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晓庵天文”基地校本课程建设探析

2015-02-23明春

教育界·上旬 2015年12期
关键词:基地

明春

【摘要】“晓庵天文”基地的建立为我校学生的发展开辟了一个窗口,学校通过资源的配套,课程体系的梳理,全方位推进天文特色课程建设,为学生的人格完善和才力发展提供足够的时空条件,实现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发展的统一。

【关键词】“晓庵天文”基地 天文特色课程 资源配套 课程结构体系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完善课程体系结构,素质教育的实施方能进入教育改革的核心地带。校本课程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教育价值的取向,影响着学校各类课程的教育活动方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江苏省震泽中学创立之初,就以王晓庵祠堂为教室,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底蕴,“晓庵天文”特色的课程建设与发展已成为我校自主研发的一门跨学科综合性校本课程,从“晓庵天文”基地开辟以来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资源配套,为天文特色课程的构建提供基础保障

我校“晓庵天文”特色课程的构建提出“课堂学习与综合实践相结合、身体力行、互帮互学、文理兼通、学以致用”的总的教学要求,在校长室、教导处、教科室的领导和策划下,由各学科组为单位相继展开教研活动,引导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意识,号召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一)组织教师系统学习教学理论,转变观念

我们认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取决于他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各教研组组织教师学习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等纲领性文章,每人写出学习体会;对照区教育局编撰的《教师学习材料》等资料,反思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的成功和不足;在姚特的指导下,学习《教学研究方法导论》(威廉·维尔斯曼)、《教育社会学》(吴康宁)、《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学校教育原理》(陈桂生)等教育理论专著,使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师生观、人生观与当代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相一致。

(二)成立学术共同体,群策群力

以教科工作核心小组的教师为骨干,以省、市、县、校各级课题研究为契机,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全面开展特色课程的教学设计。

(三)编撰《教科简报》,交流与沟通有关教科信息,做好晓庵天文特色课程建设的辅助工作

从2000年10月份刊出第一期教科信息参考至今,已刊出十一期,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编撰工作:

1.为特色课程的开设有针对性地进行问卷调查,为学校提供决策依据,也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2.为全校师生提供国内外的各种教科信息动态,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开展。

3.针对学校教师的工作实际,收集与整理报纸、杂志、专著中的一些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文章,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

(四)落实天文特色课程的硬件设施

“晓庵天文”特色课程的构建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学校为此对自身资源做了全面的调查分析,使优势资源更好地发挥功效,促进天文特色课程的构建。同时,为了适应新的需要,从教学场地到教学器材,从教学人员到教学时间,学校都无条件地保证满足。现在共有各类辅导室5个,活动室6个,实验室10个,阅览室4个,训练场8个,除了配足国家教材中各学科必做实验的全套实验器材,还配备天文主题公园、天文台,配备实验室、图书馆、综合实践活动课等方面的专任教学人员10名。

二、梳理课程结构体系,全方位推进天文特色课程建设

着眼于时代的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校具体情况为条件,我们把震泽中学定位在“诚信守真、朴实求是”的名副其实的省一级重点中学,并争创全国1000所示范性高中。在此目标下,构建学校的课程体系,为学生的人格完善和才力发展提供足够的时空,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发展的统一。

(一)逐步构建基础性课程、丰富性课程、发展性课程三大板块的课程体系,突出“显性”课程,强化“隐性”课程

在特色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处理好分科与综合、持续与均衡、选修与必修的关系。学校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以现代课程为指导,积极推进课改工作。从学校的教学实际出发,优化必修课、发展选修课、强化活动课,逐步形成基础性课程、丰富性课程、发展性课程三大板块的课程体系。首先是严格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制定的课程计划,保证必修课开足开实的前提下,并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努力创新,来达到必修课的最优化。特别是我们把以前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劳技、信息技术、小课题研究、社会实践提升到必修课的标准,有固定的时间、场所和专业教师,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给学生以更大的发展空间,学校开设了三十余门选修课,选修课的开设不仅充分发挥了各个教师的专长,也满足了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学校的选修课程已形成百花齐放、竞相争艳的局面。三是强化隐性课程。我们坚持在教学过程中“事事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因此在学生会的牵头下,组建各种学生社团,自办广播电视台,印发校刊班报,每学年举办校运会、科技节、文化节、五月歌会等,从而使学校的课程结构更加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道德得以和谐发展。

(二)开发具有天文特色的校本课程

每一个地区、每一所学校都有多方面的人文特色,校本课程的建设就是挖掘和提升校园文化。在目前的课程改革中,学校积极地、主动地进行课程建设,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结构。我们制订了《震泽中学校本课程建设方案》,明确校本课程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校本课程建设的依据和总体目标,确立了校本课程的基本框架,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更加系统有序地开展。

校本课程的建设,也使一些有特色的选修课、活动课走向成熟,成为学校的必修课程,成为震泽中学特色课程的重要组成。目前“晓庵天文”校本课程由我校“晓庵天文”研究所下属各学科工作室自主研发,首批教材共九册。课程开发过程中,坚持以“整合”为策略,接轨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九门国标课程,编撰完成了《怀想诗意的天空》《高中数学与基础天文》《天文视窗》《高中物理与天文》《宇宙化学》《宇宙与生命》《史海天文》《学究“天人”——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概览》《谈天说地》等九册校本教材等。

(三)整合课程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满足学生成长需要

我校课程结构体系的构建立足于当今社会发展状况和我校办学状况,着眼于学生人格和人力发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育,摆脱传统“教程化”课程的束缚,做到教学内容开放、教学手段开放、教学时空开放,让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相联结,把个体生活经验与社会文化背景作为学生才力发展的基础。

我校课程内容的多元化使整个课程体系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平台,表现出五个方面的鲜明特色。1.生活性。强调课程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体验与领悟,“学习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克服过去教育脱离生活,丧失生活意义和价值的倾向。2.现实性。我们的课程内容的设计,从现实出发,充分体现本地区学生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对他们成长的客观要求。3.探究性。我校的课程实施,多以研究性学习为基本活动方式,通过引导学生对自然事物、社会事务和人格的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4.建构性。着眼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克服从前学科课程那种纯粹的告诉式、劝导式的教育,体现教育的发展性和建构意义,使学生主动建构自身独有的生活方式和知识能力。5.综合性(全面性)c学生的智力是多元的,从基础性课程到丰富性课程,再到发展性课程,为教学提供“多元切入点”,也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发展途径,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

社会在飞速发展,新时代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怎样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永葆特色课程的生命力,是我们永恒的课题。

猜你喜欢

基地
秘密基地
秘密基地
秘密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屿漫摄影基地
大阪PALETTE连续就业基地
MASA摄影基地
秘密基地
秘密基地
我的基地我的连