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蛇口山上药满山
——湖北恩施州巴东县水布垭镇蛇口山村产业转型纪实

2015-02-24饶自爱常国强

民族大家庭 2015年6期
关键词:巴东县药农蛇口

文 饶自爱 常国强

蛇口山上药满山
——湖北恩施州巴东县水布垭镇蛇口山村产业转型纪实

文 饶自爱 常国强

初秋时节,驱车穿行在湖北巴东、五峰、长阳三县交界的巴东县水布垭镇蛇口山村,放眼望去,蛇口山苍翠欲滴,一辆辆采购药材的汽车驶进山里,一条条水泥路环绕在药园中。云木香、玄参、党参、七叶一枝花等名贵中药材漫山遍野,中药材占去蛇口山三分之二的面积,这里似乎成了药材的海洋。2012年至今,仅3年光景,蛇口山村从烟叶转向药业,由巴东烟叶专业村摇身一变成了巴东药材笫一村。

蛇口山穷成“塞口山”

蛇口山村是典型的高山村,海拔1999米的蛇口山是村子最主要的地标。全村有11个村民小组,共318户1167人,有耕地4167亩、林地7600多亩。20世纪90年代初,这里还是“吃粮靠供应、花钱靠贷款、喝的天落水、住的茅草房”,到1990年腊月,村干部还在政府坐要“过年粮”,全村累积欠国家贷款226万元。

谈起蛇口山,人们称它是最高山、最边远、最贫困的“塞口山”。由于山高地远、交通不便,全村没有一个产业成规模,多以种苞谷、洋芋、红薯三大项为主,过着“养鸡为换油盐钱、养猪为过年、种田糊个肚儿圆”的苦日子,粮食产量因山高、耕作方式原始而糊不圆肚子。通向外界的只有唯一一条泞泥不堪的公路延伸到村口,没有通组入户公路,电灯似“萤火虫”,用上电话更是可望不可及。如此恶劣的条件让村里的女孩弃山外嫁、男孩下山寻亲安家,有人形容那时的蛇口山穷得比蛇口还可怕,“贫穷落后无温饱,丑妇来了还要跑”是对这里的真实写照。

金叶照亮蛇口山

1990年春,政府派人来蛇口山寻求脱贫路,动员村民尝试种烟叶。几经动员,全村种上了320亩烟叶,经过不懈努力,现任村支书李传荣一亩地烟叶收入达到了4000多元,被当作“传奇”故事传播开来,也让全村看到了改变贫穷落后的希望——发展烟叶种植。从那以后,蛇口山村把发展烟叶种植写进了富民兴村的规划里,写到了大小岩包显眼处,更记在了全村人的心中。

有一段时期,只要一进蛇口山,便能望到山连着烟叶、烟叶连着山,坡上坡下是烟叶,房前屋后还是烟叶。烤烟、白肋烟平分秋色,到处散发着诱人的烟香,仿佛置身于烟叶的海洋。村里烟叶面积年年攀升,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320亩发展到2012年的3200亩,全村有三分之二的耕地种植的是烟叶,村民们不再外出打工,大部分农户种烟叶在10亩以上。两烟拴紧了全村人的心,户均收入4万元,最高年份该村贡献烟叶特产税160多万元。

十多年种烟叶的历史,让贫困的蛇口山,成了有口皆碑的富裕山。通过种植烟叶,蛇口山人过上了好日子。绝大部分烟农住上了新楼房,开上了机动车,喝上了自来水,用上了高档电器,修通了上山入户的公路。老党员龚清荣靠种烟叶供两个儿子读完大学,如今他的儿子一个定居加拿大,一个在某集团公司任部门经理。8组村民刘佐林是该村的种烟大户,最多的一年种了25亩烟,12间晾烟房一字排开,格外显眼。11组村民因种烟致富,自发集资28万多元修通了入组到户的公路。

谈到“两烟”,现任村支书李传荣说∶“老百姓种烟收入确实可观,烟农所得收入大笔用于住房改造、电网整改、安全饮水,特别是修路,有的为了打通到组到户的公路,户平投入3万多元。全村还清226万元的贷款后,还有了存款。有人说“如今的蛇口山,楼房摩托自来水、美女不嫁都后悔”,一点都不夸张。

蛇口山上药满山

蛇口山的产业发展犹如山之四季。2012年,受烟叶计划面积调控,长在蛇口山这棵烟草大树“倒了”,烟叶种植面积至少减少了三分之二。村民们看到种了十几年的烟田要“转板”,凉房、烤房成了“闲房”,种烟的本领没了用武之地,外岀打工毫无经验,失落感陡升,甚至产生了怨气。

怎样引导蛇口山的农民产业转型,找到适合高山的发展产业?村两委成员在村里几个种药大户那里得到启发,找准了蛇口山未来的发展方向,发现了日后的发展前景,决定从烟叶转向药业。他们请来当年发动种烟的县里老领导阳洪家上山为村民作动员。年近八旬的阳洪家是中药材行家,他首先分析蛇口山村的发展优势:“好药出高山,蛇口山优势在山高,气温较低,尤其是夏季,气候凉爽宜人,日夜温差较大,而且降雨充沛,植被茂密,空气、土壤、环境湿度较高,林缘、林下直射光较弱,这些条件恰是大多数中药材生长必须的。90年代,村里个别户就曾种过天麻,且天麻质量上乘。”一番动情在理的话让村民们意识到在山区,种烟叶的路子已经行不通、走不远,必须向中药材种植转变,才更有发展前途。

村里将产业“调头”,大户药农带头,一曲“药材富民曲”在蛇口山凑响。村两委五名成员和主职、非主职干部四人,人人都是发展药业的引路人,户平种植中药材4亩。在工作中,常年以抓中药材种植为主,积极引导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由“铺天盖地”向“顶天立地”转变,着重发展以独活、贝母、天麻等重点品种,着力打造特色品牌。

由于缺乏种植经验,很多新入行的药农喜欢“追涨杀跌”,什么药价高就想种什么。在村两委成员的引导下,药农们不再盲目“跟风”,而是根据本地资源与环境,种植2-3种最适合本地生长、最有市场竞争力的主导药材,再搭配种植4-6种辅助药材。近年来,一些濒于灭绝的名贵野生中药材 (如:七叶一枝花),由于价格暴涨而引起了蛇口山药农的关注,开始尝试人工驯化栽培。

不成规模,难成产业。书记、主任“一肩挑”的李传荣带头把耕地全种上了天麻、独活、贝母,又将李章艳等10个种药大户联合起来,成立了“巴东县众合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戴红平种植天麻已有5年,他联系14个药农组建了“蛇口山村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家要发财,一起种药材”是蛇口山药农产业转型后叫得最响的口号。女大学生刘芳毕业后决定回乡创业,她对中药材情有独钟,租下100亩土地种药材,成立了“巴东县恒丰药材专业合作社”,按专家的指点,采取有机种植天麻、独活和贝母三大品种,采用订单模式向药农统一收购,常年无偿传授农户种植技术,引导村民规模化种植。在该村,像这种较大的专业合作社已先后成立了4家。

村两委还鼓励土地流转,大户经营,培育“专业药农”。从“小头”到“大头”,蛇口山烟业转向药业的转型很快,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冲坦坪槽成块连片的地不见粮食作物,都种满了各类中药材。很多药农还学会用微耕机在药田劳作,一片片泥坯被平整有序地翻滚后,很快就被种上了天麻,栽上了独活。药材种植的机械化程度提高了,药农的劳动强度减轻了,劳动效率提高了。通过近3年的发展,该村药材留存面积由零星散种上百亩到成片连块达3200多亩,年产优质贝母110吨、独活400吨、乌红杂交商品天麻200吨。家家有独活苗厢育苗,户户自留贝母种,比黄金还贵的“海螺七”(七叶一枝花)也在蛇口山由人工引种栽培,生根发芽。现在,药农收入的70%来自中药材种植。

药材兴,药农富,农民收入比种烟也更可观。46岁的4组村民李万军,曾种植烟叶24亩,转型种地天麻和贝母6亩,又连阴坡一些岩壳地种天麻,年收入已逾40万元。他兴奋地说∶“种烟发100元一个劳动日,种药材发980元一个劳动日。这一算,种1年药材比种10年烟收入还多。”1组药材大户代宏平的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种了天麻等中药材共500亩,卖出天麻菌种30万瓶,2014年他家仅中药材纯收入超过 46万元,2015年春家里还用种中药材赚的钱买了轿车。

如今,蛇口村年收入超过20万元的药农占85%。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质量改善了,有的人还开上了轿车,盖起了新楼房。昔日无车可开的蛇口山村,现在有各种机动车辆327台,小到万元摩托车,大到近几十万的小轿车,实现了村民有车开、家里有存款的致富梦。

(作者:湖北恩施州巴东县水布垭镇党委宣传办)

猜你喜欢

巴东县药农蛇口
“深圳蛇口—肇庆高要”组合港正式启动
蛇口半岛
《蛇口,梦开始的地方
——致敬改革开放40年》
关于农业产业扶贫的简单思考
“蛇口精神”奠基者——袁庚(二)
我欲为人
走向文明美好——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开展“六城”同创活动“三部曲”
每个人都是别人的天堂
湖北巴东土家族口述医药文献调查分析
巴东县野三关基地单元植烟土壤养分状况及施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