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养鹌鹑的技术

2015-02-24潘守会

现代农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食槽鹌鹑麦麸

潘守会 王 振 张 伟

1.巴林左旗林东镇动物防疫站; 2.巴林左旗哈拉哈达镇动物防疫站; 3.巴林左旗隆昌镇动物防疫站

鹌鹑,易饲养、好管理,所需设备简单,占地少,饲养报酬高,产蛋多(每只年产蛋300 枚左右),周期短,深受广大养殖户的欢迎。 鹌鹑蛋和肉不但是美味佳肴,而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是高级营养补品。 现把家庭养鹌鹑技术简介如下:

一、幼鹑的培育

1.温度

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 大批量饲养要有育雏室,小批量的要有育雏箱,温度要保持恒定。1~5 日为35~33℃;6~10 日34~24℃;11~20 日26~23℃。

2.密度

雏鹑要分群喂养,每群200~300 只为宜。 适宜的密度是: 一周龄以内的雏鹑每平方米100 只,2 周龄每平方米85 只,3 周龄70 只,4 周龄50 只。

3.喂饲

雏鹑出壳5~6 小时后即可开食给水, 饮水要清洁卫生。 开食料可用蛋黄拌泡软的碎米(各占一半),两天后可改为玉米粉、碎米、麦粉、鱼粉、蛋黄等混合料, 一周后可停喂蛋黄。 粗蛋白含量2 周为21%~22%,3~4 周19%~20%。 另外可加入15%的青绿料。开始可终日给料,少给勤添,以后逐步改为分顿饲喂,每日4~5 次。一周后的饲料配方为:玉米47.5%、细糠7%、豆饼25%、鱼粉10%、麦麸8%、贝壳粉2.5%。

4.管理

5 日内育雏室内温度为60%~65%,5 日龄后要防止潮湿,勤换垫草,粪便要勤打扫,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湿度稳定在55%~60%。育雏室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保持空气新鲜。

二、成鹑的饲养

幼鹑三周后父母可分群单喂, 棚舍既要通风良好,又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冬暖夏凉。50~60 平方米的面积可养成鹑1000 只。商品蛋鹑常用多层叠式笼养,种鹑常用阶梯式笼养。

1.鹑笼的设置

鹑笼多用竹木制成,常以叠式排列,每幢可分为6 层,总高170 厘米,长90 厘米,深40 厘米,笼子脚高距地面16 厘米,每层笼高25 厘米(包括承粪板空间10 厘米)。 每层分隔为10 个小笼,每笼饲养1 只。每幢叠式笼子的高低和长短大小, 可根据养鹑的多少、棚舍的大小进行调节和排列。笼底常用竹签制成,网孔的大小以能漏下粪便又不漏脚为宜,间距0.5 厘米,底网后高前低,稍带倾斜度,以便于产蛋后滚出。笼子采食用面网孔间距要大些, 以2.2~2.4 厘米为宜,以便鹌鹑能伸出头颈采食,外面要挂食槽和水槽,也可采用大笼小群饲养,按每300 平方厘米1 只鹌鹑计算,笼外设长方形食槽,组织群养,但群体不能过大,以每笼5~10 只为宜,以避免斗殴和啄癖。

2.蛋鹑的饲养

母鹑40~50 日龄即可开产,蛋鹑的适宜温度15~20℃,如低于10℃或高于30℃,产蛋量均会下降。 光照对产蛋也有一定的影响, 每天应有15 个小时的光照,如阳光不足,要用人工补光,一般可用60 瓦的灯泡, 达15 小时后可改为小瓦灯泡, 保持稍暗的光照度,以防惊扰影响栖息。

饲料是影响产蛋的关键, 一般蛋鹑对粗蛋白保持20%~24%,产蛋率可达80%以上,粗蛋白降到18%,产蛋率就下降到60%左右,钙磷比为4:1.常用的饲料配方有:

(1)玉米42%、豆饼33%、鱼粉10%、麦麸3%、草粉5%、钙磷粉7%。

(2)玉米40%、饼类20%、麦麸15%、蚕蛹20%、骨粉5%。

3.公鹑的育肥

肉用鹑的活重只有达到100~110 克才能出售或屠宰,需要育肥10~15 天。 育肥后的鹌鹑肉质鲜嫩,肥而不腻。 具体要求是:

(1)饲料。 蛋白质含量16%~18%,脂肪3%~5%,无氮浸出物51%~53%。 配方如下:玉米50%、面粉10%、豆饼10%、鱼粉5.5%、骨粉8%、酵母3%、麦麸5%、米糠5%、食盐0.5%、砂粒3%。 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添加剂适量,同时可加入适量香精。

(2)管理。 育肥的适宜温度为25℃,生活环境要安静,微弱通风,光线要柔和稍暗,能看到食槽和饮水即可。 尽量减少运动,密度要大,每平方米可育肥100只以上,为了保持旺盛的食欲,应人为地造成争抢环境,以每次只有2/3 的肉鹑同时进食为宜。

4.种鹑的管理

(1)选种。母鹑一般产蛋一年就要淘汰,因此更新换代很重要。公鹑要选择具有品种特征,发育良好,体质健壮的作为种用。 母鹑除具备以上特征外,还要把产蛋的多少作为一个主要条件。

(2)配种。适宜季节是春、秋两季。即3~4 月或9~10 月,公母的比为1:2。 公鹑每只每天一般只交配一次,受精率可达90%以上,其方法是将公鹑捉出放入母鹑的笼里,使其自然交配,交配后把公鹑捉出放回原笼,每天轮流给母鹑交配一次。

三、鹌鹑的孵化

在人工的长期培育下, 鹌鹑已基本丧失了抱巢性,因此必须进行人工孵化。 入孵前要选择公母配比合理,蛋型颜色要符合品种特征,蛋壳厚薄适度、不破不裂、新鲜的种蛋入孵。用电或土法孵化均可。孵化前期适宜温度为37.8℃,后期为37.5℃。 前期适宜温度为55%~65%,后期为70%。 入孵的第5 天进行头照、第10 天进行二照,把无精卵和死胎取出。在入孵的前15 天每天坚持翻蛋4~6 次,晾蛋1~2 次。 入孵17 天啄壳,17 天出雏。 操作过程和管理方法于孵鸡相同。

四、疫病的防治

1.新城疫的预防

目前该病对养鹑业威胁最大,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传播,传播快,死亡率高。主要症状是,精神不振,吃食减少,粪便稀而绿,两翅下垂,严重时刻出现瘫痪。产蛋率明显下降或停止,蛋皮色素消失或产软蛋。 防治方法:一是要保持环境卫生,对鹑舍、棚、食槽等要定期消毒; 二是要用鸡新城疫Ⅱ系疫苗10 倍稀释进行点鼻,即:孵出一周点鼻一次,一个月后复点一次,两个月后再点第三次。 如发生了新城疫,可用鸡新城疫Ⅱ系疫苗千倍稀释,做紧急预防注射,每只注射0.3毫升,3 天后便可获得免疫。

2.消化道疾病的防治

可在饲料和饮水中掺入适量的抗菌素和磺胺类药物,任其自由采食。

猜你喜欢

食槽鹌鹑麦麸
鹌鹑与猎人
麦麸喂猪你做对了吗
The Dog in the Manger
食槽中的狗
麦麸喂猪,你做对了吗?
跟踪导练(二)
介绍一种后备母猪饲养栏
麦麸喂猪,你做对了吗?
腰腿痛敷麦麸
鹌鹑街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