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人员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新惠镇为例
2015-02-24齐振荣齐振新
齐振荣 齐振新
1.敖汉旗农业局; 2.新惠镇农业站
敖汉旗作为赤峰市的农业大旗,在赤峰市的农业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发挥好全旗农业科技人员的作用,进一步强化农技服务,促进农业发展,充分调动农技干部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促进全旗农业生产健康有序发展就极为显得重要。
一、新惠镇基本现状
1.新惠镇在编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情况
共有专业技术人员49 人, 其中副高职称5 人,占10.2%,实际聘用5 人;中级职称21 人,占 42.9%,实际聘用16 人;助理职称16 人,占32.7%。 实际聘用16 人;技术工人7 人,占14.3%;2006 年乡镇改革后无编技术人员33 人,除离岗内退的,还有在职的13 人。具体到农业站共有专业技术人员8 人,其中副高1 人,中级6 人(其中因受聘用职数限制未被聘用1 人,3 人被抽调到其他岗位工作),助理1 人。
2.农业站技术人员知识更新情况
2013 年参加市级培训1 人次,参加旗局级培训6人次;2014 年参加市级培训1 人次,参加旗局级培训6 人次;2015 年参加市级培训2 人次。
3.农业站经费情况:除了工资和人员办公经费外无推广经费。
4.新惠镇耕地30.1 万亩,水浇地5.3 万亩,农业人口5.3 万人。 农业站承担任务:测土配方施肥25 万亩,高产玉米创建2.5 万亩;脱毒马铃薯3.5 万亩;蔬菜1000 亩;地膜覆盖12.5 万亩(其中全膜覆盖1.5 万亩);惠农项目18 万亩(其中落实粮食补贴12 万亩,农业保险6 万亩)。 由于承担的任务重, 工作经费不足,除项目经费无其他经济来源,工作量与福利待遇失衡,挫伤了农技人员争取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农技人员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
1.知识更新相对滞后,服务内容跟不上农业产业发展的要求
乡镇农技人员长期工作在生产第一线,外出参观学习机会少,与外界沟通不多,信息闭塞,对新技术、新成果知之甚少,知识老化,现有的知识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发展需要。 由于对专业知识掌握、了解相对滞后,技术水平停留在一般性试验、示范,常规性、一般性技术推广,创新性、突破性、效益性技术推广跟不上产业发展需要。 旗局从2013 年开始对所有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但在短时间内有较大提高难度大。
2.经费问题
近年来乡镇没有农技推广经费。 2006 年以前乡镇农技人员工资都无法保障。 目前,除了人员工资和有限的办公经费外,旗镇两级财政无力争取资金投入农技推广项目之中,农业科技项目投入来源主要靠上级业务主管部门。 由于经费紧张,加上农技人员除了工资外无其他福利待遇,农技推广出现了“让我推广”而不是“我要推广”的尴尬境地。 同时,由于工作经费不足,除了工资和有限的办公经费外,没有资金建立专门用的试验示范基地,而我们的百姓向来都是眼见为实,光靠我们嘴上说是没用的。
3.由于职称评聘职数的限定,使得部分具备评审条件的同志无法进行评审,已经取得资格的同志无法聘用,从而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提高业务能力的积极性。
三、充分发挥农技人员作用的几点建议
1.稳定农技推广队伍,不断强化农技人员知识更新,提高农技人员的素质。 一是农技专业推广人员规范培训制度。 2013 年开始旗局已开始对所有农技人员进行培训,使每个专业技术人员完成每年规定的继续教育学习,成为一支“学习型”队伍。 二是加大培训力度。乡镇应根据农技人员的学历结构、职称、所学专业、个人特长等合理搭配和组装,制定中长期的培训和再教育计划,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理念,加大对农技人员轮流培训、外出参观学习或鼓励参加各种考试等形式的学习,提高农技人员的整体素质,不断改善和优化技术结构的合理配置,为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农技推广面对的是农民,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增长越来越靠科技的进步和农民的素质的提高。 为提高农民的素质,应对种植、养殖大户进行重点培养,他们学好技术后自己直接应用于生产,从而起到辐射带头作用。 三是鼓励机关技术人员到生产第一线,创办实体,带领农民致富。四是做好技术人员职称评聘,为农技人员职称评聘创造有利条件。将职称评聘和他们在实际生产中发挥作用结合起来,从而激励他们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提高业务能力,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好技术服务,不断丰富推广经验和推广技能。 同时,旗委政府应结合实际,适当提高中高级职称聘用职数,增加聘用比例,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切实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不断提高和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每年财政应安排一定的农业推广资金,以及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经费, 确保推进各项农技适用技术落到实处,从而增强农业科技含量,增加农业产出,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同时应投入一定经费解决乡镇试验示范点的创办。
3.建立健全农技推广激励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考评奖励机制,将农技人员的工作任务、年终目标完成情况与年度考核、评先、评优级奖励挂钩,由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农技人员进行考评,对业绩突出的人员进行奖励,不断提高专业人员自身素质和服务理念。 二是鼓励农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 实实在在服务农民, 并在职称评聘上尽量增加高级职称岗位职数,对已经取得资格的农技人员尽量想办法聘用,从而激励广大农技人员钻研技术,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 三是针对有突出贡献的基层农技人员破格评聘,从而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把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农业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从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四是应用好用活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技人员领办农业发展项目、 参加农业服务组织、专业协会等,参与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去,让技术参与分配,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推动农业发展,提升农技服务产业的水平和效益。
4.加大农资市场管理力度(乡镇基层站没有执法权)防止假种子、农药、化肥出现。 严惩假冒产品的经销商。
5.积极鼓励和扶持土地流转,把土地承包给种植能手和大户,提高单产和产值,有利于机械化管理,更有利于农技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