类型、非农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来反映.前两者反映农户家庭经营自适应能力,比如是否愿意外出从事非农活动;后两者反映农户所处地理位置和收入结构.据此,提出如下假说:

H1:青壮年户主更倾向于转出土地,而且期限较长;

H2:户主的受教育年限对其农地流转行为具有正向影响;

H3:相比远郊型农户而言,近郊型农户的农地流转发生率更高;

H4:非农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越大,越倾向于将土地流出,相反则为流入.

2.农户资源禀赋特征.农户资源禀赋特征主要通过家庭土地承包规模、经营地块总数、经营土地质量状况以及非农业劳动力年人均收入来反映.家庭土地承包规模、经营地块总数反映了家庭土地经营数量与块数的匹配状况,可以体现农地细碎化程度,在新疆干旱区经营土地质量状况主要通过节水灌溉面积所占比重反映.据此,提出如下假说:

H5:家庭土地承包规模越大,农户越倾向于流入土地;

H6:经营地块总数越多,分布越分散,农户越愿意流出土地;

H7:节水灌溉面积所占比重越高,农户越愿意流入土地,反之则为流出;

H8:非农业劳动力年人均收入越多,越有利于流出农地.

3.农户家庭经营特征.农户家庭经营特征主要通过家庭收入来源结构、对种植业经营风险认知程度来反映,家庭收入来源结构用农户对农业收入依赖程度表示,对种植业经营风险认知程度以农户对种植业风险认知状况表示.

H9:农户对非农业收入依赖程度越高,转出农地意愿越强烈;

H10:农户认为经营种植业的风险越大,越愿转出农地.

4.劳动力转移特征.选取农户家庭外出务工劳动力人数、务工地点及务工行业等三方面内容来反映农户家庭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假说如下:

H11:农户家庭外出务工劳动力人数越多,越有利于促进农地流转;

H12:外出务工地点距离家乡越远,越有利于农地流转的实际发生;

H13:务工行业与农业关联度越低,农地流转的实际发生率越高.

5.农地流转组织约束特征.农地流转组织约束特征通过对农地流转协议方式、有无流转中介组织以及对地权稳定性的认知三个因素来体现.农地流转协议方式可细分为口头协议、第三方证明、非规范书面协议和规范书面合同,有无流转中介组织说明农地流转组织约束强度.假说如下:

H14:农地流转协议方式越正规,越有利于农地流转行为的发生;

H15:有中介组织引导的情况下,将促进农地流转率的提高;

H16:农户对地权稳定性越有信心,越利于农地流转的实际发生.

(二)模型构建

1.结构方程模型.结构方程模型是一种运用统计中的假设检验方法对有关现象的内在结构理论进行主体行为分析的一种统计方法,其对潜变量、测量误差和因果模型具有独特的处理能力,支持以理论为基础的实证性研究.可以同时处理多个因变量,适合多因分析,可同时估计因子结构和因子间的关系.容许潜变量由多个测量变量构成,并可同时估计测量变量的信度和效度.简单来说,结构方程模型整合了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测量模型描述潜变量与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构模型则描述潜变量之间的关系.

通常写成如下测量方程:

对于潜变量间的关系,通常写成如下结构方程:

其中,x是外生观测变量;y是内生观测变量;ξ是外生潜变量;η是内生潜变量;Λx为外生观测变量在外生潜变量上的因子载荷矩阵;Λy为内生观测变量在内生潜变量上的因子载荷矩阵.B是内生潜变量间的关系;Γ是外生潜变量对内生潜变量的影响;ζ是结构方程的残差项,反映了在方程中η未能被解释的部分.

2.模型变量及说明.本文结构方程模型包含5个外生潜变量,以符号ξ表示,分别为:农户家庭基本特征(ξ1)、农户资源禀赋特征(ξ2)、农户家庭经营特征(ξ3)、劳动力转移特征(ξ4)以及农地流转组织约束特征(ξ5),外生潜变量共有16个指标,分别为:x1是户主年龄;x2是户主受教育年限;x3是农户类型;x4是非农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x5是家庭土地承包规模;x6是经营地块总数;x7是经营土地质量状况;x8是非农业劳动力年人均收入;x9是家庭收入来源结构;x10是对种植业经营风险认知程度;x11是家庭外出务工劳动力人数;x12是务工地点;x13是务工行业;x14是农地流转协议方式;x15是有无流转中介组织;x16是对地权稳定性的认知.其中,x1~x4属于ξ1因子;x5~x8属于ξ2因子;x9~x10属于ξ3因子; x11~x13属于ξ4因子,x14~x16属于ξ5因子.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详见表5.

其包含1个内生潜变量,以符号η表示,即农地流转行为(η),内生潜变量共有3个指标,分别为农地转出(y1)、既不转出也不转入(y2)、农地

转入(y3).

表5 变量描述性统计

(三)模型图的的构建

结合前文的理论分析与设定好的变量及参数,可以构建结构方程的全模型,见图1.

图1 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图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实证研究结果

在评价模型的适应性时,拟合优度(CMIN/ DF)值越小,说明模型与实际数据的差异越小.拟合良好性指标(GFI)、非常规拟合指标(NFI)、比较拟合指标(CFI)一般在0-1之间,越接近1,说明模型与实际数据拟合度越好,而近似均方根误差估计(RMSEA)越小越好.经测算,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的拟合程度都较好.本文使用AMOS6.0软件进行结构模型验证,结构模型的计量结果估计详见表6.

表6 模型计量结果

(二)结果分析

表6中的模型计量结果反映了潜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不难看出,五个方面的因素在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上具有较高的载荷,体现5个外生潜变量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这一内生潜变量的影响具有较好的解释力度.计量结果表明,一方面,5个外生潜变量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证实了假设的正确性;另一方面,从这5个外生潜变量的标准化路径系数说明农户资源禀赋特征对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最大,说明农户资源禀赋特征每提高一个单位,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就会增加0.707个单位,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产生影响的另外四个外生潜变量,即劳动力转移特征、农户家庭经营特征、农地流转组织约束特征、农户家庭基本特征的路径系数也依次达到了0.613、0.597、0.384、0.294.

表6中的测量模型反映了外生可观测变量与外生潜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可作出如下归纳:

其一,在反映农户家庭基本特征的可观测变量中,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年限与农户类型分别在10%、5%和5%的水平上通过了模型显著性检验,对农地流转行为产生了显著影响.户主年龄与其农地流转行为呈现出一种负相关的关系,这表明伴随户主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愿将农地转出,比较合理的解释在于农地对农民具有重要的社会保障功能.而户主受教育年限与农户类型则与农地流转行为正相关,这意味着户主受教育年限越长,思想越开放,越具备从事非农就业的可能,也就越希望将农地流出.从农户类型看,近郊型农户因交通位置较远郊型便利,将农地转出的可能性更大.

其二,在反映农户资源禀赋特征的可观测变量中,经营地块总数及非农业劳动力年人均收入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构成正向显著影响,这说明农户经营地块越多越分散,越容易转出农地;而非农业劳动力年人均收入越高,农地对其保障程度越低,农地流出的可能性越大.经营土地质量状况越好,采取节水灌溉等技术的比重越大,农户越不愿放弃农地的经营权.家庭土地承包规模对农地流转行为产生负向影响,与研究假设吻合,但不显著.

其三,在反映农户家庭经营特征的两个可观测变量,对种植业经营风险认知程度在5%的水平上对农地流转行为产生正向显著影响.家庭收入来源结构对农地流转行为产生了正向影响,说明家庭收入来源于非农业的比重越大越倾向于流出自身农地,但没有通过模型显著性检验,一个可能的解释在于当下尽管有些农户依然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但仍有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向外转移以追求收益最大化的动机.

其四,在反映劳动力转移特征的三个可观测变量中,家庭外出务工劳动力人数、务工地点的选择分别在5%和10%的水平上对农地流转行为产生正向显著影响,这也充分印证了前文的假设,即家庭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越多,对于继续在耕地上劳作的期望值也就越低,因为通过外出务工可以获得较多的非农收入,从而弥补了不去耕种土地的机会成本.而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务工地点距离家乡越远,其返乡成本越高,也就越容易促成农地流转行为的实际发生.

其五,在诠释农地流转组织约束特征的三个变量中,有无流转中介组织对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在10%的水平上呈现正相关显著,说明农地流转中介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对玛纳斯县的实际调研中,一些土地合作社和土地流转服务大厅在助推农户农地流转中确实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农地流转行为的实际发生,节约了交易费用(而仅靠小农户去推动农地流转,要承担较高的搜寻流转信息、谈判流转价格及监督流转执行等成本).农地流转协议方式没有通过模型的显著性检验,一个可能的解释在于农地流转的实际发生范围基本都处于本行政村内,在这种熟人社会的形态下,村规民约以及农户间的所谓“面子”等非正式制度对农户的行为具有很大的束缚.

五、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及政策启示

1.户主受教育年限、家庭外出务工劳动力人数以及务工地点的选择都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产生了正向显著影响,这意味着随着农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更愿意将自身农地流转出去,以便脱身从事与农业不相关的其他第二、三产业,以获取高于农业经营的非农收入.为此,一方面,政府和社会要加大对农民技能的培训,使其拥有除农业经营外的一技之长,实现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和合理转移,使更多的青壮年劳动力可以获得非农经营收入;另一方面,切实保证让农地流向种田能手和

经营大户,促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以实现规模效益.

2.农户经营土地质量状况、对种植业经营风险认知程度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构成了显著影响.在西部干旱区,衡量农户经营土地质量状况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灌溉水源是否得到保证.为此,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尤其是水库建设的投资力度,在干旱区更多普及节水灌溉设施,使广大农户不因灌溉水资源得不到保障而被迫转出农地或撂荒.此外,相比中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自然气候条件较为恶劣,使得农户对种植业经营风险心存芥蒂,从自然风险过渡到市场风险、再由市场风险传导至契约风险这一集合结构的客观存在,使得广大农户在流转农地尤其是转入他人农地时显得十分谨慎.为有效应对农户在农业经营中面临的一系列风险,应从农户、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以及政府职能部门等多管齐下、统筹兼顾,共同对风险进行有效防范,消除农户在流转农地时的顾虑,使其农地得以实现有序流转[21].

3.从农地流转组织约束特征分析,有无流转中介组织对农地流转行为产生了正向显著影响.农地流转中介组织的存在,可以有效节约因搜寻信息、谈判、监督执行等环节造成的交易成本,利于实现“外部问题内部化”.在调研区域,尽管存在部分农地流转合作社及流转服务大厅,但相比广大农户农地流转诉求来说,仍显得杯水车薪.为此,应着力培育形式多样的农地流转中介组织,逐步加强并不断完善农地流转信息提供、政策法律帮扶、流转价格评估、合同签订指导、利益关系协调等服务体系,优化农地流转外部环境,合理有序推动农地流转的进程.

(二)讨论

新疆作为西部地区的代表,农村人口相对过剩,经济欠发达,通信基础设施及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地理条件较优越的地方(如城郊地区),可以依托周边经济发展快的城市加速剩余人口转移,有利于农地流转的实现;但偏远地区由于宗教信仰及生活习惯等差异,很难实现大规模人口流动,因此流转较慢.与中东部相比,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偏低,非农产业发展较为滞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成本较高,劳动力转移难度较大,转移规模也较小,且多在本地区小范围内实现劳动力自由流动.与中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农地资源具有总量大质量差、农地资源配置细碎化、农地生产力低、水土资源不平衡以及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大、难度大等特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该地区农地流转的进程.在西部地区,农民收入构成中农业收入所占比重较中东部地区更大,农地对于西部地区农民而言,其发挥的社会保障功能也更为明显,农户对农业经营风险的认知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农地流转的行为,尤其是对转入行为的影响更大.将农户对种植业经营风险的认知程度、经营土地质量状况(采用节水灌溉比重)以及外出务工劳动力对务工地点和务工行业的选择作为可观测变量来探讨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与同类研究相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鉴于此,本论文的研究结论除适用于西部地区的新疆玛纳斯县外,还能对与该县具有相似特征的区域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钱忠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产权残缺与市场流转困境:理论与政策分析[J].管理世界,2002(6):35G45.

[2]刘洪彬,于国锋,王秋兵,等.大城市郊区不同区域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差异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以沈阳市苏家屯区238户农户调查为例[J].资源科学,2012 (5):879G888.

[3]裴 厦,谢高地,章予舒.农地流转中的农民意愿和政府角色:以重庆市江北区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试验区为例[J].中国人口ű资源与环境,2011,21(6):55G 60.

[4]罗必良,李尚蒲.农地流转的交易费用:威廉姆森分析范式及广东的证据[J].农业经济问题,2010(12):30G 40.

[5]陈美球,肖鹤亮,何维佳,等.耕地流转农户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江西省1396户农户耕地流转行为现状的调研[J].自然资源学报,2008,23(3): 369G374.

[6]王兴稳,钟甫宁.土地细碎化与农用地流转市场[J].中国农村观察,2008(4):29G35.

[7]邓海峰,王希扬.户籍制度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制约与完善[J].中国人口ű资源与环境,2010,20 (7):97G101.

[8]叶剑平,蒋 妍,丰 雷.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调查研究:基于2005年17省调查的分析和建议[J].中国农村观察,2006(4):48G55.

[9]杜培华,欧名豪.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25 (1):53G56.

[10]楼 江,祝华军.中部粮食产区农户承包地经营与流转状况研究:以湖北省D市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 2011(3):15G20.

[11]卞琦娟,周曙东.农户农地流转现状、特征及其区域差异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资源科学,2011,33(2): 308G314.

[12]林善浪,张丽华.农村土地转入意愿和转出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福建农村的调查[J].财贸研究, 2009(4):35G41.

[13]王兆林,杨庆媛.农户兼业行为对其耕地流转方式影响分析:基于重庆市1096户农户的调查[J].中国土地科学,2013,27(8):67G74.

[14]钱文荣,张忠明.农户土地意愿经营规模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长江中下游区域的调查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5):28G34.

[15]黎 霆,赵 阳,辛 贤.当前农地流转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9(10):49G53.

[16]刘克春.农户要素禀赋、交易费用与农户农地转出行为:基于江西省农户调查[J].商业研究,2008(8): 165G168.

[17]王麒麟,根锁,鬼木俊次.农牧户土地租赁行为的数理与实证分析[J].中国农业经济评论,2007,5(3): 292G303.

[18]田传浩,周 佳.农地制度、农地市场与妇女土地使用权[J].中国农村观察,2008,(5):13G22.

[19]樊万选.论农地制度创新模式的三阶段梯度演进[J].中州学刊,2008(2):23G27.

[20]阿依吐尔逊ű沙木西,金晓斌,周寅康.维吾尔族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新疆库尔勒市调研数据[J].资源科学,2013,35(1):225G231.

[21]王 岩,杨俊孝.新疆玛纳斯县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27 (6):7G13.

(责任编辑 王婷婷)

The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about Farmers'Farmland Transfer Behavior in Arid Areas of Xinjiang: Based o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and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f Farmers in Manas

WANG Yan1,SHI XiaoGping1,YANG JunGxiao2
(1.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5,Jiangsu,China; 2.College of Management,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Urumqi 830052,Xinjiang,China)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 farmers'farmland transfer behavior in arid area of Xinjiang.The method i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based on the empiriG cal research.By using the empirical datas of 369 households in Manas county,Xinjiang,we verify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the theoretical model.The results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armers'resource enG dowment;labor transfer;family management;farmland transfer organizational constraints and the reG markable positive influence of farmers'family feature to the farmland transfer.Interprets the observaG ble variables of five characteristics above,we have found that the following aspects have significant imG pact to the farmland transfer:farmers'age;presence of transfer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s;types of farmer household;the total number of operating plot;land quality;annual per capita income of the nonGagricultural labor force;cognition about the risk of plantation management;the number of migrant workers in a family;work places;education years of the head of household.On the basis of empirical aG nalysis,we proposed our conclusions:by strengthening the skill training for farmers;achieving the opG timal allocation and transferring reasonable of labor force;increasing rural infrastructure especially reservoir irrigatio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enhancing the prevention of planting industry manageG ment risk and cultivating different kinds of intermediary service organization of farmland transfer and so on,we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process of farmland transfer.

Key words:Xinjiang arid areas;farmers;farmland transfer;influencing factors;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作者简介:王 岩(1987-),男,河南省商丘市人,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土地经济与政策研究;石晓平(1973-),男,新疆巴州人,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土地经济与政策、资源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杨俊孝(1964-),男,陕西省渭南市人,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从事土地法规与政策、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等研究.

收稿日期:2015G01G18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G6477.2015.04.008

猜你喜欢

农地流转结构方程模型影响因素
国外农地制度与农地流转的经验与借鉴
襄阳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信托业资本配置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农地确权、农地流转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改进ARMA模型参数估计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决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