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与木为友的幸福哲学

2015-02-24撰文谢琼环

浙江林业 2015年8期
关键词:福星木雕家具

□撰文/谢琼环 潜 心

那些与木为友的幸福哲学

□撰文/谢琼环潜心

编者按: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传承历史文化的创意创新产品需求日趋扩大,红木家具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强有力的艺术生命元素,在传承与创新中,其魅力也尽显无疑,受到行业专家和越来越多消费群体的广泛关注。本期“特别策划”以红木家具文化为主题,重点梳理红木家具的历史脉络,挖掘木匠与红木家具的不解之缘,探寻红木家具企业的独特文化魅力,展示红木家具跨越600年的文化内涵,以及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吐故纳新,为现代红木家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风采。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人生与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红木家具的传承和创新、家具文化和传统工艺的延续与发展过程中,都有着他们为之努力和耕耘的足迹。他们或是技艺精湛的木雕艺匠,抑或是理念独特的品牌创始人,在自己的领域里与木结伴,延续着与木的情缘。

高公博:与木雕同行延续美的记忆

初次见到高公博,是在他乐清的家里。外面,盛夏的阵雨淅淅沥沥,却怎么也浇不息高公博谈起木雕时的热情。对于木,他有着真挚的情感和难分难舍的联结,他熟悉它、珍惜它、欣赏它,又懂得挖掘它、提升它。高公博对木雕艺术的不断开拓和追求,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和木结交为朋友,真正把木当做是他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他看来,木是静态的、无声的,如何将静态的、封闭的物体,转化为能承载动态的思维和语言的载体,则需要将木当做真正的朋友来交流。而只有在这一认知层面上,对艺术的追求才会是无限的。

高公博,作为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黄杨木雕传承人,在木雕艺术上具有丰富的创作经验和高深的艺术造诣,他的37件作品先后发表在《人民日报》、《人民画报》、《美术》和《浙江工艺美术》等报刊上,《天问》等28件作品分别被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珍宝馆、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现代文学馆、首都博物馆等作为珍品收藏。与此同时,作品还被国家选送到美国、日本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展览。2004年,高公博的代表作《敦煌飞天》被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博士收藏。他的《同一个梦想》被中国奥委会收藏,并作为永久馆藏被中国体育博物馆珍藏。

自1965年学习黄杨木雕至今,高公博在木雕行业整整走过了五十个春秋。他说,在这五十年里,他体会最深的是,黄杨木雕所承载的文化,是社会的重要命脉,也是温州乐清的城市记忆,一座城市如果失去了这种记忆,便不是一座完整的城市。从这个层面上来说,黄杨木雕和其他的民间艺术一样,都有着特殊的传承意义。

而正是怀揣这份传承的使命,高公博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不断挖掘木材的自然之美和内在之美,开创了黄杨“根雕”、“劈雕”和“意雕”等多种艺术形式,赋予了黄杨木雕在原有风格和神韵基础上的新的艺术特色。

“个性,是艺术的生命,艺术依托于个性,才能不断地被开拓和创新。”高公博的这种独特的创新理念,同样适用于红木家具。“无论是木雕还是红木家具,我追求的始终是四个字,新(新的观念)、奇(奇妙的造型)、独(独立的个性)、不(不断地变化)。”高公博说,“红木也是一种生命,这种生命在于艺术元素、形象造型和木材本身内在的生命力,这些因素构成了我们对家具的再认识和再创造。”

高公博认为,木材在成为家具后,才充分寄托了人类对古代文化传承的愿望。“明代的家具,以简单的造型来诉诸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式,也就是简单的表达,这是人类最朴实的一种表述方式。当时的人们对‘简单’的美学感悟,通过家具的简单造型来展现。”硬木家具的发展和木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结,硬木家具的很多图案、人物造型的浮雕,都变成了现代人向后代传承家具文化的重要的根据之一。“看到家具,就懂得那个时期的历史,会想要知道那个时期人们是怎样生活的,所以家具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是那个特定时期的整体回忆,而工艺美术雕刻给我们带来的则是局部的记忆。”

在他看来,传统的技艺与对美的渴求能碰撞出无限的想象力,这就是所谓的创新。而自己雕刻的作品就像自己的朋友,要学会从人的角度去看待它,懂得它的生命力,才有条件去创造它的内在与未来。他曾说,传统家具是古代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记忆,这种记忆让我们反复思考先辈的生活和他们的文化因素,而我们需要做的是从这个因素开始延续他们的愿望和展现我们自己的能量。从高公博身上,我们能看到刻划的乐趣、材质的秘密以及他对红木家具文化的思考和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憧憬。

万少君:与艺术同路打造工艺精品

万少君有许多头衔: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青年木雕艺术家、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首席技师、金华非遗“义乌木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等。不过,万少君自己对于“大师”这个称号却谦虚地表示自己还当不得真正的大师,还在努力的道路上。他说:“大师的概念是在技术的基础上会去思考和总结,我自己也会把身边看到的、想到的东西记录下来,然后再去整理,但我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大师。”

1987年,年仅16岁的万少君因生活所迫,刚初中毕业便放弃了学业,远赴广东学习木雕技艺。每一个选择都创造不同的未来,努力的人生便会璀璨,从小学徒到大师,他在雕刻艺术探索中勤钻苦研28年,将温州圆雕技法、东阳浮雕技法、福建镂空雕技法等与现代人的审美有机糅合,不断探索创新,创造了独具特色、与众不同的雕刻技术。

走进他的工作室,只见桌上、墙上、柜子里都是精美的木雕作品,多数都还带着荣誉在身。例如“古有双林铸铁双塔,今有双林黑檀木塔”的《黑檀双林塔》、“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寒江独钓》分别在第二届、第三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得金奖,《郑和下西洋》、《庆端阳》、《麻姑献寿》、《文王访贤》四件套获第四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中信杯”特别奖。作品《骆宾王咏鹅》获第七届中国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工艺美术金奖及2012年中国木竹雕优秀作品大赛金奖。其他获奖作品还有《朱丹溪》、《太平春市图》、《骆宾王·边塞诗魂》、《骆宾王·帝京长歌》、《义乌红糖制作技艺》等,数量繁多,不胜枚举。2014年11月,万少君用交趾黄檀制作的作品《拨浪鼓》被赠送给李克强总理,后被国家博物馆收藏,这也在其创作生涯中落下了十分有意义的一笔。就此阶段来看,万少君的作品多以义乌文化中的人物和建筑为题材,带着深刻的义乌文化的烙印。

万少君对于艺术的追求,体现在他的每一件作品中,哪怕是在制作红木家具的时候。“我做的是作品,而不是商品。”万少君认真地说,“在家具不显眼的角落其实都隐藏着独有的‘万少君’印章落款。”他提倡制作红木家具应该珍惜材料,合理地设计,实现艺术和生活的完美结合。为此,他认为应当从材料、器型、空间、文化内涵、工艺五个方面进行考虑,力求做到独一无二的设计,符合审美与文化,达到与空间和谐搭配的效果。

认真的态度是质量的保证,万少君很自豪地说:“说实话,目前还未曾有客户反映家具有质量问题需要维修的,如果真有问题我保证修好为止。我们的家具采用榫接组装,每一个零部件拆下来重组完全不成问题。”众所周知,卯榫构造是我国古代工匠伟大的智慧结晶,在现代红木家具生产中,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智慧结晶,更好地实现现代红木家具形体与功能

的统一设计,体现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制造成果。

从选材干燥、裁制刨光到榫接组装、上漆打蜡,每一个流程都力求尽善尽美。“我们的作品从设计到完成起码要花费一年以上的时间,完成后连同设计图纸和收藏证书一并交给顾客。”万少君说,“真正好的家具应该是能够让子孙后代一代代传承下去的家具。”红木家具承载的不仅仅是使用功能,还是文化的补充与丰富。而传承,不是简单地复制过去,而是开拓未来,它应该与创新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胡福星:与红木结缘 情定红木家具

走进位于享有“中国红木家具第一村”美誉的东阳花园红木家具城的古艺福,展厅里摆放的红木家具做工精巧、富丽堂皇,令人赏心悦目。这一堂堂珍贵的红木家具,让我们领略到明清家具的典雅韵味,也展现了古艺福品牌创始人胡福星的创业梦。

东阳古艺福家具品牌创始人胡福星,南马镇东湖村人,今年47岁。16岁那年,胡福星从师学习木雕手艺,因为人聪明,手艺长进很快。次年,17岁的少年背起行囊离开了小山村,去广东新会一家红木家具厂做工。

由于胡福星不怕吃苦、肯下功夫、技术出色、管理能力强,老板便叫胡福星做管工(领班)。21岁时,他管理的技工已有70多人。从那时候起他就开始与红木结缘,与红木朝夕相处。随着时光的流逝,随着对红木家具的进一步了解,红木自然生动的纹理、清新沁人的香气以及红木家具优美简练的造型、浓郁的古典文化气息,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胡福星,令他着迷,从而不知不觉地爱上了红木家具,开始了与其的缘分。

走进古艺福,一套套红木家具静静地“安坐”在展厅,散发出清雅的木香,舒缓的古典音乐轻轻响起,案上一杯香茗、一卷古书,流露出质朴的文化气息,让生活在快节奏中的都市人,找到一份悠远的惬意。

在正中央位置的明式架子床格外耀眼,它的外形酷似一个缩小的房间,匠工在其上雕饰花纹,使整个床器更显气度雍容,恢弘壮观。

说起这张明式架子床,还有一段牵扯到海峡两岸收藏者的故事。20世纪90年代,胡福星接到一个订单,来自台湾的叶先生,“当时他带着一张明式架子床的图来见我,希望我按照原样,用海南黄花梨打造一个。”

叶先生的那张床原是古时候一个位高权重的大臣所用,做工十分繁复、精美。接到订单后,胡福星采用海南省中部白沙县优质海南黄花梨材料约1500公斤,带领8名工匠耗时近一年,于1991年完成,其结构布式有条不紊、清简劲挺,为明式家具经典之作。“这是我自己在创业之初的作品,当时售价在8.5万元,卖给了一位香港商人。”胡福星说。

缘于某种特殊的情愫,胡福星一直对当年的作品念念不忘,他决定“追床”。经过几番周折,该床售出后先后辗转于香港、新加坡等地。最终,靠着叶先生的帮忙,胡福星用诚意打动了新加坡藏友,以1500万元的价格追回。

目前,明式架子床收藏在古艺家具木雕博物馆内,当作镇馆之宝。“6000多万的估价是行内专家的抬爱。”在胡福星自己看来,这张床早已是无价之宝,“现在那么大规格的海黄已经绝种,想再做也做不出来了。”

古艺福红木家具厂自1989年创建以来,一直秉承传统榫卯结构技艺,推崇手工匠作,力求展现原汁原味的古代手工技艺。胡福星在每一件家具上都刻上了古艺福的名称,代表他对每一件家具认真负责的态度。“古艺福,从字面上很好理解,就是要传承古艺,由谁来传承,就是我,福即代表我。”胡福星说,既然要传承古艺,就要严格按照古代的技术标准来制作红木家具。榫卯工艺是红木家具的精髓,免用钉子、螺丝、胶水等现代材料,单凭几个凸头和凹槽,就能将几块木头紧紧地连接在一起,构成桌、椅、床、柜。一般画案边宽是10厘米,古艺福红木的边宽却是16厘米。为求美观,一般画案都采用暗榫,即榫不出头,而古艺福红木基本采用明榫,一块块榫头都清晰可见。古艺福红木秉承绿色环保理念,杜绝使用油漆、胶水。胡福星表示,在今后的岁月里,他将坚守“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办厂宗旨,秉承“传古以形、承艺于心”的经营理念。

猜你喜欢

福星木雕家具
家里的宝
两个少年两匹马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家具设计·互动
木雕鱼
家具
木雕创作随想
自然形木雕
东阳木雕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