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霞古道
2015-02-24撰文吴渭明
□撰文/吴渭明
仙霞古道
□撰文/吴渭明
仙霞古道,又称江(山)浦(城)驿道、浙闽官道、黄巢古道,始建于唐朝,由黄巢起义军所开辟,后经宋、元、明、清四个朝代修筑而成。它北起江山市大南门,经清湖、石门、江郎、峡口、保安等乡镇,从廿八都镇穿越枫岭关进入福建省浦城县。全程120.5公里,江山境内75公里,浦城境内45.5公里。
古道路面由石片毛石砌筑而成,古道宽处有4米,窄处仅0.8米,最大台阶宽1.5米,最陡峭处坡度约70°以上。历经千年,在江山市境内仍有35公里左右保持完好,尤其是保安乡至仙霞岭、小竿岭长约12公里这一段还依然保留着原貌,块石砌成的路面斑驳光亮。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仙霞古道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下达闽广,上通京城,是古代京福驿道的主要组成部分,史称“东南锁钥”、“入闽咽喉”,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是繁盛的商业运输之道,是“海上丝绸之路”内延伸的重要陆上运输线。它在中国的军事和交通史上都可以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仙霞古道由战事而开辟,又因其地处闽、浙、赣三省交界处,山脉绵亘百里,地势险要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别地形,成为自唐以来兵家必争之地。据史料记载,从宋开始,元、明、清一代代战事不断。清朝靖南王耿精忠在此败降,太平军翼王石达开率部在古道击溃福建总兵曾元福部。时至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粟裕、刘英率领的工农红军挺进师在仙霞岭建立根据地。1942年8月侵华日军企图由此入闽,也在古道上受重创。解放前夕,闽、浙、赣游击队在仙霞岭一带,多次与国民党残余、土匪发生激战。千百年过去了,古道沿线仍能见到当年在此屯兵设防时建起的驿站、屯兵洞、烽火台、拴马石等古迹。置身其间,这些古迹似乎仍在诉说着那兵荒马乱的岁月。
仙霞山脉横亘在江山和浦城境内,连接着闽浙,也隔断了闽浙。自唐以来,浙江通往福建主要
靠两条通道,其中一条就是仙霞古道。据《浙江古代道路交通史》记载:“凡浙入闽者,由清湖舍舟登陆以达闽海。”也就是说当时浙江盛产的大量丝绸、瓷器等物资通过船运,由钱塘江逆流而上,到清湖因水枯而舟受阻,清湖码头成了仙霞古道上一个重要的物资转运站。大量的物资从船上卸下来后,再由庞大的挑夫队伍一担担往福建浦城挑,据史料记载,鼎盛时期,每天有千万根扁担上路。挑夫们脚穿草鞋,腿缠绑带,用扁担、担柱和箩筐,翻山越岭,每天行走二三十公里,四五天一个来回,源源不断地将物资运送到浦城。挑夫们的汗水浸湿了百里古道,那时的古道不仅是浙闽重要陆上通道,还是万商云集十分繁忙的商道。
古道沿线至今有大量自宋以来留下的建筑,如雄关、古桥、古塔、古民居、古码头、古遗址和古窑址等。这些历史文化遗迹的驿站,虽然其房屋不是很豪华,但却保持着清代的建筑风格,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廿八都古建筑群。
看今朝旖旎风光秀
仙霞古道不仅以显要的战略位置而列入兵要地志,而且以峻险的山势和秀美景色,吸引了各朝各代大批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他们在此留下了不少诗文、碑文、摩崖题刻。王安石曾在古道上踯躅,辛弃疾曾在古道上吟唱,陆放翁曾在古道上悲歌,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更是多次涉足古道,写下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据考,历代著名诗人在仙霞古道留下的诗文不少于300篇,现存摩崖题刻10多方,其中烟萝洞摩崖题刻最为完整。先辈们留下许多碑文,现存古碑文达百余方,这些碑文反映了仙霞古道各个时代的变迁。
古道穿越百里仙霞山脉,这里群山环抱,群峰连绵,地貌多姿,沿途森林茂密,古树参天,名胜古迹多,自然景色秀美,有“中国一线天之最”之称的世界自然遗产江郎山,有“集大地之顽石于一身”之誉的浮盖山,中国七大名关之一仙霞关,历史文化名镇廿八都等,仙霞古道像一根主线串起这些美丽的景点。如此多的名胜古迹集中在一条古道沿线,这在全国范围内也是绝无仅有的。
从保安到仙霞岭下这段山势平缓,过仙霞关门依山拾级而上,石砌路大而宽,但石块表面凹凸不平,再往上开始呈“之”字形,曲折盘绕,虽然石路有二三米宽,但行走颇为吃力。在路旁有一棵古树,树中长出一根毛竹,“胸有成竹”成语在此找到了另一个出处。再向上可以看到路旁一尊黄巢塑像,和两株古老的枫香,古树高大而挺拔。往上拐两个弯可看见两幢古色古香的房屋,那就是很有名的观音阁和关帝庙。关帝庙大殿前有两棵古老的水杉,其中有一棵被雷击中只剩躯干,据寺庙工作人员说观音阁上方的黄巢拴马树前些年也枯老了。再拐几道弯就是仙霞关顶,这里也是仙霞关第二道关门,宋朝大文人朱熹有诗曰:“道出夸山乡思土,霞峰重叠而前迎。岭头云散丹梯耸,步到天巨眼更明。”这仙霞关顶就是朱熹所说的“天巨”了。登临雄关之巅,举目远望,远山近岭,重峦叠嶂,大山深谷接岫连峰,云山交触,疑在画中。看那连绵不尽的崇山峻岭,数不清的苍松翠竹,我们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80至100分钟光景,走完仙霞关到小竿岭这段保存最好的古道,再去廿八都镇上看看,这条穿过浔里、枫溪等三个村庄的古街两旁都是鳞次栉比的古建筑,有古客栈、古粮仓、古典当、古钱庄、古桥、古兵营,还有枫溪村最南边的一条廊桥——水安桥。该桥为半圆形单孔亭阁式廊桥,桥全长20.25关米。据桥廊抬梁上题记,该桥重建于清光绪七年
(1891年)仲秋。水安桥原为一木桥,后被洪水冲毁,由村民捐资造了石拱桥,而桥上这些亭阁,则是由当地祝氏乡绅独资建造的。该桥由桥身和桥上建筑两部分组成,拱券用“刀”形条石错缝横砌而成,两边桥帮用条石砌筑,桥心由石板铺成,两边桥面为鹅卵石铺砌。从川流不息到门可罗雀,水安桥见证了廿八都及这条古道的繁荣与衰落。
当今社会,交通发达了,南来北往的物资转运,不再需要挑夫们肩挑背扛,汗洒古道,也不会再有昔日的繁荣和辉煌,古道更不会再传来枪声炮声,但古道是多少代人用鲜血和汗水浇铸而成的,它包含着多少辛酸泪,记载着多少英雄史。无论社会怎么发展,我们都不应忘掉这段道路,忘记这段历史,这是祖先留下的巨大精神和物质财富,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