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北农村中老年PSQI评分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015-02-24冯扬,黄厚今,杨城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中老年黔北睡眠质量



调查报告

黔北农村中老年PSQI评分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冯扬,黄厚今,杨城,饶文博,胡曦尹,付腾腾,刘金梅

(遵义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毒理学教研室,贵州 遵义563099)

[摘要]目的 了解黔北农村中老年人睡眠质量情况以及调查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为提出改善睡眠质量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遵义市团泽镇236名中老年人,采取问询式调查法进行问卷调查,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估其睡眠质量,分析可能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结果 黔北地区中老年PSQI得分为(6.10±3.08)分。该地区中老年人群睡眠质量低于全国常模水平,睡眠障碍发生率为33.90%;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中,睡前喝茶(OR=2.700, 95%CI=1.363~7.728)是危险因素,使用催眠药物(OR=3.245, 95%CI=1.130~6.452)是危险因素。结论 黔北农村中老年人睡眠质量差,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主要是不良睡眠习惯。良好睡眠习惯及加强睡眠保健知识的普及对改善当地中老年睡眠质量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黔北;中老年;睡眠质量;影响因素;PSQI

睡眠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生理活动之一,也是衡量人群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1]。有研究发现[2],睡眠质量会随着年龄的增加和身体机能的衰退而下降,长期睡眠障碍还会诱发精神疾病和心血管疾病[3-6]。对于中老年人群而言,睡眠质量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对于中老年人群,以社区和城市研究对象的较多,而农村的调查较少。为了解黔北农村中老年睡眠情况。本课题于2015年7~8月对黔北某农村中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当地农村中老年睡眠质量,发现相关影响因素,为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次调查地点选择遵义市团泽镇,以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偶遇的方法进行抽样,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本地居民,年龄≥45岁;②自愿参与本调查,1人只接受1次调查。排除存在严重认知障碍、严重听力障碍及患有精神疾病的中老年人。

1.2调查方法因农村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本调查采用问询试调查法。调查员口述问题,由调查对象理解后作答,调查员于调查前统一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研究背景、问卷内容、统一问卷讲解和填写,一份问卷控制在5~10 min。本次调查发放问卷245份,回收有效问卷236份,有效回收率为96.33%。

1.3调查内容问卷包括2个部分:①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家中居住人数等;②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该表有19个自评和5个他评项目,构成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7项因子。每个因子以0~3分计分,各因子得分合记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得分,通过总分可反应受试者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最低分0分,最高分21分,分数越高,则睡眠质量越差。PSQI得分>7分是判断睡眠质量差的标准[7],单项得分>1分,说明该项存在睡眠问题。

1.4统计学方法使用Epi Data录入数据,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描述各因子分布情况,两样本均数比较进行t检验,影响因素分析使用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纳入水准为0.05,剔除水准为0.1,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基本情况本次满足条件的调查对象有236名,其中男性90人,占38.14%,女性146人,占61.86%。调查对象年龄为(58.92±9.61)岁;91.95%的中老年人有关灯睡觉的习惯,74.81%的中老年人有午睡的习惯,21.61%的中老年人有睡前喝茶的习惯,23.31%的中老年人有体育锻炼的习惯,24.58%的中老年人有使用催眠药物帮助睡眠的习惯。

2.2睡眠质量调查显示,中老年人睡眠障碍发生率为33.90%,PSQI总得分为(6.10±3.08)分,晚上平均入睡时间为(32.57±32.01) min,平均每晚实际睡眠时间为(7.71±1.36) h。睡眠质量的7个因子中有4个因子得分超过1分,其中得分最高的为主观睡眠质量,得分为(1.47±0.768)分,得分最低的是睡眠效率(0.11±0.47),PSQI各因子得分具体情况(见表1)。

表1黔北团泽镇中老年人PSQI各因子得分情况(n=236)

因子PSQI得分分布[人(%)]0分1分2分3分PSQI平均得分(x±s)主观睡眠质量23(9.7)97(41.1)99(41.9)17(7.2)1.47±0.77入睡时间54(22.9)78(33.1)65(27.5)39(16.5)1.38±1.01睡眠时间162(68.6)46(19.5)16(6.8)12(5.1)0.48±0.83睡眠效率220(93.2)10(4.2)2(0.8)4(1.7)0.11±0.47睡眠障碍17(7.2)136(57.6)74(31.4)9(3.8)1.32±0.66催眠药物178(75.4)7(3.0)37(15.7)14(5.9)0.52±0.96日间功能障碍76(32.2)58(24.6)59(25.0)43(18.2)1.29±1.10

以PSQI总分>7分为标准,调查对象中有80人睡眠质量差,其中女性有59(73.8 %)人,男性21(26.2 %)人。将该地区中老年人PSQI得分与全国常模[8]比较,该地区PSQI总得分明显高于全国(P<0.05,见表2)。

2.3中老年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组别人数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PSQI总得分全国常模1220.63±0.680.70±0.860.70±0.580.15±0.470.90±0.440.06±0.240.73±0.833.88±2.52团泽镇2361.47±0.771.38±1.010.48±0.830.11±0.471.32±0.660.52±0.961.29±1.116.10±3.08t16.71710.263-4.003-1.3129.6877.3757.82011.052P0.0000.0000.0000.1910.0000.0000.0000.000

表3黔北团泽镇中老年人群不同特征PSQI得分比较

项目分组总例数PSQI总分>7分的例数χ2P关灯睡觉是否21719 737 0.7890.374午睡是否10113530502.0040.157睡前喝茶是否51 185285212.8090.000体育锻炼是否55 18110700.9550.329打鼾是否87 14938420.4030.526使用催眠药物是否58 17846346.1290.013

2.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2个可能因素作为自变量,PSQI总分>7分睡眠质量差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以睡前不喝茶为参考,睡前喝茶为危险(OR=2.700, 95 %CI=1.363~7.728);以不使用催眠药物为参考,使用催眠药物为危险因素(OR=3.245, 95%CI=1.130~6.452)。具体结果见表4。表4睡眠障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变量回归系数标准误Waldχ2POROR95%置信区间睡前喝茶情况(睡前不喝茶/喝茶)0.9930.4444.9970.0252.7001.363~7.728使用催眠药物情况(使用/不使用催眠药物)1.1770.4437.0680.0083.2451.130~6.452

3讨论

3.1睡眠质量基本情况分析睡眠物质可调控睡眠质量,随年龄的增加,机体机能开始衰弱,睡眠神经性和体液性的调节功能下降,使睡眠质量受到影响[9]。本次调查发现,PSQI总得分(6.10±3.08)分,与李亚宁等[10]报道西部地区研究结果一致。调查发现有33.90 %的中老年睡眠质量差,PSQI各因子得分中,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4项单项得分大于1分,说明该4项因子存在睡眠问题。该地区各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5项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常模组,并且该地区睡眠质量低于常模组(P<0.05),影响该地区中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因素多种多样。导致中老年人睡眠差的原因可能有:在机体方面,与身体机能衰退有关;在环境方面,农村的青壮年外出打工较多,导致大多老人都是空巢老人,缺少人在身边照顾等因素有关。

3.2睡眠障碍情况分析调查发现睡眠障碍(1.32±0.66)单项得分大于1分,在该项中,有夜间上厕所现象的中老年占62.7 %,提示夜尿增多可能会影响中老年夜间睡眠质量,并且在调查中发现有部分老年人患有前列腺炎,这都会导致夜尿增多的情况发生。另外,调查发现近一周内有做噩梦情况发生的中老年占57.6 %,可能与心理情况有关,中年人群长期处于事业和家庭的压力下,容易诱发心理障碍,导致夜间睡眠质量的降低;而老年人群身体机能下降,和普通人群相比更容易发生焦虑、抑郁和恐惧的情绪,再加上空巢老人的比例增加,身边缺少亲人关心,从而导致夜间多梦,致使睡眠质量下降。

3.3影响因素分析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发现睡前喝茶和使用药物催眠会对睡眠质量有影响。其中睡前喝茶影响睡眠质量,与杨雪等[11]研究结果一致。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多酚有兴奋脑神经的作用,不仅会使入睡时间变长,还会导致老年人夜间上厕所的可能性增加。晚上起床上厕所使睡眠中断,打乱睡眠节律,醒后又难以入睡而影响睡眠,如此恶性循环,导致睡眠障碍[12]。本次调查发现使用催眠药物(OR=3.245,95 %CI=1.130~6.452)是影响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与杜小静等[13]研究结果一致。长期催眠药物的使用可导致认知功能受损,精神运动功能迟缓,从而影响睡眠质量。此外,长期使用催眠药物帮助睡眠从心理和生理上可能会产生依赖,在停止使用药物后会产生副反应,从而导致睡眠质量降低。

中老年的睡眠质量受生理、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对影响睡眠的因素进行干预,包括改正睡前喝茶的不良睡眠习惯;适量运动;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催眠药物;加强对中老年人群的关心,减轻心理负担等。开展睡眠保健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建立正确的睡眠习惯和方式,减少中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发生,提高中老年人睡眠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刚, 张景行, 徐元勇, 等. 一般人群睡眠质量和自测健康关系的初步研究[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3, 12(1): 80-81.

[2] 谢妮, 冯铁建, 胡宇峰, 等. 深圳市50岁以上老年人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31(12): 2288-2289.

[3] Ancoli-Israel S, Cooke J R. Prevalence and comorbidity of insomnia and effect on functioning in elderly population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2005, 53(7): 264-271.

[4] 郭筱华, 陈丁慧, 周敏, 等. 中老年人睡眠障碍与慢性病关系分析[J]. 中华健医学杂志, 2012, 14(1): 44-45.

[5] Lavie L, Lavie P.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OSAHS: the oxidative stress link[J]. 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 2009, 33(6): 1467-1484.

[6] Yan J J. Correlation between OSAHS and hypertension: a systematic review[J]. Chinese Journal of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2012, 12(5): 557-562.

[7] 内山真, 谭新.睡眠障碍诊疗指南[M]. 西安: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6: 254-259.

[8] 王群, 李小妹. 西安市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护理研究, 2012, 26(3): 591-594.

[9] 谭莉, 张蔚蔚. 老年疗养员睡眠状态的调查分析[J]. 南方学报, 2002, 9(4): 23-24.

[10] 李亚宁, 陈长香, 李建民. 不同地区老年人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07, 34(6): 1015-1016.

[11] 杨雪, 刘晓琴. 老年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 华西医学, 2012, 27(8): 1244-1247.

[12] 蒋丽艳, 赵陈英. 老年人睡眠质量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福州总医院学报, 2011, 18(3): 149-150.

[13] 杜小静, 孙桂平, 李艳玲, 等. 老年人睡眠障碍与相关因素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 2013, 40(6): 1007-1010.

[收稿2015-10-24;修回2015-11-12]

(编辑:王福军)

A survey on PSQI scor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middle-age adults and elderly in north of Guizhou

FengYang,HuangHoujin,YangCheng,RaoWenbo,HuXiyin,FuTengteng,LiuJinmei

(Department of Toxicology,School of Public Health,Zunyi Medical University, Zunyi Guizhou 563099,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sleep qualit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middle-aged to elderly an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leep. Methods One town was randomly selected from Zunyi and 236 local middle-aged to elderly were investigated. The Global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was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sleep and to analyze relative factors.Results The PSQI of middle-aged to elderly was (6.10±3.08). Sleep quality of the middle-aged and the elderly in north of Guizhou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national norm. The sleep disturbances rate was 33.90%. The result of multivariate analysis (logistic regression) showed that drinking tea before sleep was a risk factor for sleep quality (OR=2.700, 95%CI=1.363~7.728). Using hypnotic agents (OR=3.245, 95%CI=1.130~6.452) might be risk factor. Conclusion Sleep quality of the middle-aged to elderly in north of Guizhou is poor. The main relative factor is unhealthy sleeping habits. To improve the sleeping pattern of the middle-aged and elderly, sleeping habits and sleeping knowledge should be improved.

[Key words]north of Guizhou; the middle-aged to elderly; sleep quality; influencing factor; PSQI

[中图法分类号]R592

[文献标志码]E

[文章编号]1000-2715(2015)06-0649-04

[通信作者]黄厚今,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营养毒理学,E-mail:1026553087@qq.com。

[基金项目]遵义医学院社会实践项目(NO:zy-yjs2015002)。

猜你喜欢

中老年黔北睡眠质量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16周太极拳锻炼及停练8周对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临床治疗
芪枣安神汤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情志护理干预配合针刺对急性面瘫患者不良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中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防治与管理
居家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及其相互关联的临床研究
合唱艺术普及中老年人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黔北乡间——寻觅时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