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差异与联盟逻辑:一种判断联盟粘度的新框架
2015-02-25王巍巍
王巍巍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80)
政治学研究
理性差异与联盟逻辑:一种判断联盟粘度的新框架
王巍巍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80)
构建联盟的逻辑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工具理性和欧式古典地缘政治理论为基础的权力均势,另一种是基于价值理性和美式新地缘政治理论为基础的身份认同。在信任度层面,工具理性构成的均势联盟其内部粘度和互信程度可能会低于基于价值理性而形成的联盟。尤其是奉行工具理性结成的联盟国家间往往会在共同的对手出现明显的败迹之前,突然增加彼此内部的防范,并可能随着共同威胁的瓦解而迅速转向防范或敌对。同时,基于工具理性或功利主义逻辑构建的联盟在公共物品的提供上有着更强烈的“搭便车”的动机和理由,盟主不得不出于均势理由而为大部分公共开支买单,其成员国之间承担公共产品开支的意愿小于价值理性联盟。
联盟逻辑;工具理性;价值理性
一、理论阐释与假设提出
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马克思·韦伯认为人类理性可以分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两种。[1]在国际关系领域研究中,这两种理性思维则衍生出截然不同的联盟逻辑。构成联盟逻辑的差异又进而从根本上影响了联盟粘度与行动效力。奉行工具理性的联盟关系与奉行价值理性的联盟关系之间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诸多层面都存在着明显的理论分歧,这将为研究联盟的内部粘度以及构成联盟的逻辑起点提供一个更加细致的理论视角。
(一)工具理性与古典地缘政治理论
所谓工具理性,即谋求通过政策过程中“追求效用和利益的最大化……通过精确计算功利的方法最有效达至目的的一种理性,是一种以物质主义为生存目标和手段的价值观,所以工具理性又叫‘效率理性’”[2]。基欧汉认为:在奉行工具理性价值观的国家眼中,“每个个体只不过是一个外部客体或实现目的的工具。外部客体的价值就在于其能够多大程度上满足主体在物质互动过程中功能性需求。”[3]
由于构成工具理性与权力政治二者的理论根基同属物质本体论,因此,工具理性往往很容易与近代欧洲权力政治时代产生的古典地缘政治理论相结合。倾向于工具理性的国家习惯以物质主义视镜看待国际关系,其决策倾向于以近代欧洲式的保守主义古典地缘政治理论逻辑为参照。不论是倡导陆权论的麦金德,还是海权论的马汉,抑或是纳粹时代的地缘政治理论家豪斯浩佛,这些古典地缘政治理论家们都倾向于将地理意义上的海陆分布同国家地缘类属身份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对海权国联盟与陆权国联盟的战略互动、海陆权力均势、陆地权力均势以及重要的地理战略支撑点等内容进行基于历史归纳主义研究方式的经验提炼。这种以物质本体论研究视镜看待国际关系的联盟思想与传统政治学中的功利主义、保守主义以及现实主义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古典地缘政治脱胎于现实主义权力政治,注重物质主义的权力分配与控制原则。相信“权力是国际政治货币”的思想根植于一切二战前流行的古典地缘政治理论学者的研究成果之中。
其次,工具理性精于权力计算,有着强烈的将不可计量的伦理价值排斥在权力政治运行之外的意愿。即便是存在着对伦理诉求的某些关切,也是将其视为增加权力正当性与降低权力运作成本的思想工具。工具理性的逻辑以及由此产生的古典地缘政治联盟理论,其视阈下的联盟国家看待彼此关系通常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将国家“黑箱化”并将体系抽象成大小不均的、相互碰撞的“桌球游戏”。大的权力主体习惯于将依附者视为“棋子”“博弈筹码”以及作为维系权力天平保持均衡状态或打破这一既有状态的“砝码”。在这样的权力结构与观念结构下,弱小的依附者所面临的选择不外乎是“这样做会得到什么”或“不这样做会失去什么”的纯功利考量,并反过来视其“权力寄主”为获取因合作而得到物质回馈的工具。一俟寄主出现引力式微的状况,弱小的依附者则会马上改投门庭成为其他大国的权力政治道具。这种逻辑客观上导致了近代欧洲历史上均势联盟排列组合的频繁转换,也成就了“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4]这一古典地缘政治时代最经典的表述。正如艾尔·克罗爵士在1907年关于英帝国安全的备忘录中所阐明的那样:“英帝国的欧洲政策并不预设友好与敌对的立场…而是在必要与可能的时候投入到反对最强大的地缘政治对手一侧,来把英帝国的长期信条与维持欧陆均势划上等号,这无疑是权力运作的永恒真理。”[5]
最后,基于工具理性构成的联盟关系不仅可能存在着持久性与互信程度低下的缺陷,还可能面临着效率低下与推卸责任的问题。“把均势联盟快速地集结起来并让它立刻起作用往往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联盟内部的博弈,使得成员国之间即使达成了安全共识,也很难摆脱逃避责任的诱惑。”[6]一个基于本国安全利益最大化逻辑构建的联盟,如果某一成员能够让联盟内的其他成员去分摊更多的防务责任与公共开支,则会间接地降低本国在体系内权力的相对损耗,进而争取到有利于本国相对权力位置的排列。因此,从逻辑上讲,基于功利主义构成的联盟常常启动非常缓慢,而且在行动力和粘度上也可能表现出效率低下与结构松弛的特点。
(二)价值理性与新地缘新政治观念
所谓的“价值理性”,即行为主体注重行为本身所能代表的价值,即是否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忠诚、荣誉、信仰、法律与原则认同等。必要时为了实现追求的价值目标甚至不计较手段与成本,而不是看重所选择行为的结果及其功效。在国际关系领域,奉行价值理性的国家通常倾向于去判定行为本身的伦理倾向,注重观念主义所倡导的行为动机与价值选择是否符合正当性与国际社会的基本规范。
价值理性与二战后逐渐形成的美国式自由主义地缘政治理论有着一脉相承的理论渊源与逻辑框架。由于构成价值理性与观念地缘政治二者的理论根基同属观念本体论,因此,价值理性很容易地实现了与美式观念自由主义新地缘政治理论的结合。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后实证主义研究方式为主要标志的反思主义与建构主义兴起,并对信奉物质主义的传统国际关系理论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以亚历山大·温特等著名国际关系学者为代表的明尼苏达学派将价值理性正式地引入到对国际政治的研究范畴,强调国际政治行为体对身份认同和价值认同基础上形成的利益要远远超过经济利益和物质利益对国家间关系亲疏远近的影响。认为不同地区的地缘政治文化决定了该地区国家间交往的背景环境,并在根本上试图建立一种有别于权力政治的新符号话语系统,以期通过“寻求一种替代性的话语来建构国家间的信任与合作文化,而不是怀疑与敌意”[7]。
冷战后以文明板块研究地缘政治的理论家亨廷顿认为:“不同体系文化对成员间及与其他文明间信任程度影响完全不同。例如,在中东地区普遍倾向于采用权力均势的方法反映了阿拉伯文化和其他中东文化中众所周知的低信任度。”[8]而在当代的西欧地区,却很难再看到德国基于地缘政治诉求并吞丹麦或者奥地利想控制心脏地带而联合德俄瓜分中欧。不同的体系文化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不同阶段,正如将修昔底德带到当今的中东地区,他会很快地理解当地的局势,但是如果把他带到今天的欧盟,他就很难理解各国之间的行为。
由于美式新地缘政治理论兴起深受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关系领域反思主义与建构主义思潮的影响,因此,作为后现代主义研究方式对实证主义研究方式批判的成果,一方面,新地缘政治理论使得当今国际关系研究在本体论层面从物质主义向观念主义倾斜,痴迷于权力与物质实力对比的古典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研究逐渐受到建构主义和观念自由主义的猛烈抨击。另一方面,在研究范式上摆脱了传统地缘政治理论单纯以主权国家作为分析单元,而更多地倾向于引入文明与价值观联盟范式。文明板块和价值观联盟之间的冲突逐渐取代了国家地理政治学和国家主义研究范式一统天下的局面。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认为:物质实力本身没有意义,观念赋予了物质实力以存在的意义。尤其在全球化打通异质文明交往边界的条件下,区域文明内部存在的以国家为主体的地缘政治在解释力上更显贫弱。新地缘政治学认为:地理分布价值本身没有意义,赋予地理区位意义的应该是生活在该地区的人及其遵循的文化观念、交往密度以及彼此间的信赖程度。同一文化背景下的国家往往容易建立基于身份认同的联盟。近年来,美国在地缘政治理论方面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观念主义替代物质主义这一明显的话语变动趋势上,即从物质本体论向观念本体论的转型。价值理性不仅决定了中观层面的地区联盟形成的互动模式,也决定着整个国际社会文明板块的交往规范。而在冷战后时代美国主导下的国际社会在观念的塑造上主要强调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强调西方社会中的民主、自由、法治、人权高于政权①长期以来,国内普遍将“人权高于主权”或“流氓国家”作为研究西方政治主张的起点,但是事实上,以”流氓国家”(Rogue states)这一翻译来看并不准确,state应该翻译成“政权”而非nation“民族国家”。的新规范,并在传播这种文化软权力的过程中,凭借制度、文化和观念上的吸引力与感召力来获得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国家间宝贵的信任感,并在认同的基础上构建起价值观联盟。
诚然,出于工具理性的国家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可以认为,自身凭借物质实力的发展自然会有其他国家采取搭便车的依附行为。但是,价值理性主义者认为: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搭便车不仅需要开车人的同意,也需要搭车者的信任。而价值理性更好地兼顾了国际政治中信仰、道义、身份与责任的认知边界。价值理性源于观念本体论,坚信物质的意义在于人的观念赋予。由于持有共同价值观念的人很容易从历史与实践中推断出彼此的偏好与行为,因此,更容易建立起基于身份的认同。从观念赋予物质实力本身以意义的角度出发来看待权力政治和欧式古典地缘政治理论,就有理由认为,基于观念认知来界定地缘类属身份的价值理性联盟逻辑正在同古典地缘政治理念指导下的、简单的将国家分为海权国与陆权国的地缘类属身份的划分方式进行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并且在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上独具吸引力。
综上所述,基于工具理性构成的联盟以权力均势作为其逻辑出发点,而基于价值理性构成的联盟以意图和身份认同作为其逻辑出发点。通过上面对于构成联盟的理性因素进行区分,本文试图以逻辑推论的方式提出关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构成联盟行为的两种假设,并用实证主义方式对逻辑假设进行证实与证伪。
假设1:在信任度层面,工具理性构成的均势联盟其内部粘度和互信程度可能会低于基于价值理性而形成的联盟。尤其是奉行工具理性结成的联盟国家间往往会在共同的对手出现明显的败迹之前突然增加彼此内部的防范,并可能随着共同威胁的瓦解而迅速转向防范或敌对。
假设2:长远来看,由于身份内化程度的不同,奉行价值理性的联盟伙伴之间有着很高的公共产品参与热情;而奉行工具理性的国家之间往往存在着强烈的推卸责任动机,盟主不得不为了维系联盟表面的团结而单独承担大部分公共物品的开销。
二、指标选取及概念化操作
对于判断同盟的构建是基于工具理性还是价值理性,是基于权力均势还是价值观念认同,由于此前没有这方面的科学研究方法可供参考,因此,本项研究只能基于历史与逻辑的可靠性进行大胆的概念创新。通过提出三项量度同盟内部交往密度与关系粘度的核心概念,即“国防内耗率”“边境单位驻军密度”以及“身份内化等级率”,以期更细致化地对基于不同理性标准构建的同盟粘度进行比较研究。
(一)主要指标:国防内耗率
选取“国防内耗率”作为衡量同盟体系主导国奉行工具理性还是价值理性的参考指标,其主要逻辑假定是:联盟内部的信任感越强烈,内部各单元之间的边界面临彼此的安全压力就越小,因此,联盟内各国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到联盟以外的安全防御阵线。例如,在一战前夕法国与比利时之间、德国同奥匈帝国的边界都几乎只有边防警察进行某种行政管理职能,从而将更多的国防军投入到联盟的外延。[9]而虽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依然有效,但双方已经走到崩溃边缘的联盟关系使得社会主义国家联盟内部安全内耗率极大,双方陈兵百万于漫长的边境线。因此,“安全内耗率”作为考察同盟国家之间互信程度与关系粘度是基于工具理性还是价值理性有着很好的参考价值。
但是,由于这一概念是本项研究首创,因此,如何进行量化操作显然缺乏一个可资类比的标准。本文大胆地将联盟内部的“安全内耗率”分作4种等级类型进行划分。第一等级为“申根型边境”,两个高度互信的盟国边境几乎只需要安全警察进行常规式的行政管理,由于边境的安全压力极小,这样的联盟与国内行政管辖有着高度的相似性;第二等级为“军警混合型边境”,这种边境需要配备轻型武器的警察管理,以防止国家间非传统安全因素的跨国流动,同时也布有一些国防军担任边境定期巡逻任务;第三等级为“国防军驻屯型边境”,彼此驻扎有一定规模的国防军,并且配备重型攻击性武器(如陆航部队等),但仅作防御态势;第四等级为“褶皱型边境”,双方彼此在边境线排布重兵,巨大的边境压力使得边境线上如同板块对撞带形成的褶皱地貌,并间或举行带有挑衅色彩的军事演习。这四种边境安全压力等级在国际政治史上可能粗略地反映出依次递减的国家间互信程度。“申根型边境”间的国家安全内耗率小于10%,而“褶皱型边境”的安全内耗率最高可达到50%以上(如同1941年6月战争前的苏德边境)①1939年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性质上属于同盟条约。。因此,考察联盟的“国防内耗率”可以部分地反映出联盟内部双边关系背后所折射出的工具理性或价值理性逻辑。
上面的4个等级划分是从粗略的定性上来衡量两个同盟国之间的边境互信层级,如果需要更细致地研究同盟内部在多大程度上存在着安全内耗,则需要引入“国防内耗率”这一可操作的概念进行定量研究。由于大部分边境条约都是将100公里内驻军视为潜在的安全压力,因此,衡量两个同盟国之间的“国防内耗率”可以进行如下计算:
国防内耗率=(边境100公里范围内的驻军数量/该国常备军总兵力)×100%
由于前面两种类型的边境基本上仅用来应对非传统安全,因此基本上不会耗费可观比例的常备军。因此,这种定量划分的起点应该从第三等级——“国防军驻屯型边境”开始衡量。根据冷战时期的联盟经验认为:如果同盟国家内部在某一地区的边境的驻屯军数量达到其该地区常备军数量的10%以上,就可以认为联盟内部存在着较高的“国防内耗率”,但不会引发安全竞争。而若是达到50%以上,就可以大体判断联盟内部存在着严重的政治互疑与安全竞争。
(二)辅助指标:边境单位驻军密度
采用“边境单位驻军密度”作为“国防内耗率”指标的辅助假定,目的是确保可能出现的因两国存在过于漫长的边境线而导致的计量失真状况。“边境单位驻军密度”可以有效降低因同盟内部边境线过于狭长而导致的失真的“国防内耗率”。如果同盟国内部的两个国家在其边境驻扎了密度过于集中的兵力,那么就有理由认为是“褶皱型边境”。如冷战中期中苏同盟在其边境的高密度驻军状态。这一指标虽然看似能够比“国防内耗率”更好地反映出两国互信层次,但是联盟的对外本质要求其国防尽量降低内耗,所以,大多时候即使联盟内部边境线漫长,由于联盟的关系存在也不会导致出现太高的“国防内耗率”。但可以部分程度地修复上一指标导致的僵化失真结果。
因此,衡量两个同盟国之间“边境单位驻军密度”从定量上可以粗略地进行如下计算:
边境单位驻军密度=(双方边境线驻军人数/共有陆地边境线长度)(单位:人/公里)
边境单位驻军密度能够更确切地反映出两国军事力量之间的压力,通过对这一指标的考察可以发现不同地区国家间关系的紧张程度和安全指标等级。而这一指标逆向运用到对联盟内部关系的判断可以说明即便是军事联盟之间也存在的互信等级的差别。
(三)身份内化等级率
选取“身份内化等级率”作为衡量同盟内部国家间关系的第三项指标。选择该指标的逻辑假定是:联盟的构成出于三种考虑,即:A.不这样做会失去什么(基于惩罚);B.这样做会得到什么(基于利益获取);C.非私利驱动,而是对联盟规范具有合法性认同(基于价值)。出于前面两种功利主义逻辑所形成的联盟关系的仅仅是把联盟当做国家获取安全利益的工具,这样结成的联盟本质上属于工具理性主导下的组织,并且很可能会出现因集体行动逻辑引发的推卸责任的困境。基于第三种价值认同逻辑所形成的联盟关系已经将联盟的安全利益内化理解为本国自身的安全与价值诉求,这样的联盟关系较之前两种逻辑在承担联盟责任上会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
“身份内化等级理论”最早由明尼苏达学派的亚历山大·温特提出。[10]但是作为一个不可量度的模糊概念却很难用来直接应用于国际政治科学研究。这种在理论层面的自我假证的命题如果不能进行指标化处理,就始终不能正确用来客观地指导实践。由于对联盟的“身份内化等级”概念进行量化操作也缺乏可资借鉴的前期研究成果,因此,本项研究试图通过将这一概念所指涉的核心问题进行抽象与提取,以期对概念进行量化处理。“身份内化率”的高低可以通过联盟运营的“公共开支分摊比率”来进行量化。这样做的假定是:根据国家参与联盟的积极程度来确定国家对本联盟的内化等级与关系粘度。一个国家对联盟越是反应积极,其参与联盟公共开支比率越高,尤其是联盟内部的主要大国将自愿平等地承担绝大多数的联盟公共开销。而一个国家对联盟认同度的消极表现就是这个国家本身不仅不愿意贡献公共产品,反而需要联盟的公共产品来对其国防进行补偿性支付。因此,衡量两个同盟国之间“身份内化等级率”从定量上可以粗略地进行如下计算:
身份内化等级率=(一国对联盟公共产品的贡献量/联盟公共开支总量)×100%
就指标判断来讲,各主要成员国承担公共开支比例的差距越小,则越是表明该联盟的建立是基于价值理性、成员之间身份大体平等的特点。这种价值观联盟构建的逻辑起点为身份认同,个体利益将整体利益认知高度内化。相反,主要成员国承担公共开支比例的差距越大,则表明联盟内部存在强烈的基于合作相对收益考量以及推卸责任的工具理性因素。
三、案例分析与假设验证
本部分研究不预设立场,将完全基于第二部分提出的概念指标来试图检验第一部分提出的理论假设。拟选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反法西斯联盟内部美、苏、英、法四国在原德意志第三帝国被占领土中划分的区域及其军事部署进行比较研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当时对德国的占领被分为英、美、法、苏4个国家,但是只有英国和美国的占领区同苏联占领区存在共同接壤。法国的占领区并不同苏联接壤,因此,不在比较研究范围之内。为了更好地说明基于价值理性的联盟美英与基于工具理性的联盟美苏或英苏之间存在的差异,本文在选取支撑性论证材料过程中主要参考美国国防部、英国解密的外交档案、部分前苏联解体后解密的档案和一些研究二战的重要著作进行研究。以求获得相对准确的验证数据,并最大限度地避免因某些突发事件而出现带有混淆色彩的干扰因素。同时,为了更好地对假设进行检验,本项研究将运用第二部分提出的3项具有代表性的验证指标来对两对同盟关系的运行特点与关系粘度进行量化分析。并尽量认真地寻找能够反驳假设观点的证据。特别是本文将尽量对正向与逆向的案例一视同仁,以期通过证伪来达到更好的对比结果。
(一)假设1检验
根据1945年2月达成的《雅尔塔协议》,战后初期的德国将被分为4个占领区。由于协议同时规定战后遣散德军,因此,在美英苏三国仍然存在反法西斯同盟关系的前提下研究被占领区之间差异背后存在的微妙的联盟逻辑及由此导致的大国间关系成为可能。
1945年5月德国投降,此时由于反法西斯同盟仍然需要对付顽抗到底的日本,因此,彼此不论是基于价值认同的美英还是基于工具理性的美英苏之间仍然维系着同盟关系。[11]但是,其关系之中的微妙早已在对德国分区占领的过程中显露无疑。根据Steffen Prauser和Arfon Rees在其著作《二战后期驱逐德国的东欧力量》一书中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德国投降伊始的占领区内稳定的构成为:美军人数为187万,英国为75万,苏联占领军为310万。[12]根据Samuel Eliot Morison在其著作《美国海军在二战中的角色:进军法兰西与德意志(1944—1945)》中的论述可以发现,彼时,“在英苏270公里的边境线上英军为40万,苏联为94万;在美英战区之间的90公里共同边界上,英军为3万,美军为7万;在美苏180公里的共同边界上,美国占领军为82万,苏联占领军为120万。”[13]
根据上面的数据并结合本文概念化操作提出的分析框架可以发现,英美之间的国防内耗率为3.8%,单位驻军密度为111人/公里;美苏之间的国防内耗率为40.6%,单位驻军密度为11 222人/公里;英苏之间的国防内耗率为34.8%,单位驻军密度为4 962人。虽然彼时美英苏之间仍然维系着“反法西斯同盟”的联盟关系,但是通过上面的数据可以发现:联盟内部的粘度与交往密度是存在着明显分异的,英美之间的联盟粘度较之于美苏或英苏更加紧密。
由于美英之间的联盟是基于共同的政治制度与宗教信仰等共同价值观构建的联盟,而美苏或英苏之间却存在着政治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的高度分化,促使美苏或英苏走向联合的仅仅是共同的安全威胁,而不是基于价值的认同。因此,通过比较美英之间的价值联盟在国防内耗率与单位边境驻军密度同美苏或英苏的差别可以发现:在信任度层面,工具理性构成的均势联盟其内部粘度和互信程度可能会低于基于价值理性而形成的联盟;尤其是奉行工具理性结成的联盟国家间往往会在共同的对手出现明显的败迹之前突然增加彼此内部的防范,并可能随着共同威胁的瓦解而迅速转向防范或敌对。故假设1成立。
(二)假设2检验
二战结束后,欧洲地区形成了以美国为核心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以苏联为核心的华沙条约组织。以两个超级大国为核心而构建起来的两大军事联盟由于基于不同的理性因素,其内在构成与运作的逻辑显现出很大的差异。美国主导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构成主要是基于安全自愿基础。由于在文化上西欧传统社会均有基督教渊源,在政治上存在的民主政体和在经济上信奉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故而北约联盟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价值理性而形成的反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联盟。而华沙条约的构建则主要不是出于自愿,更多地是出于苏联在二战后期的占领军权力。由于东欧部分国家之前在经济上属于自由资本主义,在政治上属于民主政体,在文化上信奉天主教,这些同奉行计划经济、专制政体和东正教的前苏联格格不入,因此,这些在二战后苏联势力范围内建立起来的国家加入华约很大程度上是慑于苏联的物质实力,因此,华约属于典型的工具理性联盟。
在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组织对抗的年代中,北约各成员国虽然从总体上依赖于美国的军事援助,但是,由于随着其经济的发展,各北约成员国对美国驻军的财政贡献以及积极投资本国军备自主研发的动力也异常明显。根据史蒂芬·西姆贝拉(Stephen J.Cimbala)和彼得·冯斯特(Peter Forster)2013年5月出版的《美国、北约与军事负担的责任分配》一书对于北约其他成员国在公共开支的贡献率的跟踪研究结果也表明:这些除美加以外的北约成员国的分担从NATO建立初期的不到30%到1980年的55%。[14]在此同时,苏联却一直承担着维系华约沉重的军事开支义务,更随着华约内部捷克斯洛伐克或匈牙利等成员国的离心倾向而时常给予额外的份额追加。由于为了维持华约表面团结需要在东欧地区大量维持前苏联驻军的事实,因此,根据马尔科姆·麦金托什(Malcolm Mackintosh)对苏联解体后解密的官方文献研究成果《苏维埃联盟与华沙条约》的总结可以发现:仅在1980年一年前苏联一国就承担了华沙条约组织整体公共开支的68%。[15]北约与华约内部出现的公共物品分担意愿的明显差异深刻地反映出基于不同理性构成的联盟及其潜在的行动效力。由此可见,基于价值理性构建的联盟在成员的积极性与认同感上要高于工具理性联盟,身份的内化等级率也明显高于工具理性联盟。因此,长远来看,由于身份内化程度的不同,奉行价值理性的联盟伙伴之间有着很高的公共产品参与热情;而奉行工具理性的国家之间往往存在着强烈的推卸责任动机,盟主不得不为了维系联盟表面的团结而单独承担大部分公共物品的开销。故假设2成立。
四、结论与假设推广
本项研究的核心结论为:构建联盟的逻辑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工具理性和欧式古典地缘政治理论为基础的权力均势,另一种是基于价值理性和美式新地缘政治理论为基础的身份认同。在信任度层面,工具理性构成的均势联盟其内部粘度和互信程度可能会低于基于价值理性而形成的联盟。尤其是奉行工具理性结成的联盟国家间往往会在共同的对手出现明显的败迹之前突然增加彼此内部的防范,并可能随着共同威胁的瓦解而迅速转向防范或敌对。同时,基于工具理性或功利主义逻辑构建的联盟在公共物品的提供上有着更强烈的“搭便车”的动机和理由,盟主不得不出于均势理由而为大部分公共开支买单,其成员国之间承担公共产品开支的意愿小于价值理性联盟。衡量不同理性联盟的根本标准在于其成员国对于联盟利益与自身利益一致性认知的“身份内化等级率”。因此,可以认为,联盟的粘度与交往密度同联盟成员间所奉行的理性差异存在着基于价值与工具层面差异的因果联系。
最后,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无法将中朝联盟、美韩联盟、中巴准联盟、东盟、阿盟等一系列双边与多边联盟进行一一验证,以求更好地对不同理性原则标准下构建的联盟关系进行更细致化的研究与思考。仅仅选择了不同价值观念国家构成的联盟与相同价值观念国家构成的联盟进行了比较。没有对基于意识形态存在共性的中苏联盟关系演变进行有效的解释,这可能成为本项研究的一个不足之处。中苏联盟构建伊始与后期的严重交恶导致了联盟内部虽然属于同一价值准则之下,但结果却完全不同。因此,未来的研究有必要对同一价值理性原则指导下的联盟内部关系变迁的自变量进行发掘,以便更好地理解影响联盟粘度的各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1]Max Weber.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M].New York:Penguin Group,2002:173.
[2]工具理性[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265371.htm.
[3][美]罗伯特·基欧汉.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M].郭树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24.
[4]PaulM Kennedy.The Realities behind Diplomacy:Background Influences on Brities External Policy,1865-1980[M].Boston:Allen and Unwin,1981:139.
[5]Eyre Crowe.Memorandum on the Present State of British Relations with France and Germany[M]//G P Gooch,Harold Temperley.British Documents on the Origins of the War,1898-1914(vol.3).London:His Majesty’s Stationary Office,1928:403.
[6]Michael IHandle.War,Strategy,and Intelligence[M].London:Frank Cass,1989:chaps3-8;Dan Reiter.Crucible of Beliefs:Learning,Alliances,and World Wars[M].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6.
[7]John JMeaesheimer.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M].W Norton&Company,2002:396.
[8][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264.
[9]Jack L Snyder.The Ideology of the Offensive:Military Decision Making and the Disasters of 1914[M].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4:46-52,108-112.
[10]AlexanderWende.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263-272.
[11]Dwight D Eisenhower.May 8,1945–November 10,1945[M].Boston:Allen and Unwin,2007:72.
[12]Steffen Prauser,Arfon Rees.The Expulsion of the‘German’Communities from Eastern Europe at the End of the Second World War[M].Florence:European University Institute,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Civilization:8-12.
[13]Samuel EliotMorison.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Naval Operations inWorld War II:Invasion of France and Germany,1944-1945 v.11[M].Naval Institute Press,2011(10):206-233.
[14]Stephen JCimbala,Peter Forster.The US,NATO and Military Burden-Sharing[M].Contemporary Security Studies,2013 (5):36.
[15]Malcolm Mackintosh.Soviet Union and the Warsaw Pact[M].Routledge,2006(9):148.
〔责任编辑:余明全 程石磊〕
D814.1;E163
A
1000-8284(2015)05-0093-07
2015-01-09
王巍巍(1978-),女,黑龙江庆安人,讲师,博士,从事国际政治理论及东北亚冲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