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智慧力量 服务科学发展
——写在厦门市老科协成立十周年之际
2015-02-24贺向东
贺向东
凝聚智慧力量 服务科学发展
——写在厦门市老科协成立十周年之际
贺向东
厦门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市老科协)成立于2005年4月15日,适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批转中央组织部等八部委《关于进一步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的意见》(中办发 [2005]9号文)。文件要求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按照政府引导支持、市场主导配置、单位按需聘请、个人自愿量力的原则,坚持社会需求和本人志趣、专业特长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提高服务水平,保障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环境,使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老专家在保持身心健康、安度晚年的同时,继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经验、才智和力量,发挥在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中的服务和推动作用,在培养下一代工作中的示范和教育作用。
十年来,市老科协在创会会长——市政协原主席蔡望怀带领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意见》精神,团结组织全市离退休科技人员,在转变思想观念、倡导干实活办实事上下功夫,持续推进市老科协各项工作。市领导多次肯定老科协为全市科学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省老科协也表扬协会虽然成立晚,但起点高、成效大,工作出色,在全省后来居上。协会先后被评为厦门市社会组织先进单位、福建省科协老科协科普惠民先进单位(一等奖)。
倡导先进的工作理念,践行求真务实的作风
蔡望怀会长在市老科协班子中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的理念和作风,要求大家要提高对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重要意义的认识,市老科协倡导先进的工作理念:①要有所追求,有所作为,有所建树。②要有新思路、新机制、新模式。③要办实事、求实效、创实绩。他在市老科协各种场合反复强调,只有真正能够为厦门的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市老科协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也才有存在的价值。
庄威会长接任后也要求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思考市老科协工作,注意做到三点:一要发挥优势、有所作为、少而精、创特色;二要量力而行、少劳多逸、为中有乐、健康第一;三要重视市老科协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主动吸收刚退休工程技术人员入会,面向企业、面向市场开展科技服务。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为经济社会发展再作贡献
市老科协把寻求科技服务项目作为第一要务,通过项目推动组织建设,实现老有所为的意愿。先后成立了城建、电子、光电、农业、海洋和机械等六个专业委员会 (电子和机械专委会2012年合并为机电专委会)和医药分会、科普工作委员会,构建发挥“余热”的平台,疏通贡献“潜能”的渠道。
十年来,市老科协组织实施了60多个科技项目和课题。其先后编制了《电动差速器驱动桥研发》《厦门市清洁发展机制(CDM)运行研究》《厦门市工程机械产业链发展研究》《厦门市工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研究》《国家火炬计划厦门光电产业基地的发展规划》和《国家火炬计划厦门电工产业基地的发展规划》的《厦门市节能照明的能效技术分析及工程应用》《PQ负荷隔离开关及熔断器组合电器》《厦门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和《厦门海域生态修复实施方案》的《章鱼下脚料中复合氨基酸提取工艺研究》《天然矿物质新型生态肥料的产业化研究》《海峡西岸旅游接待中心建议书》。另外还有《厦门市公共建筑能耗调研》 《湖里濠头物流中心论证》《厦门园博苑桥梁建设项目监理》《厦门海湾游泳馆项目监理》《厦门市城市建设“十二·五”专项规划中期评估》《五缘湾湿地公园修复》《厦门市“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研究》等课题。
发挥科技思想库作用,建有据之言献务实之策
市老科协坚持高站位、宽视野,围绕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中心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建有据之言,献务实之策。
2009年5月,《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出台后,组织会员学习,并在市老科协网站开辟 “科技支撑海西发展——海西建设大家谈”专栏。2010年元月召开了“科技支撑海西发展院士专家座谈会”,田昭武等20多位与会院士、专家踊跃发言,围绕厦门如何增创科技新优势,如何在海西建设中发挥好龙头示范作用,以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节能减排、重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开展两岸科技经济交流等热点问题,开展了比较深入的研讨。研讨会成果形成《纪要》上报,受到市领导肯定。
2010年,在蔡望怀会长主持下,组织有专业背景的老中青专家研讨,率先提出厦门市应大力发展云计算产业;2011年又进而提出关于制定厦门市云计算产业发展规划的具体建议,被市委和市政府采纳,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为促进《维环清洁增效剂》的推广应用,减少PM2.5排放,先后向市政府办公厅提出《关于加快推广应用车用燃油节能减排添加剂的再建议》《关于加大力度推动维环柴油清洁增效剂在厦门“落地”使用的建议》。建议得到市领导重视,市政府办公厅采纳协会建议,并协调有关部门进行推广试验。《维环柴油节能型清净剂产品中试和产业化发展》项目通过了市科技局组织的评审,获得财政经费资助。
2013年,确定《厦门城市绿色交通的现状和对策研究》《厦门市果蔬种子种苗产业的发展研究》两个课题,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省老科协调研组肯定协会以“果蔬种业”和“一村一品”为切入点,抓住了厦门农业的特色。国发【2013】24号文出台后,市老科协多方呼吁,先后向市领导呈报《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让美丽厦门更光彩》建议书,向省老科协提出《关于把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作为农村、老区扶贫新载体的建议》,向中国老科协提交《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让中国农村更美丽》专报件。同时,与市孙中山研究会及同安、海沧、湖里三个区科协合作,共同出资在同安区莲花镇后埔小学、海沧区东孚中心小学和湖里区寨上小学,各建一个分布式光伏发电科普基地。在此基础上,又建议在农村小学建设30座分布式光伏发电科普基地,现正在岛外三个区实施中。还积极参加市发改委组织的 “厦门市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征集活动,提交了《发展厦门都市现代农业的问题和对策研究》和《让“菜篮子”工程成为市长的一个常态化工程》两份调研报告。
根据企业退休工程技术人员反映,针对市企业退休职工特别是科技工作者同等条件下 (工龄、缴费系数)退休养老金低于本省其他地市企业退休职工的实际情况,市老科协通过市政协专题向市政府反映,建议尽快修订《厦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的若干规定》,以确保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增长与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让这些在生产一线辛劳数十年的退休职工能共享厦门特区改革发展成果。市政府分管领导对此高度重视,人劳主管部门专程听取协会和退休职工代表意见,形成共识,从而促成这项事关民生的政策出台。全市4万多退休职工提高了退休金,企业退休科技人员更是较大幅度增加了退休金。
率先尝试科技项目监理工作,积极拓展科技服务平台
2005年底,蔡望怀会长与市科技局领导取得共识:作为政府转变职能、向社会购买服务的尝试,市科技局委托市老科协开展科技计划项目监理工作。2006-2008年度,承接市科技局下达的78个科技项目监理工作,负责对科技计划项目的执行进度、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监理,形成集技术专家、财务专家意见、综合评估、存在问题和建议为一体的 《监理报告》。2009年,市科技局对2009-2010年度科技计划项目监理实行招标,市老科协中标承接完成了72个项目监理任务。2011年参加2011-2013年度科技计划项目监理单位资格投标,又承接了100个项目监理工作任务。此外,对市经济发展局委托的50多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和监督检查,对海沧科技局委托的6项政府资助的科技项目进行监理。承接厦门市重大科技平台项目《厦门九龙江北溪饮用水源安全保障科技支撑平台项目》和《厦门市生殖医学研究中心项目》后评价工作。
为加强与中小企业的联系和科技服务工作,市老科协成立了厦门科技企业家联谊会。联谊会不定期走访企业,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举办“政府扶持企业发展政策恳谈会”,邀请市科技局、市经发局领导解读相关政策;组织老专家到企业参观考察,为企业的发展把脉;组织成员单位的信息交流和外出考察活动,帮助寻找商机。
2014年,市老科协与中保财险厦门分公司签订合作协议,首批推荐20多位专家参加财险理赔鉴定工作。还与《科易网》签订产学研服务合作协议,免费为市老科协提供技术服务资源宣传展示服务,为各专委会和会员取得的专利等科技成果进行宣传展示和推广;从企业需求库中精选与市老科协科研力量相匹配的优质需求资源(项目),并撮合与需求企业直接对接,协助、指导与技术需求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提供有效的技术转移全流程服务。城建专委会投标市环保局的“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机构招标”,并中标成为3家清洁生产评估机构之一,承接10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工作。
市老科协鼓励会员开展发明创造和科技开发活动。光电专委会尤宣来高工发明《液晶交流电压和电流双显表》,被省老科协推荐参加省“6·18”项目成果交易会。机械专委会林榕研究员的Bd5生物柴油清洁增效剂项目参加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被授予金奖;该项目产品燃油节油宝被列入厦门市政府办公厅发布的第六批地产工业品推荐目录。机械专委会陈树国以拥有的技术专利申报了科技计划项目《电动差速器驱动桥研发》。光电与电工专委会陈朝教授发明专利《多晶硅的造渣除硼技术》,在2014年福建省“6.18”技术交易会实现使用权有偿转让。尤宣来高工《导线直测交流电流的程序和方法》获省发明家协会举办的首届福建省“6.18”非职务发明竞赛一等奖。
组织科技普及活动,为创建文明城市添砖加瓦市老科协把科普工作作为重要职责,成立科普工作委员会,由一名副会长兼主任,负责牵头协调专委会(分会),发挥优势,结合形势、贴近需求,面向社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2011年科学报告团被中国老科协评为优秀科学报告团(二等奖)。
1.成立科普讲师团 (2010年改名为科学报告团)和老科技工作者志愿队
平均每年到社区、农村、学校举办各种科普讲座近百场次,听众超过1万人次。参加全市“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普日”组织的科普广场、科技下乡、健康义诊咨询活动。还为市领导干部举办院士讲座,在市科技馆举办“院士与青年学生谈理想”互动座谈会。
2.开展媒体科普宣传
2007年与厦门电视台联办举办“科普大篷车”电视科普栏目,2008年与市气象影视中心合作制作《台风》电视科普片。2010年8月在厦门日报开设《科普精粹》科普栏目(每月一期),秉承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宗旨,用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现代公民应有所了解的科技知识和正在改变世界的科技成果,得到各界好评。
3.组织科普创作
发动会员积极为市科普作家协会主办的《厦门科普苑》(现名《海峡科普》)投稿。组织编写了《节能减排知识手册》《农村科技实用手册》《中小型企业云计算套件》《健康之道》等科普丛书3万余册。2010年接受市科技局委托,组织撰写《战略性新兴产业概论》,发放到全市党政部门和科技社团、企业科协,被市政协列为暑期学习班学习资料。还编印了科普宣传彩页20多套、10万多份。
4.关心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成长
2006~2011年,连续举办了6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科技夏令营,体现对该群体关爱。配合市关工委“关爱行动”,在市外来员工子弟学校(现改名为云顶学校)建设“信息技术科普教育实践基地”,指导该校学生参加 “希望工程戴尔FLL机器人大赛”和“厦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取得较好成绩。
5.开展社区、农村义诊活动
医药分会常年举办防病保健科普讲座,组织老专家为到社区、市老年大学为市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义诊,支持华医馆建立 “中医药保健科普教育基地”。同安区老科协每月两次到人流比较密集的公共场所开展义诊活动,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和健康教育系列科学图片展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市民和外来务工人员预防传染病和慢性病的能力。
6.贴近需求开展科普惠农活动
农业专委会组织专家到同安、集美和翔安三个区,有针对性举办科普讲座、培训班40多场(次),为村民进行胡萝卜线虫、果树线虫防治等科学种养实用技术培训,发放“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资料,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7.举办“义诊老区行”活动
市老科协支持团体会员组成专科医疗服务队,2010年到龙岩市长汀、连城、上杭、永定四个县,2011年到三明市尤溪、明溪、大田三个县,2013年再度到龙岩市新罗区、漳平市和武平县,每次为老区人民诊治疾病1万多人次,免费发放药品器材价值约2万多元。2014年到漳浦县6个义诊点为村民诊治疾病1000余人次,免费发放药品器材价值约5000余元。
此外,市老科协加强学习型协会建设,在会员中倡导“老有所为”必须“老有所学”,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常年举办“老有所学”报告会,鼓励专委会通过联办跨领域、多学科的学术研讨活动,拓展业务视野,提高科技服务能力。重视完善民主办会机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老科协发挥作用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来抓,推动专委会(分会)独立开展活动的工作体系建设,增强对老科技工作者的凝聚力。以建设“老有所为、具有特色”的科技社团组织为努力目标,以组织会员参加“促进一项成果转化、参加一次技术咨询、提出一条建言献策、发表一篇科普文章、做好一场科普报告”活动为主要内容,开展老有所为、争先创优活动。
厦门市老科协是市老科技工作者退而不休,继续发挥自己的专长和作用的平台。回顾十年来走过的历程,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等要求,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破解工作难题、加强队伍建设、打造服务品牌。我们将调动和激发广大老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科技服务、建言献策、科学普及、学术交流和组织建设等方面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努力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美丽厦门做出更多的贡献。
(作者单位:厦门市老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