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通信机房的管理和维护
2015-02-24赵淑慧
赵淑慧
内蒙古气象信息中心
当前电信运营商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自己的通信机房,通信机房是每一个电信运营商的宝贵资源。大城市通信枢纽有根据专业分开的交换、传输、无线、数据、电源等机房,但中等或小城市往往采用综合机房,各种设备综合到一个机房,这样既可以减少人员配置又便于管理。通信机房是各地通信专网的核心和中枢。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信息交流的日益增加,通信机房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显得重要。一旦发生故障,将使当地的通信暂时陷于瘫痪状态。因此,加强对各通信机房的管理和维护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通信机房的场地要求
通信机房应安装标准电信级机柜和机架,通信机房应设置不同的区域,如监控维护,设备,消防,电源等;机房内应每天清洁卫生,以防止灰尘对通信设备电路板卡带来的影响。室内装修全部采用标准难燃性、防尘材料。通信机房内走道宽度应考虑日常维护设备的便利并提高机房平面的利用率,主走道宽度1800~2400毫米,副走道宽度1000~1200毫米。墙面应采用防静电漆,地板为防静电地板。机房区域选用厚清玻璃,并带不锈钢玻璃幕墙间隔。机房承重符合电信机房承重设计要求,整体抗地震级别达8级,对于抗震设防基本烈度8度及以上地区,地脚螺栓或膨胀螺栓应加固在结构楼板上。如无法加固在结构楼板上,可采用另加混凝土带,或局部灌注聚脂型树脂胶泥的辅助办法。但由于目前部分通信机房为租用机房并非专门设置的通信机房,承重、抗震等达不到要求。
二、通信机房的环境要求
1.电气环境要求
通信机房一般要求多组机房专用精密恒温、恒湿空调系统,保证通风、恒温、恒湿。机房要求温度为15~25℃,相对湿度为30%~70%。通信机房内设备发热量大;温、湿度要求较高;设备长期运行宜采用机房专用型空调设备,机房空调设备应有冗余。静态条件下,空气中0.5毫米的尘粒数少于18000粒/升。集成电路在温度上升时除了工作不稳定或损坏外,还有一些其它的效应,当处理器工作温度每上升1°C,处理速度会下降0.15%,漏电流也会随温度上升而增加,于是温度会变得更高,而温度变高,漏电流又会变得更大,而陷入恶性循环。温度每上升10~15°C,芯片寿命将会减少50%,因此提供电子设备一个适合正常工作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因系统不稳定或中断,所造成的营业和商誉损失将是难以估计的。
防静电通信设备内部电路采用了大量的半导体器件。由于这类器件对静电的敏感范围为25~1000伏,而静电产生的静电电压往往高达数千伏甚至万伏以上,这样高的静电电压足以击穿各种类型的半导体器件。由静电引起的故障可以涉及到通信设备的各个部位,严重时还可造成通信设备整个系统的瘫痪。因此机房应铺设抗静电活动地板,地板支架要可靠地接地。墙壁也应做防静电处理,机房内不可铺设化纤类地毯。工作人员进入机房内要穿防静电服装和防静电鞋,避免穿着化纤类服装进入机房。柜门平常应关闭,工作人员在机房内搬动设备和拿取备件时动作要轻。
2.温、湿度要求
电信设备尤其是交换机等设备对机房的温度有着较高的要求。温度偏高,易使机器散热不畅,使晶体管的工作参数产生漂移,影响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严重时还可造成元器件的击穿损坏。通信设备在长期运行工作期间,机器温度控制在15~25℃之间较为适宜。通信机房内不要安装暖气并尽可能避免暖气管道从机房内通过。
湿度对通信设备的影响也很大。空气潮湿,易引起设备的金属部件和插接部件产生锈蚀,并导致电路板、插接件和布线的绝缘性降低,严重时还可造成电路短路。空气太干燥容易引起静电效应,给通信设备的造成安全隐患。通信机房最好能够配置智能空调,能够自动调节机房的温湿度,并且空调功率需要一定的冗余,以防止一台空调故障而影响整个机房的温室度需求。当然如果不是智能空调,为了保持通信机房的相对湿度符合标准,可配置加湿器,加湿器和抽湿机可根据机房内温度计的显示随时调整。一般说来,机房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30%~70%范围内较为适宜。
3.防尘要求
电子器件、金属插接件等部件,如果积有灰尘可引起绝缘降低和接触不良,严重时还会造成电路短路。空气中存在着大量悬浮物质,在这些悬浮物质中,对通信设备形成危害的污染物不计其数,主要有几类:无机盐、硫化物、磷化物、氧化物、油烟成份、农药、金属离子和负离子等。它们在空气中浮荡,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机房,即使是密封条件再好的机房,也不可能完全隔绝污染物的进入。污染物一旦进入机房,就会吸附在线路板上,形成带电灰尘。随着时间的推移,线路板上吸附的灰尘越来越多,就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一方面,通信设备在正常运行时,虽然使用的是低压电,但传送的电流信号主要是数字信号,因此频率非常快,这样,在线路板的局部元器件回路中,会形成振荡电路及不均匀的电磁场,这些电磁场的场强虽然微弱,但对污染物中的无机盐、金属离子、金属氧化物等仍然有较强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吸附在线路板上的污染物,在灰尘、水分、金属离子和负离子等的共同作用下,会产生微电场,因此受污染的线路板上将形成无数个“微电池”。这些“微电池”的冲放电过程影响着设备的正常运行,而线路板上正常的信号传输又使得污染物“微电池”再生,因此,这种双向的“激励”仿佛使线路板上附加了无数个“小电容”、“小电感”,对通信设备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
三、通信机房的管理和维护
1.硬件的管理维护
正常运行的通信设备,在一般情况下,其印刷电路板和接插件等部件是不能随便触动的,当然也有支持热插拔的板件。因此,维护人员对通信设备硬件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主要是除尘保养和技术维护。技术维护就是维护人员对通信设备的硬件部分进行日常观察和定期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排除,其主要工作内容包含:定期检测设备运行状况,处理器负荷等;通过终端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解决存在问题;根据告警信息的提示,及时对可疑部件进行检测和维修;根据工作需要调整电路板的位置,更换有故障的电路板和部件等。
对于通信设备硬件部分的技术维护,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厂家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特别是更换电路板时,操作人员应带“防静电手镯”或手摸机架的金属外壳,待释放掉身上的静电后方可操作。对更换下来的电路板要及时装入专用的防静电塑料袋中。对于电路板的修理,一般需要有专门的检测设备方可进行,可请厂家帮助修理,用户最好不要贸然拆卸。
2.软件的管理和维护
通信设备软件管理和维护的主要内容:增删和修改用户数据;定期测试用户功能;定时运行诊断程序,检测其工作状态;及时拷贝和打印数据库资料,并做好保管工作;配合厂家作好软件远程维护工作;做好软件的防病毒和杀毒工作。
四、目前通信机房存在的问题
由于工程设计、建设投资、人力资源等多方面的关系,目前部分通信机房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机房环境不符合或达不到通信机房要求。可能存在建设初期的选址不合时宜,以及在建设成通讯机房后周边相关环境的变化,通信机房没有积极的调整,造成一些隐患。
第二、不重视相关配套设施。配套设施大部分在通信机房建设初期根据设计完成,然而部分配套设施重视程度不够,不能跟上通信建设扩容或者超负荷运行。
第三、维护人员技能不足,培训力度不够,实际操作不够熟练。易造成重大通信事故。
第四、相当一部分设备应急预案缺少或者可实际操作性为零。
第五、机房面积在初期建设时考虑到投资成本不能加大很多,机房一次建设完成后是无法再改变的。
通信机房对于通信运营商来说无疑是一种宝贵资源,网络的心脏。如果在建设通信机房中不考虑这一系列问题,那么以后的投资成本将会不断的提高。通信运营商对此必须慎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